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諸臣感到驚詫莫名,也讓崇禎皇帝感到憤怒的,不是山西巡撫張曉報告流賊入晉的遲到奏疏,也不是山西總兵王國梁在山西沿黃一線的疏于防范,這些問題雖然都該下旨申斥,但是還不足以令閣臣無語、皇帝憤怒。
真正讓幾位閣臣無語、讓皇帝憤怒的是,山西巡按羅世錦和山西參政裴俊錫的上書。
山西巡按御史羅世錦跟歷史上一樣,在陜北流賊大舉入晉之后,上書崇禎皇帝,指斥陜西巡撫洪承疇和延綏巡撫孫傳庭等人以鄰為壑,陜北的流賊入晉不是山西官員的問題和責任,而是陜西官員將流賊趕到了山西,應該對此負責的是陜西巡撫洪承疇和延綏巡撫孫傳庭,乃至于三邊總督袁崇煥都要不可推卸的責任。
至于山西參政裴俊錫也跟歷史上所做的一樣,以亂賊都是陜西人為由,要求皇帝下旨讓陜西的官軍入晉作戰,負責把流竄入晉的陜北流賊趕回陜西去,然后再去討論對于流賊到底是剿還是撫的問題。
這兩個人的上書,在原歷史上是真有其事的,當時把歷史上的崇禎皇帝氣了個夠嗆,而如今陜北的流賊比歷史上提前進入山西,但是這兩個山西官員的腦筋,卻跟歷史上一樣愚昧頑固。
往了,這是最為拙劣的一種推卸責任的方法。
往大了,這是最沒有大局觀的一種表現。
然而就這種素質和覺悟的官員,在明末的官場上卻到處都是。
明末的流賊之所以難以根治,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各地的官員互相推諉,甚至互相拆臺,流賊來了,不是想著去力剿滅,只是想著怎么樣把流賊禮送出境。
對大多數明末的地方官員來,流賊愿意去哪里都行,只要不在治下燒殺搶掠就好,如果燒殺搶掠不可避免,那么只要流賊不在自己的轄區內扎根就好。
甚至“人人自掃門前雪”都是好的了,更有甚至連“自掃門前雪”都不去做,只等著太陽出來,門前雪自己化掉。
正是這種地方官的不作為、不知恥,造成了流賊隊伍的不斷壯大,與此同時,也讓那些真正想有所作為的文臣武將們一個個疲于奔命,也使得朝廷制定出來的各種還算不錯的戰略計劃,沒有辦法得到哪怕一次真正的執行。
收到山西巡撫張曉的奏報以及山西巡按羅世錦、參政裴俊錫的上書之后,崇禎皇帝很快讓人傳來了內閣和軍機處的幾位重臣。
如今孫承宗卸掉了直隸總督的職務,專任兵部尚書兼軍機大臣,所以也能夠常在軍機處當值了,張惟賢也主動讓出了領班軍機大臣的身份。
而這些內閣閣臣們在京師都有賜給的府邸,所以過年期間,也沒有什么回老家過年那一。
起來,明朝的朝臣也的確不容易,只要當了朝廷的官,那么基上就算是遠離了自己的父母親族,除非父母病重或者病死,再或者是丟掉了官職,不然的話,這些明朝的官員們,是很少有機會回到老家去的。
當然了,如果能夠做到朝廷六部侍郎以上的高官,那么除了父母之外,其他的家人基上都會陪在身邊了,因為都會在京師皇城之內,賜給府邸。
而沒有朝廷賜宅同時又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官員,多半都會在京師購買田產或者宅院,安置自己家人親眷。
如今的內閣諸臣都是崇禎皇帝看中的人,所以無一例外都在京師皇城之內擁有皇帝賜給的大宅,距離紫禁城也都不愿,以備皇帝隨時召見問政。
以李國鐠為首的幾位閣臣到了乾清宮之后,崇禎皇帝很快召見。
這幾個重臣要么是在內閣當值的,要么就是在軍機處當值的,因此在皇帝之前已經看過了這幾個山西官員的奏折,此時皇帝為了這個事情召見,他們也都心知其中的原因。
崇禎皇帝見幾人行過了禮,已經就坐好了,指著自己書案上的奏折道:“各位愛卿,都可曾看過山西巡撫以下幾位官員的奏折?”
內閣首輔李國鐠看了看眾人,見人人點頭,因此道:“啟稟陛下,臣等皆以看過。”
通政使司轉呈給內閣或者軍機處的所有奏疏,內閣和軍機處的中書舍人們,需要呈送給誰看,以及誰看過了、看過之后有何意見,都會有記錄,但是呈給皇帝的卻是內閣拿出統一意見之后,貼上所謂的內閣票擬,一起由司禮監送給皇帝御覽的。
若是皇帝同意內閣或軍機處的意見,那就批示按照內閣或者軍機處的意見辦理,若是皇帝不同意,那么就會在票擬之外,直接在奏疏之上朱筆批示如何辦理,然后再轉回給內閣或者軍機處。
所以皇帝從票擬上看到的意見,是內閣或者軍機處商議之后的意見,并不能看出具體每個人的態度。
而如今這幾個呈給皇帝的奏折之上,內閣的票擬是“送呈御覽”四個字,可能也是實在無語了吧。
見李國鐠如此,崇禎皇帝干脆道:“山西巡撫張曉的奏報且不去他,單這個羅世錦、裴俊錫的上書,卿等怎么看?”
皇上既然問了,這些人就得表態。
李國鐠首先道:“臣以為這兩人上書指斥陜西巡撫、延綏巡撫以鄰為壑是在為山西官員推諉責任,陜西流寇入山西,固然有封堵圍剿不甚的原因,但以臣看,卻絕不是有意為之。陜撫、延綏等官將,并無縱賊入晉以鄰為壑之責任。”完垂首不語。
這時,孫承宗開口道:“以臣之間,這兩人甚是荒唐。流賊入寇山西,不思如何防御,如何剿滅,卻在這里議論陜西官員將佐的罪責。在臣看來,這才是真正的以鄰為壑。臣請罷免羅世錦、裴俊錫山西巡按、山西參政之職,另選賢能入晉助剿流賊。”
孫承宗完這話,徐光啟道:“以臣之見,這兩人固然該罷,但其中個別法也不是完沒有道理。
“陛下曾與內閣及軍機處定下剿滅流賊之戰略,以臣之間,調動陜兵入晉追繳,或能收到奇效。”
徐光啟完這話,看了看皇帝,見崇禎皇帝頗感興趣地看著自己,于是接著道:“可令延綏鎮兵入偏關,從晉北南下,再令陜撫洪承疇率軍出潼關、過陜州,從茅津渡過河北上,不使流賊南下中州,然后再令山西撫臣、鎮臣率山西兵穩守太原、潞安等地。如此,流賊要么被滅,要么西歸,除此無路可走。陛下經略西北之大計則可行之矣!這是臣的一點淺見,望陛下察納!”
聽徐光啟完,崇禎皇帝點了點頭,這個想法與自己的意思基上差不多,算是比較可行的一種。
想到這里之后,崇禎皇帝看了看一直沒話的李邦華。
李邦華隨即道:“臣適才仔細聽了徐閣老建議,認為頗為可行。此前陛下已下旨三邊總督衙門,將臨洮鎮移防到漢中,再配合此番大軍從東、南、北三面封堵圍剿,臣以為陜北流賊留在山西絕無立足之余地。
到這里,李邦華略作停頓,接著道:“除此之外,臣以為,山西兵久疏戰陣,如今戰力如何難以料定。若要確保萬,陛下或可令盧象升從順德府率軍入山西,頓兵太行西麓的遼州。如此可保萬無一失。”
崇禎皇帝聽完李邦華所,心中的最后一點疑慮也消散不見了,遂道:“朕以為卿等所議方略可行。只是此次圍剿,事涉數省兵馬,若無精此方略的大臣,坐鎮山西統一指揮,怕是難竟功。”
崇禎皇帝完這話,安靜地看著幾位大臣。
而這幾個大臣聽了皇帝的話后,相互之間也是彼此相顧,片刻功夫之后,李邦華起身離坐,跪地行禮,然后道:“臣李邦華自請入晉督師,望陛下恩準!”。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