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樊鶯和崔嫣牢記著高峻所叮囑的話,兩個人也不出去,只是到高白和雪蓮的屋子里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黑衣人。樊鶯看出他的傷勢已無大礙,雖然閉著眼睛,但人卻早醒了。
這幾天黑衣人感受到高白和雪蓮兩人無微不至的照看,知道他們是受了高大人所托才會如此,不然,有三個自己也早死了。
他閉著眼睛卻聞到一縷異香進屋,心知肯定不是那個丫環,便睜開眼。是另外兩個他不認識的女子。她們年紀不相上下,略大的那個面目皎如明月、長裙曳地。略的那個宛若仙子,卻一身的胡服,馬褲、紋錦衫,腰帶扣上一顆燦爛的紅寶石。
他開口問,“高大人呢……”
樊鶯道,“你且不要多話,我們還想他呢,只是他眼下被事纏住了脫不開身。”
他欲言又止,有些心急的樣子。崔嫣道,“我們姐妹不知你有什么話要對高大人,他不在,你更要養好了傷才是當下的份,大概高大人不止想聽你的那些話吧。畢竟只有身體好了,不但能為高大人做事,有多少話也得清楚。”
她的話像是起了作用,黑衣人馬上安靜下來。
李彌在客房里候了一陣,看看天光放亮,便想去榮經縣再看一看。他的馬就拴在前邊,剛要邁腿入鐙,猛然發現這邊的馬鐙上似乎有干涸的血跡!血跡已經不很明顯,上邊覆了一層不知哪里踩來的黃土。他低頭在前后地上看看,沒有腳印,這才有些安心。
但是上了馬之后,昨夜在成都府的情形像道閃電一晃,他改了主意,撥轉了馬頭朝成都府飛馳而去。
劍南大都督潘若水忙了半宿,把外頭那些血腳步印子清洗干凈了,天也快亮了。他剛想歇口氣,便接到了威遠軍府的公事函。
折沖府的公事函中提到:該府下轄的銅山軍鎮,昨天夜里派出軍士十八人,在文進縣外山中夜訓,突遭大股不明暴民圍攻,十七人就戮、曝尸荒野,一人下落不明。為此,銅山鎮軍情激憤,已近失控。望劍南道三日內緝拿暴民歸案,否則便上報兵部,令到后派兵進剿。
潘都督聞訊,馬上叫上劉萬年,帶了十幾個護衛到達出事地點。現場已經被嚴密封鎖,威遠折沖府一個從六品下階果毅都尉帶著三十人守在現場。
十七個死去人都是便裝,都是被一種利器所傷。他們死態各異,但大都是被三兩招致命。山道上、道旁的樹木巨石上到處都是濺上的血跡,潘都督留意山石道上那些雜亂的血腳印,卻分辯不清個數。
潘大人問,“你們怎么知他們是銅山軍鎮的軍士?”
果毅都督尉三十幾歲,情緒仍很激動。他聞言上前,在一個倒斃之人衣服下隨便一翻,便掏出一只一寸寬、寸半長短的方竹牌,上邊用火漆燙著“銅山”兩字。他,“潘大人,難道是我們無事生非,把不是我們的人硬成是我們的?”
對于果毅都尉言語中的不敬,潘大人并不介意。折沖府兵的調遣由中央兵部牢牢掌握,地方官乃至十二衛都沒有調兵的權力。戰時,中央從各地調集軍隊,高級將領都是臨時委派。戰爭結束后,“兵歸于府,將歸于朝”。
平時,國的折沖軍府由十二衛和六衛率分領,但同時又按地域隸屬于各道,對府兵是有雙重節制的。潘大人笑笑,“不知是誰先發現的他們?”
都尉口氣緩和下來,“他們一夜不歸,我們就按著事前的布置派人來看,因而發現的還算及時。都督大人,不知你對此事有什么要,卑職還要去與我們折沖都尉承干將軍回稟呢!”
潘若水從這些人的致命傷口上出,這些人都是一人、一器所殺,根不是對方所“大股暴民”,他們可真會替自己遮羞。
江夏王府長史李彌飛一樣地趕到成都府潘大人的官邸,首先留意的是一進大門的臺階、地面,發現上邊并沒什么異樣。他徑直去了潘大人的書房,發現房門緊鎖著,一問,才知道有人命案,潘大人去現場了。
他聽了一下便趕來了,一來時正聽到潘都督對軍府一位果毅都尉,“官知道了,請折沖都尉承干將軍放心,大致已經有個眉目。但此事事關重大,官不能不謹慎行事。三日之限恐怕……還請將軍代為通融。”
潘大人看到李彌下了馬,十分謹慎地躲避著石路上已經干涸多時的血跡,他心里冷笑一聲,不動聲色地笑問道,“長史大人不辭辛苦,又跑過來了?”
李彌道,“我聽了便坐不住,哎!真是多事之秋!”潘若水暗道,“你心中無鬼怎么會再跑過來,不跑過來,在雅州又如何聽的這樣快?”
他特別對長史道,“幸好逃生了一人,這便是我們偵辦此案的關鍵。”又回頭吩咐劉萬年道,“馬上在左近各州縣貼出告示,遍尋那名軍士。”劉萬年領命下去安排。
而李彌暗自后悔,都是自己當時太過大意,以為那就是些打劫的流寇。但是即便是流寇也該是“除寇務盡”啊,歸根結底還是自己有些得意忘形了。
他連忙問,“潘大人,不知這一人可有線索了?”
潘大人道,“相信馬上就會有線索,李大人,我們拭目以待。”罷吩咐回衙,李彌在后邊一步步隨來,心中十分忐忑,不知道那個自己放生之人現在到了哪里。
又想,就算他站在自己的面前,又如何敢指認自己這位堂堂的江夏王府的長史?于是又有些放心。
再想想昨天夜里對汪夫人的野狼之,雖然當時不得不如此,但在此時此地就有些畫蛇添足,只能回去后再叮囑一下妹子,不要讓她多嘴。不然,他到哪里去找那么一群野狼?
文進縣令接到了兩封信,一明一暗,都是劉萬年大人送來的。他先看密信,劉萬年指示:裁役減銀,宜按部就班、務求穩妥,不生事非。因有折沖軍府攪和進來,這就不是他劉萬年能夠左右得了的。
縣令知道事情該怎么辦,一牽扯上折沖軍府,這事就超出了劉萬年的掌控,替人做嫁衣的事情,劉大人是不會做的。
他又看過第二封信,立刻大聲問手下,“昨天半夜在城外捉到的那個滿身是血的漢子,再速去牢中看看,搜一搜他身上有無黃竹軍牌,馬上回來報我。”(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