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亂清 正文 第十八章 深意

作者/青玉獅子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大伙兒面面相覷。

    “軒”字的義,從其形,指士大夫、貴族、君主乘坐的車子。呃,車子雖然是高級的車子,但一千道一萬,終究只是一架車子。

    就是,“軒”是一件器物,身沒有任何嘉美之意,其“高大”、“重視”、“飛揚”的意思,都是后來敷衍引申出來的,封號、謚號都講究義,引申義是沒有什么價值的。

    您再怎么“謙抑沖退”,這個“軒”字,也寒素得過分了吧?

    “逸”、“”、“凡”三字,更不堪用。

    “逸”的義是逃跑;“”的義是以罩人,即抓壯丁;“凡”字呢,像器物之模范形,就是鑄造器物的模子。

    一個個瞅過去,還不如“軒”呢。

    好吧,姑且先遞上去,恭請圣裁吧。

    關(guān)凡晉郡王的圣旨,軍機處擬好后遞了上來,封號的位置“留白”,用兩指寬的黃紙條,寫了個“軒”字,貼在該處——這是臣下不敢自專,恭請宸衷之?dāng)嗟囊馑肌?br />
    兩宮皇太后正在養(yǎng)心殿西暖閣的“三希堂”歇息,看到“軒”之一字,都頗出意外。不過,對于文字的深層含義,兩個女人并不了解,在這上頭,也就遠(yuǎn)不如一眾軍機大臣那般敏感。還有,折子里邊,對關(guān)凡“謙抑沖退”之苦心。得十分明白透徹。

    慈禧沉吟了一會兒。道:“既然他想把調(diào)子降得低一點。就由得他吧——也好,背地里嘴的,大約也會少一點兒。反正,就是個封號,到時候了,高興的話,還可以改。”

    “到時候了”,指的是由郡王進(jìn)親王;“還可以改”——確實是這么回事。清朝的王爵,中途改封號的,并不十分罕見。

    國初的八個鐵帽子王,幾乎都因為各種原因,改過封號,只是后來又都一一改了回去。

    比如,禮親王先后改為簡親王、康親王,后改回禮親王;肅親王改為顯親王,后改回;克勤郡王改為平郡王,后改回。等等。

    這些情形,兩宮皇太后雖然未有甚解。但大體是曉得的。

    慈安點了點頭,道:“是,再……”

    她覷著折子,微微顰眉,臉上卻是笑容,道:“這個‘軒郡王’,瞅著……倒也挺別致的。”

    慈禧一笑,道:“姐姐的是。”

    她心里的感覺,和慈安不完一樣——“別致”也可以,但更多的,是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慈禧稱呼情郎,人前,當(dāng)然是名“關(guān)凡”;人后,有時候變成了“凡”。但關(guān)凡的字——“逸軒”,從未出于慈禧之口。

    軒,軒。

    這個字,慈禧在心里默念了幾遍,那種感覺,好像在喊他的名字一般。

    女人的臉微微發(fā)熱起來。

    不過,有些地方還是要改動一下下的。

    “這個‘毅’字,要敘進(jìn)旨意里邊兒,就是咱們姐倆兒賜給他的,他‘謙抑沖退’,以為‘過嘉過美’,‘不堪承受’,一力辭了,咱們便再賜了個‘軒’字。只是,這個‘軒’字,不要和他的名字扯上干系——至于別的人怎么想,隨他們的便!”

    “很好,就這么辦。”

    這是典型的掩耳盜鈴。不過,在政治上,掩耳盜鈴是很慣常的做法,自有其不可移替之功效。

    慈禧想不到的是——慈安就更加想不到了:關(guān)凡用“軒”字做自己的王號,“調(diào)子降得低一點”,并非主要目的,他其實另有深意。

    關(guān)凡以為,在農(nóng)耕社會里,封號、謚號這套東西,實在是皇帝、貴族、士大夫的“自嗨”,在統(tǒng)治階級高度壟斷文化及其傳播的時代,這套東西是有其重大價值和功用的,但在向工業(yè)社會轉(zhuǎn)化的過程中,這套東西如果始終不與時俱進(jìn),遲早會變成一套笑話。

    文字和名號,在任何時代,都有其強大的力量,但不同的時代,一定會有不同的發(fā)揮渠道和表現(xiàn)方式。

    擬封號的時候,關(guān)凡首先想到的是,這個封號,給誰看,給誰聽?

    誰是排在第一位的受眾?

    太后?皇帝?宗室?士大夫?

    不,都不是。

    排在第一位的,是他的軒軍。

    廣大軒軍士兵,哪里搞得清:“毅”字有何“嘉美”?“軒”字如何“寒素”?

    他們看到、聽到“軒”字,第一反應(yīng)一定是:這是“軒軍”之“軒”。第二個反應(yīng)是:這是爵帥的名字。

    他們的潛意識里,“軒郡王”的封號,幾乎等同于:朝廷在法理上確定了——軒軍歸于關(guān)逸軒一人。

    這層永遠(yuǎn)不能宣之于口的意思,軍機大臣里邊兒,有人隱隱猜到了幾分。但,也只是“隱隱”,只是“幾分”。

    圣旨按照圣母皇太后的意思改過了,謄寫之后,分成兩份,兩宮皇太后一一用印,一份交內(nèi)閣明發(fā),一份頒給關(guān)凡——也就是正式授爵了。

    頒旨的場面,慈禧原是想搞得“大一點”的,但略露口風(fēng),關(guān)凡便堅決辭謝,只索罷了。

    不過,頒旨的地點的選擇,慈禧就不肯讓步了。

    來,旨意如果不是頒到接旨人的府上,那么頒旨的地點,就應(yīng)該在接旨人的辦公之地——于關(guān)凡而言,自然就是軍機處了。

    除非想“搞大個場面”,觀禮之人眾多,才會另尋堂皇開闊之處。比如,杜立德受爵那一次,邀請百官觀禮,就選擇了禮部大堂。

    但是。剛剛過。“搞大一點”的方案。已經(jīng)被否決了。

    不過,圣母皇太后,軍機直廬“太逼仄了,轉(zhuǎn)個身子都會磕著碰著,還得擺香案、面南背北的,擠不下,不合適”。

    軍機直廬的內(nèi)部空間確實不大,可也沒到圣母皇太后的這個地步。不過。“上頭”的言下之意很明顯,圣心所屬不是軍機直廬,這也不必多作爭論。

    關(guān)凡自己不好什么,恭王是負(fù)責(zé)頒旨的,乃開口請兩宮皇太后的示,應(yīng)該在何處頒旨接旨呢?

    我看隆宗門不錯,地方寬敞的很。

    啊?

    隆宗門就在軍機處旁邊,面闊五間,兼之是門道,平日除了侍衛(wèi)。沒有其他的人,“地方寬敞的很”。倒是真的。

    不過,隆宗門的地位特別而敏感。

    隆宗門是乾清門前廣場的右門,亦即西門,進(jìn)去后,北而內(nèi)廷中路各處,南而外朝中路各處,是紫禁城內(nèi)廷、外朝之間的重要通路,稱“禁門”,非奏事待旨及宣召,即王公親貴亦不得擅入。

    大員們的隨從,則任何時候都不可以進(jìn)入隆宗門,只能在門外臺階二十步之外立候。

    圣母皇太后指定隆宗門為關(guān)凡晉郡王頒旨的場所,可謂別出心裁,這其中……有沒有什么深意呢?

    至于這算不算“違制”、“僭”,倉促之間,誰也不好。

    無論如何,先辭為上。

    慈禧微微皺眉,道:“你是不是覺得隆宗門打過仗,不吉利?”

    喲,我把這茬子事兒給忘了。

    嘉慶十八年,天理教作亂,遣一支奇兵,換裝潛入北京,在信教的太監(jiān)接應(yīng)下,居然攻入了紫禁城,一直打到了隆宗門。

    這支教黨,人數(shù)不足百人,最終軍覆滅,但此為“漢、唐、宋、明未有之事”,可以想見,給當(dāng)時的朝廷造成了何等樣的震撼!仁宗為此下了罪己詔,臨終遺詔“永不忘十八年之變”。

    隆宗門激戰(zhàn),箭矢紛飛,其中有射中門上匾額和檐下椽頭的,仁宗諭示,不要拔出上面的箭頭,以永為后世子孫戒。迄今,隆宗門匾額和檐下椽頭,各留有一支箭頭。這兩只箭頭,關(guān)凡都是親眼見過的。

    “回太后,臣是帶兵的,不忌諱這個。”

    “我想也是。”慈禧點了點頭,然后微微提高了聲調(diào),“實在跟你們,正是因為隆宗門打過仗,我們姐倆兒,才要選那兒頒這個旨!”

    關(guān)凡和其余五個軍機大臣都是心中一凜。

    “請?zhí)笥?xùn)諭!”

    “嘉慶十八年的事兒,宮里邊兒的老人兒,到現(xiàn)在還在,起來就是心驚肉跳!當(dāng)時,如果隆宗門守不住,真給亂黨打進(jìn)了內(nèi)廷,天曉得會出多大的禍?zhǔn)拢俊?br />
    “旨意里關(guān)凡‘扶危定傾’——隆宗門打的那一仗,不就是‘扶危定傾’嗎?在隆宗門頒這個旨,晉這個爵,我看,意思極好,對得上號!”

    咦,御姐的這個“象征意義”,還真有那么一點“意思”哦。

    “這是一層意思,還有——”

    慈禧頓了一頓,道:“我掉一句文——‘母庸諱言’,大清的國運,從隆宗門的那一仗開始,就一路跌了下來了!一直到了今天,才終于回轉(zhuǎn)了頭!關(guān)凡,這里邊兒,你居首功!”

    關(guān)凡心中一震,撩袍跪倒:“臣惶恐!”

    “在隆宗門頒旨,一是給大家伙兒提個醒兒,別忘了祖宗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守成的辛苦,二是要借此告訴天下萬國,咱們中國,從此抬起頭來,望上邊兒走了!”

    這大道理,才真叫“一套一套”的,關(guān)凡想,俺自己都沒有想這么多呀。

    如果關(guān)凡真心想辭,還是能找到動慈禧的理由的:比如,圣祖、世宗、宣宗,皆崩于紫禁城外,他們的梓宮,都是由隆宗門迎入大內(nèi)的。在隆宗門接旨受爵,既有僭之嫌,又頗不吉利。

    “僭”神馬的,自我感覺正無比良好的御姐,未必會放在心上,但到“不吉利”,就絕對不會不在意了。

    不過,關(guān)凡決定:不辭了,隆宗門就隆宗門,這一回,就照著御姐的意思好了。

    該低調(diào)的時候低調(diào),該高調(diào)的時候高調(diào)。

    收到關(guān)貝勒即將在隆宗門接旨晉爵的消息,景運門那邊熱鬧起來了。

    景運門和隆宗門東西遙遙相對,乃乾清門前廣場的左門,亦即東門,規(guī)制和隆宗門一樣,功能也基一樣,都是內(nèi)廷和外朝之間的重要通路,都稱“禁門”。

    景運門內(nèi),北側(cè)為九卿值房和蒙古王公大臣值房,南側(cè)為奏事待漏直所。所謂“奏事待漏直所”,是指國初的時候,皇帝在乾清門“御門聽政”,大臣需一早趕到乾清門外等候奏事,等候之所,便是這“奏事待漏直所”。“御門聽政”這回事,是早就沒有了,“奏事待漏直所”,其實就是官員們候朝的朝房。

    就是,遞牌子等候“叫起”的官員、六部九卿在紫禁城內(nèi)當(dāng)值的官員,都集中在景運門內(nèi)。

    軍機處“叫起”,一定是當(dāng)天的第一“起”,只是今兒軍機處的這一“起”,“叫”起來沒完沒了,不曉得在商議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其他的“起”,今兒還“叫”不“叫”了?

    大伙兒正在胡亂揣測,消息傳過來了:關(guān)貝勒晉軒郡王!

    整個景運門轟動了。

    景運門距隆宗門,不過一箭之地,誰不要看這個熱鬧?因此,關(guān)凡受爵,雖無意“搞大個場面”,但頒旨接旨的時候,“觀禮”人數(shù)甚多,場面還是相當(dāng)不。

    整個紫禁城轟動了。

    整個北京城轟動了。

    整個中國轟動了。

    *

    (三千七百字大章奉上)

    *(未完待續(xù)……)R171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蕲春县| 彭山县| 岱山县| 洪泽县| 江口县| 隆德县| 油尖旺区| 大荔县| 边坝县| 榕江县| 龙川县| 镇安县| 修武县| 南京市| 舟曲县| 凭祥市| 海门市| 济宁市| 潢川县| 三河市| 安顺市| 阳原县| 沐川县| 乐业县| 高淳县| 雅江县| 大庆市| 永春县| 梁平县| 南充市| 北海市| 正蓝旗| 汉川市| 政和县| 汕头市| 辽阳市| 五指山市| 彝良县| 三原县| 垣曲县| 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