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寒門梟士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

作者/高月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李延慶怎么也想不到,眼前這名年輕將領竟然是在王貴家交過手的張僑,他心中打一個激靈,目光立刻向街邊的牛車望去,那么....剛才牛車里那個女人的聲音,就是大雁了,難怪這么耳熟。

    張僑臉上立刻掛上了燦爛的笑容,“原來是官人,太巧了!”

    李延慶連忙起身行禮,“張兄,好久不見!”

    李延慶又想起他是要進京參加武舉,看樣子他是中武舉了,便熱情地招呼道:“他鄉(xiāng)遇故人,張兄,我們坐一坐!”

    張僑在李延慶對面坐下,也要了一碗胡辣湯,他笑著打量一下李延慶道:“官人應該是來參加解試科舉的吧!”

    李延慶笑著點點頭,又道:“我沒猜錯的話,張兄應該武舉高中了!”

    “今年運氣不錯,考中武舉第七名,蒙圣上龍恩,封從事郎,出任定州團練推官。”

    “不錯!不錯!恭喜張兄了。”

    這時,張僑想起一件事,歉然笑了笑,拎著兩籠包子起身向牛車走去,他和牛車里的女子了幾句,最后還是一個人走了回來,很無奈地對李延慶道:“車里是拙荊,其實你認識的,她有點不好意思和官人打招呼。”

    李延慶笑道:“不用多,我完理解,張大哥請坐!”

    李延慶當然能理解,大雁不想讓人知道她過去的身份,不見自己也在情理之中,不過李延慶有點奇怪,張僑和大雁都姓張,他們能成婚嗎?

    張僑看出了李延慶眼中的疑惑,他心里明白,便道:“正好遇到了官人,這件事事關我和拙荊的名聲,我需要解釋一下,以后鄉(xiāng)人若有誤會,還望官人能替我們澄清。”

    “張大哥請!”

    張僑嘆了口氣道:“其實從我的名字你就應該想得到,我名不姓張,張僑是寄養(yǎng)于張家的意思,我生父姓何,原籍開封,父母早亡,我被送到及幼堂,后來被相州張家領養(yǎng),改名張僑,現(xiàn)在我已獲準恢復姓。”

    李延慶心中釋然,上次比武他擊敗張僑后,張保鈞竟然那樣辱罵張僑,哪有半點叔侄之情,原來張僑是張家養(yǎng)子,這樣就解釋得通了。

    張僑又從懷中取出一張名帖遞給李延慶,李延慶見上面寫著,‘從事郎,定州團練推官何灌。’

    李延慶愣了一下,原來張僑就是北宋末年赫赫有名的神箭何巡檢,可是上次和他比箭,他的箭法也只是上好而已,談不上神箭,或許他騎射很厲害,當時他只是和自己比步射.

    不過既然張僑名姓何,那么他娶張大雁也就沒有什么同姓不婚的忌諱了,只是他怎么會認識.....

    何灌笑了笑又繼續(xù)道:“我和大雁從就認識,大雁的父親也是張家遠親,曾經(jīng)在我養(yǎng)父家做過幾年管事,我和大雁一起長大,后來大雁父親涉及賭錢偷盜,被我養(yǎng)父趕走,大雁就在那時回湯陰了,當時喜鵲才兩歲,她根就不記得我。”

    李延慶這才恍然,他就大雁怎么會認識安陽張家子弟,這里面的關系也夠復雜的,李延慶笑道:“若你不解釋,還真會被人誤會。”

    “是啊!我養(yǎng)父來就堅決反對我和大雁,我為娶大雁恢復原名,更讓養(yǎng)父生氣,這次我回家,他連門都不讓我進,可我若不管她,她父親是那樣的人,上次若不是你,大雁的命運就悲慘了,大雁現(xiàn)在已有了身孕,我又怎么可能再丟下她?”

    李延慶默默點頭,能遇到這么一個重情重義的男子,也是大雁前世修來的福氣。

    這時,李延慶想起大雁的身契就在自己家中,他便笑道:“大雁的身契在她妹妹那里,我回頭寫信讓忠叔找保正解除了它,然后把它寄給你,這樣你們就更加名正言順了。”

    何灌大喜,這也是他一直頭疼的事情,大雁的身份若不解決,始終是個隱患,他一直不知該這么辦,沒想到在安陽遇到李延慶,就這么輕而易舉地解決了。

    他心中感動,起身深深施禮道:“官人對拙荊的恩德,何灌銘記于心,大恩不言謝,將來何灌一定會回報!”

    “何兄不用客氣,舉手之勞而已,大雁有好的歸屬,我們大家都很高興。”

    李延慶見何灌手下買吃都是一文文地數(shù)錢,估計何灌也是手頭拮據(jù),自己何不再做個人情,結交這個神箭何巡檢。

    李延慶便從隨身皮囊中取出一錠約十兩重的黃金和一支金首飾,這是他殺白氏三雄奪得的戰(zhàn)利品,他將黃金和首飾遞給何灌,“這是弟的一點心意,請何兄務必收下!”

    何灌嚇了一跳,連連擺手,“我怎么能要你的金子,不可如此!”

    李延慶把黃金和首飾塞給他笑道:“大雁母親是我族姊,她舅舅和我交情深厚,時候大雁還叫我慶叔,她成婚我怎能不表示心意,這是我給你們的賀儀。”

    何灌再三不要,李延慶還是硬塞給他,他才收下了,他為娶大雁為妻恢復原姓,觸怒了養(yǎng)父,養(yǎng)父分文不再給他,還不準他回張府,使得他手頭十分拮據(jù),連妻子的兩件銀首飾也不得不賣掉,李延慶這十兩黃金真是雪中送炭了。

    何灌心里明白,賀儀只是借口,實際上是李延慶在幫助自己,自己一再得到李延慶的恩惠,他心中萬分感激,這份恩情只能以后再報答了。

    只是...李延慶居然是妻子的長輩,這讓他怎么稱呼?何灌猶豫一下,不知該怎么開口。

    李延慶何等精明,立刻猜到了他的難處,便微微一笑,“何兄,咱們各交各的,和輩分不搭界!”

    何灌也是爽快人,他立刻哈哈一笑,“好!能結交賢弟這個朋友,是人生一大快事,時間不早,我得走了,賢弟記得來定州找我,我會好好盡地主之誼。”

    “一定會來!”

    何灌起身,李延慶送他出來,又走到牛車旁笑道:“大雁不給喜鵲留幾句話嗎?”

    車簾終于拉開了,大雁初為人婦,相貌雖然變化不大,但多了幾分成熟的韻味,她一直在觀察丈夫和李延慶的交談,當她看見李延慶塞給丈夫的黃金和金簪,她就不得不露面表示感謝了。

    大雁心中對李延慶十分感激,她雖然比較勢利,但也懂得人情世故,她坐在車里給李延慶施一萬福,誠懇地道:“大雁有孕在身,請恕不能下車見禮,官人對大雁的救命之恩,大雁只能以后再回報,家父不堪,我唯一放心不下就是喜鵲,還望官人善待喜鵲,將來喜鵲期滿,請務必告訴大雁,千萬不要把她交給父親,拜托官人了。”

    李延慶點點頭,“我會善待喜鵲,你們一路保重!”

    何灌翻身上馬,抱拳道:“賢弟保重,我們后會有期!”

    “后會有期!”

    牛車啟動,一行人緩緩向北門走去,走到大街盡頭,何灌還回頭向李延慶招手,直到他們身影消失不見。

    .......

    次日下午,李延慶和張顯、秦亮來到貢院登記參考,在湯陰縣考過縣試后,他們每人都得了一張‘考狀’,考狀上詳細記錄了他們的身材外貌,他們的保薦人不可能再跑到安陽縣替他們擔保,所以嚴格核對體貌就是防止替考的重要手段之一。

    北宋末期,吏治十分**,科舉舞弊屢禁不止,解試更是成了科舉舞弊的重災區(qū),雖然這次主考官正直嚴厲,避免了低分高判的情況.

    但舞弊還是有很多別的辦法,替考是最常見的手段,找一個身材相貌大概相似的捉刀手,再重金買通驗證身份的監(jiān)考官,很容易混淆過關。

    畢竟除了主考官是朝廷派來外,其他副考和助考都是當?shù)毓賳T,很難避免人情關系。

    尤其考試環(huán)節(jié)是由監(jiān)考官負責,而監(jiān)考官都是由當?shù)毓賳T組成,而京城來的主考官已經(jīng)被鎖院,他只負責審卷環(huán)節(jié),這樣一來,考試環(huán)節(jié)就成了各種作弊的高發(fā)時段。

    登記要核對考生的各種信息,耗時較長,盡管有四名監(jiān)考官同時驗證身份,但隊伍依舊排出很長,不過大部分考生上午已經(jīng)驗證過了,下午就好得多,李延慶在湯陰縣登記桌前只排了一刻鐘,便輪到他。

    “下一個!”

    李延慶連忙走上前,躬身道:“學生湯陰縣學生員李延慶。”

    考官在名冊上找到李延慶的名字,又抬頭看了一眼李延慶,臉上露出善意的笑容,原來是湯陰縣試榜首,這么年少就是榜首了,不簡單啊!

    考官又找出了他的浮票,用筆指了指一旁,“請量身高!”

    李延慶脫去鞋子站上一座木臺,挺直腰核對身高,兩名士兵仔細地替了他量了一下,報告道:“身高五尺五!”

    五尺五便是一米七四,驗證考官眉頭略皺,問道:“你縣試登記是五尺四八,怎么變成五尺五了?”

    “回稟考官,學生今年十二歲。”

    十二歲正是猛長個頭之時,一個月長高一點倒也正常,但李延慶是湯陰縣試榜首,不可能有替考,考官便沒有為難他,又仔細看了看相貌和身材,濃眉、大眼,額頭寬闊,體格健壯,兩手近膝,和浮票上記載的一致,考官點點頭,基上可以確認是人,他又問:“可是丁憂期?”

    丁憂是指父母身故,官員無論何職都必須回鄉(xiāng)守孝二十七個月,科舉也是一樣,丁憂期內(nèi)不允許參加科舉,這是傳統(tǒng)慣例,李延慶躬身道:“家母在學生年幼時仙去,父親健在!”

    “父親或者祖父可在地為官?”考官又問道。

    發(fā)解試屬于別頭試,若父祖是相州當?shù)毓賳T,或者是考官,這種考生必須單獨考試,防止舞弊,這種考試就叫別頭試。

    另外,如果是在職官員因無功名而參加考試,也要單獨考試,事實上,這些信息在縣試時就已經(jīng)嚴格鑒別過了,現(xiàn)在再問一遍只是例行公事。

    “祖父已去世,父親不為官。”

    考官看了看李延慶,又問道:“汝父以何謀生?”

    在宋朝,商人可以參加科舉,但娼戶、罪犯、胥吏、僧道四類人不允許參加科舉,李延慶年少,又是縣學生員,所以考官不問他人,而是問他父親。

    “家父務農(nóng)為生。”

    李延慶家中有十畝地,他父親沒有功名,又不經(jīng)商,當然是務農(nóng)了,很多商人都會在鄉(xiāng)下買農(nóng)田,主要目的就是把自己的身份轉為務農(nóng),雖然宋朝寬待商人,準許參加科舉,但想高中也是不可能,很多主考官都不會考慮商人之子。

    核對完畢,考官在浮票上‘砰!’蓋了個章,笑著將浮票遞給李延慶,“可以了,祝科舉高中!”

    浮票就是準考證,拿到準考證,就等下個月參加考試了,這段時間外地考生可以回家,也可以在安陽縣等待,一般而言,絕大部分外地考生都會選擇在安陽縣等待,因為這期間會有各種信息傳出,信息很重要,有的時候,一些考試范圍的細微變動就會決定考生能否考上。

    李延慶在大門外等了一會兒,張顯和秦亮出來了,張顯走上前笑道:“老李,時間還早,我和秦亮想去州學看看,一起去吧!”

    “州學開始報名了嗎?”

    “還沒有呢!但我們想去看看,很有可能我們就直接上州學了。”

    發(fā)解試只錄取十五名舉人,卻有五百七十幾名考生,幾乎絕大部分都會落榜,不過他們通過了縣試,可以直接上州學,不用再參加州學的入學考試,而且是進入上舍和內(nèi)舍,相當不錯,考不上舉人而進入州學,對他們也是一種很好的結局。

    尤其象秦亮是乙榜九十七名,掛在尾巴上了,他有自知之明,當然要去游覽一番州學,張顯是乙榜二十四名,他也沒有了最初的信心,也想去看看州學。

    兩人期待地目光向李延慶望去,但李延慶卻拒絕了,“我先回去背書,就不去了。”

    張顯無奈,只得自嘲笑道:“老李這次科舉看來是要破釜沉舟了,好吧!我們自己去州學。”

    州學并不在縣城內(nèi),而在風景秀麗的銅雀山下,距離縣城約三十里,要雇大車前去,

    三人分道揚鑣,張顯和秦亮雇一輛牛車去了州學,而李延慶則獨自回了客棧。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板桥市| 威信县| 临夏市| 金华市| 岳西县| 唐海县| 松桃| 尉氏县| 牙克石市| 西宁市| 十堰市| 怀柔区| 隆回县| 金平| 庆云县| 库伦旗| 南部县| 体育| 砀山县| 邢台县| 内乡县| 宜昌市| 焦作市| 南阳市| 丰都县| 墨竹工卡县| 河源市| 米林县| 丰宁| 达孜县| 岑巩县| 合水县| 禄劝| 元朗区| 中宁县| 新民市| 驻马店市| 肥东县| 巴彦县| 丰城市| 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