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討董檄文寫好,請過目。”吳用將檄文寫在絹布上,遞給**。
**發現,雖然早在西漢時期就有紙出現,到了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紙張的制造方法和材料,使得紙進一步發展。但是在現在這個漢末。紙張雖然也是在用。但是并不是像后面那些朝代那樣有各種各樣的好紙,這時候的書寫工具還是混合著用。
有錦帛,有紙,也有竹簡,木牘。在這種很重要的文書上,吳用還是選擇了錦帛。畢竟紙張的制作水平還是不太夠,制造出來的紙張并不是那么好用。而且就算是好用,數量也不夠啊。
**好歹來到這個時代兩三年了,跟著吳用、盧植、蔡邕等人學過。閱讀起來都是沒有任何障礙。
“余嘗聞逆賊起而賢人生。昔諸呂為亂,平勃奮起。莽逆篡朝,竇融憂心、蓋因其忠臣不發,則社稷難安。余曾讀秦紀,趙高跋扈而李斯附逆。則百二秦關一朝易主,非喪于楚漢,但毀于權奸而已。丞相董,嘗自稱忠良之臣,然細數其實,大謬而非……”
洋洋灑灑五六百字,**倒是看的有些眼熟,這個吳用寫的好像是那個名人之前寫過的。不過**也記不清楚了,但是看到這篇五六百字的討董檄文。
在心中吐槽,寫個東西就喜歡在開頭先寫前人的一些例子,然后在拿前人和現在的人做對比,在最后才將自己的目的講出來。
呃,不過后世的學生寫作文也差不多。總是要在自己的作文中,寫幾個中外名人的故事,好為自己的文章做論證一般。
**覺得吳用這篇討董檄文似很不錯的,但是覺得有些嗦。
“干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除奸佞。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漢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搖搖頭,在另外一張空白的絹帛下書寫了新的討董檄文。這篇短的討董檄文,是**憑借記憶書寫出來的。也是忘了當初在哪里見過。
**的字寫得丑,因此讓吳用照抄二三十份布告天下,派出快馬往各個有地盤有兵馬的諸侯手中送去。等待著他們一起興兵討賊。
當然討董檄文由**寫好了,這個矯詔由吳用來寫,先對天下發出矯詔,討董檄文隨后也將送到各路諸侯之中。
詔書是天子要諸侯前去救他,除掉國賊。當然這不是劉協寫的圣旨,乃是**讓吳用編的,所以是矯詔。那是代表著皇帝的意思。給諸侯一個冠冕堂皇的出兵理由,而討董檄文這是代表著**的意思,是**號召大家一起討董。
……
檄文到了冀州渤海太守袁紹手中,袁初讀完之后,甚為喜悅。來他就朝堂上反對外戚和宦官互相專權奪利。外戚宦官打壓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官僚集團。后來好不容易除掉了十常侍等宦官,而大將軍何進也被殺了。
這一下外戚和宦官都玩完了,那這個天下還是得要世家大族,豪門貴族來輔佐朝政。而他袁紹出身級世家汝南袁氏,那這個天下還不是得要他袁紹來處理。
只是沒想到,倒是讓那董占了便宜。趁機大兵入京,他袁紹反而是被董逼著倉皇逃回了渤海。雖然董為拉攏他,讓他擔任渤海太守。
只是袁紹已經跟董鬧翻了,區區一個渤海太守明顯沒有能夠滿足袁紹的胃口。現在一見到東萊郡太守**發來的檄文。立馬拍案叫好,其實袁紹早就打算出兵討伐董了。
“好,這個非魚雖出身低微卻是個敢于做大事之人。來人召集諸位將軍,商議出兵!”袁紹興奮的對府中其他謀士道。
袁紹在一番商議之后也同樣通知其他諸侯,號召大家一同起兵。
而冀州牧韓馥接到了**的檄文,來韓馥是不想理會**的。但是他也接到了袁紹的統治,希望韓馥能夠一同出兵,并且供應糧草。因為這個冀州民人殷盛,兵糧優足,比如渤海郡論人口乃是上百萬人,比**的東萊郡多一倍不止。袁紹希望韓馥共同起兵。
不過韓馥這個冀州牧乃是董為了拉攏他,直接讓他當了冀州牧。這讓韓馥有些為難,自己冀州牧的位置乃是董所封,若是反董是不是他過于人行徑?但是自己又曾經是袁家的門生,他之前能當上御史中丞還多虧了袁家的相助。
袁紹那也不好拒絕,便將手下之人招來將事情一,然后問道:“今當助袁氏邪,助董邪?”
治中從事劉子惠正色:“興兵乃是為了大漢,如何什么袁氏、董氏!”
聽了劉子惠的話,韓馥很是慚愧。韓馥的話也讓在場的別駕沮授很是失望,覺得韓馥不是一個可以成就大事之人。
事實上韓馥最巔峰的時候,謀士有田豐、沮授、審配、劉子惠等人,武將方面有張、麴義等將。可惜他沒有一顆王霸之心。終究只能是為他人做嫁衣。
……
在陳留的曹操正在桌案上奮筆疾書,正是一篇討董檄文。此前曹操在洛陽刺殺董失敗之后,從洛陽逃回了陳留。散盡家財,又得到郡一個大土豪衛弘的資助,倒也是招募了一些兵馬。
“阿瞞啊,這是東萊郡太守的討董檄文,你看看。”曹操的父親曹嵩從門外走來將**的討董檄文放在遞給曹操看。
嗒~
曹操的筆掉在了地上,曹操皺著眉頭看了一眼,然后再看自己寫好的討董檄文。曹操有些驚訝,這篇跟自己寫好了的討董檄文,文字上雖有些不同。但是大致意思差不多。
“父親,孩兒準備起兵!”曹操很是堅定的。
“也好,大丈夫應當如此,建功立業。”曹嵩雖然有些擔憂,但還是頭同意。
……
南陽袁術不屑的看了一眼**的討董檄文,雖然對**很是不屑。但是畢竟曾經都在大將軍何進手下混過,一起誅殺過十常侍。并且袁術之前就拒絕跟董合作,這才逃出了洛陽。
因此袁術就算是對**很不屑,但依然同意起兵討董。
……
其他諸侯在接到**發的檄文之后,有些是立馬準備軍馬,要參加討伐董,這大多是關東諸侯。
但是也有一些諸侯并沒有響應號召。
比如益州牧和荊州刺史就沒有參加。還有涼州和并州及司隸地區的諸侯基上沒有人出來反對董,反而是支持董,畢竟這些地方時董的勢力范圍。(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