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日月當空照中華 正文 第二十六章 重開鐵冶

作者/哼哈大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朱大明把核查兵員等事宜安排下去之后,看著軍機處開始正式運行起來,心里總算是送了一口氣,可算是有人幫著自己干正事了。

    第二天照樣是不上大朝。內閣有李國鐠牽頭處理如今朝廷上下最關注的閹黨大案,然后再由軍機處牽頭處理自己最擔心的軍國大事,朱大明自己也是難得清閑下來了。

    這天上午,崇禎皇帝朱大明正在乾清宮東暖閣的御書房里,翻看以前的各種舊檔,熟悉當前的朝政事務,王承恩突然進來稟報,原天津巡撫、現工部尚書李邦華在宮門外請求覲見。

    朱大明一聽之下大喜,趕緊叫王承恩傳人進來。

    此前幾天,任命李邦華為新任工部尚書,其天津巡撫職務由兵部侍郎梁廷棟接任的圣旨一出來,第二天梁廷棟就領了圣旨前來陛辭。

    朱大明對梁廷棟的為人來就有點成見和看法,所以也沒怎么太在意,只是囑托他到了天津巡撫任上,要與李邦華辦好交接,對李邦華之前的作為,不要輕易改弦更張,要繼續建好拱衛京師的天津水師,做好為遼東鎮和東江鎮轉運糧草、保障后路的事情。

    梁廷棟作為兵部侍郎出身,還算是比較懂點軍務,對皇帝的意思他也明白。

    當然了,即使他不明白,皇帝既然這么了,他也必須照辦。

    朱大明看得出來,對于天津巡撫的任命,梁廷棟還是滿意的。

    朱大明對梁廷棟也得很明白,對他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將必發于行伍,今后所有的侍郎,要想在仕途上更進一步的話,比如任職六部尚書或者入閣為輔臣,都必須有巡撫的任職經歷,不懂具體政務的人,是不會再走上六部尚書或者閣臣的位置的。

    這也是朱大明的真實打算,今后不可能再有過去那樣的事了,一個人通過八股文考試成了翰林,然后再過個十幾年舞文弄墨的生活,就能入閣當宰相了。這是不行的。

    朱大明對梁廷棟的這個話,也很快就通過中書舍人的記錄,傳遍了內閣和朝廷上下。

    除了被個別翰林腹誹以外,多數的朝廷大臣是樂見如此的。

    如果皇帝的法真的實行了,那么對絕大多數的朝臣來都是個好消息,以前沒有機會進入內閣的督撫,也有了大把的機會。

    梁廷棟陛辭結束,非常振奮地趕往天津,與李邦華辦理交接,并且暗自下定決心好好干,過幾年重返中樞,進入內閣。

    與梁廷棟不同的是,李邦華領完了任命自己去當工部尚書的圣旨,雖然這是升職,而且是由三品到二品,但他的心里多少還是有點失落。

    李邦華雖然是讀書人考進士出身,但卻喜好軍事,當上巡撫以后,在整頓天津軍備和水師上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如今離開自己傾注了大量心血的事業,去當一個沒有多少事情可干,不過是到處修修補補的工部尚書,雖然是升官,但內心還是頗有一點不舍。

    對于新的皇帝,他當然是不出的敬佩,十七八歲的年紀,剛剛登基就以雷霆萬鈞之勢,處理了魏忠賢和一眾閹黨大臣,清洗并重新掌握了內廷、東廠和錦衣衛,這看起來絕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樣子,看來大明中興有望。

    就是帶著這種既忐忑又矛盾的心情,李邦華赴京上任了。

    但是讓他出乎意料的是,他以為清閑沒事干的工部尚書,到了他上任以后,可是一點都不清閑,甚至可以繁忙的程度不下于軍機處。

    朱大明讓王承恩出去帶李邦華進來,片刻之后就看見王承恩帶著一個身材魁梧、國字臉、濃眉短須的中年官員進來。那官員看見皇帝,立刻整理官袍跪地行禮,道:“臣新任工部尚書李邦華叩見陛下。”

    朱大明見李邦華行禮,也是趕緊起身離座,繞過書案,走到李邦華的面前,一邊連平身,一邊親自將其扶起。

    李邦華見皇帝如此禮遇自己,也是感動非常。

    朱大明讓王承恩給李邦華搬來坐凳,然后回到自己的座椅上開始話。

    朱大明道:“李愛卿在天津巡撫任上兩年有余,清理軍屯,編練水師,拱衛京師,策應遼東,多有功勞,朝野稱贊。朕在潛邸之時即已多有耳聞。”

    聽到這里,李邦華連忙道:“陛下謬贊了,此皆臣分內之事,臣不過是盡職盡責罷了。”

    朱大明聽了馬上道:“好一個分內之事、盡職盡責!若是大明的臣子都如李愛卿這般盡職盡責,把為君父分憂視為分內之事,則大明必將中興,何懼區區建州丑虜!”

    完這話,朱大明看著李邦華又道:“朕任命愛卿為工部尚書,看中的正是愛卿的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在朕看來,工部的職司,于國于民都至關重要,工部尚書一職,若是所托非人,則萬事休提,若是交給了愛卿,朕以為工部實在是大有可為之地。”

    李邦華聽皇帝這么,也是驚訝抬頭,看來皇帝讓自己接任工部尚書,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倒是自己看輕了工部。

    正想著,突然聽見皇帝又道:“朕打算重開遵化鐵廠,并把它交給工部負責。”

    遵化在京師的東北,距離京師大約三百里左右,處在燕山山脈的群山環抱之中,遍地是鐵礦,最晚從唐代開始,中原王朝就斷斷續續在此地開辦了官辦鐵礦和鐵廠。

    明朝初年,朱元璋以擾民為由,對遵化的冶鐵業有過限制,后來明成祖遷都北京,北方戰略地位凸顯,遵化鐵礦開始重新開采,冶鐵廠也重新興旺。

    后來隨著朝廷的政策變化,遵化的冶鐵業也是幾經興廢,但是直到萬歷中期,萬歷皇帝將鐵礦等礦業開采權收歸內廷,并向天下各地派出礦監之后,遵化的冶鐵業受到打擊,最終在朝廷大臣們的各種攻擊下,萬歷皇帝干脆關閉了遵化的鐵礦和鐵廠。

    而在關閉之前,遵化的冶鐵業,已經有了充分的發展,每年煉鐵的常額達到二十萬斤,最高時達到三十萬斤,成為明朝時期北方最大的冶鐵廠,僅鐵廠的工匠就達到了兩千六百余人。

    后來,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載遵化的優質鐵礦時道:“燕京遵化與山西平陽,則皆砂鐵之藪也。凡砂鐵,一拋土膜,即現其形,取來淘洗,入爐煎煉,熔化之后,與錠鐵無二也。”

    可惜的是,在皇帝與朝臣之間的爭斗中,當時的工部上奏要求關停鐵廠,萬歷皇帝也希望耳根清凈,一氣之下也同意了。

    遵化鐵礦和鐵廠的關閉,對當時明朝北方的冶鐵業來是個重大的損失,鐵廠關閉后原依靠冶鐵為生的這些工匠,衣食無著,慢慢流失,而且從此北方的用鐵,幾乎靠從南方輸送。

    主要是從當時中國南方的冶鐵業中心廣東佛山購買,路途遙遠、價格昂貴,北方的軍備水準也開始下降,合格的武器盔甲都開始供應不足。

    而且危害更大的是,沒了朝廷的投入與參與,中國北方冶鐵業的整體水平也開始下降。

    曾經作為天津巡撫的李邦華,對這些情況自然也是知道的,他對官辦鐵廠的重要性看得很清楚,同時對近在咫尺的遵化冶鐵業的興衰也很了解,并且知道問題的癥結在哪里。

    萬歷后期,朝廷關閉遵化鐵廠的一個根原因,就是萬歷皇帝把遵化鐵廠收歸內廷,由太監監管經營,工部從中得不到任何好處,還要承擔鐵礦開采和鐵廠經營的龐大支出。

    這樣的事情誰也不愿干,于是在一任又一任工部尚書的諫言下,明朝中后期中國北方最大的官辦鐵廠終于被關停了。

    對此朱大明當然清楚,同時也是十分痛心。單看后世遵化發達的鋼鐵業,就知道關閉遵化鐵廠純粹是個錯誤,雖然已經開發了幾百年,但遵化仍然藏有海量的優質鐵礦資源,沒有得到應有的開發。

    滿清入關以后沒多久,遵化重開鐵礦,很快就又成為了中國北方最大的冶鐵業中心,這一點更是讓后世的朱大明,對萬歷時期明朝皇帝與大臣的短視而扼腕嘆息。

    朱大明詳細談了自己的想法,主旨就是依托萬歷年間遵化白冶鐵廠的基礎,收攏原來的工匠,招募流民青壯做工,在遵化周邊大開鐵礦、大煉鋼鐵,重新將遵化周邊建成大明北方的冶鐵中心。

    關于重開遵化鐵冶,朱大明有很多考慮,比如京畿周邊的募民屯墾需要鐵質的農具,九邊各鎮的軍隊需要優質的武器盔甲,將來還要就地鑄造無數的火槍和火炮,這些都需要大量的優質鋼鐵。

    就這樣,君臣二人圍繞重開遵化鐵冶談了很久才結束。

    結束了對皇帝的覲見,李邦華明白了皇帝的心思,也認清了肩負的重任,帶著滿腹心事,又匆匆趕到內閣,與當值的閣臣見了面,然后去往工部的衙門與同僚見面,直到結束這一整套程序,新的工部尚書李邦華算是正式上任了。

    就在上任的第二天,李邦華就帶著原來管理遵化鐵廠的工部官員等相關的人馬,也帶著皇帝的旨意和內庫撥付的銀子,匆匆趕往京東三百里外的遵化,實地勘察白冶城的鐵廠舊址,與駐節遵化,統管薊州、開平、永平等冀東州府的順天巡撫王元雅商議,收攏統計工匠,并且招募礦工,新建廠房,以及布置重建采礦場、洗礦場和冶煉廠等配套工程,此后更是幾乎常駐遵化了。

    恢復遵化鐵冶這件大事,自此算是慢慢地走上了正軌。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县| 图们市| 张家港市| 新蔡县| 抚松县| 沐川县| 石林| 铜陵市| 田林县| 临沧市| 灵寿县| 广平县| 长兴县| 英山县| 安龙县| 安多县| 乡宁县| 栾城县| 栾城县| 阿拉善左旗| 项城市| 焦作市| 岳阳市| 陆河县| 衡阳市| 遂川县| 大悟县| 灵璧县| 农安县| 化德县| 昂仁县| 城口县| 镇江市| 藁城市| 玉溪市| 偃师市| 栾城县| 年辖:市辖区| 达州市| 呼伦贝尔市| 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