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基騎在一匹棗紅色的高頭大馬上,望著前面的在官道上飛馳的馬車,還有人數(shù)不少的兵士,恍惚間感覺就像是做夢一般。
此時距離王叔帶自己去討個職位的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足足一個月。
這些日子以來李鴻基把頭發(fā)都快揪下來了,可就是想不明白,往日間高高在上的堂堂的知州大人,怎么會親自前來,說了一大堆勉勵自己的話,然后就讓自己跟著那天見過那三個信使上路了!
為表知州大人對此行的重視,就連剛剛上任的劉驛丞就給他安排過來了,美其名曰,一路護送!
我滴個乖乖,能讓驛丞親自護送的,不都是那些極為重要的外使來朝貢的時候才能有的待遇嗎?
暈乎乎的李鴻基再加上一個暈乎乎的劉驛丞就這么稀里糊涂的跟著三位軍驛啟程了。
去什么地方?
不清楚。
去干嗎?
不知道。
為什么去?
沒敢問……
這些天來,李鴻基就這么稀里糊涂地跟著這三位急使,風(fēng)餐露宿,日夜兼程,一直在往東邊趕……
這些天以來,終于把人給混熟了,然后才打聽出來目的地,他們要進京!
進京去干嗎?
不知道。
為什么要進京?
三位急使也不清楚……
然后此事就陷入了死循環(huán),李鴻基也不知道此行到底是好是壞。
往好了想,難道自己家里的親戚當(dāng)了大官,想要提拔一下自己?
李鴻基把自己家的親戚朋友和舊相識們想了一個遍,也沒有找到一個熟人在京城的,想到此處不由有些氣餒。
往壞了想,難道自己曾經(jīng)得罪過的人當(dāng)了大官,想要懲治一下自己?
李鴻基又把自己得罪過的人想了一個遍,也是沒有找到一個仇人在京城的,唯一一個可能會跟自己結(jié)仇的,也就是那個在老家等著自己還錢的舉人大老爺了,可是也沒有聽說他現(xiàn)在拔了缺,被外派當(dāng)官了啊?李鴻基想到此處更是氣餒。
這一路上來,經(jīng)過了無數(shù)的山川大河,城池驛站,讓李鴻基算是大開眼界,覺得自己以前就是一個土包子,又開始自慚形穢起來。
對前途的迷茫,對未來的恐懼,對陌生環(huán)境的不適應(yīng),再加上心里還掛礙著家里欠的債,能不能及時還上,讓李鴻基這些天抓耳撓腮的不得勁兒。
好在前些日子好過起來,起來眼前的這支隊伍在進京的途中,竟然還在不停的壯大著。
這些日子以來,李鴻基也算打聽出了一些東西。前些天聽說來了一個朝中的大官,本來被罷免回鄉(xiāng),聽說也是要進京的。大官是看不見的,聽說年紀大了,不能騎馬,坐在馬車里。
這個隊伍里面,有三個人是被上面點名要去的,其中一個是前些日子加進來的大官,還有一個是面龐黝黑,精瘦精瘦的中年漢子。
李鴻基左右看看,稱得上是熟人的只有那天自己只見過一面的驛丞劉大人,那天知州親自前來,顯然很是看重自己,說了一大堆勉勵的話,然后以表重視,就派這個劉大人前來護送自己進京了。
只是這個劉大人眼下面色也些愁苦,看模樣就知道這個劉大人應(yīng)該有些難言之隱,這是人家的私事,可不能亂打聽。
李鴻基驅(qū)馬快走了幾步,追上了前面那個精瘦漢子,這是一個讀過書的,雖然沒有功名在身,但是他的雄心壯志,就是任誰聽了都要豎起大拇指來。
李鴻基跟那人并駕齊驅(qū),抱拳道:“徐大哥,您知道咱們這是要干什么去嗎?”
徐弘祖聽到李鴻基的問話,也是愁眉苦臉地搖了搖了頭,道:“你都問我了三十回了,我也不知道,你說你一個驛卒,我一個只想走遍名山大川的一介草民,怎么就被人要拉去京城呢?”
“哦,對了,小兄弟哪里人來著?”
“陜西榆林米脂,就是咱大明九邊重鎮(zhèn)延綏鎮(zhèn)。”
徐弘祖點了點頭道:“那地方我去過。”
李鴻基眼角抽了抽,他覺得自己的經(jīng)歷就已經(jīng)有些匪夷所思了,可是跟眼前這位比起來,還是要差上不少。
聽說眼前這位,是在一個山旮旯的半山腰上被人給請下來的,然后就一路坎坷的走上了去京城的道路了,半個月前他們在官道上相遇,目的地相同,他們也就結(jié)伴而行了。
為了趕路而趕路,這樣的旅程才是最無聊的,這些天李鴻基和徐弘祖也算混熟了,就打聽起徐弘祖的家室來,徐弘祖也是有些無聊也就跟李鴻基說了一些。
這一說可把李鴻基嚇壞了,在李鴻基眼里,眼前這位大牛估計是得了失心瘋,不然不可能做出這么瘋狂的事情來。
聽了徐弘祖的自我介紹,李鴻基漸漸地對徐弘祖的生平有了一些大概的印象。
徐弘祖于明神宗萬歷十四年出生在南直隸江陰一個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讀書人。
他的父親徐有勉一生不愿為官,也不愿同權(quán)勢交往,喜歡到處游覽欣賞山水景觀。
估計是受了耕讀世家的文化熏陶,徐弘祖幼年好學(xué),博覽群書,尤鐘情于地經(jīng)圖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當(dāng)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
萬歷二十九年,徐弘祖十五歲時,應(yīng)過一回童子試,但沒有考取。
他爹見他無意功名,也不再勉強,就鼓勵他博覽群書,做一個有學(xué)問的人。
徐弘祖讀書非常認真,凡是讀過的內(nèi)容,別人問起都能記得。但家里的藏書漸漸不能滿足他的需要,他到處搜集沒有見到過的書籍,只要看到好書,即使沒帶錢,也要脫掉身上的衣服去換書。
徐弘祖十九歲,他爹去世后。徐弘祖生來有奇癖,很想外出探詢名山大川的奧秘,而且想繪天下名山勝水為通志,但因為有年邁的母親,不忍成行。
徐母心胸豁達,通情達理,與父親的“志行純潔”比起來,母親的“勤勉達觀”對徐弘祖的影響更直接,“弘祖之奇,孺人成之”,積極鼓勵徐弘祖放心遠游。
然后徐弘祖就頭戴母親為他做的遠游冠,肩挑簡單的行李,離開了家鄉(xiāng),走上了征服大明名山大川的征途。
李鴻基在得知徐弘祖的事跡以后,心中雖然有些覺得他腦子有問題,但是不得不佩服徐弘祖風(fēng)餐露宿也要完成其志向的勇氣,這是要徒步走遍大明啊!
難道是京里有大官知道了徐老哥的事跡,然后想要見一見這個怪人?
這么一說就能說通了,他們這一隊人馬,那位官老爺是要去上任的,這位徐大哥做出了這樣驚世駭俗的事情,難保會讓上面脾性有些怪的官老爺產(chǎn)生興趣,可是自己生來平淡無奇,活了這二十多年,最遠也就只從老家跑到銀川驛這項壯舉能拿出來說一說了。
自己這么一個一沒文采,二沒智慧,只有一身還算能拿得出手的功夫,只是這世上比自己功夫好的多了去了,他怎么能讓上面的官老爺知道自己的存在的?
李鴻基顯然不是朱由崧一般沒心沒肺的人物,想不明白的事情總要去想,可是他絞盡腦汁估計也想不到跟他一路同行的人里,馬車里坐的是四朝元老韓爌,在他身旁的徐弘祖,還有個別號叫做徐霞客,而他自己以后會改個名字叫做李自成……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