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百零九章 趙普府中 趙普一挑眉毛“哦?這些人是什么來歷?竟然被你們蒲城章氏如此看重?” “相爺,這伙商人財雄勢大,對于我們家族很重要。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不瞞您說,剛才下官送來的禮物,都是這些商人帶來的。” 趙普拿起桌子上面的禮單“章御史,我看上面列舉了許多海外的奇珍,許多物件都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這些商人是從哪里搞到的?” “具體情況下官也不知道,這些商人的頭領據說來自于海外 ,他們能搞到許多海外的奇珍。相爺,您還記得在去年,吳越國曾經給官家進獻了一瓶酒的事情嗎?” 趙普點點頭“確有此事,吳越國去年送來一瓶價值十萬貫的好酒,瓶身晶瑩剔透,是用萬年水晶制成的。我有幸和官家,還有御弟一起分享了這瓶舉世無雙的好酒。這酒性如烈火,當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啊!” 章允懷微微一笑“不瞞相爺說,這酒就是現在押在開封府里的這些商人從海外帶回來的。” “哦?”趙普有些動容,“看來這些商人的來歷不簡單啊。” “相爺,這次下官給您帶來了十壇烈酒,品質和您在皇宮里喝過的差不多。您有暇時可以嘗嘗。” 趙普指著禮單問道“這上面寫的‘五糧液’,就是那種烈酒?” “是啊,五糧液就是當今舉世無雙的好酒,您可以嘗嘗嘛。” 趙普很感興趣,他喚來管事,讓他馬上去把五糧液取來。 管事很快就拿進來一個小酒壇子,這壇子外面包裹著綢緞,大約能裝二斤烈酒。 趙普示意管事打開,管事解開綢緞,然后打開了酒壇子的封口。 瞬時,一陣濃烈的酒香就飄散出來,趙普不禁說道 “就是這個味道,和去年在皇宮里的喝的那瓶是一樣的。” 管事給趙普倒了一杯烈酒,趙普看著這清澈如水的烈酒,抬頭問道 “章御史,你知不知道,這酒售價幾何啊?怎么也不能值幾萬貫吧?” “相爺,這壇酒在江南也就賣幾貫錢一壇吧。” “那為什么去年的那瓶酒賣出了天價?” “還不是因為酒瓶子是用萬年水晶雕琢而成的緣故,畢竟物以稀為貴嘛。” 趙普端起杯子,輕輕的抿了一小口。 “啊,確實就是這個味道,性如烈火,回味綿長,確實是好酒。” 趙普放下杯子“章御史,我還有些疑問,如果這酒來自于海外,不能賣這么低的價錢吧?” “相爺明鑒,這酒不是來自于海外,就是在吳越國的明州做出來的。這些商人聯合明州的豪族崔氏,就是在明州地區做出的這些美酒。現在已經在江南風靡一時,許多人都喜歡喝這些美酒。” 趙普思忖片刻“看來這些商人來汴梁城,也是為了這烈酒的售賣事宜,不然也不能請章御史來做說客了。” 章允懷拱拱手“相爺真是敏銳,他們確實是想在汴梁城售賣這些美酒。不過大宋朝廷對酒類的售賣管理的非常嚴格,他們現在苦于找不到門路,只好來求助于相爺您了。” 趙普面色有些凝重“章御史,這件事情非同小可,我就是有心幫助他們,也必須小心謹慎啊。這樣吧,我要好好想想如何操作這件事情,過幾天答復你吧。” 章允懷急忙說道“不急,不急,下官也知道,這件事情是急不得的。可他們現在被抓進了開封府,務必請您救救他們啊。” 趙普笑了“章御史不必心急,他們不會有事的。” “哦?這話怎么講?” “章御史不知道,跟他們一起被抓進去的李繼隆,是李處耘的長子。而開封府尹和李處耘相交莫逆,他們不會有事的。” 章允懷暗想,我當然知道趙光義和李處耘的關系,不找這個由頭,我怎么給你送禮啊。這個趙普也是夠貪的,收了這么多禮物,卻不想辦事啊。 章允懷故意憂心忡忡的說道“相爺,還是請您出手相救他們吧。李繼隆肯定是沒事的,可府尹大人不一定會管這些商人啊。下官怕開封府的衙役,牢子們看他們是南邊來的商人,就想勒索錢財而故意折磨他們啊。” 趙普沉吟片刻,然后說道“這樣吧,我先派人去開封府打探一下情況,然后再定奪如何?” “那就多謝相爺了。” 與此同時,趙光義回到了開封府。 他進入府衙之后,何推官迎上來見禮。 趙光義擺擺手“不必多禮,李家的小子和那伙商人怎么樣了?” 何推官笑道“府尹大人,李繼隆和那些商人都在呼呼大睡呢。還有李家的那些兵痞,都醉的不行了。” 趙光義說道“你讓人不要動李繼隆和那伙商人,把他們集中到一起看管。然后把李家的護衛都丟進大牢里面。我去書房歇息一會,你把泰欽大師帶來見我。” 趙光義慢慢的踱進了書房,侍奉他的仆役端來了茶水,趙光義坐下來,一邊喝茶,一邊思考這件事情。 不一會功夫,何推官就帶著泰欽進來了。 趙光義對何推官使個眼色,后者心領神會,就退出去了,然后關好了書房的門。 這時,天色漸暗,屋里已經點起了蠟燭。 趙光義笑著說道“大師請坐,來嘗嘗從南方搞到的好茶。” 泰欽也不客氣,在趙光義對面坐下。 趙光義給泰欽斟了一杯茶,泰欽拿起茶杯,仔細觀察了一下,然后喝了一小口。 “大師覺得這茶怎么樣?” 泰欽笑了“府尹大人,這茶就是和李繼隆一起被抓來的那些人的產業啊。” 趙光義很驚訝,這些茶最近在汴梁城里風靡一時,十分受豪門和富戶的追捧,比起原來加羊油和香料的茶湯來,這種沖泡的茶湯碧綠清澈,回味甘甜,令人感覺很清爽。 “大師,這些茶是那伙商人搞出來的?” “沒錯,我跟了他們一路,一直在喝這種茶湯。” “大師,這茶在汴梁城售價可是不菲啊。據說現在一斤茶葉,已經炒到百貫以上了。大師,你給本官說說,這伙商人到底是什么來頭?” 泰欽喝了口茶水,緩緩說道“府尹大人,灑家結識這些人,是在去年。他們去金陵城行商,然后去清涼寺游玩。灑家正在寺外的林子里吃狗肉,有兩個人走進來和灑家攀談。 這兩個人,一個是明州豪族崔家的家主,名叫崔道述。另一個是名滿江南的才子那喆。” “崔道述?那喆?本官好像聽說過這兩個人。我想想,去年中秋在金陵城掀起很大波瀾的,就是這兩個人吧?” 泰欽點點頭“就是他們,這兩個人去年可是鬧出了很大的動靜啊。” “呵呵,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真是絕妙好詞啊!現在這幾首曲子詞,已經在汴梁城里廣為流傳了。大街小巷的青樓楚館,都在傳唱納蘭容若的詞呢。大師,你說的那喆,真的是納蘭容若的后人嗎?” “這是沒錯的,灑家和他們相處了一段時間,不時就聽到那喆嘴里經常說出來幾句新詞,灑家敢肯定,那喆就是納蘭容若的后人。” 趙光義十分的喜愛納蘭容若的曲子詞,他急切的問道“大師,有什么新詞,快說出來給本官聽聽。” 泰欽笑道“府尹大人不必心急,灑家對這些曲子詞不感興趣,所以沒有記下來多少。您如果想知道這些曲子詞,就等后院的那個醉鬼醒過來吧。” “后院的醉鬼?是那些喝醉的商人嗎?” “不錯,這些商人的頭領,名叫杜大雷,是那喆和崔道述的結義兄弟。他肯定知道許多納蘭容若的曲子詞。” 趙光義現在還是個城府不深的文學青年,他立即走出書房,對侯在外面的幾個衙役吩咐道 “你們去關押李繼隆和那些商人的地方,把李繼隆和一個叫杜大雷的商人弄醒,然后帶過來。” 幾個衙役躬身施禮后走了,趙光義走進了書房。 “大師,你接著說吧。” 泰欽點點頭“灑家結識了崔道述和那喆之后,就受他們的邀請,隨他們去了明州。在那里又結識了他們的其他兄弟,其中就有這個杜大雷。” “他們兄弟幾個啊?” “他們一共是七兄弟,崔道述是最小的一個。還有一個安大郎是軍漢出身,其他五人都是從海外歸來的商人。” “那喆和這個杜大雷都是海外歸來的商人?他們是漢人嗎?” 泰欽開始忽悠“沒錯,他們都是漢人。他們的先祖,都是在唐時的軍漢。在怛羅斯之戰時,被俘后帶到西方的。這些人在西方萬里之外娶妻生子,一直繁衍至今。后來他們五兄弟心念故土,就萬里跋涉,回到了中原。后來他們認識了崔道述,他們相見甚歡,然后就結拜為兄弟了。” “大師,你說的那個軍漢,叫什么安大郎的,怎么高攀上這些人的?” “安大郎是崔道述的護衛,在北方契丹境內保護商隊的時候,他救了五兄弟的性命,所以他們才和他結為兄弟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