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風水寶地。更新最快崇禎皇帝提出的這些條件,應該說讓步已經很大了。
大明朝的建立,就是建立在消滅蒙元統治的基礎之上,即便是萬歷末年與林丹汗關系最好的時候,也沒有正式承認過林丹汗在蒙古草原上的合法地位。
不過,這次崇禎皇帝看似讓步的提法,卻也讓武英殿輿圖閣中的大臣們,包括漢話說得還不太靈光的理藩院副使多爾濟達爾罕,從中隱隱約約第嗅出了一種陰謀的味道。
但是,不管其他人怎么想,崇禎皇帝從林丹汗的一生事業之中卻早已經看出,這個剛愎自用而且志大才疏的蒙古大汗,是經不起這一番忽悠的。
因為統一蒙古各部的事業,對于林丹汗這個擁有黃金家族嫡系血統的人物來說,有著絕對致命的誘惑力。
在原本的歷史上,他就是這樣一個不自量力的人物。
在察哈爾蒙古已經分崩離析的情況下,統一漠南、漠北、漠西各部,建立一個大蒙古國,明明已經是一個根本完不成的目標了,但是林丹汗卻依然如同飛蛾撲火一樣,朝著這個目標奮不顧身地撲過去。
結果當然是悲劇的。
只要林丹汗不改變他的志向,他的一生就注定是一場悲劇。
然而,只要林丹汗自己愿意這么做,如今這位崇禎皇帝當然不會去攔著他。
而且,不僅不會攔著他,如果有可能的話,他還要推波助瀾一番,給林丹汗“加油鼓勁”一番。
只要林丹汗不來找崇禎皇帝討回漠南,不來討回鄂爾多斯就好。
就在崇禎皇帝領著一幫子大臣謀士,在紫禁城武英殿的輿圖閣里研究著西北的軍政事務,琢磨著趁機給林丹汗下套的同一個時間里,位于河湟之野的重鎮西寧城,就在原來屬于指揮使李弘嗣的官衙大堂之上,也在召開著一場會議。
“藺兄弟,看看如今咱們咋樣?!老子當時勸兄弟你們開關西來,跟著老子干,那時說的話里頭可有一句錯的!?哈哈哈哈……”
說話的這個人,高坐在一把古色古香的太師椅上,黃黑色的長方臉上一雙細長精光四射,那一副一尺多長的大胡子,隨著他嘶啞刺耳的笑聲不住地抖動著。
這個人,正是如今自號大西營八大王的張獻忠。
張獻忠早就有了自立門戶的打算,當初丟了臨洮城之后,他沒有逃往蘭州,而是選擇逃往河州,就是不想落一個被高迎祥并入麾下的下場。
同時也是因為他知道臨洮丟了之后,蘭州保不住,若是去了蘭州,即便他張獻忠保住了大西營剩余的人馬,他也仍將不得不跟著高迎祥過了黃河,繼續西去。
既然如此,何不帶著自己的人馬走積石關自行往西,一旦搶下了西寧城,從此擁有河湟之地,然后進可攻退可守,搞一個自己的獨立王國靜待以后的時機?!
這可比跟著高迎祥一路被官軍追趕著一直不停地往西跑好多了!
至少積石關還掌握在自己人的手里,從河州西去出關要容易得多,而跟著高迎祥,一方面有被兼并的巨大風險,另一方面過了黃河往西去也不太平,那里有著太多實力雄厚的木速蠻了。
這些木速蠻的勢力,對于闖王高迎祥來說,是一支可以拉攏和利用的力量,至不濟也可以相忍和并存。
但是,對于張獻忠來說,這些木速蠻勢力,可是比高迎祥更危險的一種存在。
因為八大王張獻忠及其麾下的大西營,可與高迎祥及其麾下隊伍大不相同。
高迎祥率領麾下流賊隊伍竄入西北以來,先是自稱大白高國黨項羌人的后裔,平時也是一副白衣白帽的打扮和做派,說起來與如今云集河西以及河西以西的白帽木速蠻們很是相似。
即使后來,高迎祥麾下眾頭領與西北木速蠻鬧掰了,最終并沒有走到一起去,雙方也沒有結下什么血海深仇。
賀一龍、賀錦兩人的老部下們,當年倒是在固原城里與木速蠻結下了血海深仇。
可是,賀一龍、賀錦兩個頭領都死了,其麾下殘部也沒剩多少,根本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影響不到高迎祥的戰略決策。
但是這個問題,放到張獻忠及其大西營各部身上,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張獻忠及其大西營各部究竟殺了多少木速蠻,甚至是當做過冬的食物吃掉了木速蠻,張獻忠自己都說不清楚了。
而且張獻忠及其大西營自從進入西北之后,幾乎是每占一地必屠城。
而當地的漢人早在木速蠻之亂剛剛起來的時候就逃往干凈了,剩下的幾乎是清一色的木速蠻。
張獻忠及其大西營屠城所屠殺的人口,自然幾乎也是清一色的木速蠻。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張獻忠麾下的隊伍,當初靠著屠殺木速蠻的事實,贏得了那些逃亡隱匿起來的西北漢人們的信任,大西營各部迅速“招降納叛”發展壯大了起來。
可是與此同時,張獻忠的大西營,也成了西北木速蠻各股勢力的眼中釘肉中刺,成了所有木速蠻亂軍頭領們的公敵,徹底失去了與木速蠻聯手的可能。
也正因為這一點,張獻忠在帶著大西營的骨干隊伍撤離臨洮城的路上,就下定了決心:
第一,不能去蘭州,因為去了蘭州寄人籬下,難免要被自稱“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的闖王高迎祥所收編;
第二,也不能去河西,因為去了河西之后,面對滿地都是實力強大的木速蠻,他的大西營可能根本無法生存。
這兒也不能去,那兒也不能去,到最后能去哪兒?
唯有河湟之地。
就這樣,張獻忠帶著自己的骨干人馬,一路逃到了河州城,勸說“義軍”左路副元帥劉希堯跟自已一道撤離未果之后,徑直從河州西進積石關。
“改世王”劉希堯這個人能力雖然一般,但是貴在有自知之明,知道羅汝才所部叛變、張獻忠丟掉臨洮之后河州城的巨大危險所在,因此,二話不說就率部撤離了河州,北上蘭州而去。
這一樣來,奉命率軍駐守積石關的“爭世王”藺養成及其所部別無選擇,在張獻忠一次又一次的勸說之下,終于打開了自己把守的關門,迎了八大王張獻忠入內。
藺養成被派到這里原本是為了給高迎祥、劉西堯等人看守積石關,防備積石關以西的西寧官軍以及西寧城以西蒙古人的進攻,結果反倒是在關鍵時刻給八大王張獻忠留了一條后路。
此時,藺養成聽了張獻忠這一番頗為自得的話之后,連忙陪著一幅笑臉說道:
“八大王這話說得沒錯!倒是兄弟當初多慮了!原以為這西寧城雄踞西陲、威震河湟多年,一時間怕是難以打下來,是以有所顧慮。結果倒沒想到,八大王一到,率領眾兄弟還真就打下了西寧城!
“只要守住了積石關,西寧湟中之地從此進可攻退可守,正是成就大業的風水寶地!
“從今往后,兄弟們一心跟著八大王休養生息,坐看關東河西兩地龍爭虎斗可也,兄弟們也正該好好歇歇腳了!”
藺養成對著張獻忠恭恭敬敬地說出這樣一番話,毫不在意張獻忠話里話外透漏出來的囂張跋扈。
張獻忠一直盯著藺養成看他的表態,當最終看到這個在流賊隊伍里年齡比自己大、資歷也比自己深的“爭世王”,如今在自己的面前是這么一個表現和態度,心里更加高興,當下再次哈哈大笑起來,聲音嘶啞,如同鴟夜鳴。
藺養成所說的話,也不全是為了拍馬屁迎合張獻忠的奉承話。
張獻忠他們這伙人,如今跑到了積石關外,盤踞在了西寧城,等于是暫時擺脫了官軍的圍剿,暫時跳出了三邊之地各種勢力交錯沖突的這盤棋局。
這里除了人口稀少之外,其他的一切,的確都是一副風水寶地的樣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