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yè)十二年冬日,在晉陽城中,突然就擾動起來。rg
原因無他,就是據(jù)傳馬邑生變,王仁恭和劉武周終于開打,在這滴水成冰的冬日當中。
而王仁恭不敵劉武周的云中精兵,向河東唐國公請援!
晉陽城上下,誰不知道唐國公起兵在即,最為擔心的就是側(cè)翼馬邑郡的王仁恭。此刻王仁恭向唐國公請援,等于是遞上了降書,將門戶都交到了唐國公手里。這種機會,唐國公怎么會錯過?
一時間,晉陽城上下都奔走起來,抽調(diào)兵馬,準備出征。
河東左御衛(wèi)六軍鷹揚府自然是不可能動的。出征馬邑郡兵馬,俱都從石門鷹揚府和永安鷹揚府中抽調(diào)。這兩個鷹揚府,也是大隋盛時,十二衛(wèi)中屬于前列的鷹揚府。經(jīng)過唐國公這些時日的整軍經(jīng)武,也算是士飽馬騰,裝備完。也都躍躍欲試,準備追隨唐國公在這場天下之爭當中立下汗馬功勞!
晉陽城中,來就已經(jīng)處于戰(zhàn)時狀態(tài)。抽調(diào)三千軍馬冬日出征,雖然要準備的軍資糧秣器械可稱得上堆積如山,但是在力運作下,幾日內(nèi)也就調(diào)配停當,兵將也俱都選調(diào)完。
而出征統(tǒng)帥,在幾日猜測之后,也塵埃落定。唐國公讓二子世民,為方面統(tǒng)帥,親自出征!
這個消息傳出來,在晉陽城中,又激起了一陣議論。
誰都知道唐國公甚是喜愛他這個英武的二兒子,配以長孫家貴女。在駐節(jié)河東,準備參與天下之爭之際,多次夸贊李世民勇銳進取,為李家千里駒。就連建成,也未嘗不以自己世子地位所憂心。
但是現(xiàn)下,唐國公似乎終于做出了選擇。李建成世子地位,安若泰山。而李世民,則被放逐在外。再也趕不上西進長安定鼎之役!
晉陽城中,世家子弟,額手稱慶。而因為李世民素來不如何親附世家,此時此刻,背地里那些落井下石的風涼話也不知道有多少。而稱贊唐國公英明的頌圣之聲,更是不絕于耳。
而把持著唐國公帳下各項事務(wù)的世家中人,也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一切出征的準備,效率之高,簡直令人瞠目結(jié)舌。
幾日擾攘之后,北上軍馬,擇吉日將發(fā)。
~~~~~~~~~~~~~~~~~~~~~~~~~~~~~~~~~~~~~~~~~~~~~~~~~~~~~~~~~~~~~~~~~~~~~~~~~~~~~~~~~~~~~~~~~~~~
號角聲嗚嗚響動,聲震倉城之內(nèi)校場。
晉陽宮其實可以視為一座軍事要塞,包裹晉陽宮的倉城之內(nèi),盡是大業(yè)天子用來安插隨駕軍馬的屯所,還有演武調(diào)動的校場。
原來大業(yè)天子的計劃中,晉陽宮連同包裹其的倉城,要可以駐扎下將近二十萬隨駕軍馬。而在外圍,再有二十余萬軍馬層層拱衛(wèi)。
如此浩大的工程,限于財力物力,并沒有按照計劃進行。但是現(xiàn)下晉陽宮內(nèi)外,仍然可以布置下數(shù)萬軍馬仍然綽綽有余!
黃土鋪平的倉城北校場上,已經(jīng)有六七營兵馬齊集。各營番號旗,營將旗,旅主旗,數(shù)十面大不同旗幡飛揚。而每一名火長背后,還背著三角火焰認旗,根據(jù)各自營號不同而分成不同顏色。
每名軍士,都穿著厚重的行裝。都是厚重結(jié)實布料制成的斗篷,斗篷內(nèi)則是填了絲綿的襖子。每名軍士都有各自甲胄,都裝在隨行的車中,自有從河東征發(fā)的民夫一路隨大軍運送向北。
正常而言,每次大軍出征,還有那些世家出身將主,所帶隨行家兵家將,這些都不歸于各營,只是靜靜跟隨各自將主。這些隨行家兵家將,往往都是錦袍燦爛,甲胄鮮明。跟隨各自將主,耀武揚威之態(tài),讓軍容更加壯盛許多。
當年大業(yè)天子遠征高麗,多少世家中人出征。大業(yè)天子校場點兵,數(shù)千上萬彪悍精強,武裝到了牙齒的家兵家將齊聚,奉著各自家主的旗號,那個盛狀,簡直就是大隋帝國最為輝煌的一刻。
不過此次出征,卻沒有見到一名世家私屬家兵家將的身影。
號角聲一遍又一遍的響起,士卒們雖然站得整齊。但卻并沒有多少激昂之色。
選兵調(diào)將,晉陽上下都沒有為難李世民。在石門鷹揚府和永安鷹揚府中都選的是上位的營頭。兵將都是一時之選,不弱似六軍鷹揚府多少。
對于這些選調(diào)出來逐北馬邑的營頭而言,馬邑之地兵兇戰(zhàn)危,都沒什么。當兵就是吃的刀頭舔血的飯。如此亂世,正要憑借軍功出頭。有的是人愿意冒這份兇險。
可是此次馬邑,明顯是被放逐去看守大軍后路,要眼睜睜的看著大軍西進長安立功!
如此差距對比,讓這兩大鷹揚府選出來的精銳營頭,從上到下,都實在打不起精神來。只是慨嘆于大家命不夠好。
在出征之前,原來塞在各營里面那些世家出身中人,紛紛調(diào)了出去。又補進來一些沒出身沒背景的倒霉蛋,以填充缺額。這樣一番舉動,讓士氣又是沮喪了三分。
號角響動聲中,各營軍將站在隊伍前列,俱都默不作聲,只是認命的等待著出征的那一刻。
只是大軍發(fā)動,儀注頗多。所謂大事,在戎在祀,真的還不知道要在此間耽擱多久。
晉陽宮中,終于一隊人馬走了出來。隊伍前面,是數(shù)十錦衣家將,捧著李世民的將旗。
眾多家將簇擁之中,正是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三人。適才正在宮中設(shè)酒,李建成為自己這個二弟壯行。
兄弟三人,并轡而行。李建成神色溫和,李元吉卻是一臉嬉笑表情,而李世民神色嚴肅,話語極少,也不知道到底是情緒低落,還是此刻就將自己代入了大軍統(tǒng)帥的身份之中。
看見校場中出征諸營,已然站得整整齊齊。李建成一揚馬鞭,指著出征將士笑道:“二郎,這俱都是精選出來的上位營頭,甲胄軍械,都補齊,不足之數(shù),都是從六軍鷹揚府中抽調(diào)。更征發(fā)了四千民夫,八百健壯牲口,隨軍轉(zhuǎn)運,糧秣也足支四月之用。但有所需,還會源源不絕接濟而來。這上頭,可不要為兄的什么不是。”
不等李世民答話,李元吉就咧著嘴嬉笑一聲:“還能什么大郎的不是?無非就是大郎讓二郎去馬邑唄!給再多精兵強將,給十年用的糧秣,二郎也振作不起來。可誰讓大郎是世子,須得陪著父親西征長安,以定大局。我歲數(shù)又,當不得重任,只能辛苦二郎走這么一遭了…………到時候我們在長安等著二郎!”
李世民瞥了這些天一直處于幸災(zāi)樂禍的李元吉一眼。朝著建成拱了拱手:“兄長的什么話?這次兄長讓二弟我領(lǐng)以方面,坐鎮(zhèn)馬邑,我實感激不盡。父親養(yǎng)育多年,終于能獨當方面為父親效力,正是心中所愿!若不是出征在即,將士之前,二弟當?shù)靡话菪珠L!”
這番高風亮節(jié)的話出來,讓李建成反倒略有一絲尷尬之色,只能一擺手道:“我們兄弟之間,何須這些話?且等父親來為二郎授以方面節(jié)鉞,為二郎壯行!將來二郎功成,你我兄弟聚首,再好好共謀一醉!”
這番話完,李建成就加快馬速,一直直到大軍之前。兄弟三人部轉(zhuǎn)向校場西面開口處。西生金,正主兵戈。唐國公將自此而入,授以李世民節(jié)制方面節(jié)鉞,為這三千軍馬出征祭旗送行!
河東猛虎,在天下矚目之中,終于要開始展露他的爪牙!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