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亂清 正文 第一三零章 夜宴

作者/青玉獅子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是王爺在奏對的時候,提起來的一個話頭,”許庚身笑道,“兩位太后聽了,都覺得好。”

    都覺得好?關凡在心里掂量著,聽許庚身繼續下去。

    兩宮和恭王叫他回去,想問的是兩件事,一件是對下一步戰事的看法,另一件則是洋務。

    “逸軒,現在江寧雖然打破了,洪秀也死了,可是長毛的殘余,當真還有不少。另外禍延數省的捻亂,亦有愈演愈烈的勢頭,張樂行固然已經死在僧王手里,可是張宗禹、賴汶光、任柱這一干匪首,聲勢愈加浩大,也得用兵。現在雖然新加了李少荃的淮軍入皖,也有曾滌生以為后盾,可是兵力到底是否足敷使用?軒軍這一支戰力,是否也要馳援?京城畢竟遙遠,用兵打仗這些事,如果能有一個懂行的人,當面陳述,那就最好不過了。何況你又是太后身邊的人,叫你回去,最是相宜。”

    我是太后身邊的人?關凡嚇了一跳,做賊心虛地看看正在得起勁的許庚身,才明白他所指的,乃是自己御前侍衛的身份。

    絕不能去打捻軍,這是關凡早已想定的事情。

    捻軍跟太平軍不同。太平軍自從定都江寧,便放棄了原來流動作戰的長處,處處以城池為戰守的核心,這固然是不得已的轉變,但確實也給了官軍從容調度,漸漸反撲的機會。

    捻軍則以馬隊為主,奔波逐北,飄忽不定。官軍人少的時候,捻軍可以呼嘯而至,官軍人多的時候,則又逸去無蹤,連僧格林沁的蒙古馬隊,亦只能跟在后面吃灰,想好好打一仗都變成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白了,對捻軍的作戰,曠日持久,還不到能夠收功的時候,這樣的作戰,不是軒軍的所長。

    關凡有自知之明——自己新建的軒軍,雖然連戰連勝,一時號稱勁旅,但其實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秘訣,不過多少也有幾條建軍的心得。

    第一是從建軍之初,便敢于大量任用西洋軍官,作為教習和骨干。第二是毫不猶豫地購買新式軍械,截留西洋炮艦。第三是從難民之中選兵,取那一份敵愾之氣。第四是“分贓制度”明確,軍紀嚴格。第五是牢記“兵不能閑”,絕不給軍隊松懈的機會,亦絕不肯讓市井繁華侵蝕到軍中風氣。第六是背靠上海,糧餉充足,士氣好得很。

    另有一條,是軒軍所選的勇丁,特別是軍官,以多少識得幾個字為佳。就“平均文化水準”而言,比之湘淮系的軍人,大約略勝一籌。至于逼迫軍官們學洋話,那是更上一層樓,別有用心。

    有了這七條,以槍炮銳利、西法訓練的緣故,無論野戰還是攻城,都是一時之選,不信有誰能擋得住。然而到底是成軍還不久的部隊,唯有韌性這兩個字,仍需要鞏固和加強,如果貿然用在這樣的地方,不惟起不到練兵的作用,而且師老無功之下,很容易被拖垮,變成一支疲沓的軍隊。

    這個坑,不能跳。

    “星叔,你在熱河的時候,指畫方略,如眼親見,是軍務上真正的行家!現在雖然做吏部的大員,可是盤的軍事,想必仍是了如指掌。洪秀死,李秀成檻,蛇無首不行,長毛的殘余雖多,但拿一個‘撫’字去對付,大約就夠用了。唯有一個汪海洋……”

    到這里,笑笑不吱聲了。

    “汪海洋如何?”許庚身卻很感興趣。

    “左季高的脾氣,星叔還不知道?自然是要經略局的。軒軍老老實實替他守著嘉興就是了,他什么時候破了杭州,什么時候還給他,旁的事,輪不上我來操心。”

    完了這番話,才捻匪的事情。

    “到辦捻,現在已經有一個王,一個侯,一個大學士,另外還得加上幾個伯爵,幾個巡撫。七八個省的兵不,宿將大員也是濟濟一堂,連我那位勝四叔,也在其列。我的軒軍,又何必去湊這個熱鬧?”

    王是僧格林沁,侯是曾國藩,大學士是湖廣總督官文。許庚身想一想,亦覺得他得有道理,于是問道:“逸軒,那你有什么打算?”

    “星叔,想必你也瞧出來了,軒軍跟其他的軍隊比起來,多少有點不同。”關凡平靜地道,“實話,如果只是用來打長毛,盡夠用了,不過萬一……總之我打算在江蘇,替朝廷好好練一支新軍。”

    原來是有這樣的志向!許庚身刮目相看之余,肅然起敬。“萬一”之后的話,關凡沒有,但這個新封的侯爺,已經不是當初在熱河拿銀子補貼部隊,還要讓司務打借條的那個六品千總了,他既然不,許庚身也就不問,免得問出什么彼此不便的話來。

    軒軍的軍械好,軍紀好,部隊里頭洋人多,這些是許庚身知道的。不過新軍,是一支什么樣的軍隊呢?

    “無非是法西洋治軍之法,”對于許庚身的問題,關凡這樣回答,“內中的關節太多,一句兩句也不清楚,等到回了京,我再慢慢給星叔聽,請星叔的指點。”

    “指點不敢當,到時候,我洗耳恭聽就是了。”許庚身笑著,“不過你的‘法西洋之法’,倒正好應了景——兩宮和王爺要你回去,第二件事,就是要問洋務!”

    天已經黑透了,張順帶人把花廳四壁的燭臺都點亮了,又拿溫酒替了已經放涼的殘酒,讓關侯爺和欽差大人秉燭夜宴,慢慢聊。

    “大功克成,該是一片祥和,也正是該借了這個勢頭,同心協力,振作一新的時候,” 起第二件事,許庚身不免微微蹙眉,“可是現在倒好,明里暗里,有兩股子勁,鬧騰的很。”

    明的那一股,鬧的是洋務之爭,被拿來做引子的,則是同文館。

    同文館是在去年初,由恭親王出奏設立的,掛在總理衙門下面,雖然總裁是由后來號稱“東方伽利略”的徐繼畬來擔任,但實際的館務則是由赫德來負責監理操辦。

    設立同文館,是恭王自覺很得意的一個創舉,也是他有感于當年跟英法聯軍談判時,飽受缺乏翻譯之苦,被龔孝拱從中把持,傲慢無禮,若不是恰好有關凡救場子,幾乎就要下不了臺。

    有了這么一樁往事,同文館最先設立的科目,自然是翻譯,然后又加入算學、地理、萬國公法等“專業”。設立之初,卻鬧了一個笑話——同文館招取官員入館學習,同時亦打算招取學童,不知他是聽了誰的建議,將入館的資格,定為“十四歲以內的八旗子弟”,好在后來從善如流,很快便撤銷了這個規矩。

    在關凡看來,這自然是大好的事情,沒有人才,怎么辦洋務?不過有人反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星叔,難道還有人敢跟王爺過不去?”他故作吃驚地問道。

    “你哪里知道那一班衛道之士!”許庚身苦笑著,“軍務政事,沒見他們能有一方一略拿出來,遇見這樣的事,以為是見風骨的好機會,一個個都是‘正色立朝’,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得,偏偏領頭的又是倭艮峰,弄得兩宮太后之間,都差一點生出意見來,王爺更是天天生悶氣,拿他們沒有辦法。”

    倭艮峰,的是大學士倭仁。

    在辦洋務這件事上,慈禧是站在恭王一邊的,來想對倭仁有所訓誡。無奈咸豐生前,曾經跟當時的皇后,現在的慈安太后,交待過倭仁這個人,任命他做上書房的總師傅,取的是他的清慎端方。于是忠厚的慈安,從此把倭仁牢牢記在心里,現在便不肯對倭仁“動聲色”,沒想到他除了清慎端方可取之外,其實就是迂闊不堪的一個老夫子。

    慈安太后不同意的事,即使好勝攬權如慈禧者,也沒辦法隔了她去辦,于是同文館的事情成了一個僵局,弄了一年,也沒幾個人進去學習。

    “逸軒,你在上海有洋務的實歷,電報和艦隊這兩件事,也都辦得極漂亮,所以兩宮和王爺,都想聽聽你的。”許庚身向關凡交了一個底,“實話,西邊兒的和王爺兩個,亦有拿你的例子,去壓一壓那班人的意思。”

    關凡明白了,同時也要在心里掂量掂量,自己到京之后,該怎么,怎么做,才幫得上恭王的忙。

    憑心而論,同文館這件事,恭王敢于起風氣之先,在一片反對聲中毅然創立,已經算是很有銳氣了,不過關凡認為,他在這件事上,亦有操之過急的地方。

    奏辦同文館的折子,寫的是“咨取翰林院并各衙門正途人員,從西人學習西文及算法地理”。所謂正途,也就是進士出身,而翰林院更是清華貴重的地方,現在讓這些人進同文館,跟洋鬼子去學習,這不是開玩笑么?庶幾等于要摧毀幾千年來形成的那一套價值體系,遇到激烈的反對,實在不足為奇。

    關凡自然知道,想改變根深蒂固的觀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恭王的用意固然好,然而措置上,卻有兩處失誤,大約是連恭王自己也還沒有想明白的。

    一個是,何以非得逼進士們去學習?

    另一個則是,何以非得用進士們去學習?

    *RS

    S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汾阳市| 兰溪市| 班戈县| 惠东县| 霍林郭勒市| 托克托县| 黄龙县| 和政县| 浙江省| 弥渡县| 格尔木市| 铜陵市| 湘乡市| 边坝县| 若羌县| 阿巴嘎旗| 简阳市| 通榆县| 禹州市| 富平县| 化德县| 临汾市| 宜章县| 上蔡县| 伊金霍洛旗| 慈溪市| 新平| 嫩江县| 溧阳市| 沛县| 黎城县| 巨鹿县| 武山县| 长治市| 娄烦县| 买车| 阜康市| 松滋市| 乐平市| 怀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