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這些,李自成似乎想到了什么,露出思索之色,轉而問道:“對了,最近一段時日,湯若望那些洋人的表現怎么樣?是否配合研制火器?還有那些西洋的書籍,翻譯的怎么樣了?”
一時間,眾人還沉浸在李自成剛剛的政策,回味那個“掃除文盲”的意思中,沒有反應過來,都是楞了一下。rg
李自成的目光轉移到宋應星的身上,看到對方面露疑色,就知道,那些洋人肯定很不老實,沒有聽從命令,協助宋應星、焦勖等人研制火器,翻譯的事情肯定也是進度緩慢,估計那些洋人根就沒有放在心上。
然而,心中雖有了大概,猜到了七七八八,但李自成并未催促宋應星,負責管理那些洋人之人。
這時,最為年輕的徐正明最先按耐不住,氣呼呼地道:“李首領,那些洋人傳教士根就不聽話,完沒將研究火器和翻譯書籍的事情放在心上,一心只有他們的那個上帝,在根據地里傳教,宣傳天主教的教義。”
“這幾個月以來,他們翻譯的書籍,部是關于天主教的教義經典,叫什么《圣經》之類的。如果不是宋先生攔著,我早就抽這些洋人傳教士了。”
李自成微微一笑,暗道這個徐正明還真有意思,自從來到這個根據地之后,看到宛若世外桃源的村落,再無想要離開的心思,還央求田見秀,直接把家人都弄到這里。
因此,在這群文人墨客之中,除了宋應星、李長茂,還有徐霞客,就屬徐正明為李自成最為信任。尤其是關于洋人的事情,徐正明格外的上心。
當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徐正明對機械方面的知識極為感興趣,這也是他對洋人上心的關鍵之所在。
徐正明剛一完,宋應星心里就是暗道“不好”,和洋人有著不錯的交情,算是幾年的師生之誼,不等李自成回應,就連忙求情解釋:“老大,也不是那樣的,洋人就那么幾人,藏書館里那么多的西洋書籍,即便是湯若望他們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就算是十年,也根完不成。而且,在這期間,他們還要協助老朽和焦勖等人研制火器,就更加沒有那么多的空閑翻譯書籍了。”
“可是”徐正明還想要什么,進行反駁,卻被李自成揮手阻止了。
此刻,李自成沒有再繼續什么,而是輕撫下巴,雙眼里閃爍著莫名的光芒,面帶三分笑意,似乎在打什么歪主意。
不久,李自成淡淡一笑,輕聲道:“既然是在相商洋人的事情,湯若望等人若是不在場,怎么可以?不管怎么,也要聽聽人家的意見。”
半個時辰過后,一個閣樓之中,偌大的房間里,聚集了三四十人,一多半都是李自成招攬的文人墨客,極為信任之人,打算在終南山根據地長期居住者。
另一半,不過是寥寥十幾人,都是洋人,為首者正是湯若望。
兩方人剛一坐定,從湯若望的身旁走出一人,大刺刺的,徑直站在李自成的身前,毫不客氣地道:“喂,想必你就是他們的頭吧。跟你講,我叫高一志,山西教堂的神父,我和龍華民神父在山西傳教傳的好好的,你為什么將我們抓到這里?”
李自成依舊是淡淡一笑,一副不置可否的樣子,徐正明卻是看不慣高一志這個洋人的傲慢之態,上前一步,就要喝斥,卻被李自成的眼神制止了。
與此同時,宋應星的心里也不好受,知道高一志上來就是如此,絕不會有好果子吃。別看李自成對自己客客氣氣,每每都是先生長先生短的稱呼,但宋應星知道,這個老大絕非易于之輩。
否者,也不會創下這么多的秘密村落?手下也不會有這么能人干將?
一念及此,宋應星的臉上離現著急之色,頻頻向高一志使眼色。然而,后者置若罔聞,就當沒有看見,依舊自顧自的大放厥詞。
“我可跟你講,你把我們弄到這里也就算了。但是,我們可沒有那么多的時間浪費,和你一些廢話。有話趕緊講,還有幾個剛入教的教徒,正在等待我主持的洗禮,不是你能夠擔待的起的。”
“還有,我可警告你,不要跟我動什么邪念?知道大學士徐光啟嗎?知道登州巡撫孫元化嗎?告訴你,他們都是我們的教徒!而且,我們教廷里的鄧玉函教父、陽瑪諾教父、羅雅谷教父、教徒畢方濟等人,都是西來的能人,曉得天文歷法,正在幫貴國編撰新歷法,不是你能招惹的!”
李自成臉上的笑容消失不見,面無表情,眼睛微瞇,直直地盯著高一志,直至盯得對方渾身不舒服,話語戛然而止,這才冷哼一聲,幽幽地道:“我決定了,在未來的兩年里,你們這些人至少給我翻譯三百書。并且,我提出的那些火器,部都要給我造出來。否則,這里就是你們的葬身之地!”
“h?”
“什么?”
“怎么可能?”
“你不可以這么對我們?”
一連串的幾個驚呼之聲驟然響起,湯若望更是過眾人,來到李自成的身前,焦急地道:“這位首領,有怪莫怪,高一志剛來到貴國沒多久,性子暴躁了一些,希望你能寬恕他的冒犯。”
“還有,這位首領,您讓我們翻譯西洋書籍,研制火器,這些都可以。可是,您要理解,兩年之內,翻譯三百書籍,研制出你提出的那些火器,這也太急促了,根就完成不了。我們就只有十幾人,國籍還不同,換算下來,幾乎每兩到三天,就要翻譯一書,同時還要協助宋應星他們研制火器,這根就是一項完不成的任務。”
然而,李自成卻是置若罔聞,仿佛沒有聽到,冷冷一笑:“哼既然能夠擺這么大的譜,就要有那么大的能力。我不管那么多,反正限時兩年之內,必須完成這些任務。否則,格殺勿論,誰也幫不了你們!”
剎那間,屋子里的氣氛變得極為緊張起來,以湯若望為首的眾洋人神色很難看。更確切地,那是懼意!
這時,高一志好像還沒有意識到處境不妙,一個弄不好,就要有性命之危,梗著脖子,就要再反駁什么之時,卻被湯若望警告的眼神瞪了回去,后者更是將求助的目光投向徐霞客。
身為天主教的教徒,看到湯若望那求助的目光,徐霞客知道,自己躲不過去這次的幫忙。當即上前幾步,來到李自成的身前,先是躬身行禮,隨后才緩緩道:“老大,之所以將這些洋人弄到這里,為得無非就是火器制造,翻譯那些書籍都是順便的事情。對于火器,老朽不甚了解。但是,對于編纂書籍,別三百,就是幾十,換做是我們,也不是三兩年內能夠完成的事情。”
“當然,如果您不在乎這些洋人翻譯的質量,三百的話,確實能夠完成。不過,如果真是這樣,老大,這是您希望看到的結果嗎?”
李自成的手下之中,徐霞客絕對是屬于舉足輕重的一位,所言所語,李自成都不可能當作耳旁風。
隨著徐霞客的求情幫忙話,氣氛明顯緩和了一些,見此情形,宋應星也站了出來:“老大,研究火器,制造火藥,這些都是屬于精工細活,非一時能夠完成的。如果您催促的這么緊,只會使得研制火器的進度變緩,研制火藥時更加危險,反而違背了你的初衷。”
作為研制火器的中堅力量,焦勖也站了出來,幫忙話:“是啊,老大,誠如宋先生之言,研制火器火藥,屬于精工細活,急不得。過猶不及,反而不美。”
李自成沒有立即給予答復,而是一一看過求情的眾人,這才長長的吐出一口氣,語氣放緩的道:“無論是研制火器火藥,還是翻譯西洋書籍,我都可以不再限制日期。”
聞聽此言,宋應星幾人心里就是一松,暗道,湯若望等人化險為夷,躲過一難,湯若望等人的神情也明顯一松,剛要笑著下什么,卻見李自成神情一變,話題一轉:“不過,我們這里可不養閑人,也沒有那么多的糧食浪費。因此,你們要想不餓肚子,不被餓死,就必須對這里有所貢獻,方可獲得食物,生活用品”
然而,李自成的話還未完,高一志再次蹦跶了出來,不合時宜的插話道:“食物好辦,我相信,作為天主教的信徒,那些教眾不會放任神父不管,一定會貢獻一些食物和生活用品出來。”
話之間,高一志挺了挺胸膛,顯得很是自信,在李自成眼里,根就是白癡的存在。
“嘿嘿”李自成一陣冷笑,臉上顯出諷刺之意,高一志剛一完,就沉聲道:“這還倒提醒我了。”
語氣一頓,李自成的目光在湯若望等人的臉上掃過,隨后冷幽幽的道:“自即日起,在書籍還未翻譯完,火器還未研制出,不準你們在這里傳教。否則,后果自負!”
聞聽此言,不下于迎面扇了一個耳光,高一志為之氣急,就要分辯,卻被一旁的洋人郭守靜一把拽住了,高一志當即就老實了下來,猶如泄氣的氣球。
郭守靜何許人也?那可是大中華區的教廷負責人,直接對中國的這些神父和教徒負責,有任免和驅逐出教會的權力!無論是在教會里的地位,還是個人的威望博學,高一志都不敢違逆郭守靜。
及時的止住了高一志這根攪屎棍,郭守靜的心里就是一松,生怕再次觸怒了李自成。
此刻,郭守靜面帶些許的笑容,仿佛并不在意李自成的霸王條款,不準他們傳教,反而笑呵呵地問道:“這位首領,我們做些什么,才算是對這里有所貢獻,才能獲得食物以及生活物品呢?”
問出這些話之時,郭守靜的心里很清楚,無論是誰求情,還是怎樣的情況,這個年輕的首領都不可能放自己等人離去。
與此同時,李自成很是驚訝,沒想到眼前的這個郭守靜這么厲害,一下子就制住了高一志,后者還一脾氣都沒有,就那么蔫了吧唧的退到后面。
心知郭守靜此人不簡單,但李自成不在乎,這里是他的一畝三分地。再,郭守靜再如何的厲害,隱隱是洋人之中的頭頭,那也只是在洋人里面,或者是在教會里面。
這一刻,李自成輕輕地頭,有些欣賞郭守靜的識趣,更是輕聲道:“我知道,你們這些洋人來自于不同的國家,得語言不通。更知道,你們之中的這些人,要么會西洋的醫術,要么懂得天文、數學、植物學等等。”
“因此,要想獲得食物和生活用品,對這里有所貢獻,就要將你們的畢生所學交給這里的百姓。更確切地,我將在這里籌辦一個學校,而你們擔任老師,傳授你們所長,當然也包括你們掌握的語言。”
剛一完,郭守靜就要什么,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李自成又補充的道:“哦,對了,如果懂得你們國家的語言之人多了,也是對你們有好處的。這樣一來,你們翻譯的工作壓力就會有所減輕,進度才能更快,你們也能早一日的可以在這里傳教,是不是?”
與此同時,千里之外的北京城內,皇宮之中,崇禎皇帝批閱奏折之地,徐光啟匆匆忙忙的走入,剛一站定,就著急地道:“啟稟皇上,奉旨進京參與編撰新歷法的湯若望、郭守靜、高一志等洋人不知所蹤。不僅如此,他們所居住的教堂或被偷,或被搶,里面的東西空空如也。而且,作為輔助微臣編撰新歷法的主要洋人助手,鄧玉函也突然離世。”
“這些洋人死就死了,失蹤就失蹤了,朕又有什么辦法能夠找到他們?更何況,離開了這些洋人,徐大人,難道你這個文淵閣大學士就不能編撰新歷法了?”
“可是可是”徐光啟吭哧了半天,愣是沒有出來,告罪了一番,隨即離去。
面見崇禎的那一刻,徐光啟好想反駁,出心里話,離開那些洋人,雖然新歷法的編撰嫉妒有所減緩,但不是不能進行。可是,洋人的那些書籍文獻,關于天文方面的記載,尤其是金尼閣在世時藏有的書籍,都不見了。
沒有了那些天文書籍,編撰新歷法之時,還讓他如何借鑒?如何編撰更加精準的新歷法?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