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呼嘯,雪花飛舞,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rg
后隊一輛車轅上,站著一位年約二十一二歲、清秀面龐的年輕人。
此時他雙手背負,望著漫天飛雪,目光中充滿擔憂。
“今年這雪下得可真大!”
“往年此時,正是草原上最易發(fā)生白災季節(jié),也不知河套草原是否遭了災。”
“主公務憂,有宋長史等一干吏員在,即便發(fā)生了災害也無妨。”
正當衛(wèi)朔、崔宏兩人在交談時,卻見劉穆之從前隊匆匆而來,天師道孫泰拜見。
這個消息令衛(wèi)朔大吃一驚,據(jù)他所知孫泰剛被釋放歸來沒幾年,眼下正潛心在三吳一帶傳播五斗米教。
怎會忽然出現(xiàn)在建康城外?且約他見面又是何意?
接到劉穆之傳信,衛(wèi)朔與眾人滿頭霧水地來到前隊。
只見對面有數(shù)十人馬,他們簇擁著一個身著道袍的老者,正是孫泰。
見對面出現(xiàn)個年輕人,孫泰立馬曉得此人正是名震天下的衛(wèi)朔。
他一拱手問:“來者可是大名鼎鼎之衛(wèi)都護?”
“正是衛(wèi)某?閣下是天師孫泰?”
“貧道這廂有禮了,唐突拜訪還請大都護見諒。”
“不知孫天師攔住在下去路有何貴干?”
“貧道別無他意,只希望能與大都護一敘。”
聞言衛(wèi)朔不由一怔,沒想到孫泰前來只為與他敘話。
提起孫泰,他腦海中總是不由自主浮現(xiàn)他侄兒孫恩的名字。
歷史上,孫恩掀起的五斗米教起義,幾乎席卷整個江東,也徹底動搖了世家統(tǒng)治。
孫恩更因此被稱為門閥政治最早的暴力掘墓人。
這時,旁邊蒯恩抱拳請命道:“主公,讓我?guī)绦l(wèi)陪你去。”
“不,不必如此,又不是去打架?帶那么多人干嘛?”
衛(wèi)朔轉(zhuǎn)頭對劉穆之:“道和陪我去就行,其他人待在原地,不得輕舉妄動。”
眾人勸了一番,最后見衛(wèi)朔堅持獨自去會孫泰,只好同意了。
倒不是衛(wèi)朔托大,實在是他想不出孫泰有何害他理由。
另外,他又不是文弱書生,尋常之人絕非敵手。
再者,不知怎的他有預感,覺得此次見面,所談內(nèi)容定會十分敏感,故少人知道好。
孫泰見只有衛(wèi)朔只帶一人朝他走來,當即轉(zhuǎn)身命身邊教眾也退到百余步開外,身邊只留下徐道覆一人。
看到這一幕,衛(wèi)朔愈發(fā)篤信不會有危險。
“大都護乃當世豪杰,貧道心中一直有個疑問不得其解,今日想向閣下請教一二。”
“不敢當請教二字,有什么問題還請?zhí)鞄熋餮裕谙露ó斞詿o不盡。”
“敢問大都護何為天下?”
“天下?”
“或者大都護更看重一姓之天下還是天下人之天下?”
“一家一姓之天下猶如當今司馬晉室,而貧道所謂之天下,乃是黎民天下,即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家之天下。”
“天師此言若落入外人耳中,不啻于大逆不道,難道您不怕朔去建康報官嗎?”
“哈哈哈,大都護不會。”
“哦?天師為何這樣?”
“貧道遍觀大都護在河西所言所行,深信你與貧道乃是一路人。”
“我們都是為了推翻當前不合理的門閥統(tǒng)治,為滿天下普羅大眾謀取幸福。”
“額?”衛(wèi)朔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無言以對,雖然孫泰得不對,但的確中了一部分。
他與孫泰當然不是一路人,但他們的某些目標卻是一致的,比如削弱門閥影響。
另外,他的確也不會去報官,畢竟從某個角度,孫恩起事對他有利。
歷史上,劉裕能夠輕易篡晉而沒有遭到江東世家激烈反對,其主要原因就是孫恩起事嚴重削弱了世家根基。
“再,這司馬氏得國不正,當年篡奪劉漢、曹魏江山,乃天理不容。”
“司馬氏之晉室,尚且遠不如劉氏之大漢,更如何能比貧道要建立的天下人之國?”
大晉國的江山得之過易,是因為司馬家的老祖宗并沒有像秦始皇、漢高帝那樣的浴血奮戰(zhàn),也沒有像魏武曹操那樣平定四方,只不過費了些伎倆、花了些口舌之功,就輕而易舉地取得了天下。
雖然朝野內(nèi)外都對司馬氏如何取得天下三緘其口,但其實許多人都深知其過程。
盡管晉帝擁有著象征天賦皇權(quán)的“授命于天,既壽永昌”的玉璽,然仍有許多人卻暗中懷疑晉國的合理性。
而正因此,才使得司馬家一味縱容優(yōu)待世家,造成了近百年世家壟斷一切的格局。
現(xiàn)在孫泰向衛(wèi)朔提起晉室歷史,是想提醒衛(wèi)朔司馬氏就得國不正,而他從事的一切反晉活動都是正義的。
由此可知,孫泰反晉之心已是昭然若揭。
然而一想到歷史上孫恩起事造成江南白骨一片,衛(wèi)朔心中不由感到一陣抽抽。
據(jù)史書記載,整個孫恩動亂期間,除了劉裕麾下還算軍紀嚴明外,其他無論是參加暴動的天師道義軍,還是朝廷派遣的平叛大軍,無一例外都在燒殺擄掠。
孫恩所到之處,如蝗蟲襲過,寸草不生;王師所到之處,如洪流洗刷,哀鴻遍野。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衛(wèi)朔忽然問道:“敢問天師,若事成,爾當如何來坐這天下?”
孫泰聽了一愣,蹙眉想了一下:“天下,就應當還給天下人。”
“我以道義取信于民,以仁德取義于民,令百姓不再受流離之苦。”
“既然司馬氏已然失了天下,那我孫氏來取而代之有何不可?”
“司馬氏如何失了天下?”
“暴虐施政,不得民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管天師舉事是為了什么目的,是為了天下百姓也好,還是為了一己之私也罷。”
“總之,朔希望天師不要忘了民心得失,能夠善待百姓。”
完衛(wèi)朔轉(zhuǎn)身離去,臨走之前劉穆之若有所思地看了孫泰一眼。
孫泰哈哈一笑,大聲道,“今日得遇大都護指,貧道不虛此行。”
“走,我們回去。”孫泰轉(zhuǎn)身拍了拍徐道覆肩膀。
徐道覆連忙跟了上去,邊走邊問:“啊?不去建康了?天師不打算應征司馬道子嗎?”
“貧道覷了自己,今司馬氏已失民心,天下可取,已無需再在權(quán)貴身上浪費精力!”
原孫泰重返建康是應司馬道子所請,最近幾年三吳一帶五斗米教聲勢愈發(fā)高漲,也連帶著孫泰名望來大。
接到會稽王征召,孫泰想著距離起事還早,不如趁機去建康活動一下。
誰料在城外與衛(wèi)朔一番交談,讓孫泰意識到此去建康不過是做無用功罷了。
他的根基在庶民信徒之中,與世家乃天然死敵,活動再多也是無用。
反倒因此而有可能暴露教內(nèi)機密,從而引來殺身之禍。
此時,衛(wèi)朔還對此茫然不知,他已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歷史。
孫泰并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前往建康任職,也因此將有可能躲過死劫。
假若孫泰不死,又將對歷史上聲勢浩大的孫恩起義產(chǎn)生什么影響呢?
……
在回去途中,衛(wèi)朔隨口問劉穆之道:“道和,你對這個孫天師有何看法?”
“野心勃勃,一心妄圖推翻晉室。”
“你覺得他會成功嗎?”
“不好,眼下孫泰以天師道為紐帶,編制了一道密不透風的,只要給予時間,讓其繼續(xù)經(jīng)營下去,一旦爆發(fā)出來必將震驚江東。”
“是啊,也許那就是晉室終結(jié)之時。”
“不過北府兵也不是吃素的,另外還有劉裕這個后起之秀,在結(jié)果未出來前,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
衛(wèi)朔不由想起了劉裕,如今他頗為期待地想知道。
經(jīng)過加強后的劉裕,碰上有孫泰的五斗米教起義,最終結(jié)果會如何?
到底是位面之子劉裕命硬,還是有信仰加持的孫泰更強一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