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國可出十萬大軍!”
“燕國可出八萬大軍!”
“韓國可出五萬大軍!”
“楚國可出五萬大軍!”
列國君王紛紛開言道,光是四國之兵總和便已經達到了二十八萬大軍,趙國雖然在四國當中國力最強,合縱伐秦之時便出動了二十萬大軍,此番趙王何決議出動十萬軍隊,衛崢也沒有反駁,畢竟西邊秦國也不知道他會不會有動作,趙國也是顧及這一點,出征前定然會派遣軍隊駐扎西境,倒也沒有私藏。
至于燕、楚、韓三國,皆國勢羸弱出動十八萬人馬也的確是他們所能夠承載的極限了,衛崢心里有了決斷便道:“王出動二十萬大軍!”
四國君主一聽衛國愿出動二十萬大軍,頓時心里安心了不少,那邊是將近五十萬聯軍對齊國發兵迫境,此次合縱伐齊,大業可期啊!
自然,衛國成為了絕對的主嶺核心,衛崢也順理成章的成為此次合縱伐齊的縱約長。
“合縱之謀,大勢所趨,我聯軍五十萬大軍可謂力壓齊國,然齊國畢竟累積三世,國量盛,齊之技擊亦為天下有名的精銳之師,不可大意。”衛崢環顧諸王,又道:“我軍兵力雖然強于敵人,確是由五國之兵構成,因此,伐齊聯軍必須同心同德,必須統一號令。當年犀首合縱五國攻秦,何以慘敗?便是即不同心,也不同德,更不聽主帥統一號令,臨戰變陣,致使秦國大勝,前車之鑒哪。”
列國君臣皆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這時衛崢道:“至于聯軍統帥之人選,王決議由魏繚將軍擔任,想來諸位應當無異議。”
末了,便見年輕的魏繚出列面朝諸王拱手一禮,眾人對于衛崢的這個決議頗感意外,原以為會啟用武安君白起為帥,想不到竟然再次啟用魏繚。
不過回想一下也有道理,魏繚因合縱伐秦大勝而名動天下,此時更是如雷貫耳,他有著合縱聯軍指揮作戰的經驗,已經在合縱伐秦之戰建吳起之功,再破函谷關,其為聯軍統帥無疑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驟然間,眾人都好奇的看向了站在大殿內的武安君白起,此時后者手心握手背而附于身前,站在大殿之上一動不動,不茍言笑。
衛崢見眾人無言,知道沒有人反對魏繚再次掛帥,便繼續道:“此次我五國討伐齊國之大致方略,當兵分兩路,一路大軍由武安君白起統帥我衛國十萬精兵攻占齊國河東之地,這一路大軍的戰略目的便是牽制蘇秦所部的齊軍主力。”
便見一席戎裝著身的白起微微上前幾步面朝諸王拱手一禮,武安君再次歸位,衛崢繼續道:“另一路大軍則由魏繚將軍統帥五國聯軍劍指臨淄。”
在座的各國當中,如廉頗、樂毅、趙奢等武將聽到衛崢公布的作戰方略無不點頭認可,五國合縱完可以兩線作戰,分別從齊國東、南兩路出擊,而齊國剛剛滅宋,消耗頗大,加之白起在觀津大敗匡章,齊國第一大將的隕落必然影響齊軍士氣,齊軍斷無銳氣可言。
“此次合縱伐齊,形勢于我聯軍大為有利啊,或一年之內可破齊,絕非不可期啊。”樂毅側頭跟身邊的趙奢道,后者亦且深以為然的點頭。
這時,衛崢的聲音再次響徹大殿:“王仍需再三叮囑,此次伐戰必須統一號令,萬不能擅作主張而自亂陣腳。”
當月,衛、趙、燕、韓、楚五國之君于朝歌共誓告天,五國合縱伐齊,替天行道,廣示天下,一時之間,舉世皆驚。
三個月之后,趙國、燕國的十八萬步騎大軍揮師南下,韓國五萬步卒東進,楚國五萬兵馬北上,列國之兵集結在朝歌城之外的郊野安營扎寨,那漫無邊際的大帳使得列國出入朝歌的人士無不目瞪口呆。
這種陣仗,簡直畢生難得一見。
獵鷹在天際盤旋長鳴,這一日近五十萬大軍紛紛拔營,浩浩蕩蕩的軍隊一分為二,武安君白起親率十萬衛國精銳之師先行一步,緊隨其后的便是魏繚所統帥的三十八萬五國聯軍。
兩路大軍分別從宿胥口與垝津兩個渡口橫渡黃河,白起這一路大軍進駐桂陵城,第二日抵達當年衛宋之戰的陽山一帶,這十萬大軍的目的就是直撲彭城要與蘇秦滅宋時所統帥的二十萬齊軍主力博弈。
與此同時,魏繚所率領的聯軍則是向東進軍,衛國河東一郡的首府,即“濮陽城”變成了兩路大軍所需要的糧草屯扎地,繁華程度僅次于朝歌的濮陽城在齊軍進攻時被破壞了不少城內的設施,無數的房屋被投石機所焚毀,而此時城內的街道上都停滿了裝載著糧草的馬車、牛車、驢車。
繁華的濮陽城早已經成為了前線。
五國聯軍浩浩蕩蕩地穿了整座城池,自西城門而入,于東城門而出,直奔觀津,馬陵道近在咫尺,通過了此地便是齊國地界了。
馬陵道是魏梁國失去天下霸主地位開端,魏繚對此地尤為深刻,大軍行進觀津之地便放緩了進軍速度,派遣趙奢著五千騎兵為前軍先去探一探馬陵道的虛實,畢竟名將龐涓就在此地栽了個大跟頭,前車之鑒也使得魏繚不得不慎重行事。
與此同時,白起的十萬大軍也已經抵達了沛縣、嚙桑一帶,大軍進駐沛縣在此安營扎寨。
帥帳之內。
“武安君,這彭城依丹水、泗水而筑,加之此城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其城之固,易守難攻。”為副將的穆邯略感擔憂的道。
白起的目光從沙盤地圖上移開,笑看著穆邯道:“你擔心我軍牽制不了齊軍主力?無法達到我王之命?”
穆邯坦然的點頭,“齊國大軍主力沮宋國,王上之大謀在于命我軍牽制齊國主力,可一座堅固的彭城擋在我軍面前,齊國大可留下五萬大軍死守此城,余下十五萬大軍定能返回臨淄,而我軍卻也無可奈何啊。”
“報——”這時,一個披盔戴甲的斥候進入了帥帳:“啟稟武安君,齊軍主力盡出彭城,一路北上直奔我軍駐地,隔日便到嚙桑!”
“你什么?齊軍棄城不守,反而主動求戰?”穆邯一聽震驚萬分,不由得看向了白起:“武安君,蘇秦他瘋了?”
白起頓時精神大振,“傳令,升帳軍議!”
與此同時,齊國的主力大軍擺開了一字長蛇陣一般浩浩蕩蕩的從彭城而出,大軍之首,蘇秦策馬而行,這時齊國的副將揮舞馬鞭跟上來,面向蘇秦拱手道:“武安君,如今我齊國遭受五國攻伐,形勢于我極為不利,末將以為還是退守彭城為上,可依托城之固先挫白起所部之銳氣”
“將軍是懼怕白起兇名?”蘇秦淡淡的道。
“這我”齊副將欲言又止,武安君之名對于天下列國之將可謂如雷貫耳,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至今從無敗績,據守濮陽數年使得齊軍對此城毫無辦法,就在數月之前,更是于觀津之地將齊國第一大將匡章斬殺,震動了齊國所有的將軍們。
他要不懼怕白起之名,定然是假的。
“白起是衛國之武安君,我蘇秦是齊國之武安君,豈能長他人志氣而墮自己威風?將軍勿躁”蘇秦罷手制止他,繼續道:“白起此人的確不可酗,帥此次之謀確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敢情武安君示下。”齊副將拱手而道。
“其一,五國聯軍合兵五十萬大軍兵分兩路欲亡我齊之心人皆可知啊,依我之見,此乃衛王試圖以十萬之兵外加白起兇名來牽制我齊軍主力,何也?自然是為魏繚所部五國聯軍創造戰機,退一步但如你所愿,如若帥留守五萬兵死守彭城,余下十五萬大軍乘勢回援,我齊國傾國之力也只能合兵不到三十萬與魏繚所部決戰,而魏繚有四十萬大軍,即便我齊國合兵尚且不如五國聯軍啊。”
“當然,敵攻我守,我齊國在主櫥戰自然有所優勢,然其結果必然陷入與魏繚對峙僵持的局面。”道這里,蘇秦頓時看向了那齊將,問道:“滅宋之戰,我齊國就已經消耗過多,以一國之嶺敵五國對峙堅持,將軍莫不是忘了秦國何以慘敗?在這我齊軍就此部被魏繚所牽制,將軍可又曾想過白起這一路大軍如何解決?”
“這”齊副將頓時語塞。
是啊,如此一來彭城制造被破,那么白起這一路大軍必然會成為一個巨大的變數,齊國主力倦魏繚對峙,便在也無兵去對付白起了。
蘇秦見他啞口無言,旋即笑呵呵的道:“所以破局之道便是主動出擊,我齊國絕不能重蹈秦慘敗之覆轍,定要速戰速決,如今我有二十萬大軍,而白起只有十萬,何懼之有?當年衛國與秦大戰與陽山時衛王有句話的好啊:狹路相逢將勇者勝利;要我軍一鼓作氣定能以兵僚勢力挫白起所部,只要大敗這一路衛國之兵,定能大挫魏繚所部聯軍士氣,沒有了后顧之憂,再與魏繚或對峙、或決戰皆可已矣!”
“末將知罪,不該質疑武安君之謀。”那齊國副將頓時心服口服,連忙拱手一禮。
“呵呵將軍何罪之有?當此之際,國難當頭啊,正是我輩建功立業、以解王憂之時啊。”蘇秦笑意使然的道,而他的內心的想法卻是與之表面截然不同。
這齊國之將乃至齊滜也萬萬沒有想到,蘇秦正在一手把齊國的這支主力往火坑里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