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亂清 正文 第四十八章 我要他做我的師傅

作者/青玉獅子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關凡造訪翁府,遭遇和他事前預計,一模一樣。

    翁同龢雖然對軒親王紆尊降貴,十分感動,但回籍守制一事,卻毫不動搖。

    關凡委婉表示,朝廷有意對“三年之喪”,有所改益;同時,對“奪情”的范圍,做出更明確的規定,除了金革之事,其余關系國運的緊要大事,也會列入,包括“啟沃圣學,輔弼圣德”。

    “朝廷大政,”翁同龢道,“我不好隨意臧否,不過,既然還沒有明發上諭,就該執守舊有的規矩。目下,禮法也好,朝廷的典章制度也罷,弘德殿的差使雖然緊要,并不在‘奪情’之例,恕同龢無法奉命。”

    頓了一頓,又道:“我弘德殿行走的這個差使,乃出于王爺之薦,今日之事,有負厚望,慚愧之至。”

    關凡擺了擺手,含笑道:“叔平,你言重了。我為國薦賢,你依禮行事,都不涉于私,談不上‘慚愧’二字。你哀痛迫切,忠孝勢難兩,我也是能夠體諒的。”

    翁同龢心中感動,起身一揖,道:“謝王爺成。”

    關凡又擺了擺手,道:“你別著急,我還沒有‘成’你呢。叔平,你該曉得,《大清會典》有這么一條規定,‘督撫丁憂,不得遽行送印,其任內文卷,擇司道一人代行,聽候諭旨,方準離任。’就是,得把差使交接了,才可以放開手這個規定,載于煌煌會典,合情合理,沒有什么強人所難的地方吧?”

    翁同龢呆了一呆,道:“我又不是督撫……”

    關凡打斷了他:“皇上典學,事關國家盛衰氣運,緊要之處,難道比不得一省的政務?叔平,不要督撫、帝師。就是販夫走卒,受人之托,辦一件什么事情,中途放手。也要有所交代啊!”

    到“有所交代”,關凡的語氣,已經變得冷峭。

    翁同龢不吭聲了。

    關凡也不話。

    過了好一會兒,翁同龢開口道:“那么……同龢到底該何去何從?請王爺指示。”

    關凡心中一喜,道:“叔平。你也曉得,弘德殿的差使,倭艮峰一個人,是無論如何吃不消的,軍機上已經著手替皇上尋找新師傅了,這新師傅找到了,你再交卸弘德殿的差使,豈非兩其美?”

    頓了一頓,又道:“另外,翁老夫人既是皇上師傅的高堂。身后恤典,兩宮皇太后有意格外從優,還有”

    關凡加重了語氣:“也要加恩子孫的。”

    翁同龢眼中波光一閃。

    他不是行政官員,手中沒有實際權力,也沒有什么政績可言,作為翰林和帝師,“物望”是他最大的錢。因此,“孝思”這種“大節”,絕不可稍虧,不然。以后的話、做的事,就不值錢了。回籍守制固然要三年之久,但事后“起復”是一定的,只要名望不墜。這三年仕途蹉跎,一定追得回來。

    反之,如果曲從上意,“奪情”在職守制,一定為士林之譏。招牌壞了,步步難行。日后皇上親政,礙于形勢,自己這個帝師,十有**,不會被重用,就算勉強提了上來,也多半干不下去,入閣拜相什么的,就更加不用指望了。

    因此,即便軒親王親自出馬,他還是毫無通融余地。

    可是,關凡提出的“交接”的問題,把他給卡住了。

    還有,翁同龢確實是一個孝子,和大哥翁同書之間,也真正是兄友弟恭。這個,除了他的個人品格外,和他的生理狀況也有關系翁同龢是“天閹”,男女之愛極淡,家人之情甚濃。

    亡母身后恤典,“格外從優”,足以告慰先人;喪儀之上,也會風光許多,這些對他,都十分有吸引力。另外,為了給母親謀求更厚的恤典,在丁憂守制上稍作變通,也不會招士林之譏,不定,還會變成一樁美談呢。

    至于“加恩子孫”,軒親王明顯是在暗示,自己如肯配合,就會有大哥翁同書的好處。大哥發配甘肅軍前,是母親生前最大的心病,如果能夠提前放歸,自己就算受一點委屈,通扯下來,也還是值得的。

    最后兩人定,翁同龢留值弘德殿一個月,這一個月之內,務必要替皇帝找到新師傅。一個月的期限到了,無論如何,翁同龢都要辭職回籍守制。

    千辛萬苦,總算從翁同龢那兒“奪情”過來一個月,好吧,抓住這一個月寶貴的緩沖期,“尋人啟事”吧。

    就在這個時候,皇帝自己話了:有一個翰林,叫王慶祺的,學問好,法書好,我要他做我的師傅。

    咦?這可奇了怪了。

    *

    王慶祺何許人也?皇帝又是怎么曉得這個人的?又何以他“學問好、法書好”?

    查看履歷,這個王慶祺,是咸豐十年庚申科的進士,“朝考”之后,點為庶吉士,三年之后“散館”,“大考”成績優異,“留館”即進入翰林院,授職為檢討,現在已升了編修。

    此人既然進士及第之后,先點為庶吉士,“散館”了又順利進入翰林院,在庚辰科那一批人中,自然算是佼佼者,“學問好”大致不差,也確實寫得一筆好字“法書好”也當得起。

    問題還是那個問題:皇帝是怎么知道他的?

    皇帝是不能單獨見外官的,和朝臣次數有限的面會,都是跟著兩宮皇太后,且基上就是瞧個熱鬧,話是沒的他的。翰林雖然地位清華高貴,但檢討不過從七品,編修不過正七品,微末臣,兩宮皇太后從來沒有召見過這個王慶祺,他就有瞻仰圣顏的機會,也是大典之時,隨班起伏進退而已。

    那種場合,皇帝不可能留意到這么個人,大約看都看不見,姓甚名誰,官居何職,學問好不好,法書好不好,更加不必了。

    兩宮皇太后問皇帝,皇帝,他是“看折子看來的”。

    咦,有趣,有趣。

    皇帝年紀漸長,兩宮皇太后開始對他進行基的政務訓練,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看折子”不是叫他批復折子,現階段,皇帝既沒有這個權力,更加沒有這個能力看懂就好,包括行文的格式、套路,以及大致正確理解其中的內容。

    翰林院的檢討、編修,品級雖低,但是翰林作為“講官”,和“言官”一樣,都有上書言事的權力,這個王慶祺,也上過折子,皇帝看到過,并不稀奇,稀奇的是,你一個人兒,功課一向是稀里嘩啦的,居然能夠從一個折子里,看出來“學問好,法書好”?

    找出王慶祺的折子,一共三份,一一細細看了,慈禧覺得,其中議事析理,泛泛而論,老生常談,沒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怪不得未給她留下什么印象。至于文筆,似乎不錯,但她不擅此道,不敢遽下定論,軍機“叫起”的時候,遍傳諸臣,請大家伙兒“品評公論”。

    關凡以下,普遍的看法是,王慶祺這幾份折子,雖然沒有什么獨到的見解,但行文花團錦簇,頗有一點兒“時文”的模樣,皇上是否就是因為這個,覺得他“學問好”?

    兩宮皇太后都頗為意外,慈安尤其起勁,眼睛都發亮了:哎喲,“時文”這個東東,聽是……很難很難的哎!王慶祺的折子,拿“時文”的套路來寫,這一層,連他生母都看不出來,皇帝自個兒反倒有所感悟,這……可是大大地進益了呀!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气| 新绛县| 原平市| 茌平县| 安丘市| 房产| 巴中市| 苍山县| 休宁县| 黄陵县| 察隅县| 延津县| 手游| 兴仁县| 大余县| 教育| 樟树市| 哈密市| 邹城市| 牙克石市| 西吉县| 上栗县| 洪雅县| 宝清县| 西城区| 宁安市| 雅安市| 卓尼县| 科技| 大港区| 濮阳市| 开封县| 蕉岭县| 定陶县| 潼南县| 咸阳市| 龙井市| 乐安县| 湘潭市| 辉县市|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