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亂清 正文 第九十九章 大象無形,內有乾坤

作者/青玉獅子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關凡正在胡思亂想,黃玉敬輕輕咳嗽了一聲,心翼翼的問道:“請王爺的示,是先看東次間呢,還是先看西次間呢?”

    “不急,”關凡微笑道,“我要先恭讀高宗純皇帝的圣訓。”

    所謂“高宗純皇帝的圣訓”,是指掛在殿中央四根大柱上的兩副楹聯——都是高宗的御筆。

    只是軒王爺的樣子——

    挺著胸,背著手,微微的仰著頭、瞇著眼,并不怎么像“恭讀”的樣子啊。

    前兩次進乾清宮,都沒法子東張西望,這兩副著名的楹聯,都沒有認真細看,這一回,可要好好兒的瞅一瞅了。

    前面的兩根大柱——丹陛兩側的大柱,上面的楹聯是:“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無輕民事惟難。”

    后面的兩根大柱——寶座屏風兩側的大柱,上面的楹聯是:“克寬克仁,皇建其有極;惟精惟一,道積于厥躬。”

    意思都不壞,可是這個字——

    關凡在心中重重的“哼”了一聲:比我也好不到哪里去嘛。

    放在二十一世紀,這幾幅字,頂多就是個書法愛好者的水平,且還是那種入門沒多久的書法愛好者。

    關凡眼中,清朝諸帝,論法書,自以世宗為第一,高宗的字,連他老爸一半的水平都沒有,就這樣的一筆爛字,還一天到晚到處涂涂抹抹,一個人,自知之明少到了這種地步,也真是世上罕見啊。

    見天兒對著這幾幅爛字,實在“眼冤”,能不能想個什么法子,把它們給換了呢?

    軒親王瞇了老半天的眼睛,總算“恭讀”完“圣訓”了,轉過頭來,“先從西次間看起吧。”

    “是,是!”

    乾清宮的東、西次間,對于二十一世紀生人來,是一個非常“恍惚”的“存在”。

    因為乾清宮的明殿過于軒敞,許多人都會有一個錯覺,以為明殿東、西兩墻上的門,就是開向兩側穿堂的那個門了——以為明殿和穿堂之間,只隔著一堵墻。

    有此誤會,略一深思,便會十分奇怪:乾清宮是“天子正寢”哎,這樣一個格局,叫天子“寢”在哪里呢?

    這個錯覺,連關凡也曾經有過,攢著眉頭,奇怪了半天之后,突然反應過來了,不由啞然失笑。

    事實上,明殿和穿堂之間,還有次間,而且,其軒敞,是不論在原時空還是在時空,關凡都從所未見的。

    只是在原時空,乾清宮的東、西次間,從來門窗緊閉,不露真容,許多人就對眼前的偌大空間,視而不見了。

    現在,我不但可以一睹這個叫我“恍惚”了多年的“存在”的真容,從今以后,還以之為居停,同這個龐大帝國的皇帝一塊兒雙宿雙飛,嘿嘿,嘿嘿,這個穿嘛,還是有些好處滴。

    明殿和次間之間的門已經打開了,不是隔扇門,是那種有門栓的厚重木門,就尺寸而言,普通人家的院門,亦不過如此。而對于乾清宮來,別什么“院門”了,這不過是明間和次間之間的門,是“間門”,連“房門”都算不上——乾清宮的“房門”,是中門只能走皇帝、皇后、太后的那三個大門。

    “間門”的上方,是一架裝飾性的門檐,雕飾極其繁復,關凡略略掃了一眼,便微有目眩之感。

    得,不看了,進去。

    一進門,關凡便微微的倒吸了一口冷氣。

    大約有兩層樓……不止,差不多有三層樓那么高了!

    抬起頭,關凡反應過來了:次間的天花,和明殿的天花,其實是同一天花——怪不得如此……高敞!

    轉過頭,看了看那兩面打開的檻窗,關凡明白了:

    乾清宮寬九間,明殿——即明間,占了三間;東、西次間,各占兩間;還有兩間,即盡間的位置,給了兩側的穿堂,一側一間。按照明間、次間、梢間、盡間的順序,一路排過去,所謂“次間”,其實是“次間”和“梢間”連成了一體,怪不得如此……軒敞!

    哎,高敞,軒敞,我的形容詞,有點兒貧乏呀。

    乾清宮深五間,深邃至此,寬兩間的屋子,如果由頭至尾、無遮無攔,必定大而無當,于是,次間被隔成了前后、或者南北兩室,后室、或者北室,又被隔成了上、下兩層,上層,前文是提到過的,即孟敬忠、黃玉敬兩人討論的所謂“仙樓”了。

    好,先不管什么后室、北室,先看看這個前室、南室。

    東、西兩墻,都豎起了極高、極寬的書架。

    高到了程度?大約一層半樓那么高吧,就連門的上方,也是書架。

    寬又到了什么程度?整面墻,是書架,不留任何余地。

    書架之上,善琳瑯,一眼看去,氣勢恢宏,極為奪人眼球。

    關凡心中感嘆:都康熙好學,名下無虛啊!

    印象中,似乎還沒有哪個皇帝,像康熙這樣,把自己的寢宮,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大書房的?

    愛新覺羅玄燁,清朝十二帝之中,既是最好學的一個,也是頭腦最開通的一個,來,中國最有可能在他手上,開啟近代化的進程的,可惜啊,你做了六十一年的皇帝,文德武略,粲然可觀,可是,“近代化”三字上頭,卻幾乎啥也沒有做。

    可惜,可惜。

    在這個時空,俺既然住了你的屋子,“近代化”這個活計,就由俺來做成了吧,嘿嘿,嘿嘿。

    南窗下是炕,炕幾上,素凈的暗花白瓷花樽中,一叢早發的紅梅,在陽光下的照耀下,分外奪目。

    有趣。

    這樽紅梅,大約就不干這間屋子原主人的事兒了,是哪個的主意呢?

    關凡看了黃玉敬一眼,心里:這個乾清宮總管,還是挺會辦差的嘛。

    太監是天底下最會察言觀色的人,軒王爺微妙的神情變化,都看在黃玉敬的眼里,他心中暗喜:送給孟敬忠的那個大紅包,真值!

    “這些書架,”關凡道,“都是固定在墻上的吧?”

    “是,”黃玉敬道,“回王爺的話,都是固定在墻上的,不然,架子太高了,不心倒了下來,可不得了。”

    頓了一頓,“王爺請安心,每一個榫卯,都仔細檢查過了,該換的,都換過了,這兩排書架,跟康熙爺那會兒,是一般的牢固的。”

    再頓一頓,“還有,架子上的書,一一,都曬過了,沒有一發霉的——如果有,王爺盡管處分奴才好了。”

    關凡一笑,“我信得過你。”

    黃玉敬渾身骨頭大輕,臉上的笑容,更加是堆出花兒來了。

    關凡的視線,回到了書架上,心里想,這兩排書架,如此之高,上面那幾層的書,可怎么拿呢?

    轉念一想,啞然失笑:自然有太監爬了梯子上去取的,難道要皇帝自己上高下低不成?

    自己雖然做了親王,做了皇夫,這個思維習慣,還是……嘿嘿。

    北室的下層,一眼看去,就能看出,再被隔成了東、西兩室——西邊兒是四扇隔扇門,東邊兒是四扇檻窗,門、窗之間,是一根紅漆大柱。

    目下,門窗都是打開的,西室的第一扇門——即緊靠大柱的那扇門的后邊兒,露出了一截弧形的樓梯,這,就是登上“仙樓”的樓梯了。

    軒親王并不急著“登仙”,而是先進了西室。

    一進門,迎面的北墻,是一具紫檀雕花的大床,占了滿滿的一堵墻,幾乎可以算是一個“榍間”了——上面還有雕花的橫楣。

    哦,這就是正經的“寢臥”了。

    “啟稟王爺,”黃玉敬道,“御榻雖然靠著北墻,又是床,不是炕,可是,到了冬天,跟南窗下的炕,是一般暖和的——地龍就從御榻下邊兒走。”

    冬天?現在已經算是初冬了吧?

    “地龍現在燒起來了嗎?”

    “回王爺的話,”黃玉敬道,“還沒有,得等到徹徹底底的通過風、透過氣兒了,才好燒地龍,不然,煙火氣就重了。”

    頓了一頓,“王爺放心,燒了地龍,不到一天,整座乾清宮,就都暖和了,最冷的天兒,大毛的衣服,也是穿不大住的——斷不會耽誤事兒的。”

    關凡點了點頭。

    地龍的好處,他自然是曉得的,不過,他原擔心,乾清宮之軒敞,遠過養心殿和東、西六宮,不曉得到了滴水成冰的季節,地龍管不管用?為此,他還有一個“改造乾清宮”的計劃,譬如,替乾清宮裝上暖氣什么的,他還在輿圖上認認真真的尋找,哪一處地方,是適合安裝鍋爐的?

    如果真像黃玉敬的,“最冷的天兒,大毛的衣服,也是穿不大住的”,那么,他“改造乾清宮”的計劃,就可以緩行了,至少,在權力徹底穩固之前,可以緩行,也少給政敵些攻擊自己的把柄。

    由西室入東室,一進門,就發覺東室較西室狹窄了不少,大約只有西室三分之二的樣子——必是又被隔成了南、北兩室了。

    南室這兒,臨窗設榻,是一個起居室的格局,只是臥室在外,起居室在內,頗有點兒不大習慣。

    轉念一想,也無所謂,這個地方,除了皇帝和自己,以及貼身的太監、宮女,再沒有別人會進來了,臥室和起居室,哪個在外、哪個在內,原也沒有什么區別。

    嗯,南室是起居室,那么北室是什么呢?

    倒有些叫人好奇了。

    *(未完待續。)u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县| 元氏县| 揭阳市| 龙门县| 梅州市| 台南市| 正蓝旗| 榆林市| 高邮市| 伊通| 巨野县| 同德县| 延寿县| 栾川县| 三亚市| 吉木萨尔县| 读书| 南岸区| 吉木萨尔县| 蚌埠市| 札达县| 高清| 双柏县| 张家界市| 商丘市| 垣曲县| 邯郸市| 祥云县| 鹤壁市| 满洲里市| 贺兰县| 罗源县| 育儿| 新郑市| 奉化市| 鹤庆县| 榆中县| 商都县| 广灵县| 万年县|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