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丙聯合購物試營業的第三天,從一開門人流就開始爆滿,這種狀態一直到持續到晚上打烊。rg很多貨幾次斷貨,郭琳琳不得不緊急調度供貨商臨時送貨。
郭琳琳如釋重負。她在這一天過程中給郭陽打了三次電話,每次聲音中的興奮之色都溢于言表。
這其實早就在郭陽的意料之中。
C市在北方省是一個中等規模城市,經濟處在前列。市至今大型的專門超市實際上并不多,多數都是國有賣場比如人民商場的附屬超市,像艾丙聯合購物這種走大眾路線的平民超市暫時還屬于鳳毛麟角。
這就意味著艾丙超市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這也是郭陽有信心半年內在市開設5-8家連鎖門店的關鍵所在。有了總店的成功經驗,后續門店的經營其實就是批量復制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
而連鎖經營之后,艾丙聯合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占領市大眾市場,然后向周邊地區進行輻射。而于此而來的統一配送和集中智能倉儲管理,就又為郭陽設立物流公司打下基礎。
而連鎖實體門店、智能倉儲、物流配送這一整套行業體系的構建起來,都是在為郭陽進軍電子商務做鋪墊。
艾丙聯合購物良性經營,艾丙商貿公司就擁有了自己的資金鏈條。而再通過銀行融資抵押貸款,連鎖門店的開設完可以實現資金自籌。
實際上,作為連鎖超市業務的補充,郭陽還有更大的野心,他正在謀劃設立艾丙文化公司,涉足圖書連鎖市場。而連鎖圖書業務完可以依托于艾丙商貿構建起來的連鎖市場絡、倉儲體系以及物流架構,做大做強。
艾丙文化公司在郭琳琳的操作下正在走工商注冊程序,艾丙書屋總店的位置郭陽也基確定,之所以遲遲沒有轉化為現實行動,資金上的考慮是一方面,主要還是因為沒有可用之人。
艾丙文化這一塊,要有人來替他牽頭運作。
郭陽這盤棋鋪的格局很大,他不可能在某一個局部節點上投入太大精力。所以這一段時間他一直在斟酌人選。
郭陽終于明白,為什么很多民營企業慢慢都演變成體制落后的家族企業,就是因為人的問題。掌舵者人精力有限,外人又信不過,所以就把七大姑八大姨都給吸納進來,久而久之,企業就變成了積重難返的家族企業。
家族企業的弊端毋庸諱言。郭陽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要把自己的企業搞成“姓郭的公司”,職業經理人管理才是最可靠的。至于妹妹郭琳琳的介入,算是一個不可復制的特例。
早上在趕去報社上班的路上,郭陽漸漸拿定了主意。先培養艾丙聯合商貿的管理團隊,然后再從中選拔出優秀人才,作為職業經理人充實到自己規劃中的各大產業板塊中去。
艾丙聯合商貿公司包括郭琳琳、姚澤楷在內,現有員工17人。郭陽覺得完可以再招聘5-1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年輕人進來,雖然商貿公司暫時用不了這么多人,但可以為日后其他公司的運作儲備人才。
郭陽開車進了報社院內,停下車,沒有下車,在車里給郭琳琳打了電話。
郭陽從來不按常理出牌,讓郭琳琳多少有些無奈,她苦笑著:“哥,現在公司對管理人員的需求量不大,大多數都在超市一線,我認為沒有必要招這么多人進來,這樣會給公司造成極大的負擔!”
“琳琳,你不要光看眼前,要想想以后。我們以后不可能就只有這么一家店啊,還會有很多連鎖店,靠誰來管理?而且還有其他公司,都需要人去干,我的意思呢,就是把商貿公司作為管理人才培養基地,招聘一批、成熟一批、輸送一批……”
“琳琳,你參照正常的公司運營模式,馬上把商貿公司的管理架構搭建起來,該有的部門一個都不能少,相應的人才面向市場進行招聘!”
郭陽興奮,慢慢把自己并不是太成熟的人才培養計劃一點點給郭琳琳聽,郭琳琳一直在仔細傾聽,她這才意識到,原來哥哥的野望超乎了她的想象,他要做的根就不止是連鎖超市,他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
這一個多月來,郭琳琳覺得自己從哥哥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觀念上、思維模式上、行為方式上……與其郭陽靠郭琳琳來管理商貿公司和艾丙超市,不如是郭陽言傳身教引導郭琳琳快速成長。
跟郭琳琳談完,郭陽跳下車,抬頭仰望著湛藍的晴空,任憑清爽的秋風吹拂著他的面孔,心頭的躊躇滿志慢慢沉淀下去。這一刻,他依舊是北方晨報社一個不起眼的記者,他今天要參加首席記者的競聘。
也不知道趙國慶借鑒的哪家報紙的競聘模式,競聘采取競聘者人發表演講,由評審組打分和部分記者編輯代表現場打分評價。
競聘采取公開淘汰制。
第一輪打分后,十名候選人淘汰半數,留下五名進入第二輪。
進入第二輪的人員再次發表簡短的演講,再次由評審和員工代表打分評價,這一輪將五名候選人淘汰至三名。
第三輪就是三選二的最終決賽。
入選人員經報社黨委會和編委會研究予以聘任,就成為北方晨報社第一批首席編輯(記者),享受中層副職待遇。
郭陽走進報社辦公樓二樓的會議中心,競聘已經拉開序幕。報社以趙國慶為首的9名高管作為評審組成員,此刻正端坐在主席臺上,而臺下五六十名編輯記者代表分散各處表情各異。
郭陽進門,一道陰狠的目光投射過來,郭陽不用抬頭看就知道是李曙光。
林美美和眼睛張在后排向他招了招手,郭陽快步走了過去。
林美美側身嗔道:“郭陽,你怎么回事,你作為候選人怎么能遲到呢?”
郭陽笑笑:“路上堵車,晚了幾分鐘。”
眼睛張噓了一聲:“不要話,周政要上臺競聘演講了。”
郭陽聳聳肩,將目光投向臺上。
作為北方晨報業務能力較強的資深記者,理論部的周政在這一次的首席記者編輯評選中人氣很高。他第一個出場,大抵也代表了他的眾望所歸。
周政的競聘演講中規中矩,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但他勝在成熟老練,無論是同事還是領導,認可度都高。
周政的得分很高。9名評委給了9票,五十名記者編輯代表給了46票。
接下來的幾個競聘人陸續上臺發表演講,每人五分鐘。但沒有一個人得票數超過周政。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周政入選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李曙光倒數第二位出場。
看得出他非常緊張,準備得雖然很充分,但競聘演講的過程中還是出現磕磕絆絆。最終,9名評委給了李曙光9票,記者代表給了35票。
票數宣布完,李曙光自己都有些沒想到。員工投票他的票數不高,但評委卻給了滿票!
現場頓時起了一些竊竊私語聲,很多人不以為然,覺得領導層還是太偏袒李曙光了。
郭陽向臺上的趙國慶等人投過意味深長的一瞥,心中洞若觀火。李曙光的叔叔畢竟是宣傳部分管副部長,在這種公開場合下,報社領導誰也不可能不投李曙光的票去得罪人。
李曙光洋洋得意地走了下來,此時此刻,他的信心又回來了。他覺得自己的后臺終歸還是發揮了作用。
郭陽最后一個出場,他起身上臺,很多人驚訝的發現,他并沒有攜帶演講稿。
李曙光撇了撇嘴,坐在那里冷笑,心道準備脫稿演講嗎?真是狂妄的子,你根不知道這身就是一種形式,不在于演講的水平和口才高低,而在背后的很多東西。
郭陽走上講臺,先向主席臺上的評委鞠躬施禮,然后又向臺下的觀眾躬身致意。
主席臺上,趙國慶扭頭向身旁的張玉強壓低聲音笑道:“這子最后一個出場,竟然沒有帶講稿,這是準備脫稿啊。”
張玉強也笑:“如果脫稿的話,明他做的準備工作比其他人多嘛。”
趙國慶點點頭笑:“老張,你覺得他能出頭嗎?”
張玉強濃眉一挑:“我個人是希望能選拔出有業務能力的新人出來的,也希望能因此在報社內部建立起公開競爭、不論資排輩、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機制來。”
張玉強眼角的余光發現,其他領導都在側耳傾聽他和趙國慶的對話。趙國慶欣賞郭陽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們這些人給不給郭陽票,白了還是要看趙國慶的態度。
趙國慶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扭頭望向了正在演講的郭陽。
郭陽果然是脫稿演講,但雖然脫稿,但他演講的邏輯和層次分明,有條不紊,層層推進,把自己的優勢和參加競聘的想法通過最簡短的語言展示出來,得到了滿堂彩。
熱烈的掌聲響起,經久不息。
林美美興奮地鼓掌,眼睛張分明有點愕然,他完沒想到郭陽的口才竟然這么好。實際上,郭陽前世當了這么多年的領導,整天開會講話,脫稿演講的水平早就千錘百煉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