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譚不會在高覽面擺架子,而高覽自然也不敢在他面前妄自尊大,不管他日后會不會當上世子,對高覽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二人同過患難,這樣的感情是無法比擬的,雖然他不愿意卷入到政治的紛爭之中,可在袁譚眼中,高覽就是他在軍中唯一能得上話,未來能為我所用的頭號大將。
這點袁譚心里明白,但有些話他卻不敢,畢竟他現在的情況,別爭世子之位了,自身都難保,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你拿什么去拉攏和保證人家就一定會支持你,當然不可操之過急是一方面,試探他的口風則是另一方面。
當然現在都要在徐州之戰之后,有過顏良的先例,得多好啊,結果人都沒了,這樣的插曲讓他悔不當初,早知這樣他又何必急著勸顏良出兵呢,好不容易服力他,結果戰死沙場,不僅讓父親大為震怒,還失去了這么一位左膀右臂,現在他的地位岌岌可危,不得不都是他操之過急。
他現在要沉著,更有耐心和耐性,先要讓父親對他有所改觀,曾經他以為自己在戰功之上有更多的展現,就絕對能夠得到父親的認同,在顏良死后,他曾經與郭圖在書信往來之間深入探討之后他該如何改變現在這樣一個被動的現狀。
結果從郭圖的書信之中,他卻直指自己性剛好殺的這一缺點,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才會一直不受主公所待見,畢竟袁紹向來自詡仁德,而且在他的治下,也是以仁德為先,所以冀州百姓才會對袁紹感恩戴德。
正因為這一原因,所以主公更喜歡袁尚而不是工資你,所以你要讓主公改變以往對您的看法,除了要在戰場之上表現出您的能耐領來,還要在愛民方面有所表現,只有這樣,才能夠動搖袁尚在主公心目中的地位。
一位愛民的世子,同時另一位卻是能領兵還愛民而且還是嫡長子,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主公自然就會逐漸偏向長公子你,可你要一直沒有改變,那么就很難繼位世子了。
這半個多月來,袁譚始終牢記著郭圖這番話,雖然性格很難改變,可就像郭圖的那樣,就算是做樣子也要先做出來,只有這樣他才能夠在鄴城為袁譚搖旗吶喊。
袁譚現在要做的,就是先把仁德的樣子做出去,讓父親知道自己的改變,至于其他的事情,不急,都等了這么多年了,只要父親一天沒立世子,他就還有機會。
聽完了袁譚對瑯琊一戰的描述之后,袁譚為他準備了豐盛的宴席,接風洗塵,對此高覽自然不好拒絕,但有些奇怪的是宴會居然沒有任何一名青州的官員作陪,完是他與袁譚二人的一次私會。
這樣的宴會確實罕見,但他也明白,接下來二人之間的對話,袁譚并不想讓外人聽到,然而兩人這酒宴還沒有進行,甚至連歌舞都沒上演,一位不速之客的到來卻讓袁譚瞬間沒有了興致。
審配不請自來,一個人從北海趕到了臨淄面見高覽,袁譚剛要阻攔,就聽高覽笑著是他在來臨淄之前派人前往北海去請審配前來,并不是他不請自來,袁譚只好命人將審配帶到議事廳,隨后二人齊齊起身,在議事廳會見了審配。
審配進屋,對二人施禮之后,對高覽,道:“高將軍,您這么急著叫我來不知所謂何事?”審配雖然客氣,可高覽卻不敢真的就這么受了,在韓馥時期人家就是他的上司,雖然現在他在青州算是一把手,可畢竟只是戰時,之后還要見面,起身將主公的書信交到了他的手中:“這是主公讓我轉交給您的文書!
其實高覽沒有到青州,審配就早已知曉一切了,展開書信掃了一眼,道:“好,我知道了,不知道什么時候請高將軍移駕北?ぃ乙埠门c將軍您進行交接。”
雖然他帶領的部隊不多,但你那也是上萬人的冀州軍,如果主公不在乎的話,也不會親自寫這么一封信安撫他的情緒。
“明日?”
“好,那就明日,我這就告辭了,明日與將軍一道前往北海!
審配來的快,走的也快,程與袁譚沒有任何交流,在他看來,瑯琊之敗,雖然有顏良輕兵冒進的原因,但始作俑者卻是袁譚,如果不是他蠱惑顏良,顏良也不會輕兵冒進,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結果造成現在這個局面的袁譚卻一點也沒有愧疚之心,甚至好像一切都心安理得一樣,然沒有害死顏良的感覺,這樣薄情寡義之輩,讓他發不屑,如今他就要回到鄴城,也不用在袁譚眼皮子底下過活,自然也就沒什么好臉色給他了。
該死的審配,我絕不會放過你!
看著審配離開的背影,袁譚咬牙切齒心中想道,同時轉向高覽,道:“明天你就要離開臨淄了?”
“只是去做個交接,熟悉了北海那邊的情況后還會回來!辈筷犚稽c點的隱秘進入北海,所以他不可能直接就待著大部隊過去,但因為明天要去交接,所以就只好獨自待著親兵前去了。
“這樣!痹T應了一聲,兩人隨即又返回到宴客廳,其實高覽這話有點假,既然要隱秘,他去了北海又為什么還要再回來,不通,這不是讓人都知道他已經到了青州了,畢竟這可不是冀州,誰知道劉瀾在青州留下多少耳目,估摸著有個風吹草動,劉瀾那邊就都知曉了。
所以他相信高覽這就是在跟他隨口那么一下,之后如果自己問起,他必然會以來打算返回臨淄,奈何臨時出現狀況一時走不開搪塞,對這些人情世故,袁譚早就看穿了,所以也不以為意,而高覽其實壓根就沒打算回來,因為他不僅僅是要去北海接受部隊,而是要在接受部隊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南下瑯琊。
就像袁譚清楚劉瀾在青州留下不知所燒暗探一樣,高覽自然會有這樣的顧慮,既然我在明敵在暗,那么他抵達青州也就沒什么秘密可言了,所以現在就是與劉瀾搶時間,在他得到消息之前,他就要趕到瑯琊,殺徐州軍一個措手不及。
一切就是這么簡單,在酒宴之后,高覽回到了軍營,他可不會在刺史府休息,因為明天一早就要離開。
直到高覽離開之后,袁譚帶著三分酒宴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他沒有休息的意思,也沒有休息的心情,畢竟這一次的徐州之戰不管是對父親還是他自己意義無比重大。
袁譚不會在高覽面擺架子,而高覽自然也不敢在他面前妄自尊大,不管他日后會不會當上世子,對高覽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二人同過患難,這樣的感情是無法比擬的,雖然他不愿意卷入到政治的紛爭之中,可在袁譚眼中,高覽就是他在軍中唯一能得上話,未來能為我所用的頭號大將。
這點袁譚心里明白,但有些話他卻不敢,畢竟他現在的情況,別爭世子之位了,自身都難保,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你拿什么去拉攏和保證人家就一定會支持你,當然不可操之過急是一方面,試探他的口風則是另一方面。
當然現在都要在徐州之戰之后,有過顏良的先例,得多好啊,結果人都沒了,這樣的插曲讓他悔不當初,早知這樣他又何必急著勸顏良出兵呢,好不容易服力他,結果戰死沙場,不僅讓父親大為震怒,還失去了這么一位左膀右臂,現在他的地位岌岌可危,不得不都是他操之過急。
他現在要沉著,更有耐心和耐性,先要讓父親對他有所改觀,曾經他以為自己在戰功之上有更多的展現,就絕對能夠得到父親的認同,在顏良死后,他曾經與郭圖在書信往來之間深入探討之后他該如何改變現在這樣一個被動的現狀。
結果從郭圖的書信之中,他卻直指自己性剛好殺的這一缺點,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才會一直不受主公所待見,畢竟袁紹向來自詡仁德,而且在他的治下,也是以仁德為先,所以冀州百姓才會對袁紹感恩戴德。
正因為這一原因,所以主公更喜歡袁尚而不是工資你,所以你要讓主公改變以往對您的看法,除了要在戰場之上表現出您的能耐領來,還要在愛民方面有所表現,只有這樣,才能夠動搖袁尚在主公心目中的地位。
一位愛民的世子,同時另一位卻是能領兵還愛民而且還是嫡長子,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主公自然就會逐漸偏向長公子你,可你要一直沒有改變,那么就很難繼位世子了。
這半個多月來,袁譚始終牢記著郭圖這番話,雖然性格很難改變,可就像郭圖的那樣,就算是做樣子也要先做出來,只有這樣他才能夠在鄴城為袁譚搖旗吶喊。
袁譚現在要做的,就是先把仁德的樣子做出去,讓父親知道自己的改變,至于其他的事情,不急,都等了這么多年了,只要父親一天沒立世子,他就還有機會。
聽完了袁譚對瑯琊一戰的描述之后,袁譚為他準備了豐盛的宴席,接風洗塵,對此高覽自然不好拒絕,但有些奇怪的是宴會居然沒有任何一名青州的官員作陪,完是他與袁譚二人的一次私會。
這樣的宴會確實罕見,但他也明白,接下來二人之間的對話,袁譚并不想讓外人聽到,然而兩人這酒宴還沒有進行,甚至連歌舞都沒上演,一位不速之客的到來卻讓袁譚瞬間沒有了興致。
審配不請自來,一個人從北海趕到了臨淄面見高覽,袁譚剛要阻攔,就聽高覽笑著是他在來臨淄之前派人前往北海去請審配前來,并不是他不請自來,袁譚只好命人將審配帶到議事廳,隨后二人齊齊起身,在議事廳會見了審配。
審配進屋,對二人施禮之后,對高覽,道:“高將軍,您這么急著叫我來不知所謂何事?”審配雖然客氣,可高覽卻不敢真的就這么受了,在韓馥時期人家就是他的上司,雖然現在他在青州算是一把手,可畢竟只是戰時,之后還要見面,起身將主公的書信交到了他的手中:“這是主公讓我轉交給您的文書。”
其實高覽沒有到青州,審配就早已知曉一切了,展開書信掃了一眼,道:“好,我知道了,不知道什么時候請高將軍移駕北?,我也好與將軍您進行交接!
雖然他帶領的部隊不多,但你那也是上萬人的冀州軍,如果主公不在乎的話,也不會親自寫這么一封信安撫他的情緒。
“明日?”
“好,那就明日,我這就告辭了,明日與將軍一道前往北海!
審配來的快,走的也快,程與袁譚沒有任何交流,在他看來,瑯琊之敗,雖然有顏良輕兵冒進的原因,但始作俑者卻是袁譚,如果不是他蠱惑顏良,顏良也不會輕兵冒進,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結果造成現在這個局面的袁譚卻一點也沒有愧疚之心,甚至好像一切都心安理得一樣,然沒有害死顏良的感覺,這樣薄情寡義之輩,讓他發不屑,如今他就要回到鄴城,也不用在袁譚眼皮子底下過活,自然也就沒什么好臉色給他了。
該死的審配,我絕不會放過你!
看著審配離開的背影,袁譚咬牙切齒心中想道,同時轉向高覽,道:“明天你就要離開臨淄了?”
“只是去做個交接,熟悉了北海那邊的情況后還會回來!辈筷犚稽c點的隱秘進入北海,所以他不可能直接就待著大部隊過去,但因為明天要去交接,所以就只好獨自待著親兵前去了。
“這樣!痹T應了一聲,兩人隨即又返回到宴客廳,其實高覽這話有點假,既然要隱秘,他去了北海又為什么還要再回來。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