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郭大路的電影下畫之后,天禧影視的總經(jīng)理馬成都會親自面見郭大路,向他匯報票房統(tǒng)計的情況。
這次也不例外。
當他來到寶蘭城影視基地,剛進劇組拍攝現(xiàn)場,就看到宋青云飾演的黃飛鴻與郭長庚飾演的嚴振東之間的比斗。
這次比斗是嚴振東第一次與黃飛鴻的交手,雨中打斗,砸了寶芝林的招牌,也落了黃飛鴻的威風(fēng)。
電影中嚴振東這個人,可憐有可恨,從他一開始來佛山的時候,其實可以看出此人還是有一點良知的,自己有一身驚人絕技,為了混口飯吃,不得不在街頭賣藝,卻沒有想過打家劫舍偷盜搶劫,就沖這一點,足可看出他在亂世之中還是有著幾分節(jié)操的。
只是到了后來,日子越來越難熬,人也就越來越焦躁,一心揚名立萬,這才要挑戰(zhàn)黃飛鴻,就是想要打出名聲來,能在佛山開館收徒,將嚴家功夫發(fā)揚光大。
這人只是一名江湖上的武夫,有道德操守,但是容易被外界動搖,到了窮瘋了的時候,一切的仁義道德也就會拋到腦后,成了為虎作倀的倀鬼。
這部片子里,為什么黃飛鴻被成為俠士,那就是因為他武德好,做人有底線有原則,不做虧心之事,這才是俠者之風(fēng)。嚴振東與黃飛鴻這么一比,高低立顯,即便他功夫高過黃飛鴻,也是令人不齒。
但這個人恰恰是很多普通人的寫照。
設(shè)身處地把自己放到嚴振東的位置上時,你就就會覺得堅持底線原則是多么的艱難,生活會逼得你不斷將自己的原則與底線放寬,直到你成為一個自己一開始討厭的那種人。
在這部電影的背景中,正是列強侵略中國的時候,火器已經(jīng)大規(guī)模啟用,武者最后的輝煌也即將消失,功夫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小。
這是時代的悲哀,也是武者的悲哀,這種悲哀放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中去看,就顯得愈發(fā)的令人心酸。
就像嚴振東臨死時對黃飛鴻說的話:“黃師傅,我們功夫練的再棒,也擋不住洋槍!”
他的遭遇將西方科技進步與東方的固步自封而導(dǎo)致落后的時代悲劇,充分的展現(xiàn)了出來。
這也導(dǎo)致了黃飛鴻終于肯接受西方新事物的思想轉(zhuǎn)變,也不再排斥穿西裝皮鞋的裝束,這對他來說,也是一個進步。
唯有進步才能自強,固步自封,只能越來越落后,最后被時代的馬車拋棄,成為歷史的塵埃背景。
《黃飛鴻》這部電影好就好在這里,他不再是那種為了爭奪什么武林秘籍的亂斗,也不是什么復(fù)仇的武打故事,而是把主角放在那么一個國破家亡山河破碎的環(huán)境里,通過主角的言行與遭遇,將當時的社會狀態(tài)與各階層人士的想法作為,全都表現(xiàn)了出來。
這是一部電影大氣就大氣在這里,別的電影都只是搞什么復(fù)仇打斗的小故事,而這部電影卻已經(jīng)上升到了國家民民族的高度,單單從立意上來說,已經(jīng)碾壓了大多數(shù)動作影片。
郭大路身為武者,對這部電影所表達出來的觀點深有感觸,他如今身為武道大宗師,等閑火器已經(jīng)不能夠?qū)λa(chǎn)生威脅了,可是武功比他差的武者,在面對火器的時候,全都變得熟束手束腳,比普通人也好不到哪去。
武者,在這個時代,只能淪為強身健體的人,在戰(zhàn)場上的意義已經(jīng)被降到了最低。
宋青云之所以要演黃飛鴻這個角色,也是被這個劇本里所表達的精神所感動,同時對黃飛鴻這個角色,產(chǎn)生極大的認同心理。他也是武者,也在這個時代產(chǎn)生了一種非常迷茫的心理,這部電影恰恰反應(yīng)出他們這些武林人士如今的處境。
拍戲現(xiàn)場。
宋青云一襲長衫,在大雨中與郭長庚拳來腳往,打斗水花四濺,一個綿里藏針,身形飄逸,一個硬打硬架,氣勢威猛,兩人的打斗風(fēng)格差別明顯。
在拍攝這部戲的時候,郭大路特意把宋青云與郭長庚叫到自己面前,傳授了宋青云洪拳、十字拳與無影腳,而把鐵布衫傳給了郭長庚。
其實在郭大路的這個世界,武力值比這部電影中所表達出來的戰(zhàn)力要厲害的多,只不過這只是拍電影而已,根本用不著宋青云等人把真實的功夫展露出來。
像這些異世界的拳**夫,在郭大路的這個世界里,有的有,比如硬氣功,金鐘罩鐵布衫,但有的拳法比如洪拳啊,十字拳啊,在郭大路的這個世界里并沒有,誰也沒聽說過,就連黃飛鴻這個人都不存在。
郭大路為了力求真實,在教會兩人的拳法氣功之后,見兩人修習(xí)的熟練了,這才讓他們開始這場對打戲。
這場對打,郭大路根本就沒有做出什么設(shè)計,對兩人并不過多干預(yù),讓兩人完全按照自己傳給他們的功夫?qū)Υ颍叶嫉媚贸稣姹臼聛怼?br />
在兩人打斗的時候,旁邊一臺灑水車不緊不慢的操控“雨量”的大小,盡量制造出逼真的下雨效果。
三臺攝影機高速運轉(zhuǎn),工作人員在郭大路的要求之下,開始了長鏡頭拍攝,還有一臺機子專門抓特寫。
打斗動作,鏡頭的拍攝方法極為重要,并不是說你打得好,在大屏幕里播放的時候就具有震撼力。只有通過鏡頭拉伸縮小與角度的切換,才能使得打斗更具有感染力與爆發(fā)力。
拍攝的技巧,比演員的打斗都要重要,好的攝影師能把狗屎一樣的動作打斗拍成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而壞的攝影師能把精彩的打斗場面拍成一坨屎。一部電影,攝影技術(shù)的好壞,完全就決定了它的票房成績。
現(xiàn)場的打斗雖然是用的長鏡頭拍攝,但是因為多角度的原因,等到后期剪輯的時候,就方便多了,能夠做出各種想要的效果。
“砰砰砰”
現(xiàn)場中宋青云與郭長庚打了足有三四分鐘,郭大路才將兩人喊停,最后讓郭長庚踹了宋青云一腳,把宋青云踹飛之后,這場打斗才算是結(jié)束。
“郭爺,郭爺。”
等這個鏡頭拍攝完畢后,馬成方才走到郭大路身邊,“咱們的電影已經(jīng)下畫了,總票房也統(tǒng)計了出來。”
他笑的見牙不見眼,“咱又賺錢啦!”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