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
威利一臉無辜的用一副“臣妾做不到啊!”的表情看著白玉璽。
“好吧……咱們這都掉下來多少層了?”
白玉璽只能東張西望的,希望能夠找到減緩墜落速度的辦法。
不能再像這樣沒完沒了的砸下去了,不然真像黑老外所的,非得一路砸穿到阿美利加去不可。
“1層!”
“直線墜落了一千多米!”
“咱們現(xiàn)在是在負海拔145……16米了。”
女學神在這種狀態(tài)下,竟然還不忘操作她手中的幾樣儀器,也不知道在檢測著什么。
那堵“銀色墻壁”就在他們不遠處耀耀生輝,面積已經(jīng)擴寬到視線盡頭,看去就像是一幅銀色的電影幕布。
“那東西到底是什么?”
因為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一身的特異能力又被特殊磁場環(huán)境限制,根就想不到辦法改善這種不斷墜落的狀態(tài)。
白玉璽也有些一籌莫展,心亂如麻之下只能沒話找話的隨口問了女學神一句,其意卻是希望她能給自己意見。
“不管那東西究竟是什么。”
蘇可相當肯定的道:“肯定不會是地球上的東西!”
著,她終于忙完了手中的探測,通過個人信息終端,將一副虛擬投影投射到了眾人的頭盔視界之中。
只見一座直立橄欖球狀的虛擬空間,呈現(xiàn)在了他們的視野里。
這座橄欖球空間,兩頭尖中間粗,而有一顆不斷閃爍的光,正在逐漸向下閃動,旁邊還跟著一個負的海拔讀數(shù)。
那顆光,顯然就是他們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而在他們的下方,還有密密麻麻不知道多少層,用虛線隔開的空間。
最奇特的是,在橄欖球空間的縱切面中,鑲嵌著一枚沖浪板模樣的銀色物體,自然就是象征那面銀色的墻壁。
“根據(jù)我連接你蒼龍裝甲上的探測裝置獲得的數(shù)據(jù)。”
“這座巨大的地下空間,最窄的部直徑大約米,而最寬的中部應該有5米!”
蘇可冷靜的道:“按那座銀色物體的比例推算,假設它整體都是被這座橄欖形地下空間包裹起來的話,那么粗略估計它的總長度應該在一萬米到一萬五千米之間!”
“臥槽!”
“十五公里長?”
目瞪口呆的白玉璽,都忍不住爆了句粗口:“那豈不是相當于鑿穿了地殼?”
他好想問,就這么時間,女學神你是怎么在不斷墜落的狀態(tài)下計算出來的?
“鑿穿地殼到不至于,大陸板塊的地殼,平均厚度高達四十公里,連一半都不到呢。”
女學神隨口解惑道:“我現(xiàn)在好奇的是,這座橄欖形的地下空間,顯然不是自然形成的。”
“再加上那些平均五十米一層的巖殼,所形成的橫截面支撐結構,顯然是受到那座銀色物體的影響造成的。”
“而通過幾種不同的檢測方式,對銀色物體表層的附著物進行交叉對比,初步判斷該物體存在了超過十億年以上。”
“但奇怪的是,銀色物體周圍的巖石材質(zhì)……即便是同一塊巖石上的不同部位,所形成的年代也偏差巨大,最遠在七八億年前,最近卻在一萬兩千年前……這可能是因為檢測設備簡陋,并且只是粗略檢測所造成的結果。”
蘇可搖了搖頭道:“但我懷疑這東西,有可能是遠古時期,地外文明在地球上留下的一座外星設備,而且從目前的種種跡象來看,它內(nèi)部的機構保存完好、運轉正常,恐怕還在持續(xù)運作之中!”
“學姐!”
“咱們現(xiàn)在能先不研究科考的問題么?”
白玉璽被女學神逮住機會就科普的行為,弄的有抓狂的道:“你還是先幫忙想想,咱們要怎么脫離現(xiàn)在這種狀況吧?”
他現(xiàn)在才不關心,這座像沖浪板一樣的銀色物體,究竟是天星人的基地,還是天狼星人的基地呢!
他現(xiàn)在關心的是,他們這群還在不斷往下墜落的人,到底要怎么才能停下來?
超常界的事情就夠讓人頭疼的了,你這突然又冒出個外星人之謎來,很容易讓人出戲好吧?
“咦?”
蘇可錯愕道:“你沒有察覺到么?”
白玉璽更不解:“察覺到什么?”
“咱們快到底了啊!”
蘇可指了指白玉璽身上的蒼龍裝甲:“我還是從你的裝甲數(shù)據(jù)庫里,留下的電磁感應數(shù)據(jù)中,分析出來的以上信息啊?”
“電磁感應數(shù)據(jù)?”
白玉璽一呆,這才想起來身上這套蒼龍裝甲,可是蘇可為他特制的。
內(nèi)部加裝了各種信息反饋裝置,為的就是即時監(jiān)測他的體征數(shù)據(jù)和特異能力使用狀態(tài)。
而蘇可身上的那套科研型裝甲,則可以同步他身上這套裝甲內(nèi)置的信息反饋數(shù)據(jù)庫,以便于隨時獲取各種數(shù)據(jù)信息,相當于是變相的借用了他的三重感應能力。
但女學神是怎么,從他自己都沒察覺到的電磁感應反饋信息里,分析出這么一大堆有的沒的情報數(shù)據(jù)的?
“雖然你的電磁感應探不到底,但是反饋回來的信息中卻顯示。”
“在負海拔米以下,就沒有這種巖殼構成的橫截面支撐結構了!”
蘇可一邊解釋著,一邊不知道通過什么方式,抹去了橄欖球空間下層的絕大多數(shù)巖殼層。
不要看蘇可身上這套看似臃腫難看,遠沒有蒼龍裝甲威武帥氣的“智龍科研裝甲”。
雖然不具備什么戰(zhàn)斗力,但經(jīng)過她的精心設計,其內(nèi)置的各種儀器裝置,卻足以讓她像一座移動的人型實驗室一般,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各種檢測、試驗和研究。
嚴格來,“智龍科研裝甲”具備的超限科技含量,還要高于白玉璽他們身上的第五代超限裝甲“蒼龍”,理論上應該算是七代半,甚至第八代的超限裝甲了。
“……而下方的巖殼,則遠比上方要厚實。”
蘇可嚴肅的到:“而且被震碎后恢復完好的時間,也早于上方的巖殼,目前相信已經(jīng)十分堅固了!”(未完待續(xù)。。)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