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禎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中午時分,剛剛奉旨進京覲見過崇禎皇帝的海軍都督府首任左都督張可大,親自帶著崇禎皇帝的旨意,來到了天津大沽口造船廠,向沈廷揚等人傳達了即日起仿照加利恩號開工建造海軍戰船的圣旨。
對于首任海軍都督府左都督的人選,崇禎皇帝十分慎重,在軍機處領銜擬定的名單里面,挑選來挑選去,同時也是權衡來權衡去,并沒有令他眼前一亮的人選。
如果早個百十年,如今這個崇禎皇帝還比較好選擇一點,當時那些抗倭名將,不管是俞大猷,還是戚繼光,或者是盧鏜、湯克寬這樣的名將之后,任何一個拿出來,都足以擔起建設大明朝海軍的重任。
但是到了明末崇禎年間,要想從一堆水師將領或者沿海鎮守總兵之中找出來一個令他真正放心又勝任的海軍都督,實在是有點困難。
朝廷重組五軍都督府的消息傳出去之后,不管是南京五軍都督府,還是京師的五軍都督府與兵部,都有各種人選,進入軍機大臣和兵部尚書的視野,從而通過軍機處進入崇禎皇帝的眼中。
比較靠譜的,有博平侯郭振明。
當初,崇禎皇帝廢了操江總督這個職位,讓博平侯郭振明取代南京勛貴忻城伯趙之龍,提督長江水師兼管江防一應事務。
博平侯郭振明在長江水師提督的位置上,還算是兢兢業業,奉旨轉運各種軍需物資,運送各種充軍罪人以及移民前往東番、瀛洲等地,也算是盡職盡責。
但是江防畢竟是江防,江防水師與海軍大不同。
如今崇禎皇帝正準備耗費巨資打造一直遠洋海軍,而且好不容易說動內閣與戶部,跟自己的內帑一起,為海軍都督府撥款投入,他可不想自己的一腔心血,到最后搞出來的卻又是一直只能沿著海岸航行,不能離開海岸太久的老式水師。
尤其是,在如今這位崇禎皇帝的心目中,長江上的江防水師,以及其他一切內河水師,包括運河上的漕營漕兵,都與內地各省都司衛所一樣,都是要轉入內衛軍都督府管轄的地方隊伍。
讓內地江河湖泊上的水師,與海軍區別開來,分屬于兩個不同的指揮系統,利大于弊。
別的且先不說,單說相互之間有個制衡,就已經是對皇帝有利的了。
除了博平侯郭振明這樣的世家勛貴之外,靠譜一點的,還有提議推薦福建總兵盧毓英的,也有推薦浙江總兵張存仁的,當然也有推薦登萊總兵張可大的。
也有自作聰明的朝臣,直接上書給崇禎皇帝,建議將安東侯毛文龍調離東江鎮,擔任朝廷海軍都督。
還有的更是異想天開,直接上書建議將鄭芝龍調離閩海和東番,赴京擔任海軍都督的,等等。
就是在這樣一些靠譜或者不靠譜的人選之中,崇禎皇帝最后權衡來去,敲定了張可大這個連個世爵還沒有得到的登萊鎮總兵官,擔任海軍都督府的首任一把手,即左都督。
毛文龍和鄭芝龍這樣的人物,崇禎皇帝當然也想將他們從已經類似藩鎮的地方調出來,放到朝堂之上,或者新設的五軍都督府之中任職。
但是在今時今日這樣的情況之下,朝廷要是這么做,幾乎百分之百會落下個自己打自己臉的下場。
不光是自己打自己的臉,而且很可能讓一直還算比較穩定的東江與東番兩個地方,突然生出什么難以預料的變亂來。
雖然崇禎皇帝已經在東江鎮轄內預留了不少的后手,對毛文龍形成了制約,比如平壤伯劉興祚的東江右路總兵府,比如瀛洲鎮守府、錦衣衛東江千戶所,以及新設立的東瀛貿易公司,等等。
但是在大明朝各方圍困和封鎖后金國的關鍵時期,只要毛文龍不跟后金國暗自勾結,即便他真的成了尾大不掉的藩鎮,如今這位崇禎皇帝也不打算去動他。
如今的毛文龍與歷史上有所不同了,原本歷史上崇禎二年七月,他就被袁崇煥假傳圣旨給斬首了,并沒有機會親眼看見當時已有身孕的小妾沈氏給他生下來的孩子,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
而歷史上隨著毛文龍的突然被殺,東江鎮一片大亂,原本統一受制于毛文龍的各路東江鎮悍將,相互之見攻伐不斷,毛文龍當時已經有孕的小妾沈氏也下落不明,不知所蹤。
這一世,這一切不幸的事件都沒有發生。
毛文龍不僅遂了一戰封侯的生平之愿,而且還在崇禎二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的這一天,迎來了自己唯一一個親生兒子的降生。
這個時候的毛文龍已經年過五旬,準確地說已經是五十四歲了,老來得子,自是令他欣喜若狂。
自己百戰余生獲得的這一切,東江鎮皮島上的安東侯府有了繼承人,又豈能不令他欣喜若狂!
安東侯小妾沈氏生了兒子的消息,很快就被錦衣衛東江千戶所,以及當時剛又趕到東江鎮傳旨督戰的褚憲章,迅速派人將消息送回了京師。
崇禎皇帝很快就親自給了毛文龍的這個兒子賜了名字,叫作毛承嗣,并給了京師的安東侯府大量的金銀布帛等物品賞賜。
毛文龍的老母、正妻與長女,早在毛文龍當年封侯之后不久,就從杭州移居到了京師內城的安東侯府了。
其老母、正妻也早就母以子貴、妻以夫貴,有了朝廷的誥命與封號。
毛文龍的妾室沈氏生子,因其是妾,崇禎皇帝除了給其子賜名之外,也沒法給她賞賜,只好再次賞賜毛文龍的原配正妻。
這也算是提醒毛文龍,你的老母親和妻子女兒,還在京師里的安東侯府等著你衣錦歸來呢!
毛文龍不能動,鄭芝龍就更不能動了。
毛文龍還好說,本就是朝廷命官出身,對皇帝對朝廷一直表現得忠心耿耿。
原本歷史上袁崇煥之所以能夠殺得了毛文龍,很大程度上因為他假傳圣旨,說是崇禎皇帝要殺毛文龍,當時毛文龍震驚無語、心灰意冷,最后束手就戮,根本沒有反抗。
這樣的做法對于本就忠于朝廷的人來說有用,但是對于海盜起家的鄭芝龍,肯定是無效的。
讓他帶著他的鄭家水師船隊北上,那對朝廷來說是不可能的。
但若你要不讓他帶著水師來,只是把他自己弄到京師或者天津來,那不等于是逼著他重新造反嗎?
即使他不造反,若他就是不奉旨,你有什么辦法嗎?
所有這些事情,都只有在朝廷的海軍真正壯大起來之后,對于東江鎮也好,對于鄭芝龍的鄭家水師船隊也好,真正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以后,才能夠順勢去做。
滿清入關之后,鄭芝龍當時正處在其一生功業的鼎盛時期,為什么竟然主動前去投誠,并且跟著上了北京?
鄭芝龍跟著上了北京或許是被迫的,但是其親自前往清軍營中投降,卻是主動為之的,他為什么這么做?
因為當時的南明兵敗如山倒,滿清大軍過了江后勢如破竹,鄭芝龍認為自己不占優勢。
海盜起家的他,眼中只有他自己或者家族的利益,他認為這樣做符合他的利益。
那么到了大明朝廷的官軍真正有了壓倒性的優勢,鄭芝龍會怎么做?
到了那時候,或許不需要崇禎皇帝給他旨意,他自己就會主動自請入京了吧。
至于如今京師的海軍都督府,這兩個人雖然看起來挺合適,但是卻一個也不能任用。
而崇禎皇帝最后選中登萊總兵張可大,也完全是因為他的履歷以及他在歷史上的表現。。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