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既然回到了紫禁城中,那么過去的老規(guī)矩自然恢復(fù)運行。
臘月望日的建極殿朝會結(jié)束之后,崇禎皇帝皇帝回到宮中吃了些茶點,稍事休息,然后就又去了文華殿,參加與內(nèi)閣議事的朝會。
等到皇帝帶著身邊侍從人員來到文華殿,兩位在京的閣臣李國鐠、徐光啟,以及內(nèi)閣中書舍人們,已然在文華殿中等候著了。
崇禎皇帝剛剛坐下,徐光啟見禮完畢,立刻道:“啟奏陛下!臣這里有一事,建極殿朝會之上未來得及稟報陛下!然而此事大不大,卻也不,雖非通政使司正式呈遞的奏報,但卻也是陛下此前親旨交辦的事務(wù)!”
徐光啟道這里,看皇帝看著自己,于是接著道:“先前六月,陛下旨意批準龍華民、湯若望等在京泰西傳教士一十二人,前往三邊總督轄區(qū)傳授天主教義。如今算來,已經(jīng)將近半年。
“前不久,臣隨侍陛下在居庸關(guān)中之時,知洮岷兵變、甘南大亂,其時即已懷疑變亂背后,或許與龍華民等人前往該地傳教有關(guān)。只是苦無龍華民等人音訊,是以心中雖有疑慮,卻未敢報與陛下。
“數(shù)日之前,臣剛剛隨駕回京,即在家中收到了湯若望從蘭州寫給臣的書信,也才對洮岷兵變及洮、岷、隴、固等地民亂,有了清晰的判斷。
“洮岷的兵變,非是一般的兵變,而甘肅的民亂,也非是一般的民亂!此番兵變與民亂背后,皆是木速蠻之亂也!”
崇禎皇帝聽到這里,當然已經(jīng)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了。
即便湯若望不給徐光啟寫信,而徐光啟也不向自己報告,他也知道這一波兵變與民亂背后的大致原因。
這不是往常的鬧餉演變的兵變,也不是往常饑荒造成的民亂。
這一切的背后,其實都有著皇帝自己的原因。
畢竟龍華民等人到那個木速蠻大量定居的地方去傳教,可是崇禎皇帝自己一手安排的啊!
徐光啟看著皇帝有點出神,因此接著道:“陛下可知何為木速蠻?”
接下來,徐光啟不等崇禎皇帝有所回應(yīng),迅速看了看文華殿中的其他人,接著道:“三百年多之年,蒙韃崛起、盤踞中原,為了防止我華夏漢民抵抗,蒙韃遂從其西征之地帶回大量回回色目人散居各地要津,并重用色目人為各地達魯花赤。
“而這些被蒙韃帶入中華的回回色目人,就是如今的木速蠻。三四百年以來,其人入華而未化,終究非我華夏族類,不唯其人種與我華夏漢民不同,更因其民生而信奉大食教也!
“其教或曰回回教,傳教之地曰回回寺,而其婚喪嫁娶一應(yīng)民俗,皆依從回回教法。
“其民非民,皆曰教民,而其教民之為民也,往往視其教法至上,甚至大過王法。此其入華三四百年而始終未化之根由也!”
徐光啟完了這些話,見崇禎皇帝不斷點頭,表示認可,于是接著道:
“前番陛下傳旨三邊總督衙門,準許來華在京之耶穌會傳教士,大舉西去傳教,而其主事之人龍華民,與當年之利瑪竇大為不同,其人雖滿腔熱忱,但卻素來魯莽激進,由其主事,方釀下今日洮州教難之禍根!”
聽徐光啟到什么洮州教難,崇禎皇帝抬手打斷他,然后問道:“徐愛卿所言,倒是令朕眼界一開,不過細細聽來,也有頗多不可思議之處!湯若望既然寫信與卿,那么眼下彼處情形如何?龍華民等一眾耶穌會士可還安好?卿所謂洮州教難又是何事?”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在其后世的記憶之中,提及教難,只知道當年的“南京教難”。
而這個所謂的南京教難發(fā)生后,營救被捕下獄的在華傳教士出力最大的明朝官員,就有眼前的這個徐光啟。
如今他提到的這個所謂的洮州教難,則是一個完陌生的名詞,難道參與洮岷兵變的那些木速蠻這么“給力”?!
崇禎皇帝允許龍華民等西方耶穌會傳教士在華傳教,而且還把開放傳教的地點放在了西北,這其中當然是“包藏禍心”的。
他斷定這撥人到木速蠻云集的地區(qū)去傳播天主的福音,必然要出事。
但卻沒有料到,效果會來得這么快。
果然,崇禎皇帝這么一問,徐光啟神色黯然,語速緩慢地道:
“據(jù)湯若望來信所,耶穌會在華主事會長龍華民人,以及跟隨龍華民在洮州教堂布道的教士王豐肅、羅雅格、曾德昭共四人,在洮州兵變之中,死于亂軍暴民之手,教堂及圣像被毀,耶穌會教民被殺者百余人,狀極慘烈。
“另據(jù)湯若望信中所,前往岷州、固原等地招收信徒、籌建教堂的熊三拔、陽瑪諾、郭居靜等人在兵變民亂之中下落不明。
“如今只有身在蘭州的湯若望、龐迪峨、艾如略,以及身在寧夏等地之羅如旺、鄧玉函尚稱安無虞!”
崇禎皇帝之前從錦衣衛(wèi)收到的洮岷兵變和甘南民亂的報告,只是錦衣衛(wèi)西鎮(zhèn)撫司的記聽坐探們,對于兵變和民亂的事實描述。
錦衣衛(wèi)的探子們雖然無孔不入,但是底層的錦衣衛(wèi)人員對于這些兵變民亂的內(nèi)情以及洮岷等地教難的內(nèi)情,有真正了解的卻不多。
是以,徐光啟從湯若望那里得知的情況,崇禎皇帝卻也是第一次聽。
不過,好飯不怕晚,好消息晚了一點,才更有驚喜的感覺。
當然,崇禎皇帝雖然對耶穌會來華傳播的天主教,沒有什么好感,但是相比起木速蠻信奉的大食教來,兩者之間他還是偏向天主教多一點。
此時從徐光啟嘴里聽了龍華民等人死訊,心中的喜悅一閃而逝,一邊思索著一邊對徐光啟道:
“龍華民等人西去傳教之前,曾言愿意至死侍奉其天主,為其天主獻出一切!此番雖然罹難,卻也是求仁得仁!其生為傳播天主福音而生,其死為傳播天主福音而死,想必遠在泰西之耶穌會,也會追認其為天主座下之圣徒!”
崇禎皇帝這番出來,聽著冠冕堂皇,但其實連他自己也不信,而文華殿中端坐的兩位閣臣,以及侍立的錦衣衛(wèi)指揮使駙馬都尉鞏永固、天策衛(wèi)指揮使高文采,以及幾個內(nèi)閣中書舍人,人人面面相覷。
這個道理不能它錯,但是此時聽來就是怪怪的,而徐光啟心里長嘆一聲,再一次確認了皇帝對耶穌會傳教士們的態(tài)度。
那就是:為我所用可以,干你們自己想干的事情則不行。
不過到了這時,徐光啟還是要提出自己這一次主動起這個話題背后的建議,只聽他又道:
“啟奏陛下,龍華民等人罹難之后,眼下耶穌會在西北三邊之地的傳教士,眾推以湯若望為主。而湯若望致信給臣的目的,則是希望通過禮部轉(zhuǎn)達陛下,希望陛下開恩,允許西北之耶穌會士返回京師!”
崇禎皇帝聽到這里,面無表情看著徐光啟,道:“那么,以卿之見,朕是同意好,還是不同意好呢?”
徐光啟既然已經(jīng)知道了皇帝對耶穌會的態(tài)度,此時自然不能屁股坐歪了,于是道:
“以臣之見,陛下若不愿朝令夕改,是否可以允許耶穌會在西北之傳教士,自雇教民為護衛(wèi)?
“如今西北之地回漢雜處,邊鄙之境更是咸為木速蠻所居有,湯若望等人西去傳教,若無護衛(wèi)相伴,無異于羊入虎口,此事必難長久!”
徐光啟這話一出,內(nèi)閣首輔李國鐠立刻道:“啟奏陛下!此議決不可行!若泰西傳教士來華傳教可自雇教民為傭兵,久而久之,其勢若大,必為我中國之害!其害或不在木速蠻之下也!”。
a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