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都察院的同僚,賈繼春突然站出來不惜撕破臉指責孫居相、孫鼎相兄弟以及張慎言等人為西黨,雖然成功地將這幾個人之前的話給壓了下去,包括他們義正言辭的架勢也被壓了下去,但是卻也將今天朝會的主題給帶偏了。
眼看著建極殿的望日朝會,又要向著黨爭的方向走,崇禎皇帝心里不爽了,臉色也陰沉來下來。
這個時候,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連忙站出來喝止了建極殿中的議論紛紛,眾人都低頭不語,只用眼睛的余光注意著皇帝的方向。
建極殿中的亂象剛平靜下來,就聽見詹事府的詹事劉鴻訓突然站了出來道:“啟奏陛下!今日朝會局面,言事諸臣失規失矩,與會諸臣亂象紛紛,此情此景恍如市井之間,不能不令臣深思!
“臣請陛下效仿漢唐兩宋之舊制,復設殿中侍御史一元,于朝會之際專司糾彈百官朝會失儀之事!”
崇禎皇帝正在為了每次朝會的時候殿中但有爭議就互相指責對方為朋黨的局面而發愁,此時聽了劉鴻訓這話,當即朗聲道:
“準了!下次朝會之前,內閣與督察院諸卿商定殿中侍御史人選報朕任用!一者當場糾察百官朝會失儀,二者提前預定百官朝會議題!”
完了這話,崇禎皇帝接著道:“今日卿等都在場,朕的話你們也都聽見了!朕意今日朝會專議晉商定罪之事,結果卻又陷入互相彈劾對方為朋黨的局面!
“既然如此,朕想問問眾卿,今日之朝中,有西黨嗎?有閹黨嗎?有東林黨嗎?!”
崇禎皇帝的問話一句比一句嚴厲,連著問了三個問題之后,滿朝文武大臣噤若寒蟬,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話。
就連之前指責孫居相等人為西黨的賈繼春也訥訥無言。
崇禎皇帝知道否認朋黨的存在,并不能真正消滅朋黨,但是他的想法卻是,盡量把黨爭的問題壓制在一個可以控制的范圍內,至少壓制在朝會之外,不能讓黨爭的問題成為朝會上一而再再而三反復出現的一個問題。
私底下的黨爭問題他不管,只要朝會上別撕破臉擺到了臺面上就好。
見殿中無人話,崇禎皇帝接著道:“很好!既然大家都認為沒有什么西黨,閹黨,東林黨,那么朕在這里再一道上諭。
“從今往后,朝會之上凡因意見不同者而發生爭執者,一概就事論事,不得指責對方為朋黨!違此上諭者,免官奪籍!”
崇禎皇帝完了這話,仍然站在殿中的賈繼春與孫居相等人,一起跪地請罪。
崇禎皇帝看著這幾個人道:“今日之事且罷,饒過汝等這一回!下不為例!”
賈繼春此時已經知道是自己錯判了形勢,以為崇禎皇帝要借著晉商通虜的這件事情,將山陜商人背后的那些世家大族一打進呢,就像當初清除閹黨、清除勛貴那樣,卻不料這一次,崇禎皇帝僅僅想止步于眼前的十六家晉商豪族。
賈繼春這個人當初靠著投靠閹黨起家,如今這位崇禎皇帝表明了態度要收拾閹黨的時候,他又臨陣倒戈率先投靠了年輕的皇帝,在其它閹黨大成員倒臺的時候,他不僅保住了權位,而且因為處處迎合上意而一路高升。
不過即便如此,依靠陰謀詭計迎合皇帝而起家的賈繼春,仍然并不真的了解眼前這位崇禎皇帝的真實心思。
因為他畢竟還是一個古人。
在他看來,崇禎皇帝這一次收拾晉商,目的當然是為了斂財,畢竟朝廷的財政問題是崇禎皇帝關注的頭等大事,而且以前的幾次大動干戈,也都是為了“搜刮”錢財,這次當然也不會例外。
若崇禎皇帝抓捕并懲處那么多晉商,真的是因為這些人都通虜,打死他他也不信。
對于陰謀論者來,任何一件事情的背后都隱藏著不可告人的陰謀。
這個陰謀或許有著各種好聽的名字,披著各種合法的華麗的外衣,但卻改變不了它是一個陰謀的事實。
賈繼春這樣的人,就是一個這樣的陰謀論者,什么通虜不通虜的,那都是皇帝給錦衣衛查抄晉商財產的借口。
既然如此,自己何不投其所好,把事情搞大一點,把那些秦晉商人背后的官商集團世家大族都抄了呢?
皇帝把該交給錦衣衛或者東廠來干的事情,交給了三法司,然后三法司定罪之后,還要拿來建極殿朝會之上議論,這不就是皇帝要收拾西黨的征兆嗎?
朝臣之中,不僅賈繼春一個人這樣想。
自從皇帝讓錦衣衛和東廠以晉商通虜為名查抄山西豪商世家的消息傳到山西,傳到京師,朝野之上又不少都有這樣的思慮。
包括三法司這一次這么快就根據皇帝意圖,將已經被錦衣衛和東廠抓捕的這些晉商定罪,也是在擔心皇帝借此機會繼續將這個問題擴大化,從而殃及更多的人。
也因此,一貫喜歡犯顏直諫喜歡放炮的大理寺正卿劉宗周,到了這次朝會之上,始終沒發一言。
還有督察院和六科廊清流出身的言官們,也是如此,都希望這件事情盡快定下來得了,不希望皇帝查抄通虜晉商的事情再繼續擴大下去。
因為,今天崇禎皇帝沒有借著賈繼春給準備好的借口繼續發難,反倒臨時叫停了賈繼春的作為,讓建極殿中的許多大臣都松了一口氣。
崇禎皇帝完話,建極殿中一片肅靜。
這個時候戶科都給事中楊鸞突然出列上前行禮,然后道:“啟奏陛下!國朝自隆慶五年,北虜款貢以來,始立市場。每年互市,緞布買自江南,皮張易之湖廣。彼時督撫以各部夷人眾多,互市錢糧有限,乃為廣召四方商販,使之自相貿易,是為民市之始。
“祖宗之時,朝廷設立各處轉運、提舉等司,僉灶以辦稅,置倉以收鹽,建官以蒞政,設法以開中,其要在于通商而已。大抵商益通,則利蓋厚,此立法之意也。
“且窮邊絕塞,輸轉極難之地,而能使商賈挾貨負重以往,隨令而足,此祖宗鼓勵域內商販通行邊地之大利也!
“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也!
“今日朝廷三法司既定宣府、大同邊地之晉商通虜資敵之罪情實,宣府、大同,乃至山西邊地之晉商則一而盡矣!今后此等邊地開中法之實施無人,此節不可不慮!
“臣請陛下懲治晉商之后,詔令江南乃至天下四方商人,繼續前往宣大邊地參與互市貿易,以補晉商轉運之缺,以安邊地商民之心!”
楊鸞這話完,內閣首輔李國鐠隨即站了出來,道:“戶科都給事中楊鸞此言中肯!臣李國鐠附議!”
李國鐠這么了這話,建極殿朝會之上急著結束這個話題的群臣,當即跟著李國鐠一起,躬身行禮,然后:“臣等附議!”
到了這個時候,崇禎皇帝也緩了一口氣,對著眾人道:“晉商通敵事虜情況屬實,朕治罪這晉商十六家,不為貪圖商人之財,更不為杜絕互市貿易!卿等多慮了!”
完了這個話,崇禎皇帝接著道:“戶科都給事中楊鸞的很有道理!士農工商,四業皆!
“正所謂,無農不穩,無商不富,無工不強,無士大夫佐朕治天下,天下不知會亂成什么樣子!
“既然四業同道,四者皆,朕對商人商業、百工匠戶,自該一視同仁、一同對待。
“傳諭天下,從今往后,各地官府一律取締商籍、匠籍之區隔,士民工商、四民平等,匠籍商籍一律入為民籍!
“詔令南都戶部,在南直隸發布文告,南直各地有愿轉運糧草布匹百貨之物,前往宣府、大同、歸化等邊地貿易者,準許以宣大田畝市價折價五成,購買邊外土地,不設上限。
“內閣且將此等上諭刊布中外,務令各地一體遵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