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張陵容正從后面追上來,他突然被救,自是滿腹的疑問,這些人是什么人?郭文鶯又是什么人?他還沒來得及問呢。
只是郭文鶯并不想見她,瞧見他過來,立刻讓路唯新攔住了,隨后帶著盧俊延幾個趕緊趕路去了。
他們一路行來,過了江蘇,到了浙江,剛一踏上浙江地面,便遇上一大批的災(zāi)民。
是今年浙江連續(xù)下了幾場大雨,遭了災(zāi),許多莊稼都被淹了,地方官員賑災(zāi)不力,百姓流離失所,只能攜家?guī)Э诘碾x開原籍,上外地謀生去了。
他們一路走著,看見餓得面黃肌瘦的百姓,郭文鶯心里別提多不是滋味兒。看看那些豪富之家和地方官員們,再看看這些有家歸不得,生存都難以為繼的百姓,其間的差距何止是巨大。
他們這一路上也沒有露出行藏,只是沿途看一些百姓疾苦,體察民情,順便瞧瞧這些官員們都是如何做官的。
這一日到了淮安縣,剛進(jìn)了縣城,正趕上縣太爺帶著人在粥場施粥。
粥場圍著不少人,都是破衣爛衫的百姓,只是粥鍋中的粥卻只是稀稀落落的只有一些米粒。
朝廷有令,凡是賑災(zāi)的粥場,必須要筷插不倒,這里的粥別插筷子了,都能照見人影了。
郭文鶯眉頭皺的緊緊的,讓云墨去查查到底怎么回事,若是官員玩忽職守,當(dāng)嚴(yán)懲不貸。
盧俊延在一旁道:“文鶯,這粥場能立起來都算不錯了,你看咱們這一道走過,看見幾個粥場了?這官員們不賑災(zāi),倒也未必是不盡責(zé),可能庫里根本就沒糧呢。”
郭文鶯道:“江浙一帶是魚米之鄉(xiāng),官庫里沒糧,那糧都去哪兒了?”
盧俊延動了動嘴,一副欲言又止樣,他在浙江為官一年余,多少對這官場中的貓膩也了解一些。這不管是賑災(zāi)銀還是賑災(zāi)糧,從上面調(diào)撥下來的不知要扒幾層皮的。從京里出來的時候扒一層,到了地方巡撫、按察使等扒一層,然后知府再扒一層,最后到了縣級就已經(jīng)所剩無幾了。
就是個府縣原來存的那些糧,這些年又是打仗,又是旱澇災(zāi)害,早就消耗的差不多了,就算沒消耗的,也都便宜了耗子了。此耗子也非彼耗子,都是那些看守的官吏監(jiān)守自盜,要么以次充好,要么擅自挪用,十個庫房倒有九個都是空的。只是這些都是極隱秘的事,朝廷若沒人調(diào)查就罷了,若是有人調(diào)查,這一連串拴在繩上的大部分官員都得吃瓜落。
郭文鶯看他神色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便是他不肯,她心里也有數(shù)。她在東南也待了近兩年,這些官員什么揍性她不可能一不知道,便是不細(xì)問多少也知道一些。
只是官員這般作為,到最后苦的還是老百姓。心里暗嘆一聲,想著等到了總督衙署,她一定好好整頓一下這兩省的官風(fēng)。
不過當(dāng)下關(guān)鍵的還是怎么賑災(zāi),讓災(zāi)民盡快能有口飯吃,不至于餓殍滿地,死太多人。她心下著急,便催促盧俊延等連夜趕路,終于在兩日后到了杭州地界。
杭州是古都,更是風(fēng)景秀麗之所。他們和盧一鈺及張明長等人約好了在杭州匯合,可是進(jìn)城之后,卻發(fā)現(xiàn)總督儀仗還沒到,沒耐何只能暫且等上一兩日。
他們是以盧俊延的名義進(jìn)的城,可沒想到剛?cè)氤蔷捅缓贾葜弥桶偷恼埶麄內(nèi)ジ把纭?br />
這位杭州知府只是個代理知府,新任的知府就是那個胖子,他在湖上受了傷,多半還在路上磨蹭著呢。這杜知府三十上下,行事進(jìn)退有度,郭文鶯看此人倒比那個肥胖的鹽商更適合做這知府位置。
這杜凌玉也是個會辦事的,熱情的邀請盧俊延住進(jìn)府衙,他雖不知道郭文鶯的身份,但料來是盧家女眷,對她也格外客氣。
郭文鶯問他杭州府庫里還有多少糧食,杜凌云倒是怔了怔,不過還是回到:“姐,咱們杭州府這兩年也不太平,糧食所剩不多。”
“還有多少擔(dān)?”
“不過兩百多擔(dān)?”
“附近的府縣能調(diào)來多少?”
杜凌玉心里奇怪之極,也不知道這位大姐問這么多做什么?不過他素來精明,一眼便看出就連盧俊延都對這位郭姐格外奉承,絲毫不敢違逆。心里料定這位姐定是不凡的,自也不敢稍有怠慢,便把杭州周邊幾個州府衙門的狀況了。
郭文鶯見他對個府衙狀況都了解頗多,不由心中暗贊,此人也真是個有本事的,她正是用人之際,回頭倒是可以留在身邊用用。
這杜凌云做過幾個府的同知,從二十歲做官,升到同知便再也升不動了,從江蘇到浙江這十年之中換了不知多少個地方,是以對各個州府都有些了解。郭文鶯每吩咐一件事都能對答如流,盡速想出解決的方法。
郭文鶯非常滿意,頭道:“那就把這些府縣的糧都調(diào)來吧,送到淮安幾個受災(zāi)嚴(yán)重的縣賑災(zāi)去。”
杜凌云“啊”了一聲,一時不知道她怎么會突然下令,這調(diào)糧的事可不是他一個代理知府能做得了主的。
他虛虛一笑,“姐,你可能不知道,閩浙兩省軍政事務(wù)是由總督大人統(tǒng)管,這調(diào)糧需要總督大人的手令的,沒有手令一粒米也調(diào)不出的。”
郭文鶯這才想起別人不知道她的身份,她讓盧俊延拿著總督手令去找杜凌云,讓他趕緊從周邊府縣調(diào)糧。
杜凌云雖奇怪這總督手令從何而來,還是遵令行事,他也是辦事妥帖,不過兩三日便調(diào)來了幾千擔(dān)糧。這些雖不夠賑災(zāi),但也可先解了燃眉之急,且等回了福州再行謀劃。
他們在杭州待了三日,總督的儀仗也到了,據(jù)是路上遇到了山洪阻路,是以才遲了幾天。
郭文鶯交待張明長派人跟著杜凌云一起去賑災(zāi),隨后讓盧一鈺帶著儀仗先行啟程,她則和盧俊延繼續(xù)微服去福州。
盧一鈺不放心她,勸道:“文鶯,聽路大人你們這一路遭遇匪徒,十分危險(xiǎn),你還是跟著儀仗走吧,好歹有眾多侍衛(wèi)保護(hù)著。”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