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二年(公元387年)十一月下旬,原呂光部將徐炅與張掖太守彭晃謀叛,在張掖豎起反旗。
與此同時,西平太守康寧殺湟河太守強禧,亦公開反叛呂光,并自稱匈奴王。
前秦長水校尉王穆則趁機襲擊占據酒泉,自稱大將軍、涼州牧。
徐炅、彭晃、康寧、王穆遙相呼應,共同舉兵反叛呂光,一時間震驚整個涼州。
更為嚴重的是,隨著涼州各郡縣相繼叛亂,原相安無事的匈奴、鮮卑、羌等各胡族亦開始蠢蠢欲動。
大變一起,呂光即命沙洲刺史杜進出兵征討彭晃,而他自己坐鎮姑臧,并派兒子呂纂統兵三萬南下討伐康寧。
十二月初,統兵討伐康寧的呂纂竟只身兵敗而回,頓時引得外界一片嘩然,致使河西局勢進一步糜爛。
偏偏在呂光焦頭爛額之際,又傳來盧水胡首領沮渠羅仇襲占西郡的壞消息。
與此同時,東南西秦藩屬南羌首領彭奚念也趁機出兵湟水北岸戰略重鎮白土津。
面對烽煙四起的危難局勢,呂光一邊給杜進、姜飛等原西征功臣加官晉爵,安撫有些離心離德的西征功臣集團;另一邊則抓緊時間調兵遣將,打算親征叛賊。
不提呂光如何調兵遣將,單坐鎮敦煌的杜進一接到彭晃、王穆起兵的消息,立即下令守軍謹守城池,同時派出段業前往高昌求援。
其實早在十一月底高昌就得到了彭晃叛亂的消息,只因未接到求援急報,衛朔只能一邊焦急地等待下去,一邊暗中命騎兵主力向玉門關秘密挺進。
肩負求援重任的段業,深知軍情如火,遂出了玉門關一路疾馳,直奔高昌。
得知段業終于來了,衛朔、楊翰等人才悄悄松了一口氣。
段業的到來不但為高昌帶來光明正大出兵的名頭,還為日后襲取玉門關奠定基礎。
高昌太守府內,西域大都護衛朔端坐在內堂主位上,手里端著一份密報瀏覽著,而左右皆是高昌文武重臣。
“大人,杜刺史怎么?”
“河西亂了。”衛朔滿臉興奮,他知道拿下涼州的機會來了。
“大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高昌要動手了?”
“沒錯,剛剛接到杜師急報,彭晃、王穆、康寧、徐炅四人皆擁兵叛亂,再加上舉兵作亂的匈奴人,大軍進犯的西秦鮮卑人,如今整個涼州已亂成一團。”
“而且一開始呂光就覷了叛亂者,不但沒有在第一時間親自出馬,連經驗豐富的姜飛也沒出動,只派出兒子呂纂統兵平叛。”
“那呂纂雖號稱是呂氏千里駒,是呂家后起之秀,但畢竟初次經歷戰陣,豈是經驗豐富的康寧對手?結果三萬兵馬輕敵冒進,被康寧殺得大敗而逃。”
“正是呂纂大敗,才讓各地叛軍聲勢大漲,連匈奴人、鮮卑人、羌人也加入叛亂當中。”
“真的?如此來,涼州將唾手可得?”
眾人得知涼州大亂,無不激動異常,紛紛起身請戰。然衛朔掃視了一眼面前眾將,最后將目光定在了李暠身上。
“諸位,大戰將起,在沒有最終分出勝負之前,爾等不可有絲毫懈怠。”
“而且大軍主力東進期間,為了防止西域人趁機偷襲高昌,還必須有人留下看守。”
“李指揮使,爾為人一向穩重,又足智多謀。”
“此次大軍出征期間,高昌就交給你了,務必協助楊太守看好高昌,絕不允許出現絲毫意外。”
“請大人放心,有屬下在,定當保高昌萬無一失。”李暠起身抱拳道。
雖然未能出征涼州有些遺憾,但李暠很快就收拾好失落的心情。
留守高昌未必沒有機會打仗,西域諸國對高昌一直虎視眈眈,難保不會有人趁機偷襲。
安排好留守高昌事宜,衛朔當即點起宋繇、康龍二人與他一同出征。
由于此戰關鍵在于長途奔襲,故出征時衛朔只帶走了一萬兩千騎兵與三百陌刀手,將步兵部留在高昌。
……
在大軍即將抵達玉門關時,衛朔將參軍段業請來,準備借其一臂之力奪得玉門關。
“段參軍快快請坐。”衛朔熱情地招呼起段業。
此時段業心情十分復雜,原第一次見到衛朔時,人家還只是個倉曹史,高昌在西征軍威懾下,危如累卵!
衛朔作為特使與大都督呂光簽下城下之盟,那個時候段業也沒瞧出他有多大事。然誰知一晃兩年過去了,他人受杜進牽連,幾乎沒怎么升官。而衛朔卻在不知不覺中已坐鎮一方,如今更是統領萬余騎兵,千里赴國難。
“衛都護客氣了,不知找在下過來有何貴干?”或許不忿衛朔官運亨通,段業話的語氣有些生硬。
衛朔絲毫不以為忤,依舊笑瞇瞇道:“段參軍,你心里應當很清楚,我師杜刺史一向受呂都督猜忌,不然他也不會讓其子呂覆擔任玉門關護軍。”
聽了衛朔之言,段業默然。
當初杜進在姑臧是怎么夾著尾巴過活,他可是一清二楚,因為連他人也因此而受到牽連。
“衛某若大搖大擺地領著大軍出現在玉門關,呂覆一定會緊閉城門,不準大軍通過。而眼下敦煌危在旦夕,叛軍隨時有可能攻破城池。大軍在此地多耽擱一分鐘,敦煌就多一分危險。”
“一旦敦煌陷落,杜師必不能幸免。”
“呂覆可以不在乎杜師,然杜師于我有再造之恩,我衛朔卻不能不管杜師死活,因此無論如何也得救其出困。”
“可是玉門關險峻,而我麾下又盡是騎兵,短時間內根無法強攻得手。”
“因此,需略施計,以騙得關門,不過這需要段參軍配合一二。”
段業靜靜聽完衛朔述,然后大腦快速轉動,很快就分析出利弊得失。
顯然作為杜進心腹黨羽,一旦杜進敗亡,他段業的前途肯定也跟著完了。
因此稍加思索,段業就答應了衛朔請求。
段業這么爽快倒是出乎了衛朔預料,其實他有所不知,由于呂光大肆排擠西征功臣,早已使得內部離心離德。
“好,段參軍爽快,等此戰結束,我當在杜師面前親自為你請功。”
“不知需要參軍做些什么?”段業輕聲問道。
“呂覆鎮守玉門關時日尚短,彼還未摸清高昌虛實。我意派五百精騎,假扮成援軍先鋒,由段參軍親自統領。”
“若是呂覆問起,段參軍大可回復高昌大軍正在集結,你心憂河西局勢,便向在下借了五百騎兵先行歸來。”
“這五百騎兵大不大、不,既能穩定河西局勢,又至于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那呂覆固然擔憂朔與杜師合謀,但也不會眼睜睜看著呂家傾覆,不然他也不會有好果子吃。”
“因此,面對不足為慮的數百騎兵,他很有可能打開城門放你過去。”
“只要呂覆上當,爾等便趁機賺開城門,大軍緊隨其后一擁而上,拿下整座關隘。”
“嘖嘖,衛都護,好手段,段某佩服。”
原段業還不服衛朔驟然升到高位,而今聽了這番謀劃,才曉得人家衛朔已深得兵法精要,心中的那點芥蒂立時消散不見。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