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眼銃這種笨重的三管火器,其實很早就有了,遠在元朝的時候,就已經贏裝備了元朝官方的軍隊,常常被用于城池的防御和騎兵的近戰沖陣。uukla
到了明朝的時候,由于鑄造工藝簡單,裝備的就更加普遍了,九邊軍中以及各地衛所,大都裝備有這種三眼銃。
當然了,明朝末年的時候,很多事情是沒法按常理來看待的。
比如這個三眼銃,雖然澆鑄技藝不成問題,對鐵的質量要求也不算太高,但是即便如此,大明朝廷督造生產的三眼銃還是不可避免地威力日下,甚至連火繩槍都有所不如。
不僅射程短的可憐,精度更是低到沒法。
所以,歷史上到了明末的時候,步兵的火器基上已經淘汰掉了三眼銃,只有騎兵在兩軍對壘,即將沖陣撞擊的時候會用一下,等到沖進陣中之后,能不能打贏還得看冷兵器的。
不過,盡管這種三眼銃射程很短,威力不大,但是在近距離,特別是面對面射擊的時候,裝上鐵砂或者散碎利器進行大面積打擊,傷敵的效果卻是非常不錯的。
因為三眼銃槍管雖短,卻是一次點火,三根槍管同時發射,用上鐵砂之類的散彈,射程雖近,但是打擊面卻非常寬。
雖然一擊斃敵不可能,但是大范圍的傷敵卻是很有保證的。
這也正是三眼銃雖然非常落后,但卻始終在明軍騎兵中存在的原因。
劉弘烈所部三百人是孫傳庭所帶延綏鎮騎兵中的精銳,他們習慣的戰法就是明軍騎兵傳統的戰法,硬頂著箭雨沖到敵軍面前,在接戰的一剎那,使用三眼銃近距離傷敵,然后使用冷兵器殺敵。
這樣的方法,對于精通騎射的蒙古騎兵或者既精通騎射又注重軍陣完整的建虜騎兵來,多數時候是要失敗的,因為你硬頂著箭雨往前沖,很可能還沒到三眼銃發揮作用的時候,就被精通騎射的敵人射死在半道上了。
但是對于目前這些還不成氣候的流賊來,卻是簡單粗暴,行之有效的。
在李自成的孩兒兵闖將營里,除了簡陋的弓箭之外,目前還沒有可以讓他們進行遠程打擊的武器。
他們也沒有足夠的戰馬來訓練自己的騎兵。
他們也沒有像建虜那樣等級森嚴的殘酷軍紀。
所以,當劉弘烈率領著幾百個疾馳而來的騎兵沖過來的時候,這些勉強當道結陣的賊軍,心里先就恐慌不已。
等到沖在前面的明軍使出裝滿了散碎鐵砂的三眼銃之后,結陣的賊軍一瞬間過后,幾乎是人人帶傷,鬼哭狼嚎不已。
而等到明軍騎兵的戰馬即將踏上前排賊軍血肉之軀的時候,擺在劉弘烈眼前的賊陣瞬間就崩潰了。
如果劉芳亮指揮戰斗的經驗再多一點,他可以把麾下幾十個手持長矛的賊軍集合起來,擺在二三排,這樣的話,或許能夠給橫沖直撞而來的明軍騎兵造成一些殺傷,但是這是他第一次面對這樣的情況,他還沒有這樣的經驗。
當弓箭失去了效用之后,劉芳亮麾下部眾對劉弘烈所部僅有的一點威脅,也不存在了。
剩下的就是**裸的一邊倒的追殺!
劉芳亮雖然十分悍勇,不過這個時候可不是展示個人武藝的好時機。
他沒讀過書,但他也不傻,更何況此時的他還被明軍的三眼銃打了個滿臉開花,就是想接著指揮戰斗,誰還會聽他這個滿臉是血,已經分辨不出來面目的人瞎指揮?
當明軍亮出三眼銃的時候,見過三眼銃的劉芳亮緊急低頭,算是保住了一雙眼睛,然而頭上、臉上、脖子上卻被撲面而來的鐵砂打了個滿頭滿臉。
三眼銃射出的鐵砂即使在十幾步的距離之內,也難以致命,但是造成的傷害卻也不容覷。
至少今日這一戰之后,來方面大耳、器宇軒昂而且稱得上是相貌堂堂的劉芳亮,算是徹底毀了容了。
與他一起被三眼銃噴射出來的鐵砂毀容甚至是射瞎眼睛的賊軍,還大有人在。
當然了,時遲那時快,劉芳亮也沒有時間去思考什么毀沒毀容的問題,他現在要考慮的是趕緊逃命。
在三眼銃噴出的擊中了頭面部之后,劉芳亮沒有猶豫,立馬轉身就逃。
而劉弘烈及其麾下也沒有時間去分辨誰是頭目,應該先殺誰的問題,甚至也不是把眼前這些賊軍斬盡殺絕的問題,他們現在要考慮的,是趕緊沖出谷地。
就這樣,一個亡命奔逃,一個拼命打馬保持馬速,往前追趕,不到兩里路的距離,對雙方來,都覺得是那么的漫長。
多數亡命奔逃的賊軍,都沒有逃過戰馬上明軍的擊殺。
而少數機靈一點的,也就是迅速逃到了谷地兩側山上的部分,則僥幸逃過了性命。
劉芳亮就屬于這少數比較機靈一點的,因此也躲過了這一劫。
至于他的帶頭大哥李自成此時正神情緊張地在谷地出口嚴陣以待著。
他雖然還不清楚谷地之中到底發生了什么慘狀,但是他也早就聽見了轟隆的馬蹄聲,聽見了三眼銃擊發時的爆響,聽見了隨后而來的各種慘叫聲。
之前阻擊杜文煥的時候,李自成就在這個喇叭形的谷地出口,設置見了簡單卻有效的路障,即就近砍伐了樹木,堆放在谷地出口,以便逼停戰馬沖鋒。
此時,更是在原木堆砌的障礙后面不遠處,挖了一道長溝,并用挖出來的土石,在己方這一側堆砌了第二道障礙。
然后在這些障礙的后面部署了數百個弓箭手,以及其他手持簡陋長矛的孩兒兵。
安排好了這一切后,李自成和李過叔侄倆,就站在長溝土墻的后面,手持硬弓,等待戰事的再一次降臨。
李自成和李過兩人雖然緊張,但是他們很有信心,因為之前他們就是利用這種看似簡陋的工事逼停了杜文煥,然后用一輪又一輪的箭雨,將杜文煥所部騎兵擊敗。
李自成現在還在想著,若是當時自己麾下有一支騎兵,哪怕只有一百人,自己就有把握將那股明軍留下。
這邊李自成尤自在想著之前依托地形而取得的勝利,這時在他對面百十步開外的谷地之中,出現了一群急奔而來的身影。
李自成一陣激動,就要揮手下令嚴陣以待的手下張弓射箭。
突然聽到身邊的侄子李過喊道:“叔父,那是咱們的孩兒兵!”
不錯,跑在最前面的正是劉芳亮之前帶進谷地的闖將營孩兒兵!
不過,這些跑到這里的孩兒兵們,卻不是那些跟著劉芳亮攔路立陣的人。
他們是之前劉芳亮陸續派回來運送戰利品的孩兒兵。
他們離開不久,就跟劉芳亮一樣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顫,聽到了遠處傳來的馬蹄聲。
但是他們做出的選擇卻不是加速加速往回逃跑,而是派人前去請令,是繼續帶著戰利品回營,還是回頭跟劉芳亮合兵一處,與來敵對戰。
不得不,李自成治軍帶兵還是有天分的,短短一個月下來,就把手下的孩兒兵們整治服服帖帖了。
當然了,這其中也有著他們這些少年剛剛大獲勝一場之后形成的迷之自信。
然而這種無法理解的自信,很快就被明軍疾馳而來的馬蹄踩碎了。。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