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誰拿著北地郡的地圖就能清晰的看到,這個時代的北地郡跟江南水鄉一樣,河道遍布,而且現在正是夏季,的河流也水量豐富。鐵血軍的人數雖然不到匈奴大軍的一半,但是卻依靠河流跟匈奴人打的難解難分。
劉曜有些想罵娘,他的目的是安定郡的皇太弟好不好?你鐵血軍跟我拼什么命?我只不過想從北地郡借個路啊。當然要是劉曜知道皇太弟已經被鐵血軍暗中控制之后,他就不會有此一問了。
雙方交戰十幾天,誰也沒有占到便宜,而雙方的大戰被那幾個救援長安卻被匈奴大軍嚇得止步不前的朝廷援軍看的真真的。
張寔一直都是忠臣孝子的樣子,他在今年派了數千精銳幫忙守衛長安,而在之前幾年,張寔和他父親就也支援人也支援物資,所以他們張家在長安遍布耳目。
張寔這段時間一直想弄清楚,外面到底怎么了,他只不過是巡視了一圈,涼州的出口安定郡和北地郡就已經易主了。任何一個雄才大略的人都難以接受前路被斷的現實,他的父親張軌在涼州經營了十幾年,就是想要占據涼州割據一方。而張寔比他父親的野心更大,他認為秦失其鹿,他張家并不是沒有機會。
不過張寔武力打通北地郡和安定郡計劃失敗之后,他只能等待機會,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他發覺安定郡的匈奴十分的奇怪,安定郡除了羌胡基上沒有了漢人,要知道漢人才是征糧納稅的根基,匈奴人竟然把境內所有的漢人都趕走了,這對一個**的勢力來實在是太奇怪了。
另外張寔搞不懂,匈奴皇太弟劉乂也就是朝廷封的趙王到底是怎么養著十幾萬大軍的,要知道安定就算是有存糧,也絕對沒有供應十幾萬大軍超過一年的存糧。而匈奴人把漢人都趕走之后,卻老老實實待在安定郡練兵,沒有一點缺糧的樣子,這擺明就是告訴張寔,這一支匈奴人是有另外的靠山。
而能夠供應十幾萬大軍的勢力,除了涼州和南陽王司馬保,也就是鐵血軍了,張寔知道絕不可能是司馬保,司馬保年紀太輕,到了現在都沒完掌握秦州,如果真是他做的,那么不可能一點消息不傳出來,再司馬保能夠掌控十幾萬大軍,他早就發動政變奪位了。把其他的可能性都排除,剩下的可能即使再不可能,也只能是真相。
當張寔推斷出鐵血軍和所謂的趙王皇太弟劉乂是一伙的之后,張寔就把爪牙都收了起來,沒有表現出一點攻擊性,這種態度把鐵血軍都欺騙了。
司馬保派來的大將胡崧也把鐵血軍的戰斗力看在了眼里,他認為他為自己的主子找到了一個好幫手,司馬保有稱帝取代晉憨帝的野心,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些姓司馬的皇族各個都認為自己才是皇帝的最佳人選,要不然也不會弄出八王之亂。胡崧立刻寫信勸司馬保和鐵血軍拉近關系。
劉曜和鐵血軍的戰斗持續了幾個月,兩軍時戰時停,最終誰也奈何不了誰。最后劉曜被打的沒了脾氣,有著數條河流的天然屏障,鐵血軍又是劉壁親自指揮,劉曜根就無法穿北地郡。
最后劉曜派人低聲下氣的懇求鐵血軍借道安定郡,劉壁告訴劉曜他需要請示,于是雙方就進入了短暫的和平。誰也沒想到劉曜這一次簡單的借道,竟然讓鐵血軍分裂了。楚云已經走了兩三個月了,在這段時間,鐵血軍各郡守和各衛將軍都做得很不錯,這些年楚云也籠絡了不少人才,像是莫含、張彤、馬良等人都是大才,不要一郡之長,就算是一州一國都能治理。
不過鐵血軍的制度有一個很大的漏洞,楚云在的時候沒有問題,但是一旦他不在,鐵血軍并沒有一個能夠服眾的二號人物。這當然是楚云故意的,畢竟在這個世界沒有人能夠和諸葛青衣一樣讓楚云絕對信任。因此劉曜的請求讓鐵血軍的幾個高級文官武將出現了巨大的爭執。
北地郡的郡守是馬良擔任,因為戰爭發生在北地郡,因此他有很大的話語權,但是馬良自己知道他精通政務,軍事才能一般,因此他沒有發表意見,他把劉曜的請求交給了都督府,馬良也沒想到這一次簡單的事情竟然引起了一系列的變化。
隨著楚云的離開,鐵血軍幾方為了各自的利益,暫時拋棄了派系的紛爭,分為了三個暫時的團體,其中王廉和房卿等人代表都督府無疑有著最高的地位。不過隨著房卿的身體不適,整個都督府除了王廉也沒有其他老人了,因此王廉在楚云離開之后,執掌了鐵血軍大權,不管是軍事命了還是其他的,都需要王廉蓋章,因此當都督府眾人把王廉隔離了之后,鐵血軍就出現了問題。都督府大量的吸收了一些世家子弟,畢竟這個時代人字的人太少,只有世家子才能讀書寫字。王廉是瑯琊王家出身,而且楚云招募的新人也都是世家出身,王廉很喜歡這些子弟,因此也大力提拔他們。這群家伙在王廉掌握大權之后,也頓時水漲船高,他們可以控制王廉什么時候能看到那一份文件。當劉曜的請求送來的時候,他們比王廉知道的更早,這群人大都是年輕的世家子弟,雖然為鐵血軍效力,但是他們還是更心向朝廷,于是在鐵血軍和朝廷之間,他們選擇了朝廷。他們不經過王廉的命令,私自通過都督府發布了命令。
他們命令鐵血軍同意匈奴人借道,等匈奴大軍從北地郡進入安定郡之后,立刻封閉道路。因為安定郡也是鐵血軍控制,到時候北地郡的鐵血軍和安定郡的大軍夾擊匈奴,很可能讓劉曜大軍軍覆沒,他們這些人很可能成為朝廷中興的大功臣名垂千古。其中他們的代表人物就是當年死心塌地跟隨匈奴皇太弟劉乂弘農楊家子弟揚升和濟陰郗家的子弟郗泌。這兩人都是以服侍長輩的命運來的,他們的長輩就是當時勸楚云幫助皇太弟奪位的那倆太子太師和太子少師,都是名門之后。
但是跟都督府眾人的想法不同,作為封疆大吏的張彤、莫含和林俞卻都不同意讓路,他們嚴詞拒絕了都督府的命令。這讓都督府十分震怒,揚升和郗泌再次假傳圣旨,命令三位太守前來離石城,三個人自然知道楚云不在,于是再次一口回絕。倒不是他們認為消滅不了劉曜大軍,而是因為他們都不想消滅,他們這些人怎么會看不出都督府這一次命令的詭異。的確,在鐵血軍拼命之下,鐵血軍很可能把劉曜的十幾萬大軍消滅,但是鐵血軍會死多少人?這擺明是舍己為人的行為,莫含、張彤等人都跟楚云好幾年了,他們絕不相信楚云會這么做,因此他們當然抗命不尊。因此都督府就跟三個郡守打起了嘴上的官司,讓鐵血軍失去了統一的領導。
與此同時,都督府的命令直接過了郡守,下達到了軍中,而軍中將領一眼就能看明白,執行都督府命令唯一后果就是匈奴人和鐵血軍勢力大衰,而朝廷有了喘息之機。現在朝廷和鐵血軍緊挨著,因為匈奴人的威脅,所以相處的還不錯,如果沒有了匈奴人的威脅,鐵血軍該怎么辦?朝廷想要收回鐵血軍的權力和軍隊,楚云該怎么辦?因此軍中將領暫時就跟幾位郡守站在了一起。
劉曜大軍絕不能消滅,最起碼不能現在這個時間消滅,而且戰爭沒有絕對的勝利,萬一消滅不了劉曜大軍,鐵血軍和皇太弟的關系就被世人知道了,到時候鐵血軍不光要面對匈奴人的威脅,而且朝廷也絕不會放過鐵血軍,試想一下,如果一個領導被手下人耍著玩,這個領導是會一笑了之還是開除下屬?
幾個郡得到了軍中將領的支持,他們撇開都督府聯合起來,主張維持現狀等待都督回歸。
而眼看著幾個郡守竟然只是主張按兵不動,以衛將軍和各師師帥為代表的高級將領不高興了,他們有自己的算盤。鐵血軍以軍功立家,絕大多數情況都是以戰功多寡決定自己在軍隊里的職位。因此鐵血軍眾人渴望戰功,現在他們不主張戰爭,他們怎么獲得戰功?但是都督府的命令當然不行,他們雖然渴望戰功,但是也不會背叛鐵血軍這個團體。而以鬼主意見稱的崔貞竟然行動了起來。他在御奴衛是暗地里的皇帝,手下軍隊超過十萬,讓他的威望大增。
于是崔貞的聯絡下,劉壁、方大山、郭勇、周斌、趙虎等人或者是親自前來,或者是派了心腹手下,召開了一次會議。會議由崔貞主持,他建議跟匈奴劉曜私下議和,劉曜去攻擊長安,徹底把長安滅掉,也讓鐵血軍拿下頭上的緊箍咒,而鐵血軍則進攻扶風郡、新平郡,把長安以西的地盤握在手里,雙方以長安為線,把雍州瓜分。至于長安的死不死不管他們的事。再南陽王司馬保派人拉攏鐵血軍,使者雖然沒見到楚云,但是卻在離石城到處宣揚,只要楚云支持他司馬保稱帝,那么他一定給楚云封王,南陽王的拉攏也是崔貞行事的基礎,他并不認為長安朝廷多么重要。在崔貞大膽串聯和戰功的誘惑之下,鐵血軍沒有通過文官就決定了這么重大的事情。他們聯合起來封鎖了鐵血軍內外一切消息,并且在監察司黃凱的幫助之下,私自跟劉曜簽訂了合約。
雙方商定以長安為界限,長安以東的京兆郡和馮翊郡歸劉曜,長安以西的扶風郡和新平郡歸鐵血軍,安定郡的皇太弟則在匈奴攻下長安之后,自行處理。畢竟一旦劉曜占領長安,那么就不用繞路從北地郡去安定郡了,從長安就能直接前往。到時候,鐵血軍和皇太弟統領下的大軍以為朝廷報仇的口號,滅亡劉曜,鐵血軍占據整個雍州,成為天下真正的一方巨型勢力。
當然這都是楚云的舅子崔貞想出來的,但是他卻服了部的高級將領,楚云也不會想到崔貞這么大膽,如果真的按照崔貞的想法,鐵血軍的確能夠獲得巨大的聲望,也能獲得巨大的利益。但是與之相對的就是天下所有勢力的敵對了,出頭的櫞子先爛,不過不管怎么,崔貞的想法都開始實施了。
崔貞親自前往劉曜的大營,劉曜很是高興的接見了崔貞,雙方僅僅花費了一天就達成了協議,當天晚上,崔貞就代表楚云在正式文件上簽下了名字。劉曜看著崔貞意氣風發離開的樣子冷笑一聲,劉曜告訴身邊的親信,此人估計沒有什么好下場,眾人都不理解劉曜為什么會有此一。
數天之后,劉曜大軍兵分兩路,一路從北地郡南下殺入扶風郡,一路直接殺向長安,所有關注這場大戰的實力都大驚,沒有人知道為什么雙方突然停手了。
建興四年六月,劉曜突然兵圍長安,鞠允大軍早就潰敗,因此長安沒有多少軍隊,劉曜輕易攻陷了長安的外城,鞠允、索琳帶著皇帝你司馬鄴退到城自守。長安內外斷絕了聯系,城中非常饑餓,一斗米值二兩金子,人都開始吃人,短短幾天城里人死了一大半,兵士逃亡不能控制禁止,只有涼州義兵幾千人和鐵血軍趙四顧手下的一旅將士誓死不逃走。
京城糧食倉庫有幾十個麥餅,鞠允把餅弄碎做成粥來供愍帝食用,不久也吃光了。在這種情況下右仆射索琳起了異心,他覺得朝廷已經沒有希望了,因此想把皇帝賣個好價錢。索琳派他的兒子去見劉曜:“現在城中的糧食還足夠維持一年,是不容易攻克的,如果答應讓我繼續保持現在的地位,那么我就就獻城投降。”劉曜卻將計就計把索琳的兒子殺了,把尸體送了回去,索琳惶惶不可終日。而長安上下知道身為二把手的索琳都想開城投降,朝廷的威望消散殆盡。
與此同時,崔貞連連催促劉壁用兵,劉壁從上黨、西河、上郡抽調大軍,連同北地郡軍隊一共七萬余人,尾隨匈奴大軍殺入了扶風,短短兩周時間鐵血軍就占據了偌大的扶風郡。
就在長安岌岌可危,鐵血軍占據扶風的時候,石勒也開始動手,他親自帶領三萬軍隊進攻并州的東門戶樂平,樂平太守韓據不斷請救于劉琨,而劉琨這個時候沒有收到匈奴大軍圍困長安的消息,因此硬氣得很,準備出兵教訓一下不給自己面子的石勒。
但是深通兵法的箕澹、衛雄勸劉琨:“這些人雖然是晉朝的百姓,但長時間淪落在異族地區,不了解您的恩德信義,恐怕他們難以使用。不如暫且在內收取鮮卑人的剩余谷物,在外搶奪胡人賊寇的牛羊,關閉關卡守住險要之地,開展農業生產,停止軍事行動,等待拓跋猗盧的軍隊受到信義的教化感召,然后使用他們,那么功業沒有不完成的。”
一意孤行的劉琨卻不肯聽從,他命令手下軍出動,以大將箕澹率領二萬步兵、騎兵作為前鋒,劉琨親自帶領三萬軍隊駐扎在廣牧,準備一次擊潰石勒大軍。
石勒才知道劉琨恢復了實力,但是石勒卻不肯撤軍,畢竟今年天氣又是大旱,石勒心疼花費的糧食,而且這一次消滅不了劉琨,那么就一時半刻沒機會了。箕澹率領兩萬大軍都是代王手下的強兵,聽到箕澹逼近,石勒手下的很多將領都十分害怕,不光是匈奴人被鮮卑收拾,羯族人也沒少被鮮卑教訓,因此這個世界羯族人對鮮卑人也有懼怕。
石勒手下不少將領都勸石勒暫避鋒芒,石勒卻不同意,他:“箕澹的軍隊人數雖然很多,但從遠方開來,兵士疲憊,號令還不能統一,有什么精悍強壯?現在敵人來臨,怎么能舍棄離開?大軍一動,難道容易中途回師?如果箕澹乘我撤退之機而攻逼,潰逃都顧不上,哪兒能挖深溝壘高墻呢?這是消滅自己的方法。”石勒斬殺了所有勸自己的將領,懾服了所有人。他下令以孔萇任前鋒都督,命令三軍,并且下令:滯后出擊者,斬!每個人都不敢再多泄氣的話。
石勒占據險要之地,在山上設置誘敵的兵馬,前面安排兩支軍隊埋伏,派出輕騎兵與箕譫交戰,假裝不能取勝而退逃。箕澹放開軍隊追擊,進入埋伏中。石勒前后夾擊箕澹的軍隊,箕澹大敗,石勒繳獲鎧甲、戰馬數以萬計。箕澹、衛雄覺得劉琨已經沒希望了,他們率領一千多騎兵直接逃奔代郡,希望石勒不會進攻代郡。韓據棄城逃跑,劉琨聽到前方兵敗進退無據,徹底沒有了主意。
而在草原上楚云終于找到了一支會漢話的烏桓部落,并且在這個部落的幫助下,楚云在三個多月后終于找到了被圍困長達半年之后的郭栓子。
郭栓子雖然被圍困了半年,但是卻有吃有喝,并沒有傷亡多少人,楚云帶領大軍出現,驚疑不定的胡人自動讓開了位置,他們沒想到楚云和郭栓子等人匯合之后,就奪回了戰場的主動權,郭栓子手下騎兵遠不如楚云的鐵血師精銳。禿發鮮卑、鐵弗和羌胡部落集結了七八萬騎兵和楚云帶領的鐵血師騎兵大戰七次,鐵血師七戰七勝,胡人聯盟土崩瓦解,楚云帶領騎兵追了始作俑者禿發鮮卑的余部一個多月,才把他們抓了回來。楚云當著幾百個部落的面,把這個部落不論男女部五馬分尸,然后宣布他楚云是這一片草原的保護者,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搜刮物資。被打服了的幾百個部落也不敢有啥意見,楚云從他們手里弄到了十幾歲的男女各一萬人,馬匹五萬余,羊十余萬頭,然后浩浩蕩蕩的準備回程。
當楚云離開之后,鐵弗首領劉虎統帥鐵弗主力到達了郭栓子被圍困半年之后的峽谷,當他得知漢人已經離開之后勃然大怒,他馬不停蹄的朝著楚云撤軍的方向追了過去,楚云的草原之行,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ps。大改了一遍,剛才快1點了,為了勤必須傳,沒檢查,早訂閱的哥們抱歉了。。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