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崧聞言轉(zhuǎn)過身來,恰好見到黃立極正在向他見禮,朱由崧眉頭一皺,納罕道:“啊,原來是大學士當面,大學士尋我有事?”
黃立極知道朱由崧有命在身,也不好與朱由崧寒暄,開門見山道:“殿下,確有一事有勞殿下給老臣解惑!
朱由崧心里一樂,詫異道:“大學士滿腹經(jīng)綸,本宮卻是才疏學淺,如何能給大學士解惑?”
這倒不是朱由崧自謙,這年頭無論是清官還是貪官,不管是忠臣還是佞臣,想要從一介布衣高居廟堂,就要參加科舉。
可是自從朱由崧他們的老祖宗創(chuàng)立八股取士,這幾百年來已經(jīng)把有限的題目考爛了,想要把前人寫爛了的文章寫出新穎的觀點,并從十年寒窗的莘莘學子中脫穎而出,那難度對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還要難上百倍。
畢竟后世的高考是一年一次,而有明一代,按常例科舉取士是三年一次。三年考一回,再加上落第再考的考生,這就堆積了大量的考生,可是每次科舉取士大概也就只有二三百人能獲得進士之名,這難度絲毫不比后世考上清華北大難度要低,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先不談黃立極歷史上的風評如何,人家再怎么說也是正兒八經(jīng)闖過三試的進士,單論學識的話,黃立極的文憑可是貨真價實,所以朱由崧見到黃立極向他請教問題,才會驚訝莫名。
黃立極聞言還以為朱由崧有心推諉,連忙恭維道:“唉,殿下過謙了,眼下此事只有殿下能給老臣解惑了。”
朱由崧見黃立極態(tài)度恭謹不似作偽,只好猶豫道:“不知讓大學士為難的是什么事?”朱由崧只問黃立極什么事,卻沒有給他打包票,就怕黃立極問了他不知道的問題,自己把話說得太滿下不來臺。
黃立極見他答應,忙從懷里把那份通知拿了出來。這地方雖然背風向陽,可是他的保暖裝備跟朱由崧不是一個檔次,只想著三言兩語可以把這件事給解決之后趕回內(nèi)閣的暖閣飲一杯熱茶暖暖身子。
黃立極手里拿著那份通知,滿臉糾結(jié)道:“早前老朽收到皇上的一份通知,內(nèi)閣用印后,就要抄送各大部衙。此次前來面圣,就是因為這份通知,卻不想出了匠營這么一檔子事,此事也不好再提,殿下看看這份通知,能給老朽說道說道嗎?”
朱由崧接過黃立極手中的這份通知,見寫的是年終獎的發(fā)放條例,并沒有什么怪異之處。他又簡單掃了一遍后問道:“這有何不妥?”
“有何不妥?這是大大的不妥!”
黃立極腹議一句,才說道:“自古我華夏文字便是從右至左,自上而下,這份通知卻是左起右終,于理不通。』噬线說以后的公文,都要按照這份通知的格式寫就,在下總要問個清楚明白,下面人問起來,也好有個說辭啊!
經(jīng)黃立極這么一提醒,朱由崧才省得前一陣子朱由檢和他討論過這件事情,哈哈一笑說道:“這份通知的事我倒是知道一些,皇上這么排版自然有他的深意,我簡單說說!
黃立極態(tài)度恭謹?shù)溃骸岸嘀x殿下!
朱由崧擺了擺手,輕咳一聲道:“前陣子本宮和皇上閑聊時說起過這事,皇上的論斷是: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試立室中,橫視左右,甚為省力,若縱觀上下,則一仰一俯,頗為費力。以此例頗,知看橫行較易于豎行。且右手寫字,必自左至右,一筆一勢,罕有自右至左者。自左至右橫迤而出,則無一不便。”
朱由崧把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者、新青年雜志編輯錢玄同寫給的公開信上的話稍作修飾后原封不動地說給了黃立極聽。
黃立極聽了朱由崧的話,微微一愣,漢字的行文規(guī)則傳承了幾千年,祖祖輩輩都是這么寫的,為什么單單到了如今就要改了呢?
他方才聽了朱由崧的話,心中倒是有所感悟,但是就算他認為朱由崧說得有理,可是習慣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難不成以后真的要改按照這種方式書寫了?
朱由崧見到黃立極踟躇無措的樣子,知道他一時半會兒是消化不了這些東西了,估計他今天來面圣,一大部分的原因就是朱由檢這詭異的行事風格,行文規(guī)則沿用至今,怎么說改就改了?
既然行文規(guī)則改了,估計朱由檢的標點符號和漢語拼音也快要出來了,這是朱由檢曾說的的教育改革措施,一環(huán)套著一環(huán)。
朱由崧又說道:“還有文章斷句,沒有標點,每至孩童啟蒙,必由西席教誨,皇上思量此法實在不便,正在研究一套標點符號,方便人們斷句啟蒙,過幾日皇上說不得就會與諸位商議此事!
黃立極還沒回過神來,聽到朱由崧說的標點符號,微微一愣:“。俊
朱由崧笑道:“還有漢語拼音,這是為了方便推廣官話,提高啟蒙效率,說不得過兩日皇上也會找大學士過去一起商談的!
黃立極又是一愣:“。俊
黃立極聽了朱由崧的話,只覺得自己今天好像沒有帶腦子,根本不知道眼前的這位福王世子是在說什么東西,只知道當如天子是真的天心難測,想到哪出是哪出,不僅要改行文規(guī)則,還要加什么標點符號,漢語拼音?
黃立極的學識不可謂不淵博,他對這件事卻是沒有提出異議,只能說他這個內(nèi)閣首輔在閹黨案風波未平這段時間內(nèi),還是不想做出什么惹得朱由檢厭惡的事情。如果朝中都是像黃立極這樣的應聲蟲,說不得朱由檢改革的阻力也會小很多。
改變行文規(guī)則,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畢竟幾千年來,中國的文字都是自上而下,自左而右。朱由檢說改就改,黃立極這個內(nèi)閣首輔身為百官表率,卻是一點意見都沒有提,就看這份通知發(fā)出去后文武百官的反應了。
一陣冷風超過,朱由崧縮了縮脖子,暗道:“朱由檢這家伙什么都想搞,什么都想做,這些東西要想推行下去,說不得朝堂上還要吵上一陣子!
朱由崧瞥了一眼有氣無力的冬日,把朱由檢賜給他的尚方劍抱在懷里,徑直去了宮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