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蒙坑,位于今山西襄汾、曲沃兩縣交界處。
在如此不起眼之地,歷史上曾發生過四次大規模戰爭。
并且其中兩次戰事結果,對中國歷史走向產生重大影響。
秦魏之戰,由于北魏取得勝,為今后北魏獲得北方統一奠定基礎。
齊周之戰,北周獲得勝利,讓北周在周齊對峙中取得優勢,并對后來隋之統一產生深遠影響。
衛朔率一萬河西軍抵達蒙坑,當他看到依山傍水的蒙坑天險后,對阻擊秦軍充滿信心。
“有此天險,別后秦來了五萬人馬,便是再多一倍,朔亦是不懼。”
聞之,崔浩、張騰深有同感,蒙坑實在是太險要啦。
一萬河西軍只需依喬山建壁,足以擋住十倍以上秦軍。
“主公所言甚是,然被動死守乃兵家大忌,以臣之見,不妨主動出擊。”
“主動出擊?”衛朔心中一動。
“正是!”
“按我軍以逸待勞,又坐擁天險,幾乎立于不敗之地,不應冒險出擊。”
“然而主公別忘了,此戰目的在于奪取上黨,取并州。”
“平陽之戰不過是開胃菜罷了,真正的大戰還在后面!”
“故我軍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并以最代價擊敗姚興,如此方有望實現戰前意圖。”
“今姚興坐擁大軍而來,若不能迅速擊破之,我軍將陷于平陽而不可自拔。”
“嗯,伯淵言之有理,然敵軍兵力占優,我軍除了據險而守外,又能如何?”
“可派出精騎沿途襲擾敵軍,此乃疲敵之計。”
“后秦軍千里跋涉而來,沿途遣精騎騷擾,使其人困馬乏,我軍優勢豈不更大?”
“早知今日,當初不該派桓振去上黨,他最擅長偷襲。”
衛朔滿臉懊悔,然而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畢竟誰也沒想到,局勢變化如此之快。
當初眾人皆以為會在長子爆發大戰,結果因魏燕秦結盟,使得河西軍不得不南下開辟新戰場。
最后衛朔只好遣高進之領三千精騎南下,尋機偷襲、騷擾后秦大軍。
……
夏夜,一支騎步混編的秦軍正沿著涑水急速北上,大軍人銜枚,馬摘轡,乘著夜色向著柴壁方向迅疾而行。
后秦君主姚興策馬揚鞭,走在大軍中間。
整個人一語不發,只有一雙眼警惕地掃視著前方黑黢黢的夜色。
身前身后近五萬將士性命系于他一人之身,由不得半點松懈。
由于軍情緊急,連日不斷急行軍,使得眾士卒個個氣喘如牛。
接近寅時左右,大軍已經抵達聞喜城外。
此時群星閃爍天際,晨靄浮動于平川,南門城樓已遙遙可見。
河東太守柳恭早已命人準備好了飯菜酒食,只見前面篝火點點,人影幢幢,赫然是聞喜縣縣令前來迎接圣駕。
姚興把手一舉,下令大軍就地休息。
倒不是后秦人高風亮節,故意放著城池不進,實在是聞喜縣太,根駐扎不了五萬人馬。
姚興只能命大軍在城外安營扎寨,只有他人帶著眾將進城休息。
剛一進城,他便將聞喜縣縣令找來詢問詳情,發現近來河西軍不曾南下河東。
得知此消息,姚興不喜反憂。
他非常希望河西軍大舉南下,如此一來河東太守柳恭將無法置身事外。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是向大軍提供一些糧草補給,卻絲毫沒有派兵助陣之意。
由于當初招撫柳恭時,后秦便承諾不干涉河東具體事務,也允許柳家聽調不聽宣。
因此,面對柳恭對當前戰事持中立態度,姚興也是無可奈何。
用過飯菜之后,早已疲憊至極的后秦上下,紛紛躺下休息。
他們完不知,此刻正有一支河西騎兵悄然襲來。
……
當日,高進之領了大都護將令一路南下,渡過澮河(非淮河支流)后進入河東郡境內。
在一出密林內,他將部下召集過來,道:“斥候來報,敵人剛剛抵達聞喜。”
“由于長途跋涉而來,又沒有想到我們會深入河東腹地,故而營寨防守疏松。”
“大部人馬都在安睡,正該我們出其不意,破其營寨。”
眾人皆唯諾稱是,高進之隨后領騎兵出擊,三千人馬悄然無聲地向聞喜城外營寨撲去。
當河西軍襲來時,后秦大軍士卒們還在睡夢中,突然聽到外面人喊馬叫,一片嘈雜。
眾人大驚之下,紛紛胡亂地穿上衣袍,拿起兵器,揭開帳蓬跑了出去。
此時,營地里火光四起,一片狼籍,大隊河西騎兵已經沖到了眼前。
但見如蝗蟲般地箭矢,嗖嗖迎面飛來。
跑在最前面的數十名士卒猝不及防之下,紛紛中箭倒地,慘叫聲不絕于耳。
三千河西騎兵,以高進之指揮下,各個手持連弩對著四處奔跑的后秦人,連續發射弩箭。
負責看守營寨的積弩將軍姚良國見狀,知道糟了襲擊,心中連道不好。
但他畢竟是久經沙場的戰將,很快回過神來,大聲叫道:“列陣迎敵!”
聽到主將發令,鼓手敲響戰鼓,兩短一長,不斷重復,聲音沉沉,四方可聞。
原慌亂的后秦士卒,聽見鼓聲漸漸恢復鎮定,依令開始列陣,很快一個“口”字型防御陣集結完畢。
只見數千名身強力壯的甲士舉起大鐵盾,枚枚相扣,并排而行,組成一道密不透風的防御陣形。
好似一個正在移動的鋼鐵堡壘,將糧車及大部分士卒護在中間。
再有飛來箭矢,紛紛被鐵盾擋住,雖然看上去火星四濺,其實卻是有驚無險。
只有少數衣衫不整的士卒們不聽號令,紛紛丟盔棄甲,四散逃命。
高進之沒有去追趕潰兵,而是命令軍迅即穿營而過,攪得秦軍大營一片混亂。
不過,畢竟后秦人也不是廢物,雖然突遭襲擊有些慌亂,可隨著時間推移,在各級將領指揮下,漸漸穩住了陣腳。
這樣一來,高進之壓力倍增,為了不被敵人包圍殲,他只好放棄燒敵糧草,率領眾人趁亂殺出重圍。
此次襲擾戰,河西軍戰果輝煌。
而后秦軍驚慌失措,倉促迎戰,前后竟死傷達幾千人。
且經此次打擊后,姚興在驚懼之下,忽然覺得此次北上有些倉促,再也沒了當初欲跟與衛朔決一死戰的氣勢。
猶豫之下,姚興竟以整頓軍隊為由,暫時停止北上,也因此錯過了最佳北上之機。
在姚興停留聞喜這數日里,衛朔已指揮河西士卒沿著喬山搶修出一條臨時壁壘,上面安防了數十架床弩。
這些為日后擋住后秦兵鋒,打下了堅實基礎。
原對姚興而言,他并非沒有取勝機會。
后秦想在此戰中擊敗河西軍,必須在河西軍尚未布置好防線之前速戰速決,一舉擊潰河西軍,才有可能救出被包圍的姚平部。
可惜的是,或許是當年上郡之戰給姚興留下了很大陰影。
當他率領大軍主力渡過黃河后,姚興再不復之前果決,反而顯得有些優柔寡斷。
姚興的不知所措,被狄伯支看在眼里,也讓他對此戰前景充滿悲觀。
畢竟連主帥都沒有必勝信念,還能指望普通將領反敗為勝?
在即將抵達蒙坑之前,狄伯支總算讓姚興重新堅定了信念。
不過,通過此事可看出,姚興意志不夠堅定,一旦遭遇重大挫折,很容易一蹶不振。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