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要將均田制、三長制、軍功授爵制作為教材一體教給學生?”
剛一回到高昌,衛朔就將推出的均田制、三長制、軍功授爵制向楊翰和盤托出。
軍功授爵制還好,畢竟之前楊翰已有耳聞,當均田制、三長制一出,他就再也坐不住了。
以楊翰多年處理政務的經驗,自然一眼看出兩大政策的初衷皆是為了限制世家大族。其中均田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對土地資源的壟斷,等于在挖世家大族的根;而三長制更是讓官府將手伸向社會最底層,打破了世家對基層政權的控制。
衛朔提出在學堂教授新政策,肯定是在培養擁護新政的后備官吏,而這恰恰明了他有心將新政推行至整個天下。
楊翰一想到日后將與世家做對,不禁嚇出一身冷汗,沒人比他了解世家有多強。
只看看北地不知城頭變幻了幾次大王旗,而世家始終屹立不倒,便可知世家絕非一般人整治得了。
“怎么?不可以嗎?”
衛朔雙手一攤,質問道:“學堂作為培養后備官吏的地方,卻不能教授當今高昌推行的各項新政,那朔倒要問問,學堂還是在為高昌服務嗎?”
“這……這個,直元,學堂由高昌府出資修建,自然是為高昌服務的。但是你所的三大新政,太過驚世駭俗,我擔心一旦傳揚開來必將引發滔天反對浪潮。”
“有人反對?這很正常,我就沒指望人人贊同,只要有人反對一律革除書院!高昌開學堂不是在辦慈善,而是為了培養后備官吏,若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能認同高昌的政治理念,那這學堂辦得還有何意義?”
“至于新政驚世駭俗?哼!那是有人大驚怪,如今天下都糜爛到什么地步了,竟還堅持固步自封,他們是不是還想讓胡人將我等炎黃苗裔永遠踩在腳下?!”
“老大人,告訴姚、尹兩位山長,若是教授、博士當中有人不認同高昌理念,大可讓其走人,我高昌從來不需要志不同道不合的人才。”
“而且我相信這世上愿意改變現狀的人,永遠比腐朽、落后的守舊勢力多。將來,當我們從高昌一隅之地走出,他們一定會為今天的選擇而后悔。”
楊翰看著意氣風發的衛朔,有些瞠目結舌。之前衛朔給他的印象一直是溫爾文雅,甚少有像眼前這樣鋒芒畢露,堅持原則,寸步不讓。
“可……可是,直元難道不擔心世家反彈嗎?”
楊翰也知當前乃千年大變之局,華夏若再不做出革新,肯定還得繼續被胡虜壓在身下。他只是擔心世家勢大,衛朔這樣搞一旦激起世家強烈反彈,很有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
“哈哈哈,老大人過濾了。朔承認當今世家勢大,然經過近百十年胡虜作亂,北地世家早已不復魏晉時之強勢,正是進行深徹變革的時機。一旦錯過,未來不知等到什么時候才有機會重塑華夏。”
“除此之外,高昌僻處一隅,世家力量極為薄弱,不管我們在這兒如何折騰,一時半會兒不會影響到玉門關以西。一旦高昌根基打牢,我等東出玉門關,到時只需穩扎穩打,奪得一地,鞏固一地。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去推動、完成這項偉大的革新。”
“今年朔才十六歲,哪怕我只能活五十歲,至少還有三十五年時間,我就不信做不出一番事業。”
楊翰皺著眉頭問:“直元心意已定?”
衛朔堅定地看著楊翰回答:“朔已找到了要走的路,并且再無更改!”
“唉,算了,既然直元一個生長于域外的漢家苗裔都有重塑華夏之雄心,翰雖不才,但也不愿落后于人。從今而后這高昌就由你做主,翰愿杖履相從,追隨左右。”
“老大人,言重了,什么追隨不追隨?你我當共勉,一起努力奮斗。”
“不!俗話:名不正,則言不順。若不明確主從關系,日后直元當如何發號施令?”
“這……好吧,就依老大人所言。”衛朔稍一猶豫便接受了楊翰建議,其實這也算是實力使然。
隨著他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為高昌奪得半個烏孫,其威望已與楊翰不相上下。再加上三大新政推出,他身的實力已經凌駕楊翰之上,無論從哪方面來,衛朔都已是高昌名副其實的領袖。
均田制、三長制、軍功授爵制被引入學堂引發了激烈爭論,眾名士也因此而分裂,一部分不愿放棄世家利益者,對三大新政展開激烈批判,矛頭甚至或多或少也指向了衛朔。
但也有部分目光敏銳的世家子弟,意識到天下已到了非變不可的境地,故而能夠站在相對公正的角度看待問題,認為三大新政雖然有點兒偏激,但的確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
對于冥頑不靈之輩,學堂山長姚皓、尹景采取了果斷措施,立即辭退了那些反對者,一時震懾住了各方。
雖削弱了學堂實力,因為最終留下的名士只有不到四成,但也因此凈化了學堂環境,革新派徹底占據了上風。
這也多虧了高昌船好調頭,順利拔除了隱患,為日后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
待完成了思想上的統一后,衛朔又開是著手整頓稅賦。
古代稅賦主要是指田稅,后來隨著鹽、茶專賣,鹽稅漸漸成為古代稅收的另一大支柱。
但是除了宋朝外,歷朝歷代都未曾意識到商稅的重要性。
而且古代官府只是在政治上抑制商賈,但在經濟上卻是在縱容、優待商賈。
這點兒從歷朝歷代極低的商稅就可看出,也因此造成商賈為了獲得政治上支持,不得不與官僚、權貴勾結。
而官商一旦勾結在一起,朝廷就再也無法對商賈征收高額稅賦。
就像明末時期,崇禎皇帝想要提高商稅,結果被官僚們一句:不與民爭利,給頂了回去。
如今衛朔要做的就是在政治上稍稍給商賈一點兒優待,起碼不能讓商賈淪為權貴的手中的禁臠,肆意宰割,要在法律上保證商賈的合法財產安。
當商賈有了人身安保證后,就必須為官府貢獻力量,不然官府為何替商賈出頭?
這就要求商賈必須接受商稅的提高。
在衛朔的提議下,太守府對高昌商稅進行了一次徹底改革,改變以往單一、粗放式管理模式,徹底將商業納入到官府日常管理當中。
根據不同商品的價值、市場容納度不一樣,高昌將商稅劃分為奢侈品、必需品、普通貨物三個等級。
其中將對奢侈品征收高額稅收,比如絲綢、琉璃、珠寶等;而諸如食鹽、糧食、布匹等與百姓息息相關的必需品,在保證百姓消費得起情況下,征收一定稅額。
至于其他普通商品,則根據不同情況,征收不同稅額。
如此經過一番改革后,經過初步預計,高昌商稅將至少增加五倍以上,總體加起來將占到官府收入的四成左右。
這個結果大大震驚了楊翰等官吏,他們怎么也想不到,一個的商稅改革,竟能大幅度提高官府收入。
只有衛朔很清楚,未來隨著高昌經濟進一步發展,商稅占到總收入的一半,或者超農稅是早晚的事。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