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風起大宋 正文 第四百六十二章 杭州之戰(下)

作者/魔冥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杭州城中,明教雖有兩萬軍馬,卻分散在各處,劉赟匆忙之下只調集數千人阻敵,但自古是否能戰第一看人心,如人心思戰,雖兵少亦可為,但杭州現在就是人心不思戰,城池都破了,還有什么好打的?如果此時是光明頂,恐怕這兩萬人還會有殉教的想法,但杭州對于明教來說,真的只是一個大一點的據點罷了。

    劉赟看到方天定被簇擁著退了下來,連忙上前問道“太子可無恙?”

    方天定面色如金紙,捂住胸口道“被賊人砍了一刀,無大礙,劉將軍待我包扎一下,便可再戰!”

    劉赟哪里還敢讓這個太子繼續陷陣,搖頭道“太子不可魯莽,宋軍精銳,我軍不可擋,如死戰,恐怕圣教大事毀于一城啊。”

    方天定還是不愿意的說道“圣公也不會答應的。”

    這時,一陣炮響,方天定等人抬頭看去,見幾炮彈打過城墻,落到了城中,將幾個閣樓砸出了大洞。

    “殺啊!!”源為義這時帶兵殺散了前來阻擋的一只明教軍隊,看到一群甲士簇擁著劉赟和方天定,知道是明教主將,連忙召集弓箭手攢射,數十箭羽潑向劉赟等人,劉赟等人急忙抵擋,方天定這才認清現狀,明白杭州城內的兩萬老弱根本不是宋軍的對手,真要硬拼,恐怕唯一的結果就是方臘等人殉教了。

    “撤撤!!”

    方天定話,劉赟也松了口氣,他一邊不斷調集軍士斷后,一邊護送方天定回圣公府。

    圣公府內,方臘已經是刀甲齊備,看到方天定被扶著回來,知道事不可為,對左右強笑道“我教根基在光明頂,非杭州也,先將此處還給趙家,待日后再圖恢復。”

    方臘帶著大小官員在數千明教軍士護衛下退出了杭州城,

    朱武見方臘敗退,雖然可惜沒有一戰擒王,但也不追趕,而是讓眾軍士去查封庫存,安撫百姓。

    經過清點,朱武驚訝的現杭州城內居然囤積了糧草過七十萬石,足夠三十萬大軍吃四五個月了,這些糧草應該都是準備支援給蘇州、嘉興戰場的,再看金銀,有財物合計過一千萬貫,但一想到方臘的政策是殺盡所有官員文人,有這么多的財物也是理所當然了。

    朱武興奮之余,也暗暗擔憂,這么多的物資要運走可不容易啊,一邊通知吳璇加快運輸,一邊動員杭州城中的海商幫忙,但就這樣運了兩日,還有大半物資囤積在杭州無法運走,朱武無奈,不敢久留杭州,干脆散給百姓,然后將方臘收集到杭州的數千工匠全部帶走。

    再說方臘,失了杭州的他不敢久留野外,先到了富春縣暫居,派人令鄧元覺回兵杭州。

    鄧元覺剛剛到達嘉興,見到方七佛和方杰便問道“見過三大王,本將奉圣公令前來助陣,不知這嘉興有什么厲害之處,三大王居然久戰不下。”

    方七佛一說這個就有些臉紅,說道“沒想到這個宋昭年和其他的官不一樣,無比強硬,他早在我等還沒進杭州的時候就召集四處鄉勇入城守衛,又打造了一口棺材懸掛在城樓上,使得城內萬人齊心,故而久攻不下。”

    鄧元覺聽了不由大奇道“居然有如此人物?那城中可有勇將?”

    方杰訕訕道“城中只有一個統制王子武,如是斗將,我三合便可斬其下馬,但卻能得人心,我三次上城都被趕了下來。”

    明教中人熟悉的是江湖廝殺,對戰陣對決還不適應,在野戰中對付廂軍或者十節度那樣也是草寇出身的還好,但一面對武舉出身,又敢戰的王子武就開始露怯了,其實在杭州也是如此,雖然朱武兵少,但廝殺完一清點,戰損不到五百人,卻斬殺了明教過三千人。

    方七佛帶數萬兵馬攻打嘉興,至今已經戰損過萬人,卻連破城的影子都看不見,說不心急是假的,卻毫無辦法。

    鄧元覺想了想,說道“貧僧行走江湖的時候聽過一句話,叫做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說的就是嘉興的富裕,富則多文,因此這里有不少官吏世家,想來是知道我教不容其,故而死戰。”

    其實鄧元覺是不認可方臘殺絕官吏、佛道、文人的做法的,他自己原來就是佛教中人,只是因為路見不平犯了殺戒才加入的明教,在他看來,不管是官吏還是佛道又或者是文人,都有好人和壞人,一竿子打倒有失公允。

    但話說回來,明教起事本來就帶著一些宗教的意思,自然是容不下儒家或者佛道這樣的異教徒。

    鄧元覺等人商量一會,覺得只能強攻,便休息一日后繼續強攻,鄧元覺和方覺分別帶著一只大軍從西南兩邊攻城,將軍士分為五部,輪流攻城,日夜不停。

    攻了兩日,方臘的書信就到了。

    城中的宋昭年此時已經因為兩日兩夜的戰斗而滿眼血絲,搖搖欲墜了,他為了鼓舞士氣,一直坐在城樓上,這時突然看到明教退兵,不由問道“難道我已經出現幻覺了嗎?賊人退兵否?”

    左右皆喜道“大人,卻是賊人退兵了。”

    宋昭年長吐一口氣,兩眼一閉,就在位置上睡著了。

    明教軍營中,方七佛等人一臉陰沉。

    “沒想到梁山兵馬如此險惡,居然以水師突襲杭州,杭州一陷,吾等后路絕矣,當如何?”方七佛問道。

    鄧元覺道“梁山遠來,想來兵馬不多,但糧草問題卻是關鍵,我有一計,為鎖城法。”

    “大師請說。”方杰好奇的問道。

    鄧元覺道“我曾游歷過西北,西賊擅于野戰,卻不擅于攻城,當被堅城所阻時,便會挖掘道路,轉攻為守,用偏師鎖城,主力四處劫掠。

    秀州除嘉興外還有海鹽、華亭、崇德三縣,此三地糧草頗豐,何不攻之?”

    “善!”方七佛喜道。

    當下,方七佛兵分五路,自己率兵鎖城,鄧元覺率軍一萬五回援杭州,方杰和另外五員上將兵分三路取海鹽、華亭、崇德三地,哪五將,分別是張威、徐方、郭世廣、鄔福、茍正五人,均有勇力。

    等鄧元覺回到杭州,才現杭州已經是一座空城,糧草錢財為之一空,再一詢問,才知道被分給了城中百姓,方臘大怒,令軍士挨家挨戶收集錢糧,這一番折騰使得明教民心大失。

    另外一邊的宣州,姜德雖然故意放慢度,也攻破了宣州。

    拿下宣州后,姜德便不再前進,而是屯兵馬到蕪湖,緊靠大江,隨時準備撤離。

    汴梁

    “官家,捷報,捷報啊!”王黼興高采烈的跑進了瓊樓的一個房間,房間內,李師師正帶著數人演奏曲目,趙佶坐在凳子上拍掌而和,聽到外面的吵鬧聲,李師師起身準備退下說道“趙官人有公務,師師退下了。”

    趙佶聽到王黼說是捷報,還想用捷報給李師師展現出自己的明君風采,便上前握住李師師的手道“師師姑娘不是外人,共同聽聽就當是趣聞好了。”

    李師師抽出自己的手,對后面眾人點了點頭,其他人紛紛起身退下,王黼這時走了進來,看到樂師退下,不由對趙佶媚笑道“見過官家,師師姑娘,官家,田虎已被擒了。”

    趙佶接過奏折,原來在宣和二年七月初九,童貫率西軍攻破了田虎最后一座城池威勝,田虎被西軍小將韓世忠所擒,部下大小官員或死或擒,唯獨孫安、山士奇帶著數百人殺出重圍,逃到山上不知所蹤,正在繼續追拿中。

    趙佶大喜道“前幾日接到平陰侯的捷報,今日又接到童太尉的捷報,看來要不了多久,天下又可以太平了。”

    王黼對趙佶拜道“這多虧了官家恩德,罷花石,去方田,明賞罰,這才使得三軍用命,得此大勝啊。”

    說到這個,趙佶不由有些想念起江南的花石了。

    原來自從方臘起事蔡京罷相后,不少官員都上書要求罷除花石綱,認為是花石綱讓江南動亂的,趙佶無奈只能應允,接著趙佶又下詔罷了方田。

    但說到底,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不還是趙佶自己搞出來的么,別人雖然說官家英明,但趙佶卻自己心里清楚,故而高興不起來。

    “官家,如今只剩下方臘一賊了,樞密院已令西軍南下,平陰侯東進,三面圍剿之下,想來方臘之亂平定就在這兩三月內了。”王黼笑道“今日又有真臘國主來朝,真乃雙喜臨門啊。”

    趙佶熟讀百書,對真臘也知道在哪里,嘆道“真臘距中原數千里,來朝可見心誠,當封賞之,可令其國主為國王。”

    說完,趙佶回頭對李師師笑道“我想宴請那真臘使者,不知道師師姑娘是否愿意獻藝呢?”

    李師師點頭道“官人有令,師師自當從命。”

    趙佶滿意的點頭,王黼又說道“官家,另外北面來人了。”

    趙佶瞇了一下眼睛,北面自然是說金國,此時的宋金兩邊接觸頻繁,不斷交換情報和條件,準備聯合攻遼。

    “小心安排,不要讓他們知道我國虛實。”趙佶是個要面子的人,他可不想讓金國人知道自己的內部正在烽煙四起,故而如此說道。

    王黼點頭表示明白,便下去安排了。

    蕪湖

    “好哇,這杭州果然是膏腴之地,朱武得糧草二十萬,錢財千萬貫,潘總管的臉色總算可以好看一些了。”姜德看著戰報,拍手笑道。

    梁山雖然得了倭國、高麗兩地,但都經過戰亂,還沒有多少稅收,因此這兩年的財政報表很不好看,潘良貴這個白臉書生活活被逼成了黑臉兇神,見誰都像是想打他錢財主意的壞蛋。

    “侯爺,如今田虎已亡,西軍即將南下,我軍當早做準備才是。”李助拱手說道“學生思之再三,覺得方臘不能太快敗亡。”

    姜德有些感興趣的問道“怎么說?”

    李助繼續說道“吾等之前以為那田虎還能堅持一兩月,故而準備借著這一兩月的時間殺入江南,一來獲得降兵,二來獲得錢糧,三來讓江南人士知曉我軍仁義,但如今西軍隨時會南下,到時候西軍聯合高俅和我軍開戰,我軍危矣。

    與其如此,不如暗結方臘,割據山東,以高麗、倭島為根基,進可成霸業,退可為諸侯。”

    姜德有的時候真的想問問李助是不是和趙佶有什么奪妻之恨,殺父之仇,幾乎沒有一天不在煽動姜德快點拉旗造反的。

    “李師長說的有道理啊,侯爺,我等還是回兵梁山吧。”左謀也勸道。

    崔逸之起身說道“吾等要歸梁山,淮西楚地怎么辦?”

    姜德瞇眼想了想說道“江南不能去,現在去江南,必然會被童貫等人指揮去和方臘消耗,最后還可能被坑殺在江南。

    傳令給水師,準備撤離,至于淮西,各地的結構已經搭建起來,自古王權不下鄉,我們要的就是鄉下,至于城池就先讓給朝廷!”

    “明公,朝廷如來報復,吾等當如何?”崔逸之又問道。

    姜德笑道“我已得到消息,金國使者又來了,我們的官家現在心里都是燕云,不會輕易和我軍開戰的。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我自會派人重金賄賂王黼等人,那些人”

    姜德已下決定,其余人也不再說什么,便開始行動,淮西數府之地都已經被姜德安插了人手,這里也需要一個人主管大局,姜德便留下李助、劉以敬、上官義三人,以李助為,隱沒在鄉野之中,不反官府,只控百姓,待日后風雨起,再行他舉。

    湖州

    宋江看著不斷沖上來的方臘軍,氣喘吁吁的扶著自己的寶劍,這已經是石寶攻城的第十八日了,石寶數面圍攻,又把高俅戰敗丟失的旗幟往城墻下一丟,使得軍心大降,要不是這些人大都是宋江從微山就拉出來的兄弟,恐怕第二日城池就會丟,即使如此,宋江在這十八日里也已經折損了鄭天壽、孔亮、楊林三員戰將,兵馬也折損過五成,要是再這樣打下去,宋江也不知道自己還能支持多久。

    “明公,我剛剛走了一圈,軍士都已經過度疲憊了,太尉久久不至,吾等當思退路了。”朱焰走過來對宋江嘆道。

    “如何退?”宋江錘墻嘆道“太尉敗于賊手,為今之計,只能困守此處,待朝廷大軍來援了。”

    “哥哥!公明哥哥!”

    一人急匆匆的跑過來,只見這人個頭矮正是矮腳虎王英。

    “哥哥,賊軍退兵了!”

    “什么?”宋江不敢相信的往外看去,果然看到方臘軍正在收拾軍械,依次退往了南方。

    “賊軍為何退兵?可是詭計乎?”宋江吞了吞口水問道。

    朱焰仔細觀察道“當非詭計,如是詭計,當倉皇而退,何況我軍只需坐守城池,不輕易出戰貪功就是。”

    宋江一想也是,管你是什么計策,我不出城,你能拿我怎么辦。

    等過了一日,宋江才知道是蘇州生了變化,童貫的西軍拿下田虎后便順河而下,此時已經到達了揚州,石寶得知后大驚失色,立刻退兵準備回到杭州防守。

    半月后汴梁

    這一天是大朝,趙佶打著哈欠的坐在龍椅上,旁邊的梁師成喊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一人出列道“微臣有事啟奏,現收童太尉、高太尉聯名戰報,另有平陰侯戰報呈上。”

    趙佶看去,是知樞密院鄧洵武,點頭問道“可是捷報?”

    鄧洵武拜道“卻是捷報,高太尉部下宋江駐守湖州一十八日,折賊軍兩萬余,童太尉出兵秀州,其先鋒王稟以騎兵勝敵,五戰五捷,斬賊軍萬人,此時兩位太尉的近三十萬大軍已經圍住杭州,賊滅只在旦夕。”

    “彩!”群臣一起贊道。

    鄧洵武等眾人喝彩完,又道“另外太尉上書言,方賊之所以能成事,罪在花石也,花石多有贓私之吏,借以為名,以貢奉為名,馴致騷擾,請罷供奉局!”

    “天下苦花石久矣,請官家罷供奉局!”

    “不去弊政,今日平亂,明日復起也!”

    不少官員覺得這是個機會,紛紛出列拜道。

    趙佶猶豫了一下,看了看四周,見沒人為自己說話,有些不甘心的揮手道“罷了,就先下詔罷免供奉局吧。”

    “吾皇英明!”眾人齊道。

    “那平陰侯呢?”趙佶吸了口氣又問道。

    鄧洵武繼續說道“平陰侯令偏師走水路,于七月十二日攻破杭州,但由于援兵久久不至,十五日棄守杭州,二十四日收到高麗急報,有遼人前往高麗蠱惑貴族起事,此時已經起兵回高麗平亂了。”

    “官家,未得樞密院命令,平陰侯便擅自回師,此罪乃大逆!當下令其回京就審!”一個御史出列開炮道。

    “啟奏陛下,平陰侯囂張跋扈并非第一次了,其不遵將令,恢復杭州后又擅自棄守,當嚴懲不貸!”

    “官家,平陰侯此舉乃唐末藩鎮所為,當兵攻之!”這是更加激進的話了。

    一時間,十幾個官員出列表示要對姜德施以懲罰,趙佶也動了怒火,他覺得對姜德已經是仁至義盡,自宋國開國以來,除了折家等將門外,哪里有臣子可以擁兵不朝的,何況折家如今也是聽調聽宣了。

    趙佶雖然在軍國大事上迷糊,但政治敏感度卻很高,他已經感覺到梁山軍的尾大不掉了。

    趙佶看向王黼,宋朝乃天子和士大夫共天下,趙佶希望王黼等士大夫能表態,至于剛剛的御史聽聽就好,應不應該打,能不能打,從來都不是御史說的算的。

    王黼想了想,出列道“啟奏陛下,平陰侯此次撤軍,雖有不當之處,但微臣建議,下旨斥責為上,大動干戈為下,我朝當今最重要的事情,乃恢復燕云!

    高麗遠在海外,金國之側,如我朝攻伐平陰侯,金國對我朝的用意也會疑惑,另外恐怕三五年內難以平定,到那時我朝如何能恢復燕云呢?”

    王黼的話讓趙佶點了點頭,事有輕重,恢復燕云乃當今第一要務,其他的事情除非是扯旗造反,都可以放一放。

    趙佶贊道“王相公卻是老城謀國啊,便如此,樞密院下令對平陰侯呵斥,另平陰侯平定王慶之亂,賞白銀千兩。”

    眾臣齊呼萬歲圣明,當下散朝,王黼走在路上,梁師成跑來說道“王相公,官家說了,等會去你那玩耍。”

    王黼喜道“多謝梁內官,下官這就回去準備。”

    梁師成呵呵的道“你乃相公,如何能稱下官?”

    王黼則諂媚的笑道“內官乃內相,如同半個官家,如何不是下官?”

    “哎喲喲!這話可不能亂說!”梁師成被逗得花枝亂顫,點了王黼一下道“這幾天官家老說瓊樓新排的戲曲的事,你自己上點心吧,我去官家哪了。”

    “多謝內官大人指點!”王黼說完小聲道“今日太尉上書罷供奉局,卻是機會,大人以為如何?”

    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在官場是這樣,在宦官之中也是這樣,如此趙佶身邊的宦官最為得用的有三人,一是楊戩,一是梁師成,一是童貫,楊戩主內,童貫主外,梁師成則是在趙佶身邊伺候,本來也算穩定,但此時的楊戩身體日益衰弱,已經達到無法上朝的地步,梁師成則起了心思。

    楊戩死后,內廷總管的位置就空懸了起來,接下來要上位的要么是童貫的人,要么是他梁師成的人,為了讓自己人上位,梁師成必須找辦法打擊童貫。

    “恭送內官大人!”王黼對梁師成施禮后小聲說道“下官明白。”

    回到家中,王黼先是找來管家問道“燕小哥還在嗎?”

    管家苦笑道“在,不光在,還好極了,他正在后院和伶人們在一起呢,那些丫頭都快被他迷瘋了。”

    王黼不由好奇的來到后院,現不僅僅是伶人,就連自己的妻妾,女兒都圍著他看他表演,那眼神怎么感覺就像看到肉一樣的狼啊?

    “咳咳!”王黼咳嗽一聲走了進來,眾人見王黼回來,連忙一同行禮,燕青把簫往腰上一別,拱手道“見過王相公。”

    “燕小哥你和我去書房。”王黼背著手走在前面,燕青對眾女歪了歪腦袋,跟了上去,又引得一陣歡笑。

    來到書房,王黼把門關上,沒好氣的說道“燕小哥果然不愧是瓊樓第一機靈人,我看再晚來一會,你帶走的禮物可以比帶來的東西還多。”

    燕青連忙告罪道“王相公恕罪,小乙孟浪了。”

    王黼摸了摸自己的胡子,他倒也沒想怎么樣,便道“好了,平陰侯的事情官家已有定論,樞密院會下令呵斥,但也會賞銀千兩,你回去后可以傳信了。”

    燕青喜道“多謝王相公,平陰侯聽聞王相公對古玩奇珍極有專研,這不,平陰侯偶然得到了件小東西,也不知道是好是壞,請王相公鑒賞一番。”說著,燕青從懷中掏出一幅卷軸,小心的鋪開在桌上。

    王黼走上前一看,頓時眼睛一亮,笑道“看筆墨畫風,應為隋唐之物,也罷,我就鑒賞一番,待有了結果,再行告知。”

    說完,王黼又對燕青嘆道“你們瓊樓做這樣的生意,當真是第一賺的買賣,不知道平陰侯又給了你們瓊樓多少啊?”

    燕青哎呀一聲道“王相公是不知道,自從太師罷相后,我們瓊樓這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姜小郎君前幾天還來和師師姑娘抱怨,朝中無人難做事啊。”

    王黼摸了摸胡子,意有所指的說道“你們有師師姑娘在,難道還朝中無人嗎?”

    燕青明白王黼的意思,拱手道“如還能有王相公為我等排憂解難,師師姑娘也能專心寫些小曲給官家聽不是?”

    王黼哈哈笑道“罷了罷了,師師姑娘是官家面前紅人,吾也不能讓她太過勞累,日后吾等可多親近親近。”

    二人又互相含糊的說了一些利益問題,王黼腦中還記得趙佶要來,便讓燕青離開,自己叫管家一起準備了起來。

    到了下午,趙佶帶著梁師成一同來到了王黼府,在王黼的帶領下先是參觀了一遍王黼的院子,只見是回廊盤曲,花影粉墻,看的趙佶連連點頭,話語中甚至還有些羨慕的語氣,這要是換一個皇帝,恐怕王黼的官也就做到頭了,但趙佶不一樣,趙佶本來就喜好典雅奢華,看到王黼這樣的院子,只覺得王黼和自己品味一致,是個雅人,而且大臣喜好奢華就不會造反,這是趙家皇帝一貫的觀點,要是王黼的房子極為艱苦,趙佶反而要擔心王黼是不是在養名了。

    來到院子,這里已經搭建了一個戲臺,王黼讓趙佶稍坐,自己走了出去,過了好一會兒也沒回來。

    梁師成對旁邊的管家問道“王相公這是去了哪里?官家還在這里等著呢!”

    旁邊的管家只說不知,趙佶笑道“無事,無事,稍等也無妨。”

    這時,只聽鑼鼓聲響,一群伶人上了戲臺,趙佶驚訝的現王黼居然也在其中,還是小生的裝扮,王黼年齡不大,卻也一大胡子了,裝做小生,極為滑稽,看的趙佶不由哈哈大笑了起來。

    王黼見趙佶笑了,更是來勁了,和伶人們一起上演了一臺西廂記。

    一通戲完,王黼下臺對趙佶施禮,趙佶贊道“沒想到王相公還有這樣的本事,剛剛的唱腔可是苦練過了?”

    王黼道“得知官家要來,從下朝練到剛剛,只為官家勞累之余可以一笑。”

    趙佶嘆道“王相公乃忠臣啊。”

    王黼眼珠一轉,坐到邊上道“官家覺得微臣的院子如何?”

    趙佶贊道“王愛卿當真好手筆,恐怕只有未來寡人的岳艮可以和你的府邸相比了。”

    說完,趙佶又嘆道“可惜花石擾民,太師也老了,恐怕岳艮也難以建成了。”

    王黼起身拜道“微臣有一言,不為不忠,望官家坐聽。”

    趙佶見王黼這樣,也正色道“盡言之。”

    王黼道“方賊起事,乃苦于茶鹽法,和花石綱毫無關系。此事乃童太尉為邀名而歸罪陛下也!”

    趙佶聽了大怒,起身問道“此言當真?”

    王黼道“微臣怎敢欺君?花石雖有原主,但每次征要都補于銀錢,百姓樂此事不及,何來苦?

    微臣聽聞,江南還有富商到處收集花石,待官府征之時,抬高要價,以此為富呢!”

    趙佶拍了一下桌子怒道“閹奴安敢欺我!”

    梁師成道“官家,這也不是童太尉第一次這樣做了,畢竟自古有一句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太尉也是為了早日平叛才如此的。”

    梁師成的話讓趙佶想起昔日童貫在西北,不但不聽他的旨意撤軍,反而矯詔的事情。

    趙佶背著手轉了幾圈,思考了一會說道“今日你為何朝上不言?”

    王黼一副為國考慮的樣子說道“太尉率軍在外征戰,吾為相公,當相忍為國,如我當朝指出,恐太尉在外分心而使國事有損,故而不敢言。”

    趙佶點點頭道“王相公言之有理,罷了,今日就到這里吧,回宮!”

    王黼和梁師成對視一眼,明白此事已經成為趙佶心中的一根刺了,不由暗笑。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邑县| 休宁县| 阜新市| 泾阳县| 北海市| 华安县| 永州市| 丽江市| 通化县| 珠海市| 裕民县| 宿迁市| 梧州市| 洛南县| 昌图县| 洛宁县| 靖西县| 大兴区| 郓城县| 江川县| 绥德县| 临猗县| 四会市| 遂平县| 宜章县| 德阳市| 岑巩县| 两当县| 涿州市| 正蓝旗| 永修县| 宁波市| 大同县| 台湾省| 通化县| 赞皇县| 玛纳斯县| 乐都县| 古田县| 启东市| 新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