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府位于浙江西北,太湖南岸,嘉興府的西面,山勢連綿、森林茂密,但是有山有水,百姓士民在種田之余,多以以絲織業為生,總體上還算富裕。
湖州府的治所設在此時的烏程縣,這個烏程縣也曾叫作吳興縣,后世的時候廢除了烏程縣以及吳興縣的稱呼,直接叫作了湖州市。
而這里所的烏程縣,也正好就是如今的閩浙總督溫體仁的老家。
溫體仁的老家就在這個時代烏程縣的南潯鎮上。
所以,自從接到了嘉興民亂爆發的消息之后,溫體仁心中就有一些不安和忐忑。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固然是因為浙江是閩浙總督的轄區,民亂的原因也與自己在閩浙兩地厲行轉移閩浙災民出海安置的政策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民亂爆發的地區距離自己的家鄉實在太近,擔憂自己的親族故舊以及良田美宅受到沖擊,受到影響。
溫體仁的擔心很快就變成了現實。
等到屠阿丑等人率領著亂民放棄了嘉善縣城,一路往西,直奔湖州府而去的時候,溫體仁徹底坐不住了,一邊加快轉遞范景文的奏疏,一邊召集福建的兵馬準備北上浙江平亂。
而此時的福建除了溫體仁到任之后,想辦法從沿海災民中募集來的三千青壯督標之外,其他兵力都無法調動。
這倒不是因為福建都司衛所沒有兵,而是因為這些福建的營兵衛所兵各自分守要地,已經捉襟見肘,調動不得。
浙江民亂爆發之后,知道浙江情形的溫體仁一接到浙江巡撫范景文的報告,就找到福建巡撫熊文燦商議出兵浙江幫助浙江鎮壓民亂之事。
當時熊文燦環顧左右之后,這樣對溫體仁道:“制軍大人慎思。八閩之地自與浙江不同,鄭芝龍雖然已經歸附朝廷,甘為我大明海上屏障,然而畢竟歸附未久,兼且坐擁精兵過萬,除了水師,更有陸師,若抽調閩兵北上,少了不濟事,多了恐有亂生肘腋之禍!”
福建當然是有兵的,雖然俞大猷之子俞咨皋活著的時候,不是鄭芝龍這些海盜們的對手,被鄭芝龍及其部下打得一敗再敗,但是福建沿海的軍備在整個東南沿海三省之中卻已經算是情況最好的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當年福建沿海的倭患最嚴重,而倭患解除之后,由于漳州月港這個唯一外貿港口的存在,福建沿海的海盜們也始終比別的地方猖獗得多。
所以,福建的兵備一直都受到朝廷和歷任巡撫的重視,沿著海岸線從北到南,依次分布著福寧衛、福州衛、鎮東衛、平海衛、永寧衛、鎮海衛六個較為充實的沿海衛所,累計有衛兵一萬四千八百人,水師一萬零三百人,合計水陸兵力共計兩萬五千一百人。
這些兵力看著不少,但這些屬于編制員額,實際上多少不好,但肯定要少于這個數字。
雖然溫體仁上任閩浙總督之后,對閩浙兩省營兵衛所兵進行了初步的核實,但是吃空餉的情況在明末的都司衛所體系之中,是個很難解決的痼疾,除非你如同九邊監軍御史那樣,一個營頭一個營頭地去實地核對,否則你永遠掌握不了下面的實情。
所以溫體仁在核查之后,心中也給閩浙兩地的營兵衛所兵員數額打了個八折。
然后,照著朝廷給定的編制員額,自募了三千督標,同時也讓巡撫熊文燦按制募集了兩千撫標,只有這新募的五千兵員,才算是這督撫二人能夠實打實地看得見、摸得著、掌握得住的機動兵力。
溫體仁、熊文燦都是三榜進士出身的文官,對鄭芝龍這樣的人有一種天生的不信任,招撫他、任用他不過是出于無奈,出于政績上的考慮,不可能對他真正的放心放手。
這一次也是一樣,溫體仁與熊文燦一起出兵浙江平亂的事情,熊文燦很自然地就又提起了鄭芝龍所部的巨大威脅。
他們兩人也都知道移民東番必定會進一步壯大鄭芝龍的勢力,但是他們沒有別的辦法,即便深知這是一杯慢性發作的毒酒,也得仰著脖子一口喝進去。
閩浙兩省沿海數十萬災民,是他們根安置救濟不了的,除了一股腦兒地扔給鄭芝龍,讓他把他們數運往東番島屯墾安置之外,他們找不到其他更好的辦法。
好在福建沿海的災民,早就有出海謀生的風氣,所以對于朝廷將他們遷移到東番安置,并不是那么抗拒,也因此沒有如同浙江那樣,出現那么多抗拒移民出海的大亂賊。
但是,他們仍然不敢掉以輕心。
所以各地衛所的兵力,他們不能抽調,而兩人的督標、撫標,又是如今保證福州安穩的唯一可信賴的力量,也不能夠輕動。
溫體仁思來想去,對巡撫熊文燦道:“大濛兄所言情形,我當然知之。況且如今,浙省因為移民東番而生亂,閩省雖然一時平靜,但難不會受到奸民挑唆,陡生變亂。
“然而,我在這里也給你交個實底,浙西湖州乃是兄弟故鄉,父老親族廬墓之所在。兄弟若不是閩浙總督,自然無話可,一切都聽朝廷平亂方略。
“只是如今兄弟忝為閩浙總督,湖州有警,溫某若是坐視不理,今后如何有臉面對家鄉父老,若是宗族父老有個萬一,更是百死莫贖。
熊文燦字大濛,官職自然比溫體仁,就是年齡也比溫體仁上兩三歲,溫體仁之所以如此稱呼他,所要表達的就是一種上官對下級降尊屈貴以示親近的意思。
這也明末官場之上私下流行的一種做法。
熊文燦聽了這話,先是沉默了一會兒,最后只能點頭認可,道:“制軍大人所乃是人之常情。助剿浙江之亂,于公乃是朝廷大事,是制軍大人之職責,于私是倫常所在,為人子者所當為。只是若出兵,以熊某看來,卻不能從閩省沿海都司衛所出!
溫體仁見熊文燦這么,當然也知道他的意思,于是道:“那就抽調鄭芝龍所部人馬北上入浙助剿屠阿丑之亂吧!
溫體仁這話話,捻須微笑,靜靜看著熊文燦。
熊文燦聽了這話,則點了點頭,道:“制軍大人高見,以熊某看來,此事正該如此處置!”
見熊文燦同意,溫體仁接著道:“既然大濛兄也是這個看法,那就煩勞你去一趟同安,親自見見鄭芝龍,向他分一番,由其出兵五千,遣一親信部將率眾北上。理由嘛,就閩中亦有不穩跡象,各地衛所之兵無法抽調。
“另外,再跟他清楚,這次出兵之糧餉由浙省供給,且由溫某親自坐鎮統軍,著他多遣精兵入援,若其麾下立下功勛,鄭芝龍同樣功不可沒!
溫體仁完,熊文燦若有所思地看了看溫體仁,最后躬身抱拳稱是。
第二天,熊文燦在自己撫標人馬的護衛之下,南下同安而去。
鄭芝龍歸附之前,以澎湖、金門、東番等地基地,掌控著通過閩海北往琉球、日,南下濠鏡、呂宋等地的航線,歸附之后,受封為福建海防參將,除了鄭氏實際控制的東番衛之外,朝廷還將福建同安到南澳一線的海防事務,部交給了鄭芝龍。
而這其中就包括了泉州、廈門、月港這幾個明末沿海海貿最為興盛的港口。
鄭芝龍及其眾兄弟,對此自然非常滿意,也因此認為朝廷的招撫很有誠意,對大明的歸順也多了幾分真心。
因此,熊文燦到了同安,見到鄭芝龍幾兄弟,向他們表明了閩浙總督溫體仁以及自己的來意之后,鄭芝龍幾兄弟一合計,就爽快答應了閩浙總督府和熊文燦的要求。
三天過后,鄭芝龍派鄭興、陳暉輔佐自己最信任的弟弟鄭芝虎,率領五千人馬乘船一百二十余艘大船只沿海北上福州。
又三天之后,鄭芝虎北上船隊在福州接上了閩浙總督溫體仁及其所率督標中軍一千人,然后再度起航北上杭州灣而去。。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