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平原縣內,想休息卻輾轉反側睡不著,只覺心情浮躁沉重,披了件薄衫便下了榻,在中堂來回踱步,這次雖然他把文丑派到了青州,可是誰能想到文丑走了不到三日,青州又傳來了各郡縣造反的消息,正是這一消息,才令他今日一整天心煩意亂。
一夜之間三郡二十余縣同時出現強盜匪徒,尤其是東萊郡,七八個縣剛上任未久的縣令紛紛被害,現在的情況居然是徹底與東萊郡失去了聯系,實話,黔首造反并不稀奇,打從光和七年黃巾之亂起,這些年叛亂橫生袁紹也不奇怪,可是像青州這樣的情況,也只有當你黃巾之亂初起之時才發生過,組織如此嚴密,能在同一天同一時間里同時造反,這明了這一切都是早有預謀,不然絕不可能出現如此巧合的事情,再加上青州之前就是劉瀾掌控,突然冒出這么多造反的勢力,而且還是只殺縣令不擾民,這件事能不讓他往劉瀾的身上去想嗎?
這事讓袁紹有些頭疼,畢竟一切來的太過突然,而且偏偏又是在文丑南下這一時間段,搞不好他到了青州之后,根就沒什么機會出兵徐州,而是深陷在青州的泥潭之中,如果這樣的情況真的出現,那么他們為這一仗所設計的一切幾乎便徹底泡湯。
這樣的情況確實讓他很頭疼,畢竟這一切在戰前并沒有想到,也完沒有去考慮過這樣的問題,可現在想想,也不能算得上是疏忽吧,畢竟顏良南下時,青州一切都看起來安無恙,沒什么變數可言,但這又明不了青州就一定安,畢竟是劉瀾拱手送出,自然他也有實力讓青州亂起來,這是他的疏忽,必須要承認。
那么接下來的情況可能就會變得異常麻煩,很可能文丑南下再想攻打徐州就別指望了,青州的麻煩會一直這樣發展下去,袁紹相信劉瀾有這個能力,只要他愿意,畢竟他控制了青州這么多年。
但袁紹確實有些悲觀,畢竟文丑十余萬人南下,這么多的兵力,青州的造反勢力經得起這么大的考驗是個問題,所以其實并不用太過擔心,可袁紹現在擔心的關鍵,其實就是因為一旦文丑被拖累,那么攻打青州的事情就要一直拖延下去,如果是十天半月還沒多大干系,但如果這叛亂的形式如同星火燎原一般在青州上演,那也確實夠讓他頭疼的了。
而且他并不知道這是不是劉瀾僅有的后手,如果劉瀾還有別的后手又當如何,十萬大軍應付青州匪事,想到這里,怨氣就不由得填充慢了腹心。
就在這時,一名親兵在屋外稟報,道:“啟稟大將軍,沮授求見,有急事!”
“讓他進來吧。“袁紹現在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意思,現在還能有什么急事比青州的事態更緊急的?所以他也不去考慮那么多了,該來的就都來吧,一次性來總好過隔三差五惡心人強吧,反正都是現在這個情況了,計劃落空,徐州短時間內不大可能發兵了,大不了解決了青州的麻煩直接退兵,雖然錯過了天賜良機,那也沒辦法,只能等下一次機會出現了,但是這一次既然青州冒出了這么嚴重的匪患,那什么也要通過這次機會徹底把青州的事情解決了。
再等下次徐州出現機會的時候,也不用再為青州的事情去分心了,袁紹心中如此盤算的時候,沮授邁步進屋,但袁紹心事重重,心思根就沒在屋內,他在階下就這么一直站著,雖然心急如焚,可也不敢出聲打擾他。
好半晌,袁紹的心思從青州收了回來,這才發現沮授早已到來,指著下首的座位道:“坐吧。“
“主公還在為青州匪患的事情……“
沮授話了一半,袁紹便直接打斷了他,道:“你是我的心腹重臣,我知道你想什么,自然也知曉我在擔心什么,現在這樣的情況,是我們太過樂觀了,也太輕松我們的對手了,但我覺得這件事也算是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反而覺得麻煩早出現,對我們有利,你呢?“
沮授有些看不懂袁紹,他以為此時袁紹必定怒火三丈,可如何也沒有想到他會出這番話,嘆道:“主公英明,現在劉瀾做出的任何反應,看起來對我軍不利,可同樣的道理他的底牌也就會因此消失,待我們把這些麻煩都解決之后,劉瀾也就沒有了什么可以限制我們的辦法,到時候我們攻打徐州也就沒有了任何障礙。“
這件事如果追究起來,沮授首當其沖,是他把形勢估計的太過于樂觀了,只想到了劉瀾和曹操對峙在沛縣,卻并沒有想到最大的變數反而是百來的青州,但現在看起來青州的麻煩是不斷,但這完是因為青州作為劉瀾的老巢,他有著足夠的影響力,但隨著這件事情之后,劉瀾在青州的勢力勢必會受到空前打擊,那么以后他們還能有什么可擔憂的?
而且就像大將軍所,這種事情早出現好,試想如果這些麻煩是在他們出兵徐州之后發生,盜匪猖獗之下,糧食的運輸則成為頭等難題,一旦發生糧草被劫,導致糧草斷絕,那前線的戰事必敗無疑。
現在好了,趁著剿匪的機會,把來就民心不附的青州徹底掌控下來,雖然看樣子徐州之戰錯過了機會,可是換來一個安穩的青州,又何嘗不是一件美事?
此時此刻的袁紹和沮授也只能以此來寬慰自己了,不管他們是否愿意,這都是擺在面前最棘手的問題。
“對了,你來見我是為了什么事情?”袁紹問道。
“東萊郡守逃回來了,大公子把他押解到了平原。”
“他還有臉逃回來?”來袁紹的現在的氣剛理順了些,瞬間火冒三丈:“還留著這樣的廢物有什么用,直接處決!”
“大將軍,難道不想詢問些青州的情況?”沮授連忙道,雖然東萊失守這件事與這位郡守臨陣脫逃有很大的關系,可別忘了,青州三郡就數東萊的造反勢力最龐大,這件事難道還不值得他們認真考慮嗎?
“你的意思?”袁紹看向了沮授道。
“大將軍,其他郡的情況與東萊不同,其他各郡雖然也在劉瀾的控制范圍,但畢竟一直是由臧霸管理,可是東萊郡卻不一樣,乃是劉瀾親自任命的心腹閻柔,此人乃是劉瀾的元老重臣,也正是因為他的存在,所以這東萊郡民心更向著劉瀾,而如今造反勢力最大的便也是這東萊,所以東萊郡守之所以逃離,其實也是不得已為之。”
“還有這種事情?”袁紹這才想起來,當年劉瀾讓出青州,可是唯獨東萊郡無論如何不肯割讓,當時他只以為這是為了方便走海運與遼東聯系,但現在看起來,可就沒那么簡單了。
這個閻柔,雖然不似徐庶張昭等人名聲在外,可對早年間就對劉瀾有些了解的袁紹來,一點都不陌生,當年劉瀾不管是在右北平還是遼東,之所以能夠放心大膽的出征,正是因為有著這位能干的部署為他籌集糧草輜重,可以這些年他一直是以劉瀾大管家的身份存在,但突然聽這人居然離開了遼東在東萊為郡守的消息,這事可就非比尋常了。
原一直站著的袁紹,跪坐了下來,盯著矮幾上面茶盞中的茶水,眼中精光隨著燈光照耀下的水波一齊閃動。
“你的意思是,劉瀾在東萊一直在做著大文章?”
“不清楚,但有一點主公也一定想到了,劉瀾對東萊的重視,超過了青州所有郡縣,這就明東萊對他的意義非同一般,而且能把閻柔派在東萊當郡守,則明了東萊在劉瀾眼中,甚至比遼東更重要。”
閻柔在跨海到東萊前,可是遼東的二號人物,或者他才是在遼東真正話算話的那個人,別看他和徐晃一個負責郡物一個負責軍事,可閻柔的話,那可是一不二,無論田疇還是徐晃都得無條件聽從,尤其是閻柔這人格外霸道,只要是他認定的事情就一定要施行,就算失敗了,也是他來抗,如果二人繼續反對,他也不妥協,當然在僵持不下后,他會直接傳書給劉瀾,讓他做最后的裁定。
閻柔和這兩人的關系最初是極其和睦的,畢竟這么多年的老朋友了,但有些人啊,就是這樣,做朋友那一定會是生死的弟兄,可是一旦在一起共事,那完蛋了,沒三天,必定反目成仇。
其實田疇早就知曉閻柔這樣的性格,而且從出仕就一直跟在他身邊,算是半個徒弟,對他的話大部分時間都會聽從,可徐晃就忍不下這口氣了,好在兩人分管文武,很多事情上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分歧,是以能夠一直保持著相安無事,最少是表面上的相安無事。
可這些情況,都只是一些坊間傳言,畢竟兩人的關系到底如何,沒人知曉,但大多數人都是深信不疑,相信閻柔徐晃不睦,可真相卻又很大的反差,雖然兩人是在很多事情上有分歧,但兩人的分歧不過就是在軍糧分配上,而這又是很好協商的事情,畢竟分管文武事情的二人,又怎么可能在其他事情上,如郡縣的治理又或是士兵的訓練上產生矛盾呢?
所以這些謠言雖然傳得無比真實,但遠遠脫離了真相,至于劉瀾把閻柔調離,也不是他們所想的那樣是被徐晃逼走,而是劉瀾需要閻柔去治理東萊,尤其是黃縣。
黃縣不管是這個時代還是后世,那可都是黃金生產之地,這些年如果不是閻柔,劉瀾又怎么可能如此大手筆的成立什么近衛重甲軍?
可以這些年陶謙留下的老早就吃空了,完就是靠著開源和節流,當然黃縣的黃金對劉瀾是最重要的一個補充,不然的話劉瀾的經濟可能早就崩盤了,而這一切自然都是閻柔的功勞,正是他的存在,才讓劉瀾撐過了那段最困難的時光。
雖然現在的情況也沒有得到什么好轉,但最少,就算黃縣不在出產黃金,自給自足還是可以的。
袁紹和沮授在這一刻都瞧出了東萊的非比尋常,能夠讓劉瀾如此重視的地方,可絕不會那么簡單,而且現在青州造反,別的地方都是打鬧,唯獨東萊郡,直接就變了天,這里邊可就大有文章了。
袁紹很快招來了逃回來的郡守,姓夏命郊,四十多歲,在前往東萊為郡守前在巨鹿為令,好不容易升官了,誰想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成了階下囚,歷盡千辛萬苦逃了出來,可剛到臨淄,就又被關押了起來,這一回雖然不是那些匪徒的囚籠,可卻被長子直接送到了平原。
以為死無葬身之地了,誰想到最后事情居然出現了轉機,在沮授出現的一刻,并且詢問他對東萊所見所聞之后,他只得,自己八成是不會死了,果不其然,就在見到沮授的當天夜里,他就又受到了大將軍的召見。
對于大將軍的問話他可不敢怠慢,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了出來,這東萊郡來就是蠻荒之地,原住民呢也都是一些東萊夷,其名的由來,便是因為它在齊國之東,故名東萊,這地方的民風來就十分彪悍,別是卑職所在的時期了,就算是那閻柔所在的時期,反叛也頻頻發生,只不過沒有像現在這么規模龐大罷了。
但是這一次卑職被俘之后,卻聽聞了一個消息,這一回造反的頭目,名叫后錢,這人劉瀾曾經派他的手下大將太史慈進行過清剿,可是最后這人卻不知怎么就消失了,許是躲到海中或是深山里了,沒想到時隔一年他又出現了。
“后錢?難道這一切并非是劉瀾幕后指使?”袁紹瞬間看向了沮授,雖然這句話沒出口,可是他的眼神已經明了一切。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