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也是后周廣順三年,此時做皇帝的,是從前的后漢大將郭威,他在四年前起兵造反,攻入京城時,縱容軍士大肆搶掠,逼太后任他為監(jiān)國,卻終于在第二年的正月丁卯日改元稱帝,定都汴京。
他出身貧寒,平生節(jié)儉,即位后,也知道百姓的疾苦,聽聞南唐饑民蜂擁而入,倒也不加阻攔,道:“南唐子民,和我的子民是一樣的,聽憑他們糴米過淮罷了。”
宰相范質頗有隱憂,恭禮道:“南唐這場災荒,饑民太多,我國數年積糧,是為了開疆拓土之用,豈能被他們蠶食?”
郭威唇角牽動,轉向身旁侍立著的柴榮。他是皇后柴氏的侄子,已被郭威收為養(yǎng)子,目下封為晉王,領京畿諸事。柴榮三十余歲,神貌英武,精明強干。他見郭威似有垂詢之意,便微笑道:“皇上的意思,是想效仿馮諼市義吧?”
郭威“恩”了一聲,注目于他,微微點了點頭,神色之中頗見嘉許。
那個馮諼乃是戰(zhàn)國時侯,齊國孟嘗君的一位門客,因貧困而寄食在孟嘗君門下的,于是眾人都對他頗為輕賤,給他最下等的草客待遇。過了沒多久,馮諼靠在自家門柱上,彈劍做歌道:“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聽了,便將他飯食比照門下魚客。此后他又曾兩次抱怨“出無車”、“無以為家”,孟嘗君也都一一滿足。某日,孟嘗君要在自己的封邑薛地收回放出去的高利貸,便貼出個告示,問誰懂得會計之術,可以收帳?馮諼在告示下大筆一揮,書曰“能”,可是到了薛地,馮諼卻沒有收錢,他當著百姓的面,將債券盡數燒毀,還這是孟嘗君免去了他們的債務。百姓歡呼雷動,口稱萬歲不絕。回去后,對孟嘗君道,這是為他買回來的“義”。孟嘗君雖然生氣,也不好再什么。直到幾年后,孟嘗君被齊國國君猜忌,沒奈何之下回歸封邑,薛地的百姓扶老攜幼,出迎百里,孟嘗君才明白了馮諼當年“市義”的妙用。之后馮諼屢出奇計,孟嘗君終生為齊相,而無絲毫禍患。
此時柴榮到市義的典故,范質深覺有理,不免贊嘆。柴榮再道:“還有一事,南唐旱蝗災害,百姓無糧,軍士們亦是如此,咱們的米,買給南唐百姓自然是可以的,若是有人借此囤積軍糧,卻是不可不妨。”他想了想,再對郭威道:“還請皇上下一道旨意,以絕其患。”
郭威點頭稱是,便于八月己未日,下旨道:唐國百姓以人畜負米者,可以通行無阻,若是以車馬舟船來載米的,卻不能放行。
這樣一來,南唐百姓危困緩解,軍糧短缺,依然迫在眉睫。冬十月時,李璟下令修筑楚州白水塘,以溉屯田。并命親吏車延規(guī)、傅宏督辦其事。
車延規(guī)只是一介內臣,并無處政之法,駐于常楚二州后,便頒傳詔書,命洪、饒、吉、筠四州百姓,力修復湮廢的陂塘。這是好事,只是他催逼甚急,加之為人苛刻,事無巨細,都要得到他的準許才能施行,他是官家委派的欽差,地方官吏也不敢得罪,只好硬著頭皮按他的意思辦,一時之間徭役繁重,民怨沸騰,更有甚者,導致盜賊群起,不可收拾。
消息傳回了金陵,李璟卻似乎不在意,楚州刺史連上奏章,他既不批示,也不反駁,朝臣中有人論及此事,他便淡笑著,不予理會。
事情卻不因為他的沉默而減弱,筑塘屯田的詔命下達后,地方吏往往借此名義,強奪民田,乃至橫征暴斂。江淮騷然而動,每日都有無數百姓,以數丈青竹去節(jié)點燃,當作香燭般插在中庭上,仰天訴冤。哭號聲聲不絕,端的引人落淚。
這日剛剛上朝,便有一人站出來,對李璟道:“白水塘之役修筑至今,未見其功,卻惹來江淮騷亂,成了危害社稷之事,停止屯田,已是勢在必行,還請陛下明察!”
李璟向下看了看,見那人站在群臣末尾,離得太遠,面貌都看不清晰,因問道:“那是誰?”
那人走上幾步,叩頭道:“臣名叫徐鉉,試知制詔之職。”
李璟“哦”的點了點頭,心想,這人也算是國家老臣,不可太駁他面子。于是他便笑了笑,道:“我國正歷災荒,補充軍糧也是不可稍緩的事情。”
徐鉉頷首道:“陛下所言甚是,國不可無軍,軍不可無糧。只是,還須權衡利害,才好定奪。古人云,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屯田對軍伍有利,但對于百姓來,卻有絕大損害。”
李璟聽見他起“君為輕”這句話,未免心中不樂,聲音也微微有些冷,道:“我國兵士數十萬,難道就肯餓著肚子戍守?如今北有后周,南有吳,隨時都會有戰(zhàn)事發(fā)生,屯田既然于軍有利,便如同于國有利,即便是舉國反對,也要堅決執(zhí)行下去!”
徐鉉大急,又力陳弊害,李璟卻只是搖頭反對。一時間心中還默默的想:“這般不懂得順應君王,難怪你在南唐多年,還是個的知制詔。”
起來,李璟對此人還有些了解。徐鉉字鼎臣,乃是揚州廣陵人。十歲便能屬文,頗有才華,與韓熙載齊名,江東謂之“韓、徐”。他少年時出仕南吳,任校書郎,南唐立國后又仕南唐李昪父子。他為人簡淡寡欲,卻直率的很,與時任宰相的宋齊丘甚是不協。是以,雖然他與弟弟徐鍇都在南唐朝中為官,卻一直沒有什么升遷的機會,還差點惹來大禍。
那是幾年前的事,一日軍中傳來檄文,徐鉉展讀時,發(fā)覺用詞援引不當,一時書生氣發(fā),和徐鍇指章摘句,毫不客氣的評論了一番,洋洋灑灑數千言,竟然流傳在江南士子手中,很得人望。他卻不知道,寫這篇檄文的,正是宋齊丘的好友湯悅。
湯悅知道此事后,氣憤不已,與宋齊丘密謀,借機誣陷徐鉉兄弟泄露軍機,當時李璟即位不久,對宋齊丘事事倚重,也沒有細查,就下旨將徐鉉貶為泰州司戶掾,徐鍇貶為烏江尉。
這事其實也不難解決,只要徐鉉面見李璟訴冤屈,或者對宋齊丘俯首認錯,都可留在金陵,卻不想,他兄弟二人偏是執(zhí)拗脾氣,詔命一下,便收拾行囊,出京而去。幸好事隔不久,李璟便查出了事情的始末,將徐氏兄弟官復原職,不然的話,他們在窮鄉(xiāng)僻壤呆一輩子,也不定。
事后,李璟曾問徐鉉,為何不來申訴,徐鉉只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李璟偷笑之余,也對他這般直率記憶深刻。
此時徐鉉一力進言,李璟卻只是不允,眼看局面有些僵,站在一旁的弘冀對徐鉉笑了笑,示意他不要再,便眾而出,朗然道:“父皇,若當真如徐大人所,事情卻也十分嚴重。軍糧固然要緊,民怨也不可不查,若是再有心機叵測之人,借機煽動民變,那就更加得不償失了。”
李璟看了看他,微微垂首,“嗯”了一聲,沒再話,弘冀再含笑道:“既然父皇不想停止屯田,兒臣倒有了兩的主意。”
李璟坐直了身子,點頭道:“你且來聽聽。”
弘冀道:“民怨之始,并不在于屯田,而是在于官吏作惡,也或許是車延規(guī)指揮不當所致。惟今之際,只要父皇下旨,選一名忠直朝臣前去安撫百姓,罷免酷吏,百姓能夠安居樂業(yè),自然不會再鬧。”
朝中眾臣聽了,也覺得此法可行,紛紛出言支持,徐鉉當即主動請纓,也照準了,弘冀笑了笑,又道:“車延規(guī)是父皇的親吏,若僅僅是徐大人前去,只怕分量不夠,難以壓服。若是有一名皇子同去,便萬無一失了。”
李璟想了想,道:“你覺得誰去合適?”
弘冀想,自己多年來駐守常、潤二州,對當地景況也有所了解,派自己前去是再合適不過了。他還未張口,卻見七弟從善站出來道:“我推舉六哥從嘉。”
李璟思量道:“從嘉?他從未辦過政務,這些年只是讀書寫字,想來也不太明白朝中局勢。”
從善連忙接口道:“諸位皇子中,只有六哥還不曾理政,這對他來,未免太不公平,此次前往楚州,只是安撫,六哥性情溫和,定能勝任。”他著話,還看了弘冀一眼,見他面色漸冷,雙唇抿成了一條細線,便微微一笑,不以為意。
李璟笑笑:“那倒是,從嘉這孩子就是脾氣好。”他清了清喉嚨,朗聲道:“便這樣決定吧,六皇子從嘉與知制詔徐鉉,不日前往楚州,處理當地事務。”
宮女鳳兒捧著個描金漆盒,輕提裙擺,邁過了一道門檻,走入皇后宮中。
此時已到初冬,午后難得一見的陽光溫暖和煦,曬得人渾身舒泰,神思困困中,鳳兒有些撐不住的打了個哈欠,卻連忙止住,左右張望片刻,見沒人注意到她,這才整了整衣衫,向內通傳。
前來應門的是個約莫十**歲的宮女,她對鳳兒擺擺手,道:“輕聲些,皇后娘娘才吃了藥睡下,莫要驚動了。”鳳兒微微一福,道:“這位姐姐,皇上差我前來送些滋補的丸藥,是要親手交給娘娘,才好回去復命的。”
宮女以袖掩口,“嗤”的笑出聲來,道:“我叫慶奴,是服侍皇后娘娘的宮女,什么這位姐姐那位姐姐的,被人聽見笑也笑死了。”
鳳兒也笑笑,還是恭謹道:“慶奴姐姐。”
著話,慶奴已拉著她的手走至廊檐下,兩人并排坐著,不一會兒的工夫,各自睡意濃重,蔫頭耷腦。慶奴笑道:“咱們聊聊天吧,躲過困去就好了。”
她見鳳兒點了點頭,便笑著問道:“你在哪一宮服侍?我從來沒見過你。”
鳳兒道:“我進宮時候不長,目下是在書房當值。平時就是整理書冊,打掃房屋,等閑也不能出來的。再,我笨的很,也做不來這般近身服侍的活兒。”
慶奴“哦”了一聲,露出羨慕容色,復道:“當今皇上和眾位皇子都是愛讀書的,你在書房,不是能經常看見他們了?”
鳳兒笑道:“也不是啊,皇上和眾位殿下看書的時候,身邊只留幾名貼身宮監(jiān),我這般粗手笨腳,又不會察言觀色的,起來也是沒有機會。”
慶奴握著她的手,笑道:“你這個人啊,就是太自謙了,你生得如此美麗,便是那些嬪妃們,也難有幾個能夠媲美的,依我看啊,你早晚是要飛黃騰達,高升一步的。唉,我就不同啦,一輩子就是做宮女的命。”
鳳兒淡然微笑道:“慶奴姐姐自己就是個美人兒,卻來取笑我。”到這里,話頭一轉,問道:“皇后已病了兩日,到底是為了什么?”
慶奴嘆了口氣,道:“還不是為了六殿下從嘉么,他和徐大人去了常州、楚州,一直沒有音信。皇后日夜擔心,就這么急出病了。”
鳳兒輕笑:“到底是母子情深,六皇子才離京不足半月,不定是政務繁忙,抽不出空兒來。”慶奴道:“話是這么,不過六殿下還沒出過遠門,娘娘擔心他也是應當的。”
鳳兒心中一凜,連忙道:“那是,那是。”
隔了一會兒,慶奴又笑問道:“六殿下經常去書房的吧?我看那幾位皇子里,還是他學問最好,人也生得俊秀儒雅。最難得的是不拈花惹草,你看宜春王從謙,才多大的人兒,妾侍倒有好幾個了。”
“六殿下么。”鳳兒吐出這幾個字,便想起當初在書齋中,與從嘉相遇時的景況,她面上微微發(fā)熱,恍惚著道:“他倒是不常來。”
慶奴盯著她的臉兒,眨了眨眼,笑道:“瞧你,神色都不對了,你是不是喜歡六殿下?不如這就進去對皇后娘娘了,好讓你稱心如愿。”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