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七日下午毛文龍在皮島大帥府聚將議事之后,連著幾天,都是帶著心腹人等,巡視朝鮮義州、定州、鐵山以及周邊諸島戰備情況,也沒有時間再陪著褚憲章待在皮島。
而褚憲章也沒來得及詢問東江鎮監軍御史毛維張如今的情況。
毛維張是東江鎮監軍御史,但褚憲章卻并沒有在皮島或者東江鎮的其他島上見到他。
因為此時的毛維張,正帶著陳繼盛等人在濟州島上大興土木修筑城堡呢。
當然了,此時的濟州島自然已經不再是朝鮮的濟州島了,而是大明的瀛洲島。
來也是湊巧。就在褚憲章、袁樞等人領旨離京,前往東江鎮傳旨之后十天,也即是八月十五的當天,身在大明京師紫禁城中的崇禎皇帝,接到了錦衣衛指揮使鞏永固緊急轉遞進來的毛維張的密折。
崇禎皇帝以為又發生了緊急的情況,略帶忐忑地打開了密折,一看之下,絕對是喜出望外。
而這樣的喜出望外,只有在得知陳仁錫帶著曹文詔等人,收服了喀喇沁臺吉布爾哈圖的時候才出現過。
皇帝看完了東江鎮監軍御史毛維張這道時隔五個月的第二道密折之后,再一次高興得手舞足蹈,連連著:“瀛洲!”“瀛洲!”“不錯!”“不錯!”“這個毛維張真是不錯!”
而且當即擺駕武英殿,在武英殿東側殿之中,崇禎皇帝凝視著那幅自從萬歷年間傳教士利瑪竇進獻以后,就一直在武英殿東墻上掛著的萬國坤輿圖。
如今這這一幅巨大的萬國坤輿圖,自然是萬歷皇帝讓人按比例增大復制出來的,崇禎皇帝找到了朝鮮半島最東端南面海上的那處島嶼,讓王承恩在旁邊標注上了“瀛洲”二字。
原來,早在今年三月底的時候,因為高時明轉達的皇帝旨意,毛維張帶著陳繼盛、毛有德等人,以及從流亡朝鮮的遼東漢民之中新募的三千青壯,乘坐著東江鎮的一支船隊,沿著朝鮮半島的海岸,一路逶迤東行,按照高時明所的路線,尋找皇帝所的大島。
然而,一行人乘船航行了二十來天,都已經到了朝鮮半島海岸的盡頭處,卻依然沒有發現傳中的大島。
毛有德最先沉不住氣,吵吵著要返航,但毛維張不同意,再后來連陳繼盛也開始懷疑起來,還委婉地向毛維張建議,船隊米水即將耗盡,要么趁早返航,要么就得就近靠岸補充。
但是,這個毛維張,一方面是進士出身的文官,二方面他可是近距離感受過皇帝的見識的,因此很難得地固執己見、一意孤行而一回。
就這樣,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搜索航行,毛維張一行,在沿途劫掠的商船被迫返航指引之下,終于在朝鮮半島東南一百多里的洋面至之上,找到了皇帝通過高時明向他們描繪的那座海中大島。
而這座島當然正是濟州島。
這個濟州島,是朝鮮半島沿海,乃至此時所謂的黑水洋上最大的一個島嶼,方園四五百里的樣子。
歷史上,此地曾經叫作耽羅島,有過一個國耽羅國。
這個耽羅國與朝鮮半島上的通古斯種高麗棒子,并非一個人種,而是屬于鮮卑人的后裔,算得上是蒙古種。
由于國民少,所以這個耽羅國歷來是事大為生,中國王朝強大的時候,他就歸附中國,中國王朝力量不及于此的時候,他們就歸附朝鮮的幾個王朝,甚至一度投靠過日。
而所謂的投靠,其實都是被迫的,要么干脆就是被人占據了。
到了十三世紀的時候,東亞大陸上打得不可開交,沒有哪個朝廷有精力去管這個彈丸之地,這個時候朝鮮人趁機占了這個島,將耽羅國給改成了耽羅郡,后來又改稱濟州島,設置了濟州牧,但是耽羅人始終沒有停止反抗。
后來到了元朝興起的時候,蒙古軍隊征服了整個朝鮮半島,順帶著也征服了這個耽羅島,將上面的土著和朝鮮移民幾乎殺絕,一下子徹底滅了耽羅國,然后又移民了數千蒙古人,設立了一個耽羅軍民總管府,專門在上面開辟了馬場,為元軍養馬,預備作征服日之用。
結果元軍征服日列島失敗,這個偏處海上一隅的軍民總管府,地位也變得可有可無,從此無人問津。
移民上島的那批蒙古人與原來剩下為數不多的耽羅人,以及偷偷摸摸前來謀生的朝鮮人,雜交混合數百年,如今構成了耽羅島上的土著居民主體。
到了元末,蒙元勢力大幅度萎縮,朝鮮李氏王朝再一次趁機上島,將這個島占據,隨后設立了濟州郡,仍然主要作為養馬之地和流放犯人之所。
如今的濟州島雖然名義上屬于朝鮮,但是朝鮮李氏王朝力量一直比較弱,再島上居民不多,朝鮮人根無力控制這個島嶼,因此,多數時候反而都是被海盜占據,或者被一些勢力較大的海商占據,作為海上貿易中轉的一個港口和貨棧所在地。
嘉靖時期以后,濟州島沿海一度被倭寇所占據,后來又被中國大海盜李旦一伙所占領,而朝鮮李氏王朝根不敢過問,當然也無力過問。
如今雖然在島上原來耽羅國的地界,設了一個濟州郡,派駐了郡守等官吏管轄,但濟州郡守的力量僅限于濟州郡城,而沿海的島嶼港口什么的,仍然被一些海商兼海盜所占據。
因此,當毛維張一行人率領四十多條大戰船,突然出現在濟州島西北面某處不知名的港口外海洋面上時,這個簡易港口里面停靠著的各種漁船商船自然紛紛逃竄避讓,海岸上的一些人也是轟然而散,當然也有一部分膽大的站在高處駐足觀望。
而當時的毛維張,正在陳繼盛的旗艦之上,心中一半是興奮,一半是忐忑。
興奮的是,終于找到了這個島,而且從洋面上看,這個島也的確如高時明所,面積遠比東江鎮目前所占據的那些島嶼大了數倍不止,遠遠望去,島上有高山,有森林,有平原,似乎還有星散各處的村落。
毛維張站在所乘福船的頂層甲板之上,拿著此時已經傳入大明軍中的西洋千里鏡,也就是這個年代的單筒望遠鏡,觀望了片刻,然后將仍然非常珍貴的千里鏡遞給了站在旁邊的陳繼盛,語帶興奮地道:“就是這里,陳將軍,我們終于找到了!”
此時已過四十的陳繼盛,心中也是頗為感慨,幸虧這個毛大人不是一般的固執,否則自己這一行很可能就錯失了這個建功立業的機會。
看了看眼前毫無防備的港口,陳繼盛道:“毛大人,我們接下來該如何做?”
毛維張聞言立刻道:“你是我監軍標營的副將,兩軍對壘,沖鋒陷陣的事情,當然是你了算!”
陳繼盛聽了點點頭,示意自己明白。隨即對傳令兵道:“告訴毛游擊,繼續前進,抵近開炮!”
傳令兵立刻拿出兩支旗,沖著另外一艘更加靠前的福船一陣揮舞。
此時的大明水師,早就明白了旗語的重要價值,雖然南北方水師的旗語有所不同,但屬于一支水師內部的聯絡和傳令旗語卻是有著嚴格約定的。
毛維張雖然不太懂,但也知道陳繼盛在向打前鋒的毛有德下令。
沖在前面兩三百米的福船,正是毛有德的座艦。毛有德看到了陳繼盛船上旗手的號令,立即沖左右道:“傳令下去,抵近開炮!”
海岸上駐足觀看的人們,眼見著高大的福船一直往前沖過來,自然知道對方來者不善,又有不少人朝港口南面不遠處的一處城寨奔去。
陳繼盛的命令傳出去沒過多久,只聽“轟”“轟”“轟”“轟”幾聲悶響傳來,以毛有德座艦為首的前面兩條福船開炮了。
跟著毛維張前來濟州島的四十二條戰船之中,有十一艘大型福船的船首和兩舷,都裝備了佛郎機炮,每艘福船裝備了九門佛郎機。
另有十六艘蜈蚣船的船首,也都各自安裝了一門佛朗機炮。
至于剩余的子母船、火龍船等,也都裝備了霹靂炮等各式大口徑火銃。
這些戰船在毛有德的座艦開炮之后,也紛紛抵近開炮,一時間整個港之內,如同沸騰了一般,各種大的彈丸紛紛落下,有的擊中了港中的商船或者漁船,中者無不破碎,而更多的卻是打在了海面上,激起一片片或大或的浪花。
數輪炮擊過后,港中一片狼藉,海岸之上的人群盡皆奔散。
毛有德的座艦,不待陳繼盛傳令,就先自停止了炮擊,然后傳令抵近炮擊的其他幾條戰船停火,然后,率領著走在前面的幾條船沖擊了港中,將原來停留在港中的船撞翻了一片。
福船雖然不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戰船,但是福船的體型卻十分巨大,除了西班牙人的三桅風帆戰艦,在西太平洋的洋面上,沒有其他戰船比得上福船了。
再加上此時,毛有德所率戰船自西北方向沖向東南,占著上風,一時間順風鼓帆,的確是勢不可擋。
毛維張看看毛有德的座艦已經沖進了港中,然后對陳繼盛道:“看來我們此行頗順,島上守軍并無防備。”
陳繼盛躬身抱拳道:“恭喜毛大人建此開拓之功!”
毛維張哈哈一笑,道:“此時道賀尤顯過早啊!再,我軍東來此島,是我帶著陳將軍一起建功,要恭喜,也是同喜才對啊!”
完此話,毛維張意氣風發地大聲喝道:“傳令下去!進港登島!”
一時之間,相互之間彼此間隔不遠的船隊之中,到處響起了“進港登島”的呼喊之聲。
而此時的毛有德已經傳令跟隨進港的子母船先行靠岸登陸,一隊百余人的東江鎮精銳老兵,在子母船裝上海岸的一瞬間,紛紛跳上海岸,就近強占有利地勢。
然而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多余的。
因為當他們上了岸之后發現,眼前除了一片狼藉之外,連個鬼影子都沒有,更別提有什么守軍了。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