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紀原不板著臉的時候,看起來就是個和藹可親的長輩一般。雖然剛剛在會上發了火、撂了狠話,不過一轉頭的功夫,他在辦公室里與胡文海面對面坐下來,臉上已經一點怒意都沒有了。
“讓胡總看笑話了,有些人啊,不時不時敲打他們一下,就忘了自己是吃幾碗飯的材料了。”
胡文海端著茶杯捂手,不禁苦笑起來:“航天產業在咱們國內,算得上是能打得團隊了。”
“我們新科和商飛也有合作,商業大飛機那些人才是真難搞!”
“一心只想躺在麥道82的組裝業務上賺錢,推進國產化簡直要了他們的命。把技術喂到嘴邊了還要挑三揀四,什么干支之爭、軍民之爭,隔三差五就要搞點事情出來。都是當年運十的一筆爛賬,現在一些人又想在商飛體系里繼續這么搞。”
“小圈子、派系之爭、地方和部委之爭,還有那些歷史遺留問題。我想推動從麥道的技術上設計新的大飛機,這些人就把運十給抬出來,就差說我是wg余孽了!”
“我今天的發言啊,多少是有點偏頗了,實在是有感而發,劉老您千萬見諒!
劉紀原擺了擺手,在他對面坐了下來,一臉感慨的說道:“胡總說的哪里話,你在會上說的自主創新思路,很是給我打開了一扇窗戶!自主創新不僅是技術能力,同樣也是組織能力,這話說的很好,讓人茅塞頓開!創新是技術能力,但自主創新卻是一個組織戰略執行能力的表現。沒有自主創新的執行力,一個組織是無法長久存在下去的!
“不過胡總有些話,確實是有些偏頗了。601的歷史有些遺留問題,但它并不是因此就止步不前了。從殲八的設計開發來看,601絕不是只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同樣也是有追求的。只是時勢使然,改革開放以來東北的經濟一度陷入困境,所以才出現了落后的情況。現在東北的情況逐漸又好了起來,應該給601一些時間,我想他們可以證明自己的!
胡文海聞言摸著頭發,咧開嘴,尷尬的笑道:“我這其實是對601愛的深沉……”
“我懂,像貴飛,大家對他就不會抱有什么期望嘛。”
劉紀原和胡文海相視哈哈一笑,這一頁就算是翻過去了。601如今的情況確實尷尬,殲八的后續改進被砍了,蘇27暫時又抄不明白,結果倒是熊貓放了個衛星。中國第一款擁有完全自主能力的三代戰斗機,沒有落到老大哥沈飛手里,601看起來確實有點疲軟的跡象。
可那也是恨其不爭,是對601有期望才會“偏頗”。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貴州的大山里飛出一只山鷹大家就很驚喜,是因為本來期望就低。
“不說這些了,還是說說我們眼前的事情。”
“我剛從上面回來,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改制方案已經獲得了批準。接下來兩年,將在航天工業總公司基礎上,將組建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兩個新的集團。”
“航天科技將專注于空間開發,航天科工則專注于科技強軍。拆分后,質子號項目會以航天科技集團為主,總經理會由和平號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王禮恒擔任。”
“實不相瞞,我們現在的壓力很大。1994年,東方紅三號衛星發生燃料泄露。1995年,長二E的亞太二號發射失敗。1996年,長三乙的國際通信衛星708發射中爆炸……這三次事故對我們影響很大,大家的心氣未免有些不足。在質子號之前,我們最大的運載火箭長二E的低軌運載能力也只有9.2噸!
“質子號,對于中國航天產業來說,份量太重了!”
“航天總公司一旦拆分,航天科技集團的力量必然分散。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實現彎道超車、項目并行,這個不是單純用項目和投資能夠實現的!
“所以我有一件事情,希望能夠請胡總幫忙!
胡文海正襟危坐,用力的點了點頭:“劉老你說,只是我對航天科技只能說是個愛好者……”
“當然不是讓胡總去搞技術研發!
劉紀原笑著擺擺手,說道:“錢、技術、資源,說實話胡總已經為我們做了很多,幾乎可以說是萬事俱備。≈皇俏覀冃枰a的課實在太多,航天產業還是要以人為本,管理體系、開發經驗、研發思路和實驗室文化,我們在這些方面還是和國外有差距。”
“我們雖然從蘇聯引進了技術,但目前蘇聯、俄羅斯的情況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顯然不適合我們去學習了。然而以航天科技集團目前的能力來說,不經過深入的改革,挑起這副擔子還是太難了!
“航天科技集團即使要進行深化改革,但怎么改、改成什么樣,還沒有一個定數。我知道胡總在國外也有一些門路,雖然中國航天和其他國家的航天機構也有交流,但一些核心的東西,也不是我們想看、想學就能看到、學到的。”
“我們航天人肯學,只是希望胡總能幫我們找到一位夠水平的老師!
胡文海撓了撓頭,劉紀原的這個要求,說實話是有些超綱了!
如果說世界各國的經濟、金融學院、研究院,咱們胡總歪歪嘴沒有哪個敢拒絕他要求的。但放眼世界,夠資格給中國航天當老師的,恐怕只有三個半吧?美國的NASA肯定是一個,蘇聯航天局算一個,歐空局也能算一個,日本也能算的上半個。
只不過蘇聯現在沒了,俄羅斯傾力打造的赫魯尼切夫航天中心現在也半死不活,而且俄羅斯因為某種原因和中國明面上各種不對付,估計想進行正常的交流都沒戲了。
日本的氫氧大火箭相當先進,不過成熟型號至少要到2001年的H2A算起了。但低端的小載荷火箭基本沒有使用偏二甲肼和液氧煤油作為燃料的,也根本沒發展載人航天。日本受限于不能研發彈道導彈的大氣層再入技術,所以理論上能往天上送人,但送上去了不能坐自己的飛船回來……
日本的航天技術是個瘸腿,而且很多基礎技術都依賴于國際采購,所以最多只能算半個選手。
在排除了俄羅斯和日本之后,擺在胡文海面前的選擇其實只有兩個——NASA和歐空局。
想讓這二位給中國當老師,這技術難度可有點太高了吧?
不過,其實也未必。
在有了藍色小藥丸加持之后,格魯曼公司已經今時不同往日。在并購了麥道公司之后,美國的航空產業市場基本上就是它和波音這兩大巨頭廝殺的戰場了。而事實上在經過這樣一番洗牌之后,美國的航天產業竟然也出現了一致的情況。
1996年,由于對羅克韋爾公司航天分公司的收購競爭,格魯曼-麥道公司與波音公司的關系已經嚴重激化。而在隨后對西屋公司的爭奪中,這一情況就更加明顯了。
波音與洛克希德的聯合,成功抵擋了格魯曼的狂飆突進,但同樣在航天產業中形成了兩大陣營。格魯曼對陣波音,雙方都有無可撼動的基本盤業務,較量無法在核心業務中進行,所以直接溢出到了其他的產業之中。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三到五年之中,美國航天產業必然經歷一次大規模的洗牌。席卷整個行業的并購重組,將奠定美國新的航天戰略形勢。
這個時候胡文海只要能拿出足夠的利益,走一走格魯曼的門路還是有些希望的。
至于說歐空局,也未必就沒有辦法。
曾經未來的歷史上,歐空局就邀請中國參加過伽利略計劃,由此使伽利略導航衛星系統那捉襟見肘的財政狀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在中歐這段蜜月期里,歐空局確實向中國釋放了不少的善意。交流、學習、參觀,有不少關鍵項目都與中國展開了技術合作。
要直到2005年伽利略第一顆衛星升空,美國人感受到了威脅,歐盟的親美政治人物紛紛上臺,硬是把中國給趕出了伽利略計劃。
當然,這里面美國人其實是一石二鳥。把中國趕走是一個目的,把伽利略計劃攪黃其實也是重要原因。不過正是歐空局在伽利略計劃中的出爾反爾,才促使中國將更大的力量投入到了北斗系統。
按照國際電信聯盟通用的程序,中國向該組織通報了準備使用的衛星發射頻率,這一頻率正好是歐洲伽利略系統準備用于“公共管理服務”的頻率。按照“誰先使用誰先得”的國際法原則,中國和歐盟成為此頻率的競爭者。
兩年以后,到2009年中國已經一口氣發射了三顆北斗二代衛星,北斗正式啟用該頻率,而歐空局連預定的三顆實驗衛星都沒有射齊,伽利略的空間頻率就此被北斗給搶走了……
伽利略系統再次成為歐洲跟著美國指揮棒跑成SB的實證,并且將來還會不斷樂此不疲的重復這種SB行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