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魏大亨更是排眾而出,沖鋒在前,揮舞著手中的長劍,率先奔向官軍火槍手的隊列。rg
跟在魏大亨左右的賊軍,也看見前排的賊軍正在跪地清理槍膛、裝填彈藥,因此,也都再一次鼓起了余勇,一邊叫喊著“殺了狗官兵為弟兄們報仇”,一邊揮舞著刀劍奔殺過來。
三十多步的距離,幾個呼吸之間就到了,簡直就是轉瞬即至。
個別裝填快速的火槍手,在賊軍距離十來步遠的時候,再一次完成了裝填,打出了自己的第二顆彈丸。
但是卻有更多的火槍手,還沒有完成裝填,一部分驚恐慌亂的火槍手隨即向后退去,很快,火槍手們的隊形就出現了波動。
魏大亨見狀似乎是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一邊奔跑一邊回頭高喊:
“狗官兵退了,快跟我上啊!狗官兵退了,快跟我上啊!”
魏大亨喊完了這話,跟著他前沖的賊軍固然士氣大振,原膽一跑在后面的人,也瞬間加快了速度。
然而,魏大亨喊完了這句話,剛剛轉過頭來卻赫然發現,自己的身前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刺過來一桿長矛,正在快速前沖的他,根來不及躲避,硬生生地撞在了長達一尺六寸的包鋼槍刺之上。
長長的槍刺刺穿了魏大亨身上的皮甲,同時也刺穿了他的胸膛,槍刺從前胸進入,從后心的位置穿出。
自恃武藝高強的破甲錐魏大亨,還沒有沖進官軍陣型之中,就目瞪口呆地死在了盧象觀麾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長槍手手上。
與魏大亨一樣,遭遇到長槍突刺的賊軍還有很多,他們已經沖到官軍火槍手的面前,有的甚至已經沖著倉皇后退的火槍手揮出了手中的刀斧,但是他們前進的步子,卻在一片突然刺出的密集長槍面前戛然而止。
與他們的腳步同時戛然而止的,還有他們的性命。
因為盧象觀麾下的長槍手,已經從火槍手的身后不遠處,蜂擁而至了。
黎明前的黑暗,限制了官軍火槍手裝填第二輪彈藥的速度,但是同時也影響到了魏大亨及其所部賊軍的視野。
遠處依然有大面積的火光在照亮著這片戰場。
官軍所處的位置,畢竟距離那個燃燒著的娘娘廟較遠,尤其是前后兩排火槍手身后相距數十步遠的,盧象觀所帶領的長槍營。
一桿桿長達兩丈左右的長槍,如同一座密集的叢林一樣,矗立在火槍隊陣型的身后不遠處。
就在火槍手射出了第一輪彈丸的同時,盧象觀喝令麾下長槍手出擊,雖然事先沒有商定,但是這個時機卻把握的恰到好處。
天雄營的長槍手們同樣演練已久,這些身材普遍顯得矮壯敦實的長槍手們,正是天雄營根據皇帝欽定的新軍操典要求,特意遴選出來的長槍營士卒。
每日里除了隊列、體能,唯一訓練的就是據槍行進和持槍突刺,而此時終于到了實戰的時候。
雖然在盧象觀的指揮之下,快速持槍前沖的時候,隊形散亂,完沒有展現出平常訓練時的水準,但是當他們及時趕到陣前,出其不意地刺出手中長槍的時候,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跟著魏大亨沖在最前面的那一波賊軍,幾乎部都被這一陣突如其來的長槍給刺了個對穿。
雖然緊跟著這些人身后沖來的賊軍,有了防備,連連后退,而沒有再一次重蹈覆轍,但是卻也給李卑麾下的火槍手們安地裝填彈藥創造了機會。
在紛紛亂亂的官軍戰陣中,盧象觀手持長槍,看見大部分的火槍手再一次據槍沖上,知道火槍手準備射擊完畢,立刻用力抽回已經刺入賊軍身體的長槍,大喝一聲:“長槍營!收!”
聽令而行的長槍手們,迅速收回刺出的長槍,仰角持槍,后退數步,退到第二排火槍手陣后,在各自隊正的指揮下駐足列隊。
長槍手的退出陣前,使得火槍手再次面對賊軍。
不過剩余的賊軍,已經不足魏大亨之前帶出來的三分之一了,此刻正站在官軍陣前不知所措。
有的賊軍正在回頭呼喊他們身后的同伙,也就是那些在遠處駐足觀望的大批神南峪賊軍嘍啰。
也有的賊軍仍在躍躍欲試地揮刀打罵官軍。
當然,隨著李卑的命令再一次響起,官軍火槍手們也再一次排好了隊形,隊形也比之前更加密集:“預備!開火!”
官軍火槍手裝填好了彈藥之后,就會拉開鑲嵌了火石的龍頭擊鐵,然后采取槍口朝上的據槍姿勢,這會為了防止走火,射中前排的友軍,而預備的口令一下達,就會槍口沖前,作出瞄準動作。
這個動作一作出,滯留在陣前的賊軍頓時一陣慌亂,有不少人開始后撤,然而此時此刻的這些賊軍,距離官軍火槍手只有十來步遠,回撤的速度再快也來不及。
隨著李卑的開火口令下達,上千桿密集排列的火槍瞬時擊發,又是一陣砰砰砰砰的爆響和隨之而來的濃濃硝煙。
等到硝煙散盡,官軍火槍手的陣前已經沒有一個還能站立的賊軍嘍啰了。
地上躺滿了慘叫哀嚎的賊軍嘍啰,叫聲凄慘,場面殘酷。
而李卑并不因為眼前的賊軍被自己麾下火槍手們一掃而空,而有任何的猶豫不決或者停頓停留,而是繼續冷酷地,一遍又一遍地呼喊著發出指令:
“裝填彈藥!聽從號令!裝填彈藥!聽從號令!”
因為此前的那一陣短暫混亂,讓他感到惱火和羞愧。
李卑沒有進過講武堂,他是陜西邊軍出身的一個傳統步兵將領,之前更多地是指揮弓箭手集中射擊,而不是指揮火槍手打這種皇帝執意要求的排隊槍斃戰術。
火槍手們訓練的時候雖然很純熟,但是實戰打起來,戰場上的情形卻是千變萬化。
這一,他不如他的侄子李顯忠,因為他畢竟是一個人過中年的老將了,對于皇帝推崇的新戰法,他適應得沒有那么好。
不過,好在他是一個令行禁止的將領,即使自己不是很理解,但他選擇堅決徹底地去執行。
而且石門關北峰之戰中,火槍手在防御賊軍如同潮水一般的攻勢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也讓他對崇禎一式火槍的威力有了迷信。
而這兩個方面結合在一起,就造成了這一次火槍隊列陣射擊中的那一陣短暫的混亂。
不過此時此刻,李卑沒有多少時間去檢討方才指揮上的得失,在官軍火槍手們紛紛舉槍朝上,示意已經裝填彈藥完畢之后,李卑再次下令:
“擊鼓!保持隊形!列隊前進!”
這個命令下達之后,緊跟在李卑前后的親兵們,迅速抬起一面巨大的軍鼓,隨后“咚咚”“咚咚”的鼓聲響起。
火槍手們踩著鼓,開始據槍前進。
十步,二十步,三十步。
李卑麾下的火槍手們跟著鼓聲的節奏勇往直前,無視面前和腳下的尸首與倒地哀嚎的賊軍傷員,同樣也無視遠處百十步外不斷后退的大量賊軍嘍啰。
而緊跟在火槍手隊形身后的盧象觀所部長槍手,則一個個上前將倒在地上仍然在不停地痛苦嚎叫的賊軍傷兵一一刺死。
此時正在兩軍對壘的陣前,不管是盧象觀還是李卑根沒有心思停下腳步去收容俘虜。
而賊軍傷員被刺死之時的慘叫,以及步步緊逼、來接近的火槍手們,讓張存孟感到由衷的恐懼。
他們這樣一大群賊軍部眾,已經退到了火勢仍然沒有熄滅的娘娘廟前,人數太多,外圍的賊軍已經退無可退。
正當張存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時候,身在賊眾后面的王國忠突然大喊一聲:
“我們降了吧!別打了,我們降了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