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承宗看了徐允禎呈給皇帝的東西之后,也是愁眉緊鎖,良久不語。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這次皇帝召集的內閣會議,就這樣陷入了沉寂的僵局。 崇禎皇帝見狀,看看眾人緩緩說道:“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仇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戴。 “卿等皆朕股肱之臣,朕正賴卿等安邦治國,今日既然把話說開,朕就與卿等就多說幾句。 “土匪也好,亂賊也好,為什么造朕的反,造朝廷的反,造諸位的反?!絕不是沒有原因! “而這個原因是什么,卿等自去思量,但朕可以告訴卿等,絕不是他們天生好反!” 崇禎皇帝說完這些話,自己也是嘆了口氣,看著仍舊沉默的眾人,接著說道: “值此國家紛亂四海翻騰之際,對于宗室封藩制度,非到萬不得已之時,朕也不會輕易更動。 “朕今日召集諸位前來,除了為代藩和英國公定下謚號奉贈等哀榮之外,主要是借著這個與宗室、功臣關聯的事情,議議代藩與英國公府的承襲之事!” 眾人見皇帝突然變得消沉而且如此低姿態,心中皆是黯然。 沒人不想痛痛快快地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只是這幾個人全都是歷經四朝的老臣,再也不是出入仕途之時的那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完全不顧利害得失的愣頭青了。 安坐在座位之上一直沒有說話的閣老兼禮部尚書徐光啟突然站起來說道: “啟奏陛下!自從前番陛下問及宗室俸祿等事務之后,兩月多來,臣常思應對解決之策。 “今日陛下憂慮至此,臣實不忍袖手安坐而無動于衷!正所謂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臣幸有一得之愚,敢不獻給陛下!” 原本面色陰郁的崇禎皇帝,聽了這話,眼睛突然閃出亮色,知道李國鐠、孫承宗等人宦海沉浮多年可能消磨了當年志氣,但是徐光啟卻是老當益壯,依然還有銳氣。 崇禎皇帝看著須發花白的徐光啟,只聽他說道:“宗室制度固然牽一發而動全身,絕對不能輕易大張旗鼓予以改制更革,這一點陛下贊同,臣也贊同! “然則朝廷不可大動干戈,卻也并不意味著,我輩大臣就這樣袖手旁觀坐視無視聽之任之! “相反,陛下若能抽絲剝繭循序漸進,以利誘之而各個擊破,甚至耐得住性子,以十年或者二十年為期,久而久之必然成效斐然。” 徐光啟這么說話,顯然也是把李國鐠、孫承宗等人給帶了進去,可能也是他實在看不慣這些人的老成持重了吧。 崇禎皇帝耐住性子繼續聽下去,只聽徐光啟接著說道:“對于解決宗室子弟俸祿負擔過重的問題,臣思來想去,速效的招法不多,但長效的招法卻也不少。 “受陛下前番施恩宗室之啟發,臣以為,緩解宗室負擔之策略,不過是解禁、封土、折銀、移藩、除爵此五種!” 聽到這里,崇禎皇帝方知徐光啟是真的認真考慮了之前自己向他提出的問題,也應該是真的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遂對他說道: “解禁之法,朕已明了,徐閣老不必多少,只詳細說說封土、折銀與移藩、除爵這四個策略吧!” 李國鐠、孫承宗之前沒怎么考慮過這個問題,當皇帝突然拋出來的時候,本能地就覺得這個問題比較敏感,比較危險,不能輕易碰,因此就要先攔一攔,先看一看。 如今看到徐光啟居然一下子提出了五個策略,頓時覺得自己是不是真的老而無用了,是不是真的志氣消磨殆盡了。 只聽徐光啟接著說道:“封土,就是封實土。陛下與首輔、次輔如今當已知道,皇明域外之世界廣大無邊! “以往我皇明棄置不取,要么因其距離遙遠,朝廷政令鞭長莫及,要么因其荒僻貧瘠,朝廷取之得不償失! “今日則不同,泰西諸夷紛至沓來,皇明不取,夷人必取之,與其讓與夷人,不若授予太祖之子孫! “接受封土立藩之后,諸藩皆自食其力,朝廷不給祿米,本土不留田產,如此之后皇明域內負擔減輕而人民解困!” 徐光啟說完了這個,看著皇帝與眾人,見皇帝與眾人都是點頭不語,聽他說話,他就接著說道: “折銀,就是折俸銀。既然朝廷祿米不敷用,而朝廷又有銀行、銀圓之創舉,何不參照新晉功臣世爵年俸之法,將宗室子弟歲給祿米,改為年俸銀圓發放? “臣雖在禮部,卻也知道戶部寶源總局制幣諸廠所造之銀圓相比銀兩對朝廷尤為有利,比之支付祿米則更為有利。 “若以銀行支付銀圓頂替祿米,既省了上下周轉之損耗,也方便了朝廷與各地官府之奔波!” 徐光啟說完一句,崇禎皇帝與眾人即點頭默認。 這些想法雖然還很粗疏,需要戶部仔細推敲制定細則,但是想法本身卻是很有見地。 說完了這些話,徐光啟見崇禎皇帝沒有打斷他,于是接著說道:“至于移藩的問題,臣以為朝廷早有先例可循。 “當年遼王、寧王、谷王之封地皆在塞上,而后來移藩內地。如今雖然都已除爵,但此先例卻是現成的方略! “臣以為,既然當初可以因邊外戰亂而移藩內地,今后邊外安寧自當移藩回去,如沈王之一系、肅王之一系。 “至于其他藩國,則可以增藩増土之利,憑其自愿移藩,其中若有愿意移藩烏斯藏地者,未嘗不可郡王晉親王,封之為千里之國。 “此外河中、瀛洲、東番等新辟之土,亦未嘗不可以一二宗室藩國移藩彼處!” 徐光啟說完這些話,看著崇禎皇帝,而崇禎皇帝此時也看著他,點了點頭,對他說道: “徐閣老學貫中西、視野開闊,今日之言不同凡響,正是國之大臣所當言! “朕早知皇明域外之地廣袤無邊,北方止于北極,南方止于大洋,如此廣袤無垠之土地,何地不可裂土而封藩! “太祖子孫迄今繁衍域內以至于十萬計,若全部擁擠域內,皆賴朝廷供養,數十年乃至百余年后,其數字怕是任何一朝也難以承擔! “徐閣老之意,朕心中實已以為然!且等今后徐徐而行之!” 說完這話,崇禎皇帝看著徐光啟,接著說道:“至于除爵,徐閣老卻是何意?” 徐光啟說這些話之前,其實最擔心的,就是眼前的這個崇禎皇帝只在乎自己的皇位和對宗室子弟的各種提防,并且因此會對自己提出來的封土移藩等策略不認可,甚至會對自己有猜忌之心。 此時他看皇帝竟然最先認可了這個最大膽的裂土實封域外之策,心中頓時輕松下來,繼續侃侃而談: “至于除爵之說,并非無罪而除親王、郡王之爵也。以臣之間,親王、郡王雖多,但宗室子弟之中食爵祿最多者卻非親王郡王,而是鎮國將軍以下乃至于奉國中尉者。其中尤以奉國中尉者為最多! “皇明定制,宗室爵祿分為八等,至奉國中尉而止,親王嫡長子為親王,余子皆為郡王,郡王嫡長子為郡王,余子皆為鎮國將軍,到了奉國中尉,規模依然龐大,而奉國中尉之子無等可減,皆為奉國中尉! “此一點,正是皇明宗室負擔過重之第一癥結所在也!若至奉國中尉之后而爵除,奉國中尉若有功于朝廷也可晉升輔國、鎮國乃至郡王、親王,則此癥結可一舉而消除也!” 徐光啟抽絲剝繭一般地把這些策略一一解釋開來,聽得崇禎皇帝以及在場眾人皆頻頻點頭。 到了最后,崇禎皇帝想了想,看著殿中侍立的御前侍從武官、內臣以及中書舍人和軍機舍人們,冷冷說道: “今日閣老與朕所言諸事,只言片語皆不得外傳!” 崇禎皇帝說完這話,殿中侍立的一眾御前侍從武官、內臣、中書舍人以及軍機舍人們呼呼啦啦地跪了一地,齊聲領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