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鐠與蘇茂相彼此看看對方,相顧無言。
他們雖然希望皇帝在這個問題上,能夠有一個鮮明果斷的態度,特別是向其他朝臣表明堅定支持他們兩人的立場,但是卻沒有想到皇帝會這么雷厲風行,直接任澍這個吏科給事中打入詔獄,而且還要錦衣衛追查背后的指使之人以及同黨。
這兩個人都是經歷過多次朝堂黨爭而幸存下來的人,當然知道把任澍交給了錦衣衛,那么不管其背后是不是真的有指使之人,是不是真的有同黨,錦衣衛北鎮撫司都會揪出一些人來,至于具體揪出來多少,看眼前這個皇帝想要多少了。
在明末原的歷史上,李國鐠和蘇茂相都是由于被一度把持朝堂的東林黨人,攻訐為閹黨分子而被罷官奪職的。
對如今這位崇禎皇帝來,這兩人是不是閹黨余孽并不重要,他要的是能做事的人,只要能做事、愿做事,而且去做自己希望他們去做的事情,他就會給他施展的空間,給他發揮的平臺。
至于任澍這樣的給事中,若是就事論事剖析開海通商的利弊,據理力爭,反對開海,那么崇禎皇帝還會對他多少寬容一點。
然而這個任澍采取的,卻不是就事論事的打法,而黨同伐異搞黨爭的打法,不問開海通商身的利弊對錯,只抓住李國鐠、蘇茂相身上曾經有過的閹黨色彩,企圖給他們扣上一個閹黨余孽的大帽子,然后通過打倒這兩個人,來阻撓開海通商這個決策。
這一點是如今這位崇禎皇帝無論如何也不能縱容的。
歷史上明朝的滅亡,與朝廷之上的激烈黨爭,有著直接的關系。
尤其是東林黨屢屢掀起的那種只問立場出身而不問是非對錯的黨爭,耽誤了許多事關明朝國運興衰的大事。
想到這里,崇禎皇帝對李國鐠、蘇茂相道:“開海通商乃是朝廷大政,在這個問題上,朕不會動搖,要不會退縮,兩位愛卿對此不必有任何的疑慮,更不可憂讒畏譏,畏首畏尾。到了望日大朝會,朕自然會給天下一個法。”
崇禎皇帝所的望日大朝會,很快就到了。
而在望日大朝會到來之前的十來天里,他也終于等來了他想等待的消息,那就是南京方面以閩浙粵沿海省份官員對于開海通商的態度。
這些人的態度,也讓崇禎皇帝更加堅定了收拾一批東林黨人的決心。
二月十五日辰時正,崇禎皇帝擺駕建極殿。
如今廷議朝政的朔望朝,已經都改在了建極殿舉行,因為皇帝讓內閣對參加廷議的朝臣也做了一個資格上的限定,朝臣之中只有六部侍郎、都察院僉都御史、大理寺少卿、通政使司通政、翰林院侍講學士以上文官,六科廊給事中,以及五軍都督府都督以上武官,才有資格參加朝廷的朔望朝,與皇帝當面議論朝政。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已經煩透了那種文武官員烏壓壓一大片、你一言我一語的朝議局面,議論朝政的人多,爭議就大,效率也就低,根起不到什么集思廣益的作用。
再現在的崇禎皇帝,根就沒擔心過會有什么權臣架空自己的問題,根不需要利用那么多官員在朝堂上發表議論,與內閣和軍機處重臣相互制衡或者扯皮。
所以如今有資格參加朔望朝的大臣,除了內閣、軍機處,也就是五軍、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高官,加起來不過區區七八十人而已,就這么點人,放到皇極殿那樣最高規格的大殿之中,多少有點浪費了那地方,同時人少了也顯得皇極殿太過空曠,議論朝政也不合適。
相比起來,大適中的建極殿就要合適得多了。
二月十五日的望日大朝會,就在外朝三大殿中距離乾清宮最近的建極殿開始了。
崇禎皇帝帶著自己參加朝會時的標配,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乾清宮總管太監王承恩、東廠提督方正化,以及錦衣衛指揮使鞏永固,從建極殿后門快步進來,走上皇帝御座所在的臺階,然后在御座上坐了下來。
此時,七八十位朝臣在四位閣臣和一位未入內閣的軍機大臣后面早已排排站定,見皇帝落座,當即大禮參拜,高呼:“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皇帝當眾臣免禮,然后道:“近段時間以來,朝野上下圍繞朝廷開海通商議論紛紛,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可謂眾紛紜、莫衷一是。有不少地方大員和科道言官上書朝廷,指斥朝政。
“今日大朝會上,卿等可以暢所欲言,把想對朕的,想對內閣諸卿所的,或者是想對朝廷開海大政所的,都一一來吧。
“不過朕要把丑話先到前面,朝廷開放沿海五口通商,乃是朕與內閣和軍機處諸卿共同商議確定的朝廷大政,元旦大朝之上已經明發詔書,公告天下。
“卿等不管是贊同,還是不贊同,都要出充分的理由,若是為了黨同伐異,只為謀一己之私利或一黨之私利,而非議朝廷之大政,任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卿等不可不慎。”
任澍被下錦衣衛獄中之后,很多科道言官向崇禎皇帝上書救他,即便是任澍上書彈劾朝廷大臣是閹黨余孽這一點做錯了,他身為科道言官這樣做,也是他的職責分,即便皇帝要處罰,也不能把他當成閹黨余孽來處罰啊!
但是崇禎皇帝一點兒也不為所動,因為任澍關在錦衣衛獄中之后的第二天,就在北鎮撫使王國興以及北鎮撫司獄卒們的用刑加誘導之下,攀咬出了一批“幕后黑手”。
現在只是需要一個合適時機,將之公布出來罷了。
此時,崇禎皇帝完了這個話,肅立在建極殿中的群臣一時寂然無聲,有些原要話的人,也因為皇帝的話而突然變得猶豫起來了。
崇禎皇帝冷漠地看著殿中群臣,過了一會兒,只見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標的身后,走出一個人來。
此人走到前面,躬身行禮,然后道:“臣吏科都給事中張慎言有奏!”
崇禎皇帝沒有話,只是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張慎言接著道:“陛下適才言語,臣思之良久,以為差矣。天啟年間,魏逆跋扈,以東林黨為名,將朝中不合作者一概斥之為東林黨,或下獄冤死獄中,或貶斥死于邊塞,或削籍罷官閑住。一時之間,黨爭之禍遍于朝野。
“陛下即位以來,魏逆伏法,黨附魏逆者數百人,或斬首抄家,或充軍流放,朝廷之上早已無黨。
“臣聞陛下令錦衣衛捉拿吏科給事中任澍下獄,讓他招認同黨,招認背后指使之人。臣以為此舉大為不妥。臣請陛下收回成命,將任澍無罪開釋。”
張慎言完這話,跪在地上,叩首不語。。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