就指揮部隊作戰來,顯然張飛與關羽趙云等人有著一段距離,但這并不能明他沒有對部隊建設的一點想法,曾經在主公帳前為將時,就從主公口中聽過一些多兵種協調作戰的事情。
當時很多人只覺得這就和部隊結陣作戰一樣,刀盾兵、長矛兵以及弓箭兵等多兵種配合,但是顯然主公當時對這一法有著不同的看法,這一點張飛是很認同劉瀾的,當然當時的他可并不明白這其中的更深層次含義,只是對于劉瀾的話,不管對錯,都認為是對的。
但是在突襲壽春之后,或者在突襲壽春之時,在與紀靈追兵的交鋒之中,在魯肅的協助下,步兵與騎兵的靈活作戰,不僅經常設伏,更將追兵一次次擊退,這樣的作戰讓張飛對騎兵與步兵聯合作戰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而相比于之前對騎兵軍有了新的認識之后,張飛發現原來戰爭的變化會如此之大,但這只是在那樣一個特定環境下,如今換成攻堅戰后,當騎步軍配合不在那么靈光的時候,他又想到了重甲兵,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是發自內心覺得主公是那樣富有遠見識,如果他部隊中能有重騎兵或是重步兵的話,現在難以突破敵陣的情況怎么可能會出現。
敵軍的中軍的厚度和硬度無疑讓張飛有些頭疼,以為能夠一站成功,卻沒想到是一塊難啃的骨頭,根就別指望輕易攻破,殺入敵軍將旗處。而這還是在敵軍沒有任何準備的前提之下,如果一早壽春軍就做足了準備,那現在他們,恐怕就只能撤退了。
不過好在,他們還在不斷向前,雖然敵軍的方向不斷有壽春軍后備補充上來,雖然曹軍不斷殺奔支援過來,這讓敵中軍如同厚重的城墻一樣無法逾,但那一線希望卻始終沒有消失,張飛不會甘心選擇撤退,就只能不顧一切的繼續展開掏心戰術,雖然這有點上刀山的感覺,可他別無選擇。
其實騎兵的沖鋒壓力并不是很大,真正的阻力是在宗寇哪里,他和步兵幾乎承受了敵軍所有的壓力,這是讓張飛有些沒有想到的,也許從一開始他們就沒真的想去攔他和騎兵吧,這個道理很簡單,知道騎兵沖入陣中,到時候在團團圍困之下,騎兵還能有什么優勢可言?
但步兵不同,步兵會向一把刺入心臟的利劍,到時候就算沒有一擊斃命,但也能讓張勛重傷,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之下,張勛自然做出了最有利的選擇。
這一點上,張飛有失誤的原因,但更重要的一點,對戰場的態勢顯然他和張勛有著不的差距,這就使得張飛現在只能向前,雖然緩慢,卻不斷向前推進,而步兵和宗寇哪里卻是寸步難行,幾乎現在的情況就變成了他和步兵被徹底分割的情況。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只能不斷去彌補之前犯下的錯誤,那就是步兵向騎兵的方向殺來騎兵磚頭向步兵支援而來,結果就變成兩軍同時陷入到苦戰之中,然而敵軍這道防線,卻如銅墻鐵壁一樣,他們眼看著對方就在不遠的前方,可就是無法向前推進半步,結果突襲中軍將旗是沒了可能,而兩軍匯合更成了癡心妄想,現在張飛就陷入到這樣的兩難之中。
可偏生他有別無選擇,總不能把步兵扔下不管不顧吧,所以明知道這到銅墻其實就是無底洞,是絞肉機,不管投入多大的兵力,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一頭鉆進去最后都陣亡。
這樣的情況,就好像你一雙拳頭,同時與身邊二十人交手,你確實厲害,可是在四周都是拳頭下,你的一對拳頭,不僅傷不了人,更護不下自己。
但這樣的情況絕不會發生,張飛不會允許,你是二十人,我是不可能同時傷了你,可是我的瞄著一個方向的人沖,你怎么把我攔下?
張飛環眼之中閃過一道厲芒,當即下令帶著張萍猛沖上去,無論如何也要殺出一條通道,與宗寇匯合。
這個時候,張萍也明白,他們沒有別的選擇,戰前張飛如果還想著如何獲取勝利的話,現在他想的是如何才能讓步兵和騎兵安殺出一條活路。
他有點后悔了,實話,現在的情況,其實可以避免,雖然到時候在敵軍的進攻和攻擊之下會付出一定的傷亡代價,但相比現在的局面來,也一定是較好的結局。
但沒有如果,也無法假設,他選擇了一條幾乎沒人會做的選擇,也許你可以把他歸位魯莽,但這就是張飛,因為他所想的只要勝利。
這一切都是為了勝利,但在發現勝利變得來渺茫之后,他只能無奈選擇撤退,雖然現在連撤退都困難,但是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選擇,掏心戰術就是一場搏命,如果成功了,三萬大勝十幾萬的曹袁聯軍,那又會是何等的場面?
既然是賭博,肯定就有輸的風險,這世上沒有人可能一直贏,就好像戰場之上在結局確定之前,沒人敢保證會取得最后的勝利。
掏心不成功,但是張飛卻有著撤退的信心,贏不了,也不會被聯軍大敗,這是張飛的底氣所在。
張飛與張萍兩人一馬當先,帶著只剩下不到四千人的騎兵從側翼沖向敵陣,前方就是步兵和宗寇,只需要一路向前砍殺,就會與他靠近,只要與宗寇匯合,那么一切都會變得簡單。
此刻的宗寇承受著幾乎所有壓力,從最初兩面夾擊到四面合圍,宗寇以他頑強的意志帶領著結成圓陣的步兵進行著防御,沒有一人后退,他們在等待著張飛將軍到來,這一刻也許只要宗寇才會有如此信心,而他身邊的士兵,好像都對張飛會到來深信無比。
在他們心中,張飛就好像劉瀾評價的那樣,是天神是戰神,這個世上沒有人可以攔下他,這一點曾經張勛不相信,曹操也不相信,但當一切發生之后,所有人無不相信,張飛就是有這樣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張飛和張萍與宗寇匯合在一起,不僅為他大大減輕了他們的壓力,更帶領著宗寇開始對壽春與曹軍發起了反撲,并開始緩緩后退,想要沖出重圍。
能夠匯合已困難,想要殺出重圍就更難上加難了,但是張飛不信邪,他左右沖殺,圓睜的環眼讓人望而生畏,沒有一個人會像張飛一樣,一舉一動,就會讓周圍的敵軍望而生畏,尤其是他那如同春雷炸響一樣的聲音,更是讓他們的耳鼓嗡嗡作響,在他的面前,無不畏懼后退。
“隨我突出重圍!”
現在首先是突出敵軍的圍困,待部隊徹底安了之后,再去考慮接下來是戰還是撤,張飛始終是心有不甘的,他好不容易等到了從廣陵來到沛縣的機會,好不容易看到了敵軍就在面前,結果卻出現了現在這樣的局面,他怎么能心甘情愿的撤退,又怎么可能接受失敗的現實。
他還想著最后一搏,當然在此之前,他需要先把部隊帶出重圍。
宗寇與張飛匯合,與關羽一同向敵軍發起猛烈沖鋒,就像張飛有著底氣深信部隊能夠殺出去一樣,在精銳是徐州軍突圍之后,戰局確實被徹底扭轉了,敵軍在徐州軍面前變得不堪一擊,這一切發生的太快,完出乎了張勛的預料,甚至連在不遠處觀戰的曹操都大吃一驚,如果只是壽春軍不敵,他也無話可,畢竟他們的戰斗力,真沒什么可值得夸耀的,可是連兗州軍都節節后退,這可就不是壽春軍實力不濟了,當即傳達命令,讓曹仁帶兵親自上去穩定戰局。
之前曹操對于部隊的投入雖然很大,但是真正的將領還是以壽春軍為主,他們不過只是起到一個配合作用,但見敵軍就快要沖出包圍,曹操坐不住了,而隨著曹仁親自出陣,立時曹軍的混亂得到了明顯的改觀,后退中的曹軍腳步立時變緩了。
最后都停下腳步,然后重新集結,很快又開始向徐州軍發起進攻,一時之間,不過幾百米的距離變成了真正的修羅場,雙方你來我往,戰況慘烈非常。
到處可見殘肢斷臂,隨處都是由鮮血匯聚形成的流流淌,你能在這短短的一段距離中,看到穿著各異的士兵,也能看到散落不同的兵器,以及旗幟。
這就是冷兵器戰場,殘酷而慘烈。
雙方從徐州軍的猛烈攻擊,逐步又變成了曹軍的瘋狂進攻,互有攻守,就如同彈簧一樣,你上去我落下,我上來你落下,到最后戰斗變得膠著起來,到了這個時候,可以都到了一個體力的極限,現在在咬牙戰斗著,戰斗意志變得格外重要,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后,堅持下來的一方自然會取得勝利,而另一方,不言而喻。
但有一點是容易被張飛忽略的,那就是敵軍的兵力優勢,但好在有宗寇不斷提醒著他,不然的話,張飛早把這些都忘在一邊了,到時候殺得興起的不得又做出什么舉動出來,到時候好不容易扳回來的優勢,就又變成劣勢了。
不過現在的情況也差不多,他們的優勢來不明顯,敵軍的人數優勢讓張飛覺得敵人殺之不盡一般,那來覺得出路就在前方,可是不管如何沖殺,始終沒有殺出重圍。
而隨著曹軍源源不斷投入到戰斗當中,與壽春軍配合,雖然兩家是第一次聯合作戰,但這數月來他們不斷在磨合著,已經有了一定的默契,雖然第一次作戰讓他們最初會有些陌生,但是很快就互相熟悉起來。
這使得徐州軍好不容易就要殺出重圍,瞬間又陷入到了敵軍的包圍之中,戰場的形式變得再一次危險。
雙方攻守交替轉換,殺人和被殺,只在一念之間,饒是宗寇張萍二人經歷過大戰無數,也被眼前悲壯一幕所震撼,如果不是張飛,二人早已手足無措,不得不,張飛跟隨劉瀾多年,親身參與過的猛烈激戰不知有多少,似這等規模的戰斗,雖然慘烈,但絕不是他遇到罪過慘烈的交戰。
正因如此,他反而要從容一些,也顯得鎮定自若,然而就在張飛快要絕望的一刻,突然遠方響起了一道熟悉號角,緊接著他就看到在敵軍后方傳來漫天煙塵,很快周圍的圍困變得松散,然后敵軍在匆忙之下開始撤圍,并快速結陣。
這突然發生的變故讓張飛有些不知所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是有人襲擊了敵軍后方,而這個號角,那濃烈的煙塵,能有這等規模,這時候除了子龍和龍騎軍,不會有其他可能。
然而就算趙雨前來,也最多只是讓曹操和袁紹放棄對他的包圍,他們想要乘勝對其發起猛攻,還是沒有多大的可能。
雙方攻守交替轉換,殺人和被殺,只在一念之間,饒是宗寇張萍二人經歷過大戰無數,也被眼前悲壯一幕所震撼,如果不是張飛,二人早已手足無措,不得不,張飛跟隨劉瀾多年,親身參與過的猛烈激戰不知有多少,似這等規模的戰斗,雖然慘烈,但絕不是他遇到罪過慘烈的交戰。
正因如此,他反而要從容一些,也顯得鎮定自若,然而就在張飛快要絕望的一刻,突然遠方響起了一道熟悉號角,緊接著他就看到在敵軍后方傳來漫天煙塵,很快周圍的圍困變得松散,然后敵軍在匆忙之下開始撤圍,并快速結陣。
這突然發生的變故讓張飛有些不知所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是有人襲擊了敵軍后方,而這個號角,那濃烈的煙塵,能有這等規模,這時候除了子龍和龍騎軍,不會有其他可能。
然而就算趙雨前來,也最多只是讓曹操和袁紹放棄對他的包圍,他們想要乘勝對其發起猛攻,還是沒有多大的可能。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