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薩木騰敖斯爾活佛的請求,李邦華略經考慮,就答應了。
作為一個身居高位多年的人物,李邦華當然知道薩木騰敖斯爾活佛的這個請求并不是他說的那么簡單,只是陪著額璘臣與善丹等人前往京師覲見皇帝。
他知道這個薩木騰敖斯爾活佛一定還有自己的目的,而且這個目的毫無疑問一定與喇嘛教里的教派爭端有關。
不過自從率領大軍進了歸化城之后,歸化城中最為輝煌的建筑物除了林丹汗的行宮之外,就是位于城中央的大召、小召等喇嘛廟了。
他在歸化城內停留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也從了解歸化城歷史的漢人那里,聽說了先后大小召,后有歸化城的說法。
等他率領大軍一路往西,所過之處,敖包遍地,而且每處城鎮,完好的也好,廢棄的也好,城中最好的建筑,全都是喇嘛廟。
這也讓他這個大明朝的內閣輔臣與軍機大臣不得不認真思考,喇嘛教在今后大明朝對漠南乃至整個蒙古地區的統治之中將出于什么樣的位置之上,將充當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鄂爾多斯還好說,甚至整個漠南蒙古地區,都好說,大不了像皇帝此前給他的圣旨中說的那樣,清空其地,移漢民以填之。
可是漠北蒙古怎么辦,漠西蒙古怎么辦,特別是喇嘛教更為流行而且勢力也更大的青海、康藏地區怎么辦?
李邦華并不了解喇嘛教,但他覺得,佛教嘛,總是慈悲為懷,勸人向善,勸人出家的,讓一直桀驁不馴而且已經危害華夏數百年的蒙古人都去信佛,總歸沒有什么壞處。
既然如此,讓烏素圖召的薩木騰敖斯爾活佛陪同額璘臣等人前往京師朝見圣上,或許會給圣上一點啟發也說不定。
崇禎三年正月十六,李邦華讓祖克勇帶著自己寫好的奏報先行出發,過了黃河之后,一路上露布報捷,快馬趕赴京師。
與此同時,又讓同樣表現杰出的曹變蛟帶著武烈營的一支騎兵,護送著薩木騰敖斯爾活佛及其弟子十數人,以及鄂爾多斯濟農額璘臣、鄂爾多斯左右翼臺吉扎木素、善丹,還有他們的親眷家人共計兩百余口,隨后啟程出發,前往京師朝見聽封。
薩木騰敖斯爾活佛及其弟子十數人同行,讓額璘臣心中略感寬心,但是對于拋下數萬部眾,而且帶走所有親眷的安排,卻讓額璘臣的心中始終充滿著深深的疑慮。
但是他也知道,此時的鄂爾多斯已經不是他額璘臣的了,或者說此時的河套之地,已經不是鄂爾多斯部能夠做主了。
而且真正能夠做得了主的,也不是此時在鄂爾多斯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大明朝的李閣老,而是那位遠在一千五百里外的大明崇禎皇帝陛下。
直到從東勝城出發,往東過了黃河,三十來歲的額璘臣在離開了鄂爾多斯的領地之后,再回頭去想這些事情,才算是“想通了”這個問題。
想通了之后,額璘臣的心里也就坦然了許多,一路上該吃吃,該睡睡,該趕路就趕路。
一行人到了榆林城外,曹變蛟帶著李邦華寫給延綏參政陳奇瑜的書信,又從城中接上了順義王卜失兔及其家人。
再然后,原本安居河套的這些頭頭腦腦們,在曹變蛟的護送之下,往東經過偏關、大同、宣府,風塵仆仆地朝著大明京師趕去。
順義王卜失兔早在林丹汗入主漠南之后,就已經丟掉了自己磨難之主的權威,去了鄂爾多斯之后,更是寄人籬下、仰人鼻息,鄂爾多斯諸部的事務,他一句話也插不上嘴。
如果不是大明這邊的守邊文官武將拒絕接納他,他早就入境大明了。
之前,大明這邊不接納他,是因為崇禎皇帝及其身邊的重臣們,希望與林丹汗保持一個相對的和平狀態,而且還希望能與林丹汗聯手共同對付黃臺吉。
現在既然林丹汗被黃臺吉趕走了,而黃臺吉又被大明軍隊趕走了,那么順義王卜失兔就又成了一塊可以拿出來利用的招牌了。
而順義王卜失兔也受夠了朝不保夕的日子。
對于一個丟掉了自己幾乎全部領地、部眾、牛羊和財產的土默特前首領來說,他的這個順義王身份,只有在大明朝才算是有點價值。
這個明朝冊封給他的爵位,在蒙古各地早就不值錢了。
因為不管是漠南、漠北還是漠西,又或者單單說在河套地區,奉行都是強者為尊的法則。
你手里沒有了足夠的實力,你就是自封為天王老子,也沒有人會把你當回事兒。
所以當陳奇瑜帶著曹變蛟來找卜失兔的時候,他很爽快甚至是很愉快地就接受了這個安排。
前往京師朝見大明皇帝,可能會讓他得到一筆豐厚的賞賜,而有了這筆賞賜,他和他的家人才能繼續過上體面的生活。
在前往京師的隊伍中,卜失兔與額璘臣再次見了面,兩人都有點尷尬。
不過卜失兔的表現,卻也幫助額璘臣更快地認清了現實。
決定他額璘臣及其鄂爾多斯諸部命運的那個人,正是如今贏得了抗擊建虜入侵獲得勝利的崇禎皇帝。
額璘臣的想法一點也沒錯,就在他決定投降并被帶回東勝城的那一刻開始,河套之地的決定權就已經不在他手上了。
而且就在他仍然懷揣著希望趕往大明京師的路上,鄂爾多斯部蒙古人的命運,就已經被決定了,包括他這個鄂爾多斯部濟農的命運,也已經被決定了。
雖然都是策馬而行,而且都是同一天出發,但是額璘臣所在的隊伍里面畢竟還有女眷,往東行進的速度,要比一路上興高采烈露布報捷的祖克勇慢了不少。
且說祖克勇帶著河套大捷的捷報以及李邦華寫給皇帝的奏報快馬進入京師之后,心情舒暢的崇禎皇帝在第二天,就召集了在京的內閣大臣和軍機大臣們議事。
內閣大臣只有首輔李國鐠和閣臣徐光啟,而軍機大臣也只有英國公張惟賢。
而且,這個時候的英國公張惟賢病情一日重似一日,是強撐著身體參加了這次乾清宮內的御前會議。
崇禎三年二月二十三日上午辰時,三位在京的當朝重臣在御前侍從武官與乾清宮內侍太監的引領下,走過了乾清宮長長的漢白玉石板鋪就的御道,來到了乾清宮中。
三位重臣看見在御書房門口站著的崇禎皇帝,當即一起行禮,高呼吾皇萬歲。
內閣首輔李國鐠說:“臣等恭賀陛下完成祖宗夙愿!河套之地既收復,國朝秦晉之地不難安!臣等為陛下賀!為秦晉之地百姓賀!”
內閣首輔李國鐠這番話說完,閣臣徐光啟與軍機大臣英國公張惟賢也跟著說道:“臣等為陛下賀!為秦晉之地百姓賀!”
崇禎皇帝聽了這話,也是高興,連忙讓三位老臣起身,并且親自上前將說了幾句話就捂著嘴一陣咳嗽的英國公張惟賢攙扶起來。
已經瘦到皮包骨頭快脫了相的張惟賢一邊連連謝恩一邊顫巍巍地站了起來。
三人跟著皇帝進了乾清宮東暖閣的御書房,按慣例兩左一右,分別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來。
王承恩親自為皇帝和三位重臣端上參茶,慢慢退到門口。。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