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當初河西欲脫離晉室自立消息傳到江陵時,桓玄曾喜不自禁。
他甚至都準備派人前往河西,想服衛(wèi)朔與他一同起兵。
殊料,這邊荊州使者還未啟程,那邊謠言已傳遍江左。
正當桓玄還在調(diào)查謠言出處時,建康竟已跟河西和好了。
朝廷不僅把晉陵公主嫁給大都護,還打算下旨敕封衛(wèi)朔為異姓王。
消息傳來,朝野內(nèi)外一片嘩然。
誰都沒想到,數(shù)百年消失不見的異姓王竟又重見天日。
“衛(wèi)朔還在上表請免嗎?”
“是的!短短數(shù)日,衛(wèi)朔三次上表請免,看來他很有自知之明。”
“那個衛(wèi)朔出身寒門,有什么資格妄稱王侯?”
“就是,就是!看來他常年與胡虜打交道,也跟胡人學會了沐猴而冠。”
周圍桓氏子弟不斷出言嘲諷,而桓玄目光閃爍,卻未出言阻止。
旁邊卞范之將這一切看在眼里,早心知肚明。
白了,桓家眼紅了、嫉妒了、眼饞了,也想像衛(wèi)朔一樣,弄個王侯當當。
不過,荊州跟河西不太一樣。
那個大都護再怎么,也非南朝土著官員出身,稱不稱王影響不算太大。
而這也是司馬道子最終聽從了王謐建議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桓玄若想學衛(wèi)朔向朝廷求取王爵,幾乎是不可能的。
想當年,以桓溫之威勢,尚只得封一郡公之位,更何況威望不足的桓玄?
再者,自漢高祖劉邦刑白馬而盟,規(guī)定非異姓不得為王以來。
任何一個非宗室大臣稱王,基上就意味著改朝換代。
桓玄若是這樣做,與扯旗造反幾乎沒啥區(qū)別。
但荊州做好起事準備了嗎?桓家有能力取代晉室嗎?
若從實力對比上來看,荊州的確還不如朝廷強大,但卞范之卻認為起事時機已然成熟。
如今北府精銳深陷東南,正是建康力量最弱之際。
若荊州盡起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撲建康,必能一戰(zhàn)定乾坤。
而這話以前他也曾跟桓玄提過,但桓玄懼怕北府劉裕,心中猶豫不決,始終下不了決心。
但這一次,朝廷突然敕封大都護為王,讓卞范之看到了逼桓玄起兵的機會。
“南郡公可知,此次朝廷為何突然敕封大都護為雍王?”
“愿聞長史高見。”
“臣聽一開始河西是打算擁大都護自立的,但不知為何大都護始終予以拒絕。”
“是呀,這個衛(wèi)直元行事真是讓人費解。”桓玄皺著眉頭道。
“前些日子,關(guān)中鬧得沸沸揚揚,甚至有人已公開宣稱要擁衛(wèi)直元稱帝,公還當河西會與朝廷就此鬧翻。”
“殊料,事情很快竟有了戲劇性變化,如今河西與朝廷不僅重歸于好,衛(wèi)直元還白得一王侯之位。”
“其實這一次大都護能盡得權(quán)勢、美人,跟南郡公脫不了關(guān)系。”
“與某有關(guān)?”桓玄愕然道。
“主公還記得那個流言嗎?”
“當時我等也只是剛剛才有了想法,根尚未來得及實施,但不知怎的一下子就傳遍了江左。”
“如今想來,這其中肯定有人在推波助瀾。”
“但不管是誰,最終讓朝廷感受到了荊州威脅,也不得不向河西做出妥協(xié)。”
“真是可惡!”桓玄滿臉郁悶道。
“雖然我們被人算計了一把,但通過這事卻讓在下看清了朝廷虛弱質(zhì)。”
“主公請想,假若朝廷不是懼怕荊州,司馬道子何以會向河西低頭?”
“是呀!聽長史這么一講,公才恍然大悟。”
“主公,眼下可謂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北府精銳被困于東南,無暇顧及建康。”
“這時只需主公率領(lǐng)精銳順江而下,必能一舉攻克建康。”
“屆時將司馬道子一幫奸佞悉數(shù)誅殺,主公便可獨攬朝中大權(quán)。”
“而后再效仿魏武曹操那樣,挾天子以令不臣,如此則大事可定!”
“這……這樣可行嗎?”桓玄依然顧慮重重。
見狀,卞范之不由急道:“哎呀,主公若還猶豫不決,則日后必悔之莫及啊!”
“隨著河西與建康之間聯(lián)姻,朝廷必會因此而聲望大漲。”
“而司馬道子又得了河西相助,勢力大增,又豈會容忍南郡公您存在下去?”
聽到這里,桓玄心里登時一咯噔。
河西遠在大西北,就與朝廷沒什么沖突,哪怕人家自立,江左朝廷無可奈何。
因為河西治下地盤以前都是失地,是衛(wèi)朔帶人一刀一槍打下來的。
朝廷除了拉攏安撫,也別無他法,大不了雙方一拍兩散罷了。
但荊州不一樣,雖然遠離建康,但畢竟是朝廷名下州郡,絕容許他割據(jù)下去。
也就是,朝廷早晚會對荊州下手。
眼下自己改怎么辦?是聽從卞范之提議舉旗造反?或者繼續(xù)觀望下去?
桓玄在心里不停地琢磨著。
最后他忽然想起他父親桓溫曾經(jīng)過的一句話,即“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
想到這兒,他不由握緊了拳頭。
……
當南北形勢風云突變時,遠在東南的劉裕正計劃著跨海奇襲會稽郡。
取得河西水師幫助后,劉裕立即開始著手制定平叛計劃。
他看到吳郡與會稽之間僅僅一灣之隔,一個大膽的奇襲計劃瞬間在腦海中形成。
很快,劉裕秘密向吳郡太守袁山松提出借道南下,并利用水師突襲會稽郡。
原袁山松不同意北府兵借道,但劉裕再三保證不會擾亂地方,才勉強答應(yīng)下來。
搞定了袁山松后,劉裕又把劉穆之找來,將奇襲計劃和盤托出,并征詢對方意見。
“嘖嘖,劉將軍果然深諳兵法精髓,這一招正好打在叛軍軟肋上。”
“這算什么?比不得大都護厲害!道和還有沒有要補充的?”
“沒有啦,一切就按劉將軍計劃進行,等過些日子我讓季高帶水師過來。”
“如此多謝道和仗義相助。”
“若沒什么事,那在下就告辭了。”著劉穆之轉(zhuǎn)身就要離開劉裕大帳。
殊料他剛一掀開門簾,差點兒與一人撞個滿懷。
“哎呦,原來是索主簿?!你這是干嘛呢?走得這么匆忙?”
“對不住了劉右司馬,在下有急事找主公商議。”
完索承明不待劉穆之回話,就迫不及待地向帳內(nèi)走去。
而劉穆之盯著對方背影若有所思,過了好一會兒才轉(zhuǎn)身離去。
不提劉穆之回去如何,單索承明一進帳就給劉裕帶了個天大消息。
“你什么?!朝廷已下旨敕封大都護為異姓王?”劉裕滿臉震驚道。
“是的!屬下一得到消息,片刻不敢耽擱,立即過來通知主公。”
“主公,江東要起風了,您得著手準備啦。”
劉裕目光一凝,輕輕點下頭道:“荊州那邊有什么動靜?”
果然不愧是劉裕,一下子就抓住了事情質(zhì)。
衛(wèi)朔封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嫉妒。
“暫時還沒什么動靜,不過有消息稱,之前桓玄曾欲聯(lián)合河西一同起兵,但后來因朝廷敕封大都護為異姓王,才迫使這事無疾而終。”
“如此來,桓玄依然野心勃勃,對建康虎視眈眈?”
“不錯!若荊州一動,那主公您的機會可就來了。”
“此話怎講?”
“主公請想啊,滿朝文武舍您之外,還有誰對付得了南郡公桓玄?”
“那桓玄一旦起兵作亂,朝廷肯定不是對手,屆時定會向您求援。”
“而主公則先按兵不動,任由桓玄清洗朝中各勢力。””
“時機成熟后,主公再攜平定天師道叛亂之威,打著匡扶朝政的旗號提兵北上。”
“嘿嘿!就憑桓玄那個花花公子,怎么可能是主公對手?”
“平定桓玄后,朝中大權(quán)將盡歸主公。
“如此主公以江左為根基,進可與北方群雄爭奪天下,退能割據(jù)一方而不失王侯之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