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道是經濟體量的大是衡量一國戰爭潛力的一大關鍵指標之一,打仗拼的是經濟實力,典型如秦趙兩國的長平之戰,秦趙兩國都為這場戰爭傾盡國力,整整三年對壘而未曾分出勝負,雙方為這場戰爭投入的人員突破了百萬大關。
長平之戰對于秦國和趙國來都是生死攸關的一場舉國大戰,傾國力之戰爭。
持續了整整三年,這三年時間拼的就是兩個諸侯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最終趙國在長平一戰熬不過秦國的綜合國力,國力不濟而不得不冒險求戰。
長平大戰部讓趙括背了這口黑鍋實在是有點冤屈,這口鍋趙括雖然得背,但真正要背鍋的是趙國的綜合國力、整體的經濟體量拼不過秦國,若不是國力被耗盡,趙王又豈會把廉頗置換?
長平之戰便是體現一國國力對拼的經典戰役,在當時的環境即便不換趙括上去,趙國即便不選擇求戰,趙國最終也只有戰敗這一條路,不過是遲個一年半載而已,秦有巴蜀這等天下糧倉之地,國力比趙國更強,焉能不勝?
趙括戰敗的另一大原因也是輸在了“信息不對稱”,并不知道秦軍統帥是白起,可即便是如此在秦軍圍困數十萬趙軍時,若不是秦昭王傾盡國力進行將近七十萬規模之巨的民動員,即便是白起和秦軍也不見能夠把趙國數十萬大軍死死圍困而突圍不得,胡服騎射之趙軍并非浪得虛名。
所以衛崢很清楚,局部戰爭或許體現不出來,但事關國家生死存亡的舉國大戰,比拼的核心終究是一國之綜合國力,而綜合國力衡量的指標有很多,最不可獲取的一條指標便是經濟體量,經濟體量體現在這個時代的標準便是糧食。
糧食富足不但能穩定軍心、民心更是在面臨殘酷的消耗戰時,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作用。
曲轅犁是個好東西啊,衛崢怎么可能不把這件農耕神器給弄出來。
現在這個時代用的耕農翻土工具是耒耜(lěi,sì),即手犁,一種以耜為曲柄的翻土農具,類似于后世的鏟子,多為人力翻土,其耕種效率之低下可想而知。
而曲轅犁就不一樣了,目前也有牛耕,但工具的效率和效果都不及先進的曲轅犁,對于老百姓提高生產效率的作用簡直非同凡響。
“啟稟君侯,人已帶到——!”左宮監前來稟承,衛崢旋即舉目望去落在了那個匠工身上,后者見狀連忙拜首大禮道:“草民,拜見君侯!”
這工匠內一輩子也沒有想過能夠來到衛國的宮廷之中,更沒有想過能夠被衛國之主親自召見,心里也是因此忐忑不已,自己一個草野之民無治國大才,不知道君侯召見是想要做什么。
“免禮——!”衛崢又低首盯著錦帛上的圖案隨意道,隨即命兩個宮侍將偌大的錦帛豎立展開,這才抬頭看向那名工匠,道:“你且過來——!”
那工匠連忙步快走而來,衛崢示意他看向錦帛上的圖案,道:“這是侯親自作圖,能把它們如圖案中造出來嗎?”
“這……”那工匠頓時好奇的看著,“回君侯,此物類似耒耜又不太像,于直轅犁倒是頗為相似,草民應該造出來。”
“呵呵。有見地,的確不是耒耜。”衛崢微微驚訝的看向那名工匠,看來的確是經驗豐富的,旋即回望著圖案道:“此乃農耕之器具,有別于直轅犁,侯稍作改進之,謂之‘曲轅犁’,此物一出于百姓耕種有大利,于國亦是大利。”
碩大的錦帛上少有注解,參雜有幾何學的三視圖,衛崢怕這工匠看不懂,于是詳細為他解釋道:“曲轅犁與直轅犁有些差異,你且聽好:其一、舊有直轅、長轅改為圖中之曲轅、短轅,轅頭處置亦可自由隨意轉動犁盤,如此一來便可使犁架更、更輕,更便于調頭、轉彎,更為靈活,大大節省人力……”
曲轅犁是個好東西,相比較目前列國的百姓絕大多數用的是耒耜這種農具,即類似于鏟子的農具,基上都是用人力翻土,其效率之慢可想而知。絕大多數的農戶并沒有耕牛,而有耕牛用的耕具也是直轅犁,翻土的效率相對來也是很慢,對耕牛的體力消耗非常巨大。
而曲轅犁就不一樣了,靈便的曲面設計可以將土壤一致朝著側面傾翻,如此一來對于耕牛來也是大大節省體力,只需要農人驅使耕牛前進,土壤自然而然的輕松翻覆。
有了曲轅犁,最直面的體現便是一個農人原只能耕種十多畝二十多畝土地可以直接翻倍,一個人承擔四五十畝土地的耕種完不在話下。
這就是經濟增幅效益啊。
而且有了先進的工具,可以大大延后農人的“退休時間”,畢竟用耒耜這種需要大量體力的農耕工具,上了年紀的人是真的吃不消,但只要驅使一頭用上曲轅犁的耕牛,人只需要在后面把握“方向盤”即可,只需要跟著耕牛在田里走即可,解放了不少的青壯年便可從軍打仗。
曲轅犁的作用可想而知。
“可有姓氏?”收回思緒的衛崢道。
“稟君侯,草民賤名鄭奎。”那工匠連忙回答道。
看來祖上是鄭國人,衛崢旋即道:“鄭奎是吧?且聽好了,按照侯之意將這曲轅犁造出來,直到侯滿意為止,成,鄭奎便有大功,有功當賞!鄭奎可熟讀衛國新法之功勛爵制?”
“人愚鈍,旬日以來時常聽官家法,已然知曉我衛國之新法。”鄭奎謹慎的回答道。
“嗯……”衛崢緩緩點頭,旋即指向鄭奎道:“造出曲轅犁之日,令侯滿意便是你鄭奎連升五級爵至上士之時,侯親自給你連升五級。”
此話一出,鄭奎大驚,大驚之后瞬即大喜,頓時感激涕零的道:“草民萬謝君侯恩典,鄭奎定當不辱君侯之隆恩。”
鄭奎實在沒有想到幸福來得這么突然,連升五級爵至上士,旬日以來衛國頒布新法,鄭奎每天都要騰出不少的時間去館驛或衙役聽書生或官家法,自然也知道衛國推行的功勛爵制度。
衛國的子民都可以得爵,獲得爵位的途徑有不少、耕織、繳稅、征召入伍等等,但要得爵最快的途徑還是去當兵,凡是入伍者便能進爵一級,即“一級少更”爵位。
軍功授爵才是求富得貴的最快途徑。
而其他的方式卻很難獲得,即便一輩子也難以獲得第二級上更爵位。
衛國的功勛爵制度可以是整個衛國老百姓最熟知的新政,因為這是所有人最感興趣的,因為它代表著榮華富貴。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