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平關隘可謂一關而系兩國安危,是衛國西境和趙國西南境的戰略要沖之地,直接影響朝歌與邯鄲的安危,顯而易見,長平關隘最大的戰略意義就是阻隔秦國于衛國、趙國兩國核心國境之外的戰略要沖地帶,可謂兵家必爭之地。uukla
長平關隘不僅僅是衛崢想要急于拿下,趙雍未嘗不是如此,只是礙于趙國當時的國力和局勢,又師出無名,當時的趙國也不愿惹是生非,也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被納入衛國的版圖之內了。
當年衛崢討伐魏國的時候,師出有名,名正言順的把長平關隘給拿下,那段時間趙雍得知后也在背后大罵衛崢下手忒快了。
現在倒好,這衛王遣蘇代送來一份文書,要把長平關隘拱手送給趙國,這也太匪夷所思了。
肥義老相國此刻是一臉懷疑的看著蘇代,試圖想要從中窺出一些不同尋常的味道。
面對趙王的單面質問,蘇代拱手回道:“回趙王的話,確是如此!”
“何意?何解?”趙雍并沒有向他的后人那般因為韓國拱手獻上黨郡而高興萬分的收下,而此刻他目不轉睛的凝視著蘇代,又道:“這天底下可沒有白拿的好處,來路不明之物,再好寡人亦不屑取之。”
蘇代微微的笑了,不卑不亢的回應道:“想來趙王也對秦拔宜陽而通三川臨二周之勢知之甚曉,蘇代不知趙王對此有何看法,然我王卻寢食難安啊。秦國狼子野心已是天下皆知,韓國經宜陽之戰已是國力枯竭,淪為虎狼秦國之魚肉,三晉若是再不為所動,勢必被秦國逐個擊破,危矣!”
趙國君臣一語不發,而蘇代仍舊侃侃言道:“衛趙兩國雖在我王太行行臘大典之際便已互相盟,然為交好而盟難以善終,為止戰而盟難休刀兵啊。當年犀首合縱五國伐秦含恨而終便是例子,我王便是看清了列國之間心懷鬼胎,難以齊心,必不成大事,故未曾攤這渾水。”
此話一出讓肥義很是不爽,趙武靈王趙雍也倍感尷尬,當年公孫衍倡導的五國伐秦,趙國就是其中的主角之一,而且還傻乎乎的頂在了前面,五國當中燕國、楚國還沒到函谷關口就溜了,發起合縱的魏國剛打沒多久就也先開溜了,竟是暗地里想要跟秦國和好,反而是三晉韓國趙國無比耿直的跟秦國浴血奮戰,那一次大戰除了韓國,趙國是被坑的最慘的一個。
這蘇代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太不地道了,難怪肥義老相國神色突然不善了!
但趙雍到底是一代雄主,有容人之量更愿意面對現實,只見他感慨的道:“先生所言極是,寡人年幼繼位,心智尚且不熟,有此惡果也不意外。”
“臣等趙國臣子有愧我王、有愧于趙國!”肥義一聽低頭道。
“老相國不必如此,寡人之過何須便是寡人之過,趙國加入合縱是寡人決策!”趙雍罷了罷手,僅此一言卻讓老相國肥義對趙雍更加有信心能帶領趙國崛起。
“趙王之胸徑,蘇代敬佩萬分,趙有如此國主,何愁趙國不強?而今算是知曉我王為何常生平最敬重者乃趙國當今之主了。”蘇代拱手正聲的道。
倒是趙雍一聽不由得微愣,旋即開懷大笑,贊美之詞人人愛聽,不過趙王確是道:“好了,先生也不必互相吹捧了,還是衛王到底何意?”
“蘇代前言并非刻意妄言,為交好而盟難以善終,為止戰而盟難休刀兵,唯有制約而盟方能成就鐵盟。”蘇代回應道。
“哦?制約而盟?先生此意何解?”趙雍頓時好奇了。
“我王愿意拱手將衛國西境屏障之要沖長平關隘送與趙國,便是以證衛國愿與趙國肝膽相照之誠,我王也堅信當今趙王乃少年英雄,一代雄主也,不乏魄力和眼觀。”道這里,蘇代頓了頓,便道:“趙王如若同意,長平關隘即可進駐趙軍,而趙國以示其誠,直道馳道間疏通邯鄲與趙國之間,兩國都城彼此之間互不設防、互通商貿、互通有無!”
“什么?”肥義老相國當場失聲的道。
反而是趙雍異常的冷靜,蘇代了一大通,他依舊一語不發,過了一會兒不禁喃喃自語:“制約而盟……”
如果兩國之間真的達成了這樣的聯盟,那么便意味著徹底綁在同一架戰車之上,同座一條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此一來,即便有一方心存異心,但為了共同的利益也會把心思給收斂了起來。
一旁的肥義擰著眉頭道:“老夫不察,兩國結盟何須如此?互派質子不是更好?”
當今天下,在互不信任各懷異心的列國之間為了以示誠盟,兩國之間都會互派各國君主的后嗣互為人質。聞此言,蘇代笑道:“我王膝下獨有姬馭公子,尚且年幼。何況……”蘇代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補充道:“太子可以再立,然國亡卻不能復有啊。”
言下之意便是,這比遣太子互為人質更加有誠意。
“先生當真敢,難道不怕此言傳入衛王耳朵里?不怕傳入衛國儲君姬馭公子的耳朵里?姬馭公子雖年幼,可終有一日也會長大成人啊。”肥義老相國似笑非笑的道。
這不免有挑唆之意了,蘇代卻淡定的回答:“趙老相國多慮了,這正是我王要我的。”
此話一出讓肥義愣了愣,不知道怎么接話了。
衛國之主但真是有魄力啊!趙雍心里不得不感慨,旋即笑看著蘇代:“先生好生狡猾,如若寡人不允,便是寡人魄力不如衛王,同為王者寡人卻要矮了一截。”
“趙王意下如何?”蘇代笑道。
話音一落,又陷入了一陣安靜的氣氛當中,良久,肥義老相國忽然開口了:“此事關乎兩國國運,事關重大。先生不妨去驛站歇息,待我找過君臣商議過后,立即答復,如何?”
“如此也好。如若趙國答應,蘇代再代我王為趙王再獻強趙國以弱秦國之大策、良策。”蘇代別有深意的出這么一句話,旋即起身并來到了中間對趙雍躬身行以拜禮。
“先生且慢!”就在蘇代剛剛轉身要離去的時候,始終沉默的趙雍忽然開口了。
肥義不由得皺眉看向了趙雍,后者當即道:“不必再議,寡人答應了便是!”
“王上,如此大事怎可輕率?”肥義當場就驚恐的急了。
“對趙國而言當是如此,于衛國而言莫不是如此,再議不過是毫無意義。”趙雍帶著不容置疑的語氣道,肥義聽此言論只能無奈,趙雍才是趙國之主啊。
趙雍也是心有傲氣的君主,衛國之主有如此魄力,同為王者,若是猶豫再三不是顯得自己不如衛崢了?
但真正讓他下定這個決心的是蘇代最后一句話,強趙國弱秦國之大策!圖強趙國是趙雍日思夜想夢寐以求的事情,趙國雖已開始行胡服騎射改革,但仍舊困擾著趙雍的是,如何從根上讓趙國強大起來,雖然不寄希望于他人,但聽聽他人所獻之策也許會有奇效也不一定。
心無疑慮,趙雍口直心快的道:“方下,先生可以如何強趙國以弱秦國?”
“吞中山國,去趙國隱患以固國;北伐林胡、婁煩,取地千里,亦可藉此機會拿北疆狼族當趙國新軍騎兵軍團的磨刀石,秦國已拔宜陽,目下正猛攻韓國武隧要塞,如此一來,秦國再無崤山之危,中原再也難以對秦國腹地構成威脅。但趙國若是滅林胡、婁煩而奪取九原之地便可對秦國形成泰山壓頂之勢,九原之地南下秦國可直達秦境腹地,可謂一片坦途。”
“屆時,配合騎兵可日行數百里乃至千里的機動部隊,大軍便會如義渠人那般肆無忌憚的在秦國后院奔襲。趙王定然知曉每當秦國面臨山東諸國發兵壓境之時,秦國總會獻大禮安撫北境的義渠人以防止其趁機滋擾守備空虛的秦國北境,而今義渠國已經被滅,如若大軍換上衛國和趙國的鐵騎軍團南下秦國北境會有如何局面?”
道這里,趙雍面色終于開始了變換,而蘇代炯炯有神的凝視著趙王繼續道:“秦國一旦敢造次,那么三晉之衛國與趙國合力,一路衛趙兩國騎兵自九原南下,一路兩國步卒戰陣發兵迫境,再臨函谷,孤立無援的秦國必陷入腹背受敵之境,且不弱秦,滅秦亦未嘗不可!”
殿內只聞蘇代鏗鏘有力的聲音,就連肥義老相國也瞪大了眼睛,而趙雍更是當場從王座上應聲而起,片刻,趙雍大聲的道:“來人,取地圖!”
不一會兒,幾個宮中侍從扛來一個碩大的錦帛地圖在殿中鋪開,趙雍當場踏在了地圖之上,一雙迸發精光的眼目頃刻間就鎖定在了趙國西北境的一帶,這片地區正是黃河“幾”字形的最上方流域,那便是九原之地,目下是林胡、婁煩兩個游牧名族占領之地。
趙雍從黃河“幾”字形的正上方由上而下的掃視,最終看到了秦國的疆域……
大軍南下果然是一片坦途,若是在扶持一下義渠人復國……
“哈哈哈……”趙雍看著地圖,竟是毫不掩飾的縱聲長笑了,片刻之后他當即轉身看向了蘇代:“寡人欲拜先生為相,留在趙國助我,如何?”
顯然,趙雍在這一刻已經徹底認同與衛國的這個協議,但也沒有被沖昏頭腦,而選擇拜蘇代為相不過是名義上的,實際上也是要把蘇代留在趙國,一來可以作為人質,二來也能請蘇代這個衛國之臣在此期間為趙國出謀劃策,暫時在趙國效力為他趙雍所用。
“臣,拜見王上!”蘇代毫不猶豫的面朝趙雍行以大禮。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