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這些來自宣府的逃難百姓,在直隸總督南居益的主持之下,連夜由吳國俊的昌平營老弱士卒押送著或者驅趕著,離開了居庸關的北口關城,一路南下出了南口,交給直隸總督府和吳國俊,送往遵化白冶城安置去了。rg
對于這些因為建虜入關肆虐而形成的難民,崇禎皇帝也為他們找好了出路。
如今不管是遵化白冶城、玉田等地的礦區,還是天津一帶的船廠鹽廠,都需要大量的人力。
就算是將來宣大之地形成的難民太多,這些地方安置不了,崇禎皇帝也有辦法,那就是將他們送往遼東半島或者東江鎮安東鎮守府與平壤一帶屯墾。
再不行的話,也可以將這些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的人口,移送到熱河鎮守府的轄區,讓他們在人口稀少而土地遼闊的薊鎮邊外開荒種地安家落戶。
中國百姓安土重遷,若是在平時官府給路費給種子,免費分土地,這些習慣了宣大故鄉的百姓都不見得愿意移民。
官府要是強制移民反而容易引發怨恨,激起民變。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這些人的家長被建虜和蒙古兵肆虐破壞,不走的話,要么被建虜抓走,要么被建虜殺掉,也就由不得他們不移民了。
且崇禎皇帝利用甕城,將揚古利所領建虜正黃旗三千騎兵一舉消滅之后,居庸關中原就在的文官武將,以及隨著皇帝的車駕來到居庸關坐鎮督戰的文官武將們,這下子都算是對仍然顯得十分年輕的崇禎皇帝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從此,伴駕眾人當著皇帝的面,或者當著同僚的面,再“陛下圣明”的時候,心里邊想的與口頭上的也終于完一致起來了。
在他們的心中,自打太祖、成祖以來,還沒有哪個皇帝在對陣異族入侵的時候,取得過這樣的戰果!
雖然起來只有區區三千個建虜的頭顱,可是從萬歷晚年以來,在大明官軍每遇建虜總是敗多勝少的整體局面之下,一戰而滅建虜三千人,也算是了不得的一次大捷了。
在他們想來,或許如今的這位皇帝陛下,可能真的是比他們英明許多!
至少從此之后的一段時間之內,在居庸關中,崇禎皇帝的話,沒有多少人敢于再輕易提出質疑了。
吳國俊帶著昌平營,押送那些來自宣府的逃難百姓,連夜離開居庸關南口擇地安置的同一時間,根據崇禎皇帝的一道口諭,由三千營的副總兵劉興治帶著三千營的前鋒營游擊虎大威所部,將居庸關外甕城中的尸體清理干凈。
崇禎皇帝還在口諭之中,特別命令劉興治和虎大威,將建虜正黃旗三千女真辮子兵的頭顱部砍下,于次日上午運送至軍都陘的北口八達嶺下,然后起高臺、筑京觀,命之名為鎮虜塔,以彰顯軍功。
揚古利出身舒穆祿氏,是野豬皮奴兒哈赤眾多女婿中的一個。
奴兒哈赤這個人非常善于通過聯姻的方式將自己看中的或者看好的人拉攏到自己的麾下。
特別看好的,比如揚古利這樣的,就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一般看好的,或者只是屬于收買拉攏的,就將自己兒子們的丑女兒,也就是自己的孫女嫁給他,比如李永芳。
包括叛金歸明的劉愛塔,也就是劉興祚,都是這種情況。
不清是賞識還是拉攏,總之奴兒哈赤將自己的一個丑女兒嫁給了劉興祚。
但是或許奴兒哈赤的女兒們真的太丑,總之,劉興祚不吃這一套,隱忍多年之后,還是叛金歸明了。
對于當時建州女真周邊,以及后來后金國周邊的蒙古部落,奴兒哈赤也是極其擅長這種聯姻的手法進行分化拉攏。
后來滿清大肆吹噓的所謂滿蒙一家,就是靠著一代又一代頻繁的嫁女兒等聯姻方式而維系和形成的。
作為老奴奴兒哈赤的女婿之一,揚古利這個頗有謀略的女真人,深得奴兒哈赤的信任,奴兒哈赤死后,同樣也深得黃臺吉的信任。
原歷史上,揚古利死在后金第二次東征朝鮮的戰場上,黃臺吉聽了他的死訊,哭得死去活來。
這一次,崇禎皇帝特意讓三千營的副總兵劉興治去割取甕城中死亡建虜的頭顱,就是因為劉興治見過揚古利、達爾岱和圖賴這幾個黃臺吉在正黃旗中的心腹干將。
而這三個人的頭顱,將被崇禎皇帝特意挑選出來,作為禮物,或者餌料,送給黃臺吉,以便引誘黃臺吉繼續派軍來攻居庸關。
十一月初十日上午,劉興治、虎大威等人督率三千營軍隊,在軍都陘的北口,八達嶺的山下,筑成了由建虜尸身和頭顱澆注水泥而成的六面體鎮虜塔。
這座鎮虜塔的六個身面上,每一面都鑲嵌著四五百顆帶著金錢鼠尾的建虜首級。
崇禎皇帝的目的,當然不僅僅是為了炫耀戰功,更重要的是為了激怒領兵至此的黃臺吉。
劉興治筑塔完畢,崇禎皇帝派來堅檢查驗收的三千營提督勛臣惠安伯張慶臻,又給劉興治帶來了一道手諭。
皇帝令他帶著揚古利、達爾岱和圖賴三人的頭顱,率領三千營虎大威所部騎兵,前去懷來、保安一帶,尋找建虜軍隊,將這幾個頭顱送還建虜。
天不怕地不怕的劉興治,碰上了同樣天不怕地不怕渾身是膽的虎大威,兩個人二話不領了旨意。
次日上午,兩人帶著揚古利等三人的頭顱,率領三千營的前鋒營兩千騎兵,往懷來趕去。
當日下午,兩人率部剛剛行到榆林堡外,他們就遭遇了建虜的前哨隊伍,大約一個牛錄三百人。
若是一般明軍名將,野外遇上建虜哨騎,即便是遼東這樣的強鎮,多數情況也是扭頭就撤,根不敢接戰。
但是劉興治和虎大威這種混不吝的人物,在榆林堡外驟然遇見了建虜的數百哨騎,不僅不退,而且立刻下令備戰,迎著嗷嗷喊叫策馬沖來的建虜哨騎,就撞了上去。
榆林堡外地勢已經十分開闊,雙方兩個回合的沖撞下來,不少人跌落馬下。
這一股大約一個牛錄的建虜哨騎,見這股明軍騎兵如此悍勇,而且數量也遠勝過他們,所以沒有戀戰,丟下三四十個墜馬死傷的建虜不管,呼嘯著策馬離去。
而劉興治、虎大威遇見了建虜哨騎,知道西面必有敵軍,因為不知道這股敵人的深淺,也就沒有敢于追擊。
兩人率領所部,只是策馬將那些落地的建虜一個個用馬蹄踩死,然后收割了建虜的頭顱,帶著麾下的傷兵,就近馳入了榆林堡。
榆林堡距離居庸關只有四五十里遠,算得上是居庸關的一個前哨了。
但是明朝的軍事防御制度,就是這么犬牙交錯紛繁復雜。
雖然榆林堡距離居庸關這么近,而且對于居庸關這么重要,但它卻在宣府鎮的轄區里,歸屬宣府鎮管轄。
此時擔任榆林堡守備一職的人物,姓侯名貴榮,正是侯世祿的親信家丁出身。
正在因為建虜哨騎來到堡外而惶恐不安的侯貴榮,見居庸關方向竟然有大股騎兵來援,當下高興萬分,立刻打開堡門,將劉興治、虎大威及其所部騎兵迎了進去。
然后一邊噓寒問暖,一邊傳令堡中士卒準備好酒好菜招待劉興治一行。
在榆林堡內一處哨樓之中,侯貴榮張羅了一桌酒席答謝劉興治、虎大威等人的救命之恩。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虎大威抱著一根羊腿啃了一口,然后問道:“侯兄弟!西面、北面究竟如何了?”
虎大威問完了話,侯貴榮見劉興治等人都是盯著自己等帶自己的回答,嘆了口氣,道:“聽出了大同和宣府兩座鎮城以外,宣大地界的其他大大十來個城池,都讓東虜北虜聯手給破了啊!起來那叫一個慘啊!”
接下來,侯貴榮借著酒勁兒,一五一十地將自己知道的和聽來的情況,都向劉興治等人娓娓道來,聽得兩人面面相覷。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