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
李家明在學校的一次演講,后面的只有專業人士才聽得懂,前面的可是一個中學生都知道什么意思。通過bbs,那番關于al和時代集團合并的鐵口直斷,迅速在圈子里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有懷疑的、嘲弄的,就是沒有贊同的。那么多大經濟學家都不敢斷言的事,他一個還沒畢業的黃口兒就敢鐵口直斷?互聯經濟方興未艾,怎么能是泡沫?
光靠在bbs上打嘴仗,這哪行?鐵定了心思,想在這次泡沫中撈名望的李家明,把shu的總編陳同找來,把演講稿扔給他,讓他去炒作這事。
“李董,您確定要炒作?”
這人真不錯,知道這樣的炒作結果,無非是自己聲名雀起或淪為所有人的笑柄。但無論是哪種結果,shu的經濟版將大熱,會有無數經濟‘專家’來拍磚,目的就是踩著自己的腦瓜子撈名、撿利,也將引來無數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老陳,屁股要坐正來,你是shu的總編,應該在確保新聞真實性的前提下,以shu的利益為首位。”
勸不住就沒辦法了,陳同只好將李家明的演講稿上,并請社會上正火的幾位年輕經濟學家來評論,開始炒作這事。
名利、名利,有名才會有利,李家明的名聲大啊,號稱shu老二、華國互聯第三人,僅次于章昭洋和中華的葉克用,能把他的腦袋踩腫,那就意味著一夜成名。就象武俠里的《英雄排行榜》一樣,干掉一個絕代高手,就能取代他的位置!
李家明的演講也很好反駁,前面關于al與時代合并的預言,那僅僅只是一個預言。美國媒體早把這事炒得沸沸揚揚,只要把贊同合并的觀搬過來反駁,而且保證比那千把字更有理有據。
后面關于泡沫的論斷,那倒需要學術功底,但也難不住那些經濟‘專家’。李家明能從現實中抽起對他有利的論據,他們自然就可以提煉出對他不利、對他們有利的事實、證據,盤推翻他的數學模型,得出一個截然相反的結果。
一邊倒的論戰不是炒作,那是痛打落水狗,眼看著站的經濟版塊開始熱了起來,眼看著李家明落了下風,shu新任e趙世清連忙組織編輯用筆名進行反駁。這機會可不能錯過,不管是踏著‘老二’的腦袋讓經濟版賺擊率,還是被‘老二’那烏鴉嘴中,一舉奠定shu經濟評論的權威,反正左右都不虧!
而且,趙世清還想把這次筆仗,搞成民參與的經濟科普活動,屁顛屁顛地去找章昭洋求援。
“洋哥,老大,章董事長!您得幫幫忙,站出來煽風。”
“笨蛋!去找frank,讓他把老二的文章往ah上一貼,再把圖截回來。”
“正在干,您也搖搖旗?不丟人,您又不是學經濟的,錯了就錯了。再了,現在那幫雜種都瘋了,一窩蜂地往我們這行擠,這還不是泡沫?您放心,不用您動筆,只要借您的名字就行。”
正忙著與ah(華國)搶中文搜索市場的老章也一直關心這事,看李家明的文章兼對照現在的互聯瘋狂,他覺得老伙計沒錯,確實是形成了巨大的泡沫;可看那些‘專家’的文章,他又覺得他們的也有理,互聯經濟就不同于實體經濟,以前的shu、ah、al都是標準的資金黑洞,現在不也都贏利了?
可思來想去,老謀深算的章昭洋決定賭了,一是shu需要自己的名字去炒作;二是前面有李家明扛雷,萬一錯了也不丟人,人家學經濟的都搞錯了,自己一個學電腦的就更無所謂。
“把家明那篇關于互聯流量的論文也貼上去,想辦法在美國也發表,要炒就要炒翻天!”
“早發表了,就發表在斯坦福的學校站上。”
不錯,有眼光有手段,老子沒看走眼,這子能撐得起shu。老章滿意地賞了這位弟兼得力大將一巴掌,罵道:“讓陳同幫我代筆,滾蛋!”
“哎,謝謝老大!”
京油子趙世清一哈腰,連忙回樓上去等著看熱鬧,老大這一出手,肯定得引來葉克用、丁雷、周東旭他們的火力炮轟。門戶站十幾家,成氣候的也就四五家,平時都掐得死去活來,有這么個機會來踩shu,那幫鳥人還會輕易放過?
管他/媽的誰掐死誰!
掐死了老二、老大,證明shu的公正立場;掐死了其他人,證明了shu經濟版評論的權威。不管誰死,反正shu是穩贏不敗的!
熱鬧嘍。
幫老章代筆的陳同,從行業內過高的薪酬入手,出絕大多數站都入不敷出,即使是最有實力、贏利狀況最好的shu都開始啃老,得出一個結論:泡沫。
首先反應過來的中華e葉克用,立即也在他們的站上撰文,反駁這一觀。目前國民數量剛剛過億,未來最保守的估計也將達到三億以上,必定會放大三倍的市場,如何能斷定是泡沫?
理工科出身的丁雷也跟上,用翔實的數據證明,互聯行業的迅速發展,而且四大門戶站的營收與民數量的增長速度是同步的,薪資水平的增長速度快于前二者,但也是處于正常范圍之內。至于那些站開出的高薪,被這位理工科出身的e忽略了。
熱鬧,最熱鬧的是美國也是正反兩派,有相當數量的經濟學家認為這是一個經濟泡沫。
去年年底,摩根士丹利首席球投資顧問畢格斯語出驚人:在未來5年內紐約股市將回檔盤整,跌幅在1%到1%,成為球災情最慘重的大型金融交易市場。他預言,科技股的泡沫終有一天要爆破,投資人對科技股的信心過高,科技產業的獲利表現實際上不可能達到這種高度的預期。
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也曾經很無奈地表示:‘從我們的經驗中總結出,沒有一項低風險、低成的緊縮貨幣政策能可靠地遏止泡沫的發展,但有沒有一種政策至少能縮泡沫的規模和它的附帶后果?到目前為止,答案是沒有。’
可這些專業人士的論斷,都被連續上漲的股市給狠狠甩了幾耳光,讓認為這是一個泡沫的經濟學家都出言謹慎。突然冒出來的《論互聯流量誤區》在斯坦福的校上發表之后,引來了贊同泡沫的經濟學家們的關注,他們開始按論文中的數學模型,對比ah、al的廣告用戶及那些二流三流站的廣告業務情況。
很多事就是一層窗戶紙,一經捅破毫無神秘,那些贊同這是泡沫的經濟學家經過一番分析、推導,迅速得出一個結論:大家都忽略了,互聯經濟最終還是以實體經濟為基礎的事實,互聯企業走入了流量為王的誤區。
什么意思?
shu、ah率先確立了服務免費、依靠廣告贏利的模式后,大家一窩蜂地復制,流量就變成了商業計劃書上吸引廣告的理由。
可是,ib微軟、dell這樣的it業巨頭,只會在ah和al上投放廣告,即使是傳統品牌也不會自甘墮落到二流甚至三流站上投廣告,降低他們的品牌價值。那么,在不能在各自領域取得優勢市場占有率之前,不管哪個站的流量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有價值。
更可怕的是,目前在互聯上投放廣告的品牌,除了it業及相關產業,傳統產業的品牌也開始加入,而廣告費這塊蛋糕卻并沒獲得進一步擴大,更沒有向二流、三流站溢出。互聯企業中,除了極少數能夠贏利外,其余的絕大多數都是在靠投資者的錢支撐。
如果,如果,如果互聯廣告這塊蛋糕不能迅速做大。那些多如牛毛的互聯公司,如何實現贏利?不能實現贏利的公司,還能長久發展下去?
有了這把鋒利的矛,不用李家明那篇類似于論文的演講稿,功底深厚的經濟學家們,也能迅速從現實中找到證據,證明目前的股市是過熱的。反過來,他們的論文又證明了李家明的判斷是正確的泡沫!
可美國跟國內也一樣,有正方就一定會有反方,雙方你來我往辯得熱鬧。只不過,美國人民只關于娛樂、體育不關心這些,那純屬于專家們的筆仗,而且是在學術刊物上打,連電視臺都沒興趣參與,現在美國的經濟好著呢!
國內的吃瓜群眾可是看熱鬧的不嫌事大,巴不得那幫億萬富豪打出腦漿子,尤其是幾大站貼出國外站的論戰情況,更激起大家的熱情。關心政治、經濟,可是人民群眾的傳統,平時當地下組織部長、評論家的人都不知其數。很多人甚至在評論里煽風火,生怕那幫高高在上的互聯英雄到為止,盼望著那打出個恩怨情仇來!
火了,shu、中華、易這幾大門戶的經濟版都火了,擊率蹭蹭地往上漲。這擊率一漲,那就由不得大家保持體面嘍,不管輸贏都得繼續打下去,因為那意味著廣告費!
而處于風口浪尖的李家明,也就成了站在懸崖邊上的人,要么掉下去摔個體無完膚,要么一舉成為著名經濟學家,雖然這家伙大學都還沒畢業。(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