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上黨之戰勝利結束,讓三晉成功并入河西。rg
而河西軍大舉入晉,不僅沒有燒殺擄掠,還給庶民百姓分了田地,輕易便贏得民心。
然而,與普通庶民對河西持熱烈歡迎態度不同,并州世家心情則略微復雜一些。
他們內心明明不待見大都護衛朔,卻又因無力反抗而不得不選擇臣服。
衛朔端坐在車內,豎起耳朵耐心地聽王仲德介紹太原風土人情。
“仲德,你認為并州世家為何不敢公開反抗河西分田?”衛朔笑著問。
“廂軍鐵騎?”王仲德下意識道。
不過,很快他又否定道:“不對,是民心!大都護,末將的可對?”
“沒錯,正是民心!”
“亞圣孟子曾有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河西軍入晉以來,對各地秋毫無犯不,還積極賑災,發放糧食,分田分地。”
“正所謂,民心不可欺!并州世家面對煌煌大勢選擇束手,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朔此次北上不是翻舊賬,而是重塑并州世家。”
“讓并州世家成為河西門面,以便將來招攬更多世家加入。”
到這兒,衛朔認真地看了一眼王仲德道:“仲德,要達成此目的,需要你從旁協助。”
“請主公放心,末將以及整個祁縣王氏愿聽從大都護一切調遣。”
衛朔嘴角浮起一絲笑意,沖著王仲德微微頷首。
而后他扭頭康龍吩咐道:“傳我將令:讓高進之、薛彤帶三千鐵騎巡視太原郡,凡意圖不軌者,格殺勿論。”
“遵令!”
望著康龍遠去身影,王仲德不由心下一凜。
暗道:別看大都護一口一個民心,關鍵時刻果然還得靠刀把子震懾那些世家。
……
在衛朔還在北上途中時,大都護即將駕臨晉陽的消息業已傳遍太原郡。
各大世家家族是既興奮又惶恐,興奮是因為眾人都不是傻子,自然早看出來河西前途無量,都有意攀上河西。
惶恐是因為外界瘋傳,大都護衛朔格外討厭世家,弄不好會有殺身之禍。
眾人不是沒想過強逼河西低頭,可惜今時不同以往。
先不百姓已被天師道忽悠,他們身實力也是不如以往多矣。
自從晉陽王氏南遷、祁縣王氏被滅族,今并州世家只剩下陽曲郭氏獨木難支。
陽曲郭氏屬于老牌頂級世家,從東漢末年始,至魏晉十六國前期,郭氏達于巔峰。
后趙滅亡后,郭氏受到牽連,勢力有所衰弱。
前秦時,郭淮玄孫郭慶曾任幽州刺史。
淝水之戰后,北方大亂,他棄官歸家,與侄兒郭逸閑坐家中,以觀天下風云突變。
然衛朔入主并州,讓郭慶叔侄兒倆再也無法安之若素。
正當郭家上下患得患失之際,傳來了大都護衛朔將北上巡視晉陽之消息。
郭慶可不認為衛朔北上只是簡簡單單地視察民情,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世家。
只要再拿下并州世家,河西便能將并州真正掌握在手。
“叔父,叔父,鎮西大將軍衛朔往晉陽來了……”
郭逸一路大呼叫闖進書房,惹得郭慶眉頭緊皺,出言呵斥起來。
“慌慌張張成什么體統?!別忘了你是世家子弟,要時刻注意自身儀表!”
“你已過了而立之年,怎么還像個孩子一般咋咋呼呼?”
“侄兒,謹遵叔父教誨。”
郭逸領了叔父教訓后,身子忽然往前一傾,神秘兮兮道:“叔父,侄兒聽此次大都護北上,專為拜訪各大世家。”
“風雨欲來風滿樓啊……”郭慶嘆息道。
“叔父此言何意?難不成還有什么禍患發生?”
“叔父來問你,假若大都護讓世家交出土地、部曲,你愿意嗎?”
“啊?眼下并州地廣人稀,光是被拋荒的田地便多得分不完,還用咱們上交良田?”
“你呀,太年輕!均田制既是大都護立身之,又是河西重塑基層之關鍵。”
“并州雖然因人煙稀少暫時未動大部分世家田地,可是大都護決不允許地方上有超脫官府存在之勢力。”
“因此,交出土地、解散部曲、拆除塢堡乃大勢所趨,各大世家誰也逃不掉。”
“那……那以叔父之見,我郭氏該當作何選擇?”
“前些日子,祁縣王氏曾派人來。”
“祁縣王氏?王仲德家?”
一提起祁縣王氏,郭逸心中一動,腦海中不由浮出王仲德三個字。
當年王仲德兄弟倆冒然起兵反抗慕容垂,結果兵敗受傷逃走,還曾遭不少世家嘲笑。
然而誰也沒想到,匆匆十年一過,當初那個毛頭子不僅福大命大躲過了追殺,還成為當今北方風頭最緊的大都護麾下一員虎將。
消息傳來,整個祁縣王氏一片沸騰。
所有族人奔走相告,有些老人忍不住老淚縱橫,家族終于有望翻身。
現在整個并州世家還有誰不知王仲德大名,人家可是赫赫有名的河西軍六大總兵官之一。
“正是那個王家,日前王仲德派人送來消息,稱大都護有意將祁縣王氏樹為典型,成為日后河西招撫世家的招牌。”
“啊?還有這等好事?沒想到倒霉了近百年的祁縣王氏,今朝竟走了狗屎運。”
聽著侄兒明顯帶著羨慕嫉妒恨的話語,郭慶也是苦笑不已。
當初王凌被夷滅三族之后,原祁縣王氏在并州便已漸漸沒落。
可如今隨著王仲德衣錦歸來,祁縣王氏再次成為備受矚目之家族。
“而且叔父還聽,此次祁縣王氏之所以愿意接受大都護條件,是因為大都護答應王家只解散部曲、拆除塢堡,卻不沒收土地。”
“什么?!沒了部曲,要那么多土地干嘛?”郭逸滿臉不解。
“具體是怎樣,叔父也不清楚。”
“不過,真要是條件合適,你我郭家能步王氏后塵嗎?”
“怎么?叔父也想加入河西?”對叔父有此想法,郭逸絲毫不驚訝。
“是呀,而今河西頗具新朝氣象,大都護盛名在外,又是漢家苗裔,最不濟也能效仿前秦成就一番霸業。”
“眼下各大世家之所以按兵不動,是在等大都護開出條件。”
“老夫以為,只要條件不太苛刻,我想大部分家族都不會拒絕加入河西。”
“聽眼下大都護因河東世家抵制,極需要拉攏一批世家為其搖旗吶喊。”
“故此時正是加入河西之最佳機會,且早加入對家族有利。”
“哈哈哈,叔父果然睿智!”
郭逸對叔父郭慶沒有趁機提條件,反倒極力尋找機會加入河西之舉大加贊賞。
表面上看此刻正是向河西提條件之際,卻不知聰明如郭慶者,不但不會提條件,反而會趁機降低條件,刻意向大都護示好,以此作長遠打算。
“逸兒,叔父年紀大了,活不了幾年啦!”
“今后這郭家還得靠你來支撐,假若此次能順利加入河西,你便去投奔大都護吧。”
“以你的才華,用不了幾年便能封妻蔭子、光耀門楣。”
“另外,為了方便你在河西發展,叔父打算替你向王家提親。”
“啊?這……這,侄兒已經結過親啦,如何還提親?”郭逸瞠目結舌道。
“你想哪兒去啦?我得是你女兒!”
“你的長女今年已十三,尚未結親,而王仲德長子也未結親,正好結成親家。”
“當年先祖貞公(郭淮)曾娶王凌之妹,若今日再把你女兒嫁給王家,也算一段佳話。”
“一切聽憑叔父安排,侄兒無異議。”。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