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南做什么,”唐景崧道,“南君臣,多有揣測。有人以為,我到南,既是為劉默公辦理‘私務(wù)’,那么,所謂‘私務(wù)’,無非兩件,第一,采購一些南出產(chǎn)、中國緊俏的貨物,運(yùn)回國內(nèi),大發(fā)利市;第二,替劉默公搜尋一些南的奇珍異寶——”
頓了一頓,“這個(gè)法,大多數(shù)人皆以為然,因此,我初到南的那段日子里,隔三差五的,總有人拿了些珍物,諸如佛石、丹砂、落紅、琥珀、馬蹄、青箭頭、赤金之類,尋到了我,要同我做生意。”
聽眾的臉上,都露出了微笑。
“我看,”郭嵩燾道,“真跟人虛與委蛇的做些生意,也是不妨的,和光同塵,慢其提防之心。”
“筠翁的是,”唐景崧道,“臨行之前,王爺亦許我便宜行事,我的行李中,也帶備了足夠的銀兩。不過,我想,我在南,身份雖然含混,到底是天朝上臣;而且,也不是我一個(gè)人的事兒——里邊兒還夾著劉默公。”
頓了一頓,“若人留下了一個(gè)唐、劉賓主貪嗜財(cái)貨的印象,今后南‘有事’,我和劉默公話,在人那兒,分量就輕了。因此,來勾當(dāng)生意的,我都客客氣氣的拒之門外,寧肯叫他們胡亂的猜測下去。”
郭嵩燾不禁動(dòng)容,“不錯(cuò),不錯(cuò)!維卿,還是你的眼光長遠(yuǎn),想的周到!”
心里暗道:王爺挑這個(gè)年輕人做“南采訪使”,還真是有些道理啊。
“筠翁謬贊。”唐景崧道,“到‘眼光長遠(yuǎn)’,一切一切,我都是秉承王爺?shù)拟x命做事情的。”
關(guān)凡微笑不語。
“還有更有趣的,”唐景崧繼續(xù)道,“有人以為,唐某人既不為財(cái)貨而來,那么,劉默公大約是對女的溫柔鄉(xiāng)情有獨(dú)鐘了——唐某人到南,是替東翁選色征歌來了。”
不止一位聽眾,臉上露出了微微的駭笑。
“就連南的國王——嗯,目下在位的南國王,年號‘嗣德’,咱們就叫他‘嗣德王’好了。”
微微一頓,“這位‘嗣德王’,輾轉(zhuǎn)派人給我?guī)г挘梢詮膶m女之中,挑選容德俱佳者,賞給劉默公二名,賞給我一名,‘以奉箕帚’。”
啊?
聽眾們臉上的駭笑,變成了難以置信的神色。
“哦,對了,”唐景崧道,“這位嗣德王,攏共有三百多位妃嬪。”
我……靠。
文祥不由長嘆一聲,道:“怪不得南的國勢,江河直下,難以收拾!如此君臣——”
搖了搖頭,打住了。
唐景崧微微頭,道:“起來,這位嗣德王,還頗有好學(xué)之名,阮朝歷代國王,單論文字上的功夫,他大約算頭一號了。另外,嗯,似乎……也還勤政。批閱奏折,尤其仔細(xì),有時(shí)候,批閱的字?jǐn)?shù),比奏折身的字?jǐn)?shù),還要多。”
頓了一頓,“嗣德王確實(shí)妃嬪眾多,不過,似也不盡為了貪享女色,也是為了王嗣著想——他已經(jīng)快四十歲了,尚無一子一女之出。”
聽眾們相互交換著眼色。
唐景崧補(bǔ)充了一句,“不是沒養(yǎng)住,是根就沒有誕育過。”
聽眾們的神情,愈加意味深長了。
“維卿,”曹毓瑛問道,“這位嗣德王,你見過嗎?”
“見過,”唐景崧了頭,“不過,不是正式的覲見。”
頓了一頓,“國王該不該見我,南朝廷上下,議論紛紛,莫衷一是。后來,協(xié)辦大學(xué)士潘清簡一力主張,不管唐某人來南做什么,總是天朝上臣,且為云貴總督之幕賓,身份特別,關(guān)乎南利害,應(yīng)該接見……也必須接見!只不過,接見的過程,盡量低調(diào)些,不對外公開就好了。”
“這位潘清簡,”許庚身道,“看來起,倒是個(gè)有見識的。”
“是!”
頓了一頓,唐景崧?lián)u了搖頭,“不過……可惜了!”
可惜什么呢?
唐景崧曉得聽眾們的疑問,道:“可惜什么,容我遲一兒再向各位回稟,先我見嗣德王的情形。”
“接見的地,在王宮御花園,我和嗣德王,都著常服——這是事先好的,都不著朝服,免得彼此尷尬。”
“我是天朝上臣,自然是不跪的,只是長揖為禮。嗣德王十分客氣,頷首回禮,然后便‘先生請坐’——之后,由始至終,皆呼‘先生’而不名。”
“嗣德王的舉止動(dòng)作,算是洵洵儒雅;話嘛……什么我聽不大懂,不過,聲音既輕,語速又慢,咬文爵字,甚至略有一兒拘禁——這是聽得出來的。”
“臉色不算好,又青又黃,夾雜著一紅暈——是那種病家才有的紅暈。”
“嗯……”唐景崧斟酌了一下,了出來,“就是那種縱欲過度、虛淘了身子的臉色。”
聽眾們心想:三百多妃嬪啊,不管是為了子嗣,還是為了別的神馬的,日夜撻伐,鐵打的身子骨兒,也受不了啊。
“還有,”唐景崧慢吞吞的道,“因?yàn)槭窃趹敉猓饩甚好,我覷的清楚,嗣德王的臉上,有許多麻——是那種天花痊愈后留下的麻。”
頓了一頓,“坊間一直有這么一個(gè)法,正是因?yàn)橛讜r(shí)‘出天花’,燒竭了精源,嗣德王才無嗣的——看來,這個(gè)傳言,不算空穴來風(fēng)。”
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單單這一條,唐景崧的南之行,就是值得的了!
“維卿,”關(guān)凡道,“我插一句,嗣德王年近不惑,依舊膝下荒涼,有沒有做什么……萬一的準(zhǔn)備?”
關(guān)凡的“萬一”,眾人都曉得是什么意思——或者嗣德王一輩子都生不出子嗣來,或者,突然暴病,龍馭上賓,那么,王位誰屬呢?
“有!”唐景崧道,“嗣德王認(rèn)了一個(gè)侄子做養(yǎng)子,不過——”
頓了一頓,“對于這位已封了瑞國公的侄子,嗣德王似乎不大中意,而且,朝中重臣,除了潘清簡之外,別的人,都不喜歡他。”
“怎么?”文祥問道,“這位瑞國公,有什么失德的地方么?”
“那倒沒有,”唐景崧道,“瑞國公年幼的時(shí)候,嗣德王還是很喜歡他的;可是,逆料不及的是,瑞國公年紀(jì)愈長,愈是‘洋派’——這也罷了,關(guān)鍵是,他和法國人走的愈來愈近了。”
“啊……”
這么一,大伙兒都明白了。
“照目下的情形,”唐景崧道,“極有可能,嗣德王還得再認(rèn)一個(gè)、兩個(gè)養(yǎng)子。”
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這不是我一個(gè)人的判斷,”唐景崧道,“南朝廷上下,宗室、重臣,許多人都持此看法,譬如武顯殿大學(xué)士阮知方,酒酣耳熱之際,就親口對我過,他曾經(jīng)密奏王上,應(yīng)該至少認(rèn)養(yǎng)三位王子,萬一王嗣不繼,方能擇賢而立,不然,嘿嘿,就‘只好一棵樹上吊死了’。”
頓了一頓,“這位阮知方,在‘四柱大學(xué)士’之中,雖然排名第三,不算首輔,目下卻正當(dāng)時(shí)得令,算是朝廷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人物了。”
關(guān)凡微笑道,“維卿,你的交游,廣得很啊——好!”
唐景崧笑道,“王爺派我‘南采訪使’的差使,當(dāng)然不僅僅去‘采訪’販夫走卒的,景崧不敢辜負(fù)王爺托付。”
“嗯,”關(guān)凡微笑道,“我打了岔了,維卿,你接著下去吧。”
“不,不算打岔——”唐景崧道,“嗣德王對瑞國公不滿,不滿在一個(gè)‘洋’字;南國勢敗壞,也敗壞在一個(gè)‘洋’字,嗣德王對這個(gè)‘洋’字,已經(jīng)到了聞之色變的地步了!我留意到,但凡提到‘洋’或‘富浪沙’,嗣德王的嘴角,便要輕輕扯動(dòng)一下,似笑似哭,古怪的很。”
微微一頓,“‘富浪沙’即‘法蘭西’,南人將‘法蘭西’譯作‘富浪沙’。”
*(未完待續(xù)。)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dòng)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