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 ——
翌日,朝歌城樓的鳴起鐘聲,一紙告示貼從官府中貼出來,不消片刻便匯聚了不少的庶民百姓頓足觀望,不一會兒,一名身穿戎裝的甲士便對著匯聚跟前的百姓庶民扯開嗓子大聲道:“君侯有令,衛國整操新軍,即刻起廣發衛人入伍征召令……”
“什么?又要打仗了?”
頓足圍觀的老百姓一聽面色一變,怨氣油然而生,現在的朝歌城有不少人是從舊都帝丘(濮陽)等衛國領土遷戶過來的,自然知道不久前的動作,壯年男丁幾乎都參加了那場傾國之力的出征行動,雖然沒有打起來還至少得百畝良田的打好事情。
可正直春耕之際,好不容易這次折騰完事了趕緊務農,現在又要打仗,一大幫老百姓聽聞瞬即開始怨聲載道了。
打仗,對于生活在戰國時代的百姓來是家常便飯的事情,今天或許是衛人,明天指不定是魏人或者齊人了。
打仗,各國老百姓不會有太大意見,但得有吃的才行啊,來年沒吃喝,別是百畝良田,算是百頃良田又有何用?人都餓死了!
“肅靜——!肅靜——!”帶頭的甲士立刻大吼,場面頓時很快安靜下來,便道:“衛國無戰,此乃君侯建新軍之詔令,凡入伍者,可享糧食月俸三五石軍餉,按月發餉,絕不拖欠,凡入伍為甲士者,日日糧食吃穿優官府供應,不從月俸中扣除……”
“什么——?”
此話一出,匯聚在場的所有人震驚莫名,一個個感覺不可思議,參軍打仗對于戰國時代的老百姓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是無條件的義務,國家要發動戰爭,老百姓得無條件上戰場。
在春秋時代,打仗更是一種榮譽,是貴族士子才能參與的崇高行動,處于貴族最后一層的“士”乘戰車打仗,打仗是屬于貴族的特權。
“戰士”這個名詞便是由此而來。
春秋時代的戰爭甚至有點像是體育競技的味道,對戰的雙方擺好戰爭然后開打,甚至打仗期間見到敵人的將軍還會行禮,莫不講究公平對戰,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春秋霸主之一的宋襄公了,對于后世人來,春秋時代的戰爭甚至有些不可思議。
而到了春秋末期和戰國時代,兵者,詭道也——!兵不厭詐的興起,戰爭也從春秋時代只能有貴族參與,變成一切以贏得戰爭為目的,同時平民也開始加入戰爭。
哪像天下戰國的今天,信奉的是不擇手段。
平民百姓參與戰爭,卻是一種義務,毫無回報的義務。
這則告示一出來,對于朝歌城內乃至衛國上下的老百姓來簡直不可思議,甚至有人在懷疑。
顛覆性的事情橫空出世,率先伴隨而至總會是懷疑、難以接受,哪怕是天大的好處也會能的不敢去相信。
這一點衛崢早已料到,如今初掌衛國,衛國的官府也沒有多大的威信,豎立威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西邊的秦國,看看商鞅變法之初可以發現這些問題。
既然早已料到,自然要針對性的應對。
不一會兒,一隊隊排成直線的糧車運來此地,惹得無數的平民百姓好奇觀看。
那名甲士又扯開嗓子大聲的道:“凡年十九以上,三十以下者符合入伍要求,臨場考核通過者,登記入冊即可領三石糧食——!”
此話一出又是一驚,來多人開始匯聚,嘈雜的討論聲頓時不絕于耳,這樣的一幕最先發生在朝歌城,隨后便開始擴散到屬于衛國的各大城池。
等待了許久也沒有人敢上前,頓足圍觀的平民百姓倒是來多,隨著時間的推移,終于有膽子大的人決定試一試。
一個二十來歲的男丁穿著一身打了補丁的麻繩布衣,頓時走出了人群,刷的一下一雙雙目光落在了這壯丁身上,那名甲士的目光亦是落在他身上。
“軍…軍爺——!”那壯丁猶猶豫豫的道,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壯膽的:“入伍即刻便得三石糧食?”
“君侯親擬詔令,君無戲言,自然千真萬確——!”那甲士毫不猶豫的道,大有毋庸置疑的語氣。
那男丁聞言,又猶豫了片刻,過了一會兒便心下一橫,道:“我要入伍——!”
“好——!”甲士一聽板著的臉頓時露出了笑容,不過卻并不怎么好笑,所謂的初步考核便是由這甲士負責,敲了這壯士胸膛幾下,來回觀摩片刻便點點頭,于是道:“可——!旁側去登記!”
沒過多久,通過初步考核的男丁便登冊在案,他的名字便被執筆者代謝刻在了竹簡之上,那名甲士看登冊者點點頭,旋即抬手豎兩指而輕輕一揮,另外兩官方兵卒旋即拉著一頭驢車,那甲士便對男丁道:“這十石糧食,現在便是你的了——!”
“十……十石——?”那壯丁又愣住了,兩眼盯著那驢車看了許久,不多少,正好十石。
“那個……軍…軍爺!不是三石嗎?”那壯丁感到不可思議。
“君侯有令,凡第一個登冊者,得十石糧食,你是第一個,便得十石——!”那甲士道,旋即又看向一眾目瞪口呆的老百姓扯開嗓子:“凡前十名入伍者,皆得十石糧,其下皆為三石——!”
這樣,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第一個吃螃蟹男丁這樣拉著有十石糧的驢車離去了。
不一會兒,又有第二個人,登記入冊,立即領十石糧食。
第三個,又是如此。
這下,頓足圍觀的老百姓終于信了——!
刷的一下,旋即一擁而上,一個個十九歲以上,三十以下的男丁爭先恐后的要入伍,無不趨之若鶩,場面雜論不停,好不熱鬧。
只要入伍能領月俸,一年下來便是數十石糧食,家中若是有三四個男丁,入伍兩個乃至三個,一年下來便是一百多石糧食,不像那耕地理的作物,運氣不好來年顆粒無收也是正常的事情,這軍餉俸祿卻是沒有這個擔心的必要,而且這些軍餉都可以如數寄給家里,而自己則吃官家飯碗。
打仗是義務,這天底下竟是有如此好事!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樣迅速擴散到了整個朝歌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一幕在朝歌、中牟、楚丘、殷墟、寧新中等衛國主要城池上演。
符合要求的人一個個爭先恐后的報名入伍。
家中耕田有妻兒父老照料,這一個月是三石實打實的糧食,自己這張嘴還能靠吃官家飯,簡直是天大的好事。
這個時代的百姓太淳樸了,圖的不是能有個溫飽,不挨餓可以了。戰國時代的民風雖然彪悍,但那是時代必然的特點,戰國戰國,民不彪悍何以號為戰國?
一時間,告示一貼出去,不到十五日便有近萬名入伍在冊的兵丁。
征召一萬便是衛崢的目標,即便知道這條告示貼出去會引起巨大反響,也沒有料到反響這么強烈,征召便這樣提前結束也仍舊有無數人要報名入伍。
征召一萬,實際上只需要五千,也是這一萬多人中有一半人要被淘汰而另一半真正留在斗士營正式正是的新軍兵卒,衛崢之所以這么做,除了進行一次再篩選,把好苗子從中篩選出來,其次被淘汰的五千多人便是要成為消息筒,讓這些人把消息傳入尋常百姓家,為將來的新軍制埋下先行的種子。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