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漢龍騎 正文 第二千零六十三章 平定揚州(94)

作者/皇叔劉司馬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再次回到桂陽縣,預料的事情發生了,桂陽軍果然早有準備,這個情況劉瀾的話就會直接離開,可現在士氣如此高漲,就這樣退兵實在影響士氣,索性也就讓部隊去進攻試一試效果,不出他的預料,算上這回已經三次進攻,而前兩次自然都被擊退了。

    當然與之前不一樣的是,這一回桂陽軍同樣付出了代價,而且是非常慘重的代價,如果之前桂陽軍幾乎沒有什么損傷的話,那這一回桂陽軍卻是以超過秣陵軍三倍的傷亡為代價才算是守住了桂陽城外第三道防線。

    九江軍上下都看出來了,這一回桂陽的守軍都是些青壯罷了,壓根就沒用桂陽軍,雖然不確定文聘如此安排意欲何為,但無外乎兩種,一種是時間來不及,臨時正調來的青壯丁,第二種則是文聘要用這些青壯來耗他的主力,當九江軍筋疲力盡,桂陽軍主力就會一擁而上。

    那種可能性最大,孫策不敢說,可只要桂陽軍一直不加入戰斗,那他們就時刻都處于危險之中,所以繼續戰斗下去,除了繼續和這些桂陽軍的壯丁耗下去,不會有什么太好的結果,除非他什么也不顧,把部隊都投入進去,六千多人放手一搏,成則拿下桂陽,敗則全軍覆沒,可他敢嗎?

    不敢,尤其是在桂陽軍連著殺退了九江軍兩次后,現在正是士氣最為高漲的時候,這個時候拼命,絕對不是好的選擇,所謂一鼓作氣勢如虎,這個時候就好像他們追著桂陽軍殺回來的那一刻,同樣也是士氣最為高漲的時候,可是看看文聘是怎么做的?

    不僅沒有用桂陽軍來防守,相反只是用普通的青壯,這不就是避敵鋒芒的做法嗎?而結果如何呢,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現在他們的情況可不就是這么個情況嗎?被文聘用下等馬耗死了上等馬,再戰下去,難道要等著人家再用上等馬和中等馬贏你的中馬和下馬?

    想到這里,孫策還敢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嗎?沒有了,他可不想自己最后是這么個敗亡之法,敗在劉瀾手中,對手名聲在外,敗了在這個世上的人看來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可如果敗在文聘手里,那人們討論的就不會是他,而全是文聘的畫面,他是誰?從哪里冒出來的?

    文聘將一夜之間聞名天下,所以他可不想變成對付的墊腳石,心中打起了退堂鼓,可是要撤退總要找一個契機,畢竟現在正是三而竭的時刻,九江軍上下都不甘心,還想再試一次,可是在他們眼里看起來將回一鼓作氣拿下的桂陽,此刻卻固若金湯一般,他們不僅拿不下桂陽,反而普通的青壯經過兩輪的防守,已經從沒有經驗變得漸入佳境起來,他們之間更是從最初的單兵作戰變得相互有了配合,而且配合的越來越默契,而這無疑更增添了他們的信心,越戰越有自信。

    本來看上去已經岌岌可危的桂陽城,此刻已經變成了堅固的堡壘,比起只知道一味沖鋒陷陣的九江軍,桂陽軍這些青壯們似乎找到了屬于他們的樂趣和防守的訣竅,看著他們在短時間內就飛速成長成這個樣子孫策自己都不知道是個什么心情,他這算什么,在幫文聘練兵?

    他發現自己這個幫別人練兵的角色好像已經干了好些年了,只不過之前一直是在幫劉瀾練兵,現在好,是個人都可以拿自己來練兵了,保管都能練出一支精兵來,這讓他心里上有點不是很舒服,畢竟沒有人愿意當這樣的角色,哪怕你贏了我,我的部隊能夠成長也好,可最后卻發現,他的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兵新兵一起陣亡了,而對手的新兵成長老兵又得到了鍛煉,這找哪說理去?

    苦,心里苦,有苦還說不出,這對手如果是秣陵軍,他也就認了,秣陵軍實力強,兵多將廣他沒話說,現在好不容易碰到個軟柿子,結果又發生了相同的情況,再一次讓他體會到了陪練的滋味,除了打碎銀牙往肚子里吞,還能怎樣?

    當然孫策并沒有發現,這樣的情況如果換成以為,他一定很難承受,但現在好像敗在劉瀾手里的次數多了之后,似乎也就習慣了,也不再覺得陪練好像有什么,似乎已經在潛意識里默認了這樣的結果。

    可這說好聽一點是已經逐漸習慣和適應了失敗,倒不如說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里他的雄心壯志被徹底磨滅了,他不在爭強好勝更不會好強都勇,甚至連當初最不缺少的英雄氣概也消失不見,而這一切都源自于他越來越容易去接受失敗。

    一次失敗沒有什么,十次失敗之后不久是他,包括他帳下的士兵們也會認為沒有什么,敗了就敗了,沒人會拿失敗當回事,而這肯定是孫策的問題,因為他自己并沒有起到一個優秀將領應盡的責任。

    這世上有越敗越戰者,最終如他一樣,徹底習慣了失敗,可同樣也有越戰越勇者,最后不僅戰勝了當年戰勝過自己的對手,還將他徹底擊敗,這個例子自不用說那就是劉邦,所以說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戰斗的勇氣。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輸人不輸陣,就是這個道理,敢于亮劍同樣是這個道理,而孫策現在就沒有做好這些,所以才會讓他的部隊越戰越敗,陷入到了死循環,再遇到秣陵軍不是想著如何與他拼死一戰,而是想著沒有必勝的勇氣,不如就此撤吧。

    從第一次九江之戰撤出九江前往長沙,這個選擇對士兵們的影響是極大的,所以當再次面對劉瀾的時候,戰士們想到的一定不是與他拼死一戰,而是我們要不然再退吧,這樣的情況下這仗還怎么打?

    雖然孫策對帳下一直強調著我們一定能夠報仇,一定可以戰勝秣陵軍,但這個時候這些口號對士兵們來說就是自欺欺人的表現,秣陵軍戰無不勝,我們根本就戰勝不了他們,要不然為什么會跑呢,這樣的心里暗示已經深耕于每一名九江軍的士兵心底,所以孫策不管再說什么,再如何動員部隊,只要是遇到秣陵軍,就一定必敗無疑。

    如果當年第一次九江之戰,孫策選擇了與劉瀾戰斗,哪怕最后戰敗了,但最少孫策像戰士們表面了一個態度,那就是他有戰斗的勇氣,你們呢?這是很關鍵的,對士兵們起著極其重要的因素,我或許沒有你戰力強,但我不慫,你是厲害,可我們也是一塊硬骨頭,要想輕易戰勝我們,沒那么容易,最不濟也要崩下你幾塊牙齒,讓你不好受。

    這樣的戰斗,才會讓士兵們養成知難而上的習慣,也才能讓士兵們有越戰越勇的一天,而孫策保留實力的表現則恰恰相反,當然劉瀾在徐州也有過相似的經歷,但情況又多少有些不同,因為劉瀾并不是在戰斗失利的情況下選擇退兵,而是在有優勢的時候選擇主動撤退,所以士兵們都清楚他們這是戰略撤退,雖然最后內部也發生了不滿的情況,但那更多卻是要與草原聯軍決戰的呼聲,所以廣陵也就成為了劉瀾的底線,不想打都不成。

    這就是劉瀾在徐州撤退與孫策在九江撤退最明顯的區別,也是最本質的區別,劉瀾的主動撤退,最后不僅沒有讓士兵們內亂,反而在袁術稱帝以及袁曹官渡之戰的今天讓他們對劉瀾當初的選擇驚呼天人,每個人都對自己當時的目光短淺而自責。

    可孫策退往九江,則變成了沒用膽量的懦夫表現,這對士氣是非常影響的,當一個人被貼身了懦夫的標簽之后,試問他再想撕下這個標簽有多么的困難,而問題是他根本就沒這個機會去撕下標簽。

    所以他這個懦夫也就徹底坐實了,剛才他的撤退再一次讓九江軍士兵們在心里苦笑,看吧又要逃了,雖然最后一波反攻很提氣,但這個時候正是要緊的時刻,孫策退兵的命令真的會左右桂陽之戰的局勢。

    雖然士兵們心里不會說,但是他們一定會覺得這就是孫策的正常表現,孫跑跑,遇到劉瀾要跑,遇到桂陽這些不堪一擊的敵軍也要跑,沒人會對孫策有好的評價,甚至還會對他進行一番腹誹,畢竟他們直接雖然丹陽的兵已經很少了,可僅剩的那些人如今無不是部隊中的軍官,不管職務高低,都有著不小的話語權,可是他們當年來九江軍,因為什么,大多數人還不是沖著孫策的明頭,江東小霸王,所以他越是這樣表現,就越會寒了這些人的心,因為這些人會認為自己當年的選擇簡直就是大錯特錯,劉瀾不僅不是小霸王,相反還是小懦夫。

    跟這他,什么他父親死在劉表之手的仇報不了,可能與劉瀾的恨也沒有希望,這樣的結構,對幾乎所有人來講,都是令人痛苦不堪的,因為孫策這樣的表現,會讓他們寒心,會讓他們后悔當初的選擇。

    雖然孫策對帳下一直強調著我們一定能夠報仇,一定可以戰勝秣陵軍,但這個時候這些口號對士兵們來說就是自欺欺人的表現,秣陵軍戰無不勝,我們根本就戰勝不了他們,要不然為什么會跑呢,這樣的心里暗示已經深耕于每一名九江軍的士兵心底,所以孫策不管再說什么,再如何動員部隊,只要是遇到秣陵軍,就一定必敗無疑。

    如果當年第一次九江之戰,孫策選擇了與劉瀾戰斗,哪怕最后戰敗了,但最少孫策像戰士們表面了一個態度,那就是他有戰斗的勇氣,你們呢?這是很關鍵的,對士兵們起著極其重要的因素,我或許沒有你戰力強,但我不慫,你是厲害,可我們也是一塊硬骨頭,要想輕易戰勝我們,沒那么容易,最不濟也要崩下你幾塊牙齒,讓你不好受。

    這樣的戰斗,才會讓士兵們養成知難而上的習慣,也才能讓士兵們有越戰越勇的一天,而孫策保留實力的表現則恰恰相反,當然劉瀾在徐州也有過相似的經歷,但情況又多少有些不同,因為劉瀾并不是在戰斗失利的情況下選擇退兵,而是在有優勢的時候選擇主動撤退,所以士兵們都清楚他們這是戰略撤退,雖然最后內部也發生了不滿的情況,但那更多卻是要與草原聯軍決戰的呼聲,所以廣陵也就成為了劉瀾的底線,不想打都不成。

    這就是劉瀾在徐州撤退與孫策在九江撤退最明顯的區別,也是最本質的區別,劉瀾的主動撤退,最后不僅沒有讓士兵們內亂,反而在袁術稱帝以及袁曹官渡之戰的今天讓他們對劉瀾當初的選擇驚呼天人,每個人都對自己當時的目光短淺而自責。

    可孫策退往九江,則變成了沒用膽量的懦夫表現,這對士氣是非常影響的,當一個人被貼身了懦夫的標簽之后,試問他再想撕下這個標簽有多么的困難,而問題是他根本就沒這個機會去撕下標簽。

    所以他這個懦夫也就徹底坐實了,剛才他的撤退再一次讓九江軍士兵們在心里苦笑,看吧又要逃了,雖然最后一波反攻很提氣,但這個時候正是要緊的時刻,孫策退兵的命令真的會左右桂陽之戰的局勢。

    雖然士兵們心里不會說,但是他們一定會覺得這就是孫策的正常表現,孫跑跑,遇到劉瀾要跑,遇到桂陽這些不堪一擊的敵軍也要跑,沒人會對孫策有好的評價,甚至還會對他進行一番腹誹,畢竟他們直接雖然丹陽的兵已經很少了,可僅剩的那些人如今無不是部隊中的軍官,不管職務高低,都有著不小的話語權,可是他們當年來九江軍,因為什么,大多數人還不是沖著孫策的明頭,江東小霸王,所以他越是這樣表現,就越會寒了這些人的心,因為這些人會認為自己當年的選擇簡直就是大錯特錯,劉瀾不僅不是小霸王,相反還是小懦夫。

    跟這他,什么他父親死在劉表之手的仇報不了,可能與劉瀾的恨也沒有希望,這樣的結構,對幾乎所有人來講,都是令人痛苦不堪的,因為孫策這樣的表現,會讓他們寒心,會讓他們后悔當初的選擇。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张北县| 赞皇县| 湖南省| 永福县| 万宁市| 株洲县| 嘉善县| 洛南县| 凯里市| 井冈山市| 永顺县| 信丰县| 原平市| 云林县| 文昌市| 娱乐| 甘谷县| 常宁市| 平顺县| 那坡县| 霸州市| 榕江县| 漳平市| 游戏| 丹巴县| 肃南| 五河县| 当阳市| 舟曲县| 阿合奇县| 运城市| 太仓市| 漳州市| 吉安市| 罗山县| 赤峰市| 宁国市| 晋城| 罗城| 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